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及目标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方涵[1](2021)在《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及其教学实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学科教学中,学科特性是教学展开的逻辑起点,对学科特性的深入理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实践中,由于忽视对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理解,长期存在“重知识、轻文化”的困境,过度重视中学英语的工具性,使得中学英语教学失去了文化涵养,遮蔽了应有的育人价值。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现跨文化性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论文旨在探究“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这一问题,从学科跨文化性出发,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通过对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育人价值、内容过程以及教学实现的系统探索,以期为中学英语深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本论文通过学习借鉴文化教育学从人生命本体出发考察教育的立场,及其关于“教育—文化—人”三者关系论断,解读教育人类学关注文化的复杂性和流动性对人的影响,用关系性思维的方法思考文化与人的双向滋养关系,梳理语言—文化学中冯堡特的民族世界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概念、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研究成果,本研究明确了从多元文化教育视角研究中学英语教学,强调文化是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揭示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工具理性对语言文化性的割裂,割裂了语言的交流功能与其文化性的基本关联,割裂了学生的生命发展与教学的基本关联。基于课例研究和访谈调查结果,本研究分析了由于中学英语常态教学的实践惯性和教师对学科特性理解不足,中学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由于时代发展引发的学生学习需要的变化,停留在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的浅层教学无法触及本学科的跨文化逻辑,不能通过跨文化意义建构来丰富学生的生命层次。英—汉两种异质文化相遇产生的文化间距是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研究的逻辑起点,间距打开了跨文化反思的空间,并由此产生了跨文化性的思维方式“文化间性”。间性思维认为,正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异质文化之间才有了相互借鉴,互为烛照的可能。文化间性为本研究提供了开放的、动态的、关联性的思维方式,“跨”是文化动态交互的过程。跨文化性是中学英语学科所蕴含的汉英文化间距所达成的文化间性,包括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和共通性,是从感知英汉文化差异到达成文化共通的过程。文化差异性的根据在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实践活动的差异,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则是文化共通性的依据,“通”指成就差异以达成沟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共通性可以理解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通过后天教化所形成的共同文化行动意识。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可以通过发展学生文化知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四个维度的从差异性到共通性的动态过程来实现。跨文化性是本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之一,其在教学中的实现是对学科教学规律的尊重,可凸显本学科的育人价值,让中学英语从“知识育人”走向“文化育人”,从工具理性的知识表层教学走向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深度教学。在跨文化性视域下,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价值、知识、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新的推进,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实现机制可以分解为发生机制、展开机制和促进机制三个部分。就跨文化性的教学发生机制而言,语言文化性的诉求是其发生的源头,中学英语教学中异质文化的相遇是其发生的前提,中学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是其发生的动力。在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展开过程中,应基于整体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对比性原则来设计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从差异到共通的认知发展阶段,是促进跨文化生成的师生交往活动,是跨文化情境下的教与学的关系;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实现的教学,应选择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教学策略和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尝试设计多元的教学评价、开展跨文化的课外活动、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促进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实现。在对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样态探讨部分,本论文提出学生跨文化知识构建的体验--对比教学、跨文化行为养成的活动教学、跨文化思维发展的共情式教学、跨文化价值观建构的主题探究教学是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可能模式。
吴秉旭[2](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曹勇[3](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提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李明琪[4](2021)在《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当前背景下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致力于在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等各个层面做出改变,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这一变化同样也为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中学生物学教师要想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需要继续进行专业学习,更新生物学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BPCK(生物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所独有的知识,会直接影响他们教学的有效性,而生物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的完善将有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换句话说,从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的角度关注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成长对促进中学生物学教师的职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论文共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梳理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概念界定针对本研究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学科教学知识(PCK)、生物学科教学知识(BPCK)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解释。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理论、教师知识转化理论、教师知识可接受化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终生学习理论四个重要理论。第三章是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对“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进行设计,侧重于对问卷的编制、测试与修正、信效度检验、发放与回收、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做支撑。第四章是BPCK视角下不同教龄层次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差异性研究,针对成都市部分中学生物学教师生物学科教学知识水平与其专业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通过对具有专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几位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学生物学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案例的分析,对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的BPCK水平进行差异化分析,初步了解当前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生物学科教学知识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针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对名师进行关于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切实需求的访谈,提出解决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建议,为一线中学生物学教师和相关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第六章是结论及建议。第七章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通过问卷和访谈进行调查,结合教学实践观察中教师所展现出的生物学科教学知识水平差异的佐证,得到结论如下:(1)在生物科学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理解的知识、教育技术知识这四个维度有较为显着差异,新手教师对这部分知识的需求程度较高,反映出处于专业发展初期的教师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或比较依赖这些知识来完成教学。(2)具体来看,不同教龄教师之间表现出对生物科学知识的掌握基本达到熟练水平,但是当面临的知识层次相对具体或需要进行应用时,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策略知识比较单薄,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不高,同时实际教学中存在教育评价应用较少、且方式较为单一等现象,而这一现象在教龄3年以下的新手教师中较为常见,因此这部分教师都需要进一步学习与生物科学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以及关于学生理解的知识。然而,对于教育技术知识的发展,较为年轻的教师则相对比较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依赖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解决教学中的抽象问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则更重视在课堂中教材与板书的利用。(3)就大部分中学生物学教师而言,对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教育学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均表现出较大的需求,这是在进行教师专业研修活动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大部分中学生物学教师都能认识经常性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也能够关注到教育科研对教学实践问题解决、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价值和必要性,但是认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常常难以推进教育科研工作,这主要反映出对教育科研知识掌握的不足。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和中学生物教师生物学科教学知识培养的实际需要,面向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一些启示和建议:(1)要继续夯实学科专业知识基础,进一步更新知识构成,构建成熟完善的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知识体系,扩展深度和广度,知识建构中提高教师专业学习主动性;(2)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迁移应用中增加实践经验,提升进行教育实践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不断强化生物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3)丰富各级生物教研活动,培训活动提高培训的学科针对性,切实关注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真正落实活动开展的效果。
陈玉婷[5](2021)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要求和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将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倡导多元化教学方式是目前教育教学所向。视频资源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已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其课堂应用优势日渐明显,与其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教师收集并将视频引进课堂并不困难,但需要教师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是使用何种方法和策略可以将视频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达到最大化,以此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大对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和深度,探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建议,从而促使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效果达到最优化,以便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就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整理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主体;再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相关概念界定,梳理视频资源特点和应用优势,基于经验之塔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融合建立联系,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针对初中师生就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将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所呈现出的调查现象和结果提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应用策略和建议。第三部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从学生学业成绩和课堂表现两方面探索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进行授课,以此验证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的可行性,让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和建议更具实践意义,提高其可信度。通过三个部分本文明确了合理运用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且正向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学习行为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提出了视频资源课前、课中和课后应用策略以及筛选、获取和加工处理视频的相关建议。总的来说,本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旨在能让初中生物学课堂应用视频逐渐成为一套完整且常态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让学生能轻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将其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效落实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孙金凤[6](2021)在《高中化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以“化学平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对高中生形成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并全方位实现核心素养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建立化学平衡思维是高中化学学习的核心,也是困难所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推行,已有部分关于探索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而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研究对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哪些知识可用于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发展、这些知识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安排以及如何知道这些知识是否真正使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得到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说明,是探索的新方向。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试图寻找前人研究的价值,并确定研究的新目标:提炼出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中能够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习内容,达成该素养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分布分析和权重分析。使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设计“化学平衡运动”的课堂教学活动并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的测评验证了在化学平衡主题利用软件设计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构建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其研究案例能够给教学实践提供参考。论文总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梳理自新课程标准发布以来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相关研究的现状,包括研究方法和成果案例等;再根据相关文献和新课程标准明确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内涵。第二部分,根据研究现状设计出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明确研究方法并得出研究思路框架。第三部分,整理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有关内容,分析该素养在整理出的相关教材内容中的权重,得出最能发展该素养的知识内容。第四部分,利用交互式教学软件平台,设计《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的移动》两课时的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案例。第五部分,进行教学实践和实证研究。选取高二年级水平层次相似的两个平行班作为教学实验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的教学使用创新的交互式软件教学设计进行,对照班则仍然采用实践学校化学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在教学结束之后,设计测试卷以考查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第六部分,对实践测评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分析、测试卷整体分析、一级和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以及实验班素养发展影响因素结果分析。第七部分,进行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化学平衡主题的教学可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构建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相比传统教学方式,软件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水平。同时,本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刘琳[7](2021)在《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市部分初中学校为例》文中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应改变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法,在历史课程中“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调查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领域的重要的研究方法。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拉进学生与历史、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将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生活紧密相连,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涵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本文依据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施建议,对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进行探究。全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的概念、方法、内容以及一般步骤做了相应的概述;其次,从拉进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涵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等方面阐述了开展社会调查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第二章节是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课堂观摩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当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的现状,一方面社会调查已经被部分初中学校和历史教师所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另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机会少、流于形式,忽视过程体验和结果反馈,缺乏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及历史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第三章节,围绕调查中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一,端正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养;第二,优化调查活动设计,尊重学生主体;第三,形成社会各方合力,创设良好环境。并尝试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寻找家族记忆”历史调查活动为例,从案例的提出背景、设计思路、组织实施、学生评价和总结反思等方面细致地进行剖析和研究,以期为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提供可供参考的思路。本文虽然对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但囿于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有限,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继续反思和完善,以求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黄武胜[8](2021)在《“S-C协同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教育系统的关键业务呈现出一种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形态,学校的围墙逐渐模糊,学校的双向开放成为了一种趋势。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领域校外教学资源与学校教育双向融合的新生态正在形成。传统学校对社会资源需求逐渐从以往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发展为对优质教学内容和服务的双重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佛山市M初级中学与广州G教育科技企业所进行的关于语文学科的校企协同教学(S-C协同模式)案例,即校企(School-Company)双方通过达成合作教学协议,共同组织学生完成特定教学计划的一种合作教学模式。试图通过对该案例进行个案调查,了解在中小学领域针对语文学科校企协同教学的现状与困境并探索改进策略。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协同教学”、“校企协同教学”发展现状,分析校企协同育人研究背景。继而通过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对校企双方语文教师以及参与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双方语文教师角度下校企协同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对校企协同学习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从初中语文教学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框架、学生考核评价体提出改进初中语文“S-C协同模式”教学策略。经过研究,”S-C协同模式“在佛山市M中学初中语文学科的应用对促进学生初中语文学习效果有一定的成效。具体表现为:校企协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于课堂外对学习的需求,将学生参与实验前后语文成绩对比分析发现取得高分段的学生数量呈增加趋势。与此同时,校企协同模式仍存在较大的缺陷,如缺少有效校企沟通机制,双方教师对学生学情把握不足。校内教师缺少时间参与协同教学;线上教学方法仍沿袭传统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优势不明显。校企协同模式造成师生角色困扰。学生缺乏积极学习语文的动机,协同学习效果难以把控。基于以上问题,提出针对S-C协同模式在初中语文学科应用策略:(1)成立校企协同研究小组、创新小组以校企协同机制的力量强化校企双方教研水平;(2)以学校为中心,双方协同建设初中语文课程资源;(3)校企双方应全面掌握学情,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准备;(4)校内语文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在线学习课堂,激发学生潜能;(5)在线语文教师需完善教学流程,改善教学方法,提升线下教学服务能力;(6)改进在线课堂作业形式及评价方式;(7)积极引导家长参与课后监督,形成家校企三方合力。(8)对大班直播课堂进行有效拆分,实施分层教学;(9)减少功利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
郝军[9](2021)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数量和效率,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便捷的交流途径,影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便捷的技术条件操作与实施相结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审视与反思,它体现了新课程和教学改革背景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面对新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大思政课立德树人这一基本任务的落实,充分发挥中学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结合历史学科的属性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施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从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环节以及教育教学价值方面进行分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支撑;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着重分析了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并通过教学实例阐释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与价值,为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指导策略;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应该注意的问题,从技术应用到人文学习环境的构建,将现代技术的便利性与传统教学的情感性有机结合,以此来指导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提质增效。
杨凡[10](2021)在《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智能测评研究》文中指出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成长的动力因素,其水平的提升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与素质的提升起着推动作用。根据目前有关教学反思的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文献关注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鲜有聚焦于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少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中还缺乏具体学段、学科的划分,而以人工智能作为技术支持,构建教学反思智能测评系统的研究更是少之甚少。故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可以提供合理的教学反思测评工具,另一方面也能够为高中学段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提供方向,故以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作为突破点,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由此提出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以下三方面:(1)合理的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是什么?(2)合理的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是什么?(3)如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智能测评?基于以上研究问题,为编制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进而确定理论基础,初步设计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其次,运用德尔菲法对数学教育、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数学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两轮意见咨询,修订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的特点,运用质性文本分析法对反思文本内容进行挖掘,确保指标体系维度与指标的合理性与饱和度,从而完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构建出科学的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系数,通过对模型的实施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确保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可靠性与有效性,从而完成对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整体构建。为进一步实现高效测评,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相结合,利用基于知网的语义相似度算法,研发了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智能测评系统,并进行了检验与应用,准确率达到80%以上,初步实现了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内容进行智能测评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应用。基于以上研究过程,得出三点研究结论:(1)构建了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了两层级的教学反思评价指标,由4个一级指标(教学背景、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成效)与11个二级指标(课标要求、教材理解、学生情况、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流程设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文化、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构成。(2)构建了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研究经过层次分析法构造出的教学反思评价模型用数学公式加以表示为:s=0.0338B1+0.0291B2+0.0462B3+0.0555B4+0.0433B5+0.0484B6+0.1377B7+0.1631B8+0.0685B9+0.1620B10+0.2124B11(S表示教学反思的总得分,B1-B11依次表示各个二级指标的相应得分),通过评分者信度计算与内容效度的计算,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3)构建并应用了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智能测评系统。以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为依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教学反思文本的智能测评。基于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得到关于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相关启示与建议:(1)以数学教学背景为前提,深刻回顾“三个基础”;(2)以数学教学准备为基础,切实展开教学设计;(3)以数学教学过程为核心,诊断课堂教学问题;(4)以数学教学成效为支撑,督促自身行动改进。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及目标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及目标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及其教学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中学英语教育的理解需要更新 |
2.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待彰显 |
3.英语课堂深度教学亟需推进 |
(二)文献综述 |
1.理论溯源 |
2.热点分析 |
3.述评小结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一、核心概念的涵义 |
(一)文化性 |
1.文化的词源 |
2.文化的界定 |
3.文化性的解读 |
(二)跨文化性 |
1.异质文化交互的动态过程 |
2.基于文化间距的反思空间 |
3.从差异到共通的间性特性 |
(三)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 |
1.源自语言文化性的学科属性 |
2.凸显育人价值的学段区别性 |
3.完善自我认知的个体发展性 |
(四)教学实现 |
二、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实现不足的现状及反思 |
(一)调查: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现状 |
1.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
2.调查的设计 |
3.调查的结果 |
(二)反思: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困境的原因 |
1.学科特性的理解不足 |
2.常态教学的实践惯性 |
3.学科育人价值的遮蔽 |
三、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意蕴 |
(一)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认识 |
1.文化碰撞下的社会性人为存在 |
2.跨文化情境中的教与学关系 |
3.促进文化生成的师生交往活动 |
(二)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价值追寻 |
1. 传统教学理念偏差的澄清 |
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合 |
3. 生命发展的学科情感陶冶 |
(三)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教学的知识解析 |
1. 本质:多元性情境性 |
2. 分类:多类型多层次 |
3. 获得:主动构建内化 |
(四)跨文化性下中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归纳 |
1. 价值传承的文化育人法 |
2. 互动感知的师生对话法 |
3. 意义生成的个体驱动法 |
四、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实现机制 |
(一)教学实现的发生机制 |
1. 源头:语言文化性的述求 |
2. 前提:异质文化的相遇 |
3. 动力: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 |
(二)教学实现的展开机制 |
1. 动态多维: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目标设计 |
2. 情境对比: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原则分析 |
3. 灵活多样: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组织解读 |
4. 差异共通: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过程探索 |
5. 对话建构:旨在实现跨文化性的教学策略选择 |
(三)教学实现的促进机制 |
1. 设计:多元的教学评价 |
2. 开展:跨文化的课外活动 |
3. 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 |
五、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样态 |
(一)学生跨文化知识构建的体验-对比教学 |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知识 |
2. 跨文化知识的感性认知:体验 |
3. 跨文化知识的理性认识:对比 |
4. 教学样态:跨文化知识的体验--对比式教学 |
(二)学生跨文化行为养成的活动式教学 |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行为 |
2. 跨文化行为的前提:学习动机 |
3. 跨文化行为的载体:实践活动 |
4. 跨文化行为的动力:问题解决 |
5. 教学样态:问题解决驱动的活动教学 |
(三)学生跨文化思维发展的共情式教学 |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思维 |
2. 跨文化思维的基础:文化共情能力 |
3. 跨文化思维的核心:批判思维能力 |
4. 跨文化思维的挑战:文化身份认同 |
5. 教学样态:构建批判思维的共情式教学 |
(四)学生跨文化价值观建构的主题探究教学 |
1. 中学英语的跨文化价值观 |
2. 跨文化价值观的迷失:工具理性 |
3. 跨文化价值观的取向:多元共生 |
4. 跨文化价值观的抓手:主题探究 |
5. 教学样态:多元共生的主题探究教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教学实现的现状访谈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取向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计划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 |
1.1.2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
1.1.3 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困境 |
1.1.4 中学生物学教师培训策略需要更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的确定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访谈法 |
1.6.4 数据分析法 |
1.6.5 案例分析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学科教学知识(PCK) |
2.1.2 生物学科教学知识(BPCK) |
2.1.3 教师专业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2.2.3 教师知识转化理论 |
2.2.4 终生学习理论 |
3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 调查问卷的测试与修正 |
3.3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3.1 信度分析 |
3.3.2 效度分析 |
3.4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4 BPCK视角下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差异性研究 |
4.1 中学生物学教师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知识需求程度现状分析 |
4.2 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科教学知识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1 生物科学内容知识(B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2 生物学科课程知识(BC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3 一般教学法知识(P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4 教学评价的知识(TA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5 关于学生理解的知识(SU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6 教育技术知识(T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7 教育学与教育科研知识(PER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3 BPCK视角下新手与专家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
4.3.1 教学实践案例选择 |
4.3.2 案例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4.3.3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比较分析 |
4.3.4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同课异构”课堂实录比较分析 |
4.3.5 小结 |
5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 |
5.1 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活动现状分析 |
5.2 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研修需求分析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不同发展阶段中学生物学教师生物学科教学知识需求存在差异性 |
6.1.2 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6.2 启示与建议 |
6.2.1 构建生物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6.2.2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 |
6.2.3 提高指导针对性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
7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内容效度调查表) |
附录2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3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访谈提纲 |
附录4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名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教师X《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课堂教学实录 |
附录6 教师Z《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课堂教学实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5)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
1.1.3 初中生物学学科性质的需求 |
1.1.4 “教与学”面临的共同诉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统计分析法 |
1.6.4 教育观察法 |
1.6.5 行动研究法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创新 |
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资源 |
2.1.2 教学资源 |
2.1.3 视频资源 |
2.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特点 |
2.2.1 直观形象性 |
2.2.2 开放共享性 |
2.2.3 再现与穿越性 |
2.2.4 富有感染性 |
2.3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教学作用 |
2.3.1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3.2 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
2.3.3 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
2.3.4 指导实验演示,实现有效实验教学 |
2.3.5 增添课堂趣味,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
2.4 研究理论基础 |
2.4.1 经验之塔理论 |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3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3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说明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的结构设置 |
3.1.4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1.5 问卷信效度分析 |
3.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
3.2.2 教师使用视频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3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态度分析 |
3.2.4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
3.2.5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阶段分析 |
3.2.6 影响教师应用视频资源的因素分析 |
3.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
3.3.2 学生就视频资源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
3.3.3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兴趣分析 |
3.3.4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
3.4 调查结论 |
3.4.1 师生对视频资源辅助教学持肯定态度 |
3.4.2 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效果显着 |
3.4.3 视频资源的选择具有一定局限性 |
3.4.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为薄弱 |
4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
4.1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应用视频资源策略 |
4.1.1 课前精心选取优质视频资源 |
4.1.2 课中精确把握视频播放策略 |
4.1.3 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 |
4.2 生物学视频资源筛选建议 |
4.2.1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教育性 |
4.2.2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科学性 |
4.2.3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代表性 |
4.2.4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与时俱进 |
4.2.5 筛选视频时注重学生“主体性” |
4.3 生物学视频资源获取途径建议 |
4.3.1 教材配套的光盘资源 |
4.3.2 自行录制 |
4.3.3 网络下载 |
4.4 生物学视频资源加工处理建议 |
4.4.1 视频资源的下载 |
4.4.2 视频资源的格式转换 |
4.4.3 视频资源的剪辑截取 |
4.4.4 视频资源的录屏软件 |
4.4.5 视频资源的编辑制作 |
5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
5.1 实践目的 |
5.2 实践对象 |
5.3 实践思路 |
5.4 实践案例设计 |
5.4.1 实践内容选择 |
5.4.2 编写教学设计 |
5.5 实践实施过程 |
5.5.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部分实施片段 |
5.5.2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1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
5.5.3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2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
5.6 实践结果分析 |
5.6.1 学业成绩分析 |
5.6.2 课堂观察分析 |
5.7 实践结论 |
5.7.1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升学生学业成绩 |
5.7.2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
5.7.3 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课堂互动和参与度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四 对照班和实验班后测成绩统计表 |
附录五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设计 |
附录六 部分课堂观察量表记录图片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6)高中化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以“化学平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研究现状 |
1.2.1 内涵研究 |
1.2.2 教学研究 |
1.3 教学现状观察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框架 |
3 教材内容分析 |
3.1 课标解读 |
3.1.1 内涵解析 |
3.1.2 课程目标 |
3.1.3 水平划分 |
3.2 素养解构 |
3.3 教材分析 |
3.3.1 知识内容 |
3.3.2 知识内容中各素养的权重分析 |
3.4 研究总结 |
4 教学设计研究 |
4.1 “化学平衡”教学研究现状 |
4.1.1 国内研究 |
4.1.2 国外研究 |
4.1.3 对教学现状研究的思考 |
4.2 教学设计流程 |
4.2.1 理论基础 |
4.2.2 确定教学主题 |
4.2.3 确定学习目标 |
4.2.4 制定教学计划 |
4.2.5 教学实施策略建构 |
4.2.6 开展教学评价 |
4.2.7 教学反思 |
4.3 具体教学设计案例 |
4.4 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
5 实践测评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测评工具 |
5.3.1 素养发展情况测试卷 |
5.3.2 素养发展影响因素问卷 |
5.4 测评工具的质量分析 |
5.4.1 测评工具发放及回收情况 |
5.4.2 测试卷的质量分析 |
5.4.3 问卷的质量分析 |
5.4.4 测评工具质量分析小结 |
5.5 测评研究思路 |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分析 |
6.2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分析 |
6.2.1 测试卷整体分析 |
6.2.2 一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
6.2.3 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
6.3 实验班素养发展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6.3.1 学习兴趣的影响 |
6.3.2 学习方法的影响 |
6.3.3 教师教学的影响 |
6.3.4 实验班素养发展影响因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过程维度分类及对应化学示例 |
附录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版)对化学平衡的要求 |
附录3 对照班教学设计 |
附录4 测试卷——专家意见汇总表 |
附录5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测试卷 |
附录6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发展影响因素问卷 |
附录7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7)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市部分初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调查与初中历史教学 |
第一节 社会调查概述 |
一、社会调查的概念 |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的主要内容 |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
第二节 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
一、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
二、转变学习方式 |
三、涵养健全人格 |
第二章 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分析——以常州市部分初中学校为例 |
第一节 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情况说明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参与机会少、缺乏主动性 |
二、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新意 |
三、教师忽视活动过程和结果反馈 |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缺乏完善的教育环境和评价体系 |
二、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第三章 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对策及案例 |
第一节 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
一、端正观念,提高教师素养是前提 |
二、优化活动,尊重学生主体是根本 |
三、形成合力,创设良好环境是保障 |
第二节 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实践 |
一、案例的提出 |
二、案例的实施 |
三、案例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 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 |
致谢 |
(8)“S-C协同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K12 在线教辅的蓬勃发展 |
1.1.2 校外K12 在线教育的局限 |
1.1.3 S-C协同模式的萌芽 |
1.1.4 问题从实际工作中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校企协同研究综述 |
2.1 校企协同研究现状 |
2.1.1 国外校企协同研究 |
2.1.2 国内校企协同研究 |
2.2 研究述评 |
3.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协同教学 |
3.1.2 S-C协同模式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协同理论 |
3.2.2 教育传播理论 |
3.2.3 建构主义理论 |
4.初中语文教学协同模式应用现状调查 |
4.1 校企双方语文教师角度下S-C协同模式应用调查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
4.1.4 对校内语文教访谈过程及分析 |
4.1.5 对在线语文教师访谈过程及分析 |
4.1.6 对校企协同授课班级的线下助教访谈过程及分析 |
4.2 学生角度下S-C语文协同模式应用调查 |
4.2.1 调查说明 |
4.2.2 问卷分析 |
4.3 学生调查结果 |
4.3.1 学生缺乏主动积极学习语文的动机 |
4.3.2 学习习惯有失偏颇,对待课后学习态度不认真 |
4.3.3 线下合作学习质量难以把控 |
4.3.4 教学模式改变,造成师生角色困扰 |
4.4 初中语文教学协同模式应用现状调查总结 |
4.4.1 制度层面存在问题 |
4.4.2 文化层面存在问题 |
4.4.3 教师层面存在问题 |
4.4.4 学生层面存在问题 |
5.S-C协同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
5.1 建立协同教学机制,达成有效教学沟通 |
5.2 以学校为中心,双方协同建设初中语文课程资源 |
5.3 明确教学目标,合力发挥协同模式教学效果 |
5.4 校内语文教师转换角色身份,深度融入协同教学 |
5.5 校内语文教师需积极引导,激发学生潜能 |
5.6 在线教师应全面掌握学情,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准备 |
5.7 在线语文教师需完善教学流程,改善教学方法 |
6.研究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C协同模式语文教学访谈提纲(校内语文教师) |
附录2 S-C协同模式语文教学访谈提纲(在线语文教师) |
附录3 S-C协同模式语文教学访谈提纲(助教) |
附录4 初中语文校企协同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学历史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 |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流程 |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价值 |
第二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一、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二、中学历史教学应用价值 |
三、中学历史教学应用策略与实践 |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尊重中学历史教育科学规律 |
二、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
三、构建中学历史人文学习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智能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反思 |
1.2.2 教学反思 |
1.2.3 数学教学反思 |
1.2.4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
1.2.5 智能测评系统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论文结构框架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教学反思内涵的研究 |
2.1.2 关于教学反思内容与水平划分的研究 |
2.1.3 关于数学教学反思的研究 |
2.1.4 关于教学反思评价的研究 |
2.1.5 关于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1.6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测评领域的研究 |
2.1.7 对已有文献的小结与评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验学习圈理论 |
2.2.2 CIPP评价模型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1.1 构建阶段样本的选取 |
3.1.2 检验阶段样本的选取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3.3.1 研究重点 |
3.3.2 研究难点 |
3.3.3 研究创新点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分析法 |
3.4.2 质性文本分析法 |
3.4.3 德尔菲法 |
3.4.4 层次分析法 |
3.4.5 统计分析法 |
3.5 研究工具的研制 |
3.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5.2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步骤 |
3.6 研究思路 |
4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构 |
4.1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一级指标的初拟 |
4.2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二级指标的细化 |
4.2.1 “教学背景”下二级指标的细化 |
4.2.2 “教学准备”下二级指标的细化 |
4.2.3 “教学过程”下二级指标的细化 |
4.2.4 “教学成效”下二级指标的细化 |
4.3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5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5.1 基于德尔菲法修订评价指标体系 |
5.1.1 德尔菲法的应用过程 |
5.1.2 咨询专家结果可靠性分析 |
5.1.3 第一轮征询统计结果分析 |
5.1.4 第二轮征询统计结果分析 |
5.2 基于NVivo编码验证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验证的工具与方法 |
5.2.2 评价指标体系验证的结果与反馈 |
5.3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6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的构建 |
6.1 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 |
6.1.1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过程 |
6.1.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6.1.3 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6.1.4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的确定 |
6.2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的检验 |
6.2.1 评价模型的信度检验 |
6.2.2 评价模型的效度检验 |
7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智能测评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7.1 智能测评系统的开发构建流程 |
7.1.1 搭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语料库 |
7.1.2 智能测评系统的结构设计 |
7.2 智能测评系统的应用与结果 |
7.2.1 智能测评系统的应用流程介绍 |
7.2.2 智能测评系统的应用结果分析 |
8 讨论、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讨论 |
8.1.1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智能测评系统构建的讨论 |
8.1.2 关于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讨论 |
8.1.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8.2 研究结论 |
8.3 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启示与建议 |
8.3.1 以数学教学背景为前提,深刻回顾“三个基础” |
8.3.2 以数学教学准备为基础,切实展开教学设计 |
8.3.3 以数学教学过程为核心,诊断课堂教学问题 |
8.3.4 以数学教学成效为支撑,督促自身行动改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表(第一轮) |
附录2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表(第二轮) |
附录3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4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指南》 |
附录5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信度检验问卷 |
附录6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模型内容效度检验问卷 |
致谢 |
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及目标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英语学科跨文化性及其教学实现研究[D]. 方涵.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李明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 陈玉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高中化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以“化学平衡”为例[D]. 孙金凤.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社会调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市部分初中学校为例[D]. 刘琳. 扬州大学, 2021(09)
- [8]“S-C协同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案研究[D]. 黄武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9]中学历史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 郝军.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10]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智能测评研究[D]. 杨凡.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