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两相流换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管径,两相流,数值模拟,冷凝换热
两相流换热论文文献综述
于帅[1](2018)在《两相流高效数值模拟方法及冷凝换热实验平台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凝换热现象广泛存在于空调、热泵、以及其它各类换热设备中,而有机工质侧冷凝热阻往往是这些设备中的主要热阻。为了达到提高换热设备效率、高效利用能源的目的,有机工质冷凝换热问题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随着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各行业余热回收的兴起,换热设备中的冷凝管开始由小管径向大管径方向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大管径冷凝管内两相流动与冷凝换热机理展开研究。为了开展大管径内有机工质冷凝换热研究,本论文在数值模拟方面,针对模拟冷凝换热过程耗时较长,特别是在模拟相界面分布及其周边流动时耗时较长这一问题,构建了“结合BCT-Bi-CGSTAB的VOSET+IDEAL方法”这一两相流高效数值模拟方法。首先通过叁个经典算例,将VOSET+IDEAL方法与VOSET+SIMPLER方法和VOSET+SIMPLEC方法进行比较,证明了VOSET+IDEAL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之后通过相同的算例,分析比较ADI、BCT-ADI和BCT-Bi-CGSTAB叁种代数方程组求解方法对VOSET+IDEAL方法求解性能的影响,表明BCT-Bi-CGSTAB方法的优越性,进而证明了“结合BCT-Bi-CGSTAB的VOSET+IDEAL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在实验研究方面,本论文针对大管径冷凝管,开发了可视化有机工质冷凝换热实验平台,包括各部件的设计、选型及沿程阻力计算等工作。通过压力实验证明实验平台具有良好的耐压性和气密性,且各传感器读数正常。在此基础上,通过单相校核实验对实验平台进行验证,证明了本论文开发的冷凝换热实验平台运行的稳定性,及实验中采集得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上研究成果将为后续开展大管径光管及强化管内,有机工质两相流型分布和冷凝换热机理研究,奠定强有力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期刊2018-06-25)
徐立,黄长绪,黄振飞,邹祥岩,孙强[2](2018)在《极地船换热器中海水-冰晶两相流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极地船舶在北极航行时换热器的换热以及解决管程的冰堵问题,保障船舶海水冷却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使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耦合相间传热传质模型,对海水-冰晶在壳管式换热器入口直管中的流动和传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入口含冰率和速度对冰晶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晶在流动过程中由于融化发生分层现象,增加入口IPF或降低速度,会出现更显着的分层现象且顶部近壁处的冰晶体积分数随之增大.此外,与单相海水传热特性相比,当速度为1.0 m/s时,冰晶会增强传热;当速度为1.5 m/s、IPF小于6%或者速度为2.0 m/s、IPF小于10%时,冰晶对海水-冰晶两相流的传热具有减弱的作用,而且这种影响随入口速度的增加而增大;IPF为20%时,传热系数达到最大值.(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朱楠林[3](2018)在《柴油机冷却流道内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简化矩形通道和某型增压柴油机为基础,进行冷却流道内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的研究。基于K Robinson矩形通道试验装置,分析不同冷却液流速、冷却液温度、加热壁面温度以及系统工作压力对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的沸腾换热模型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间的误差。搭建增压柴油机缸盖温度场试验平台,通过布置硬度塞测点,测量标定工况下缸盖关键位置的温度值。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使用流固耦合的方式,计算柴油机冷却系统内沸腾换热模型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的误差,并分析柴油机缸盖温度场、冷却液流场、两相流分布情况等。主要内容和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研究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通常从两相流模型和壁面沸腾换热模型出发,比较叁种常用的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的适用范围、计算精度以及网格类型,模型分别为:Mixture模型结合迭加类方法;VOF模型结合迭加类方法;Euler模型结合机理类方法。综合考虑模型的计算精度和时间成本,选择VOF两相流模型结合迭加类方法构建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在简化矩形通道中,研究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和沸腾换热单相流模型的数值计算精度;在柴油机冷却系统内,研究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和对流换热模型,考虑沸腾过程对缸盖温度场影响。(2)以K Robinson矩形通道试验装置为基础,按照1:1的比例构建简化矩形通道模型,通过网格无关性研究,选取10×16×241网格方案。计算方案的加热面温度范围为90℃~160℃,冷却液入口流速分别为0.25 m/s、0.5 m/s和1m/s,冷却系统工作压力为分别为0.1 Mpa、0.2 MPa和0.3 MPa,每种方案分别使用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与沸腾换热单相流模型进行计算。冷却液入口温度为85℃、90℃和95℃来探究过冷度与沸腾换热的关系,矩形通道数值计算总方案数为200组。结果表明,加热壁面温度越高,冷却液入口流速越大,冷却液入口温度越低,系统工作压力越小,计算得到的壁面平均热流密度越大。两种模型计算结果与K Robinson试验测量结果变化趋势一致,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仿真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误差在10%左右,沸腾换热单相流模型仿真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误差超过30%。考虑VOF两相流模型能够提高模型数值计算结果的精度,气相体积分数云图能够反映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分布情况。(3)基于某型四缸增压柴油机,根据实际运行过程中热量传递方式,在缸盖火力面热负荷较高的区域选取了20个硬度塞测点,测量标定工况下柴油机缸盖火力面的温度值。从第一缸到第四缸每一缸火力面最高温度分别为:562 K、561 K、580 K和574 K,第叁缸和第四缸大部分测点温度高于第一缸和第二缸。2号、9号和20号测点位于相同的特征位置,测点温度值分别为555 K、555 K和514 K,第20号测点比其他气缸对应位置的测点温度低了41 K,考虑试验误差和数据合理性,决定剔除20号测点。同一气缸火力面,排气门间的“鼻梁区”测点温度最高,排气门与进气门间的“鼻梁区”测点温度次之,进气门间“鼻梁区”测点温度最低。(4)构建柴油机冷却系统的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通过流固耦合方法实现流体域和固体域之间的数据传递,在柴油机冷却系统内使用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和对流换热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冷却系统内液体最大流速为12.7 m/s,进水侧的流线比背水侧流线密集,缸盖“鼻梁区”局部最低流速只有0.38 m/s。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和对流换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缸盖水腔壁面最高温度分别为419 K和429 K,缸盖火力面最高温度分别为577.4 K和584.4 K,考虑沸腾过程能够有效的降低缸盖关键位置处的温度。对流换热模型计算值和试验值最大误差为5.32%,平均误差为2.54%,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计算值和试验值最大误差为3.83%,平均误差为1.75%。第叁缸和第四缸的“鼻梁区”汽泡沿着,靠近火力面一侧的进排气道轮廓分布,最大的气相体积分数为0.18,第一缸和第二缸进气道外侧气相体积分数达到0.11。对流换热模型最大壁面热流密度为8.3×10~5W/m~2,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最大壁面热流密度为9.3×10~5 W/m~2。(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5-01)
黄振飞[4](2018)在《极地船壳管式换热器中海水—冰晶两相流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极航道是联系东亚、欧洲及北美最经济便捷的航道,因此船舶在极地环境下的航行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换热器是船舶海水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换热器的稳定运行是保障船舶安全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CFD技术对极地船壳管式换热器在极地环境下的内部叁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换热器壳程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不同初始条件下海水-冰晶两相流在换热管内(管程)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了分析。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适用于海水-冰晶两相流的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通过相间作用力对离散相和连续相进行耦合,使用相间传热传质模型模拟两相之间的质量和热量传递,使用各相k-ε湍流模型以充分考虑相间相互作用对两相流湍流特性的影响。使用k-ε湍流模型作为壳程淡水单相流的数学模型。为了避免因换热管壁面恒壁温或恒热流边界条件带来的计算误差,基于Scheme语言编写FLUENT脚本程序实现换热器壳程和管程的分区求解、换热管壁面耦合,使换热管壁面温度及热流密度成为计算结果的一部分。将数值计算结果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及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对不同折流板数目下换热器壳程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的分析,采用j-f因子换热器性能评价方法对换热器进行优化。当折流板数目为6时,换热器具有较好的换热效率。对海水-冰晶两相流在换热管内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换热管进口海水流速、含冰率(IPF,冰晶体积分数)、壳程流体温度对换热管内冰晶颗粒的分布、冰晶的相变、海水-冰晶两相流的换热及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流速和冰晶颗粒的增加都有利于防止冰晶颗粒在换热管上部的聚集,当海水流速大于2m/s时,冰晶颗粒的分布随海水流速的变化不大;冰晶的相变速率、管程换热系数、管程压降都随着海水流速及含冰率的增加而增大,当海水流速大于3m/s时,海水流速对冰晶相变速率的影响不大;壳程流体温度对冰晶的分布特性影响较小,管程换热系数及冰晶相变速率随着壳程流体温度升高而增加,管程压降随着壳程流体温度升高而降低,但降低的程度较小,壳侧流体温度不是影响管程压降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徐肖肖,肖久旻,陈龙,刘朝[5](2018)在《平行流换热器两相流分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冷剂的分配不均对平行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基于T型管的T-junction模型,联立质量方程和压力方程,设计合适的算法建立平行流换热器两相流流量分配的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无需已知分歧管流量可模拟分歧管的分配特性。在此基础上,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验证了模型有效性,为平行流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计算并分析了干度与质量流量对平行流换热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度对平行流换热器分配的影响不大。在干度不变时,提高流体的质量流量可以对平行流换热器流量分配进行改善。(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丁超,胡海涛,丁国良[6](2017)在《运行工况对LNG绕管式换热器壳侧两相流换热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明确运行工况对壳侧两相流体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对丙烷两相流体在壳侧的换热特性开展实验研究。干度工况范围是0.2~0.9,热流密度工况范围是4~10 kW m~(-2),质流密度工况范围是40~80 kg (m~2×s)~(-1)。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干度增加,LNG绕管式换热器壳侧两相流换热系数先增大再减小,在0.8~0.9干度工况下达到最大值;随着热流密度增大,换热系数在干度小于0.8的工况下逐渐增大,但是在干度大于0.8的工况下却逐渐减小;随着质流密度的增加,换热系数在低热流密度工况下呈增加趋势,而在高热流密度工况下呈现出非单调变化。(本文来源于《上海市制冷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2-18)
杜心远,杨艺菲,丁国良,庄大伟[7](2017)在《高热流密度两相流微通道换热器结构设计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通道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高,尺寸小等优点,在电子设备散热领域应用广泛。微通道换热器的内部结构会对其换热能力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本文研究了微通道换热器几何结构中的叁个主要参数(微通道凸起的高度、宽度和间距),并对每一种几何参数进行了计算,根据CFD仿真计算后结果,得到了更好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几何结构。在CFD计算中,采用了两相流模型,并设定发热面热流密度为400W/cm2,制冷剂为0℃纯水,流速2m/s。最终确定的最优构型为微通道凸起高度2.0mm,宽度0.20mm,间距0.15mm,可使发热面温度降低到36℃。(本文来源于《上海市制冷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2-18)
邓立君[8](2017)在《内燃机活塞内冷油腔内两相流的流动与换热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内燃机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活塞热负荷问题凸显。解决活塞热负荷问题已成为内燃机强化提高的瓶颈问题。采用活塞强化冷却技术是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内燃机活塞普遍采用内冷油腔结构,冷却油与空气形成的两相流在油腔里不断振荡可以形成强化换热的效果。因此,内冷油腔内两相流流动和传热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缺乏机理研究。本文致力于活塞的传热系统研究,利用计算流体学基础和活塞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系统,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油腔中两相流循环特性的若干假设,并建立了喷嘴的喷油模型;通过开发专门的瞬态机油打靶可视化试验平台,将试验结果结合有限元模拟、CFD模拟、动力学分析及推导计算等方法确定出两相流体传热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提出了油腔内两相流振荡流动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带有修正项的对流换热准则关联式,揭示了内冷油腔内两相流的流动与换热的机理,从而为活塞冷却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了直接可靠的计算依据,并为发动机性能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内冷油腔冷却喷嘴射流特性研究通过搭建喷嘴喷流试验台,对不同喷油压力和喷油温度时的冷却喷嘴喷流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内冷油腔进油口捕捉率与喷嘴出口到喷流截面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喷油压力越大,喷油温度越高,喷油油束的发散角越大,从而影响内冷油腔的回流量。另外根据试验数据计算结果显示,冷却喷嘴喷流为层流射流。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喷嘴喷流进行仿真计算分析,探讨喷嘴喷流压力、喷流速度和喷流距离、喷流半径等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显示:喷口附近核心区速度的最大值在偏移中心0.2-0.6mm的地方,且随着压力增加,核心区速度最大值的速度梯度增大;随喷流截面和喷口距离的增加,截面轴心速度的作用越来越小,喷流径向截面速度的衰减越来越平缓,且喷流截面速度随喷流径向截面位置的改变,其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流体喷入空气后,距离喷嘴0~28.6mm内,喷流速度随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随着射流的进一步发展,在距离喷口 28.6mm附近,机油与空气进行的质量和能量剧烈交换,截面轴心速度衰减加剧,造成喷流速度急剧下降。另外,研究显示喷嘴喷油量对内冷油腔环形腔内的静态填充有很大的影响。最后,建立了冷却液由喷嘴喷出到油腔入口段的集束层流非淹没射流模型,得到了流速、流量、喷油压力、喷嘴半径以及扩展角在各截面处的关系以及截面轴心速度与喷流距离等的变化规律。2.内冷油腔内两相流动态特性的试验研究为了揭示各因素对两相流流型的影响程度及相应的流型转换机制,采用试验手段对两相流的流动形态进行了探讨。考虑活塞运动对流动形态的影响,对内冷油腔内两相流流动形态的形成及转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面积覆盖率的概念,建立了两相流流动形态的预测模型,并对内冷油腔内两相流的传热强度进行判定。开发了一种动态可视化打靶试验台,可以实时监测内冷油腔内流体的流动形态。通过拍摄设备直接观测内冷油腔内两相流的流动形态,对比出不同转速、喷流压力、喷流温度、静态填充率、内冷油腔大小和截面形状等条件下内冷油腔内两相流流动形态的变化。结果显示:发动机转速较低时,内冷油腔内两相流以波状流为主,随着发动机转速增加,“液塞”现象越明显,发动机转速越高,机油振荡越剧烈,内冷油腔内两相流流动形态越复杂;喷油温度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机油粘度的改变。随着机油粘度增大,内冷油腔内流型转变加速,使得内冷油腔内出现“液塞”现象所需的发动机转速降低;内冷油腔的截面形状对其运动形态影响较大,腰形内冷油腔内的两相流分布比较规律,内冷油腔上行时,右侧的机油比较早的撞向油腔顶部,下行时,则是左侧比较早的撞向底部,椭圆形内冷油腔内的机油,形成“液塞”趋势的位置比较多,而水滴形内冷油腔下行时,大多数循环中都是靠近内冷油腔进出油口的机油先向下形成“液塞”,从而中间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空气区。相比之下,喷油压力对油腔内的流动影响可忽略不计。综合来看,内冷油腔腔内两相流流动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填充率、油腔形状和发动机转速。3.内冷油腔内两相流动态特性的数值研究通过CFD计算模型对内冷油腔内两相流的流动进行仿真计算,对比了不同发动机转速、喷流压力、喷流温度、内冷油腔大小和截面形状等条件下,内冷油腔内两相流的面积覆盖率及传热特性,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内冷油腔上下壁面的传热系数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相反,内外壁面的传热规律则呈现一致性;喷油温度不同,机油的黏温特性不同,从而影响内冷油腔内的面积覆盖率及其传热特性;转速不同,机油在内冷油腔内的振荡强度不同,从而改变内冷油腔内的湍流强度及其变传热特性;油腔结构不同,直接影响机油填充率及其在往复运动时对油腔壁面的冲刷程度,从而影响换热效果。4.内冷油腔综合传热模型的建立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利用管内强制对流基础关联式,在努谢尔特、普朗特和雷诺准则的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带有修正项的准则关联式,建立了瞬时对流传热系数的预测模型。模型建立过程中发现:对于内燃机活塞内冷油腔,发动机额定转速内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流体的粘性底层厚度减小;不同缸径任意发动机转速时,粘性底层厚度都大于内冷油腔管壁的粗糙度;相同发动机转速时,随缸径增加,粘性底层厚度减小;雷诺数和普朗特数乘积的自然对数值仅和发动机转速有关,而且随其增加而增大。通过数值法对假设条件、忽略因素、非稳定性等进行影响程度分析,并通过有限元分析结合硬度塞测温试验对关联式计算得到的传热系数进行误差分析,确保计算方法、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显示,内冷油腔传热系数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不同发动机转速、缸径、机油温度时活塞内冷油腔内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可为活塞内冷油腔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结合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还可以得知,内冷油腔往复运动时,不同曲轴转角时的传热系数可以在此关联式的基础上通过壁面的面积覆盖率进行修正。5.内冷油腔的换热特性对活塞可靠性的影响结合硬度塞测温试验,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疲劳分析软件和动力学分析软件,模拟内冷油腔对活塞热负荷的影响,分析探讨了油腔位置对活塞热负荷的影响,内冷油腔的设置对活塞二阶运动的影响,以及镶圈内冷一体新型活塞结构对活塞强度的影响。冷却效果证明内冷油腔的使用可大大降低整个活塞的温度,而且在结构强度允许的范围内,内冷油腔在活塞头部的位置越高,活塞头部冷却效果越好,热负荷越低。研究还发现,内冷油腔的使用可降低活塞运行过程中的变形量,并减小活塞与缸套之间的作用力,从而明显改善活塞的摩擦磨损、侧向力及裙部压力等。但是,活塞的二阶运动平稳性会有所降低,同时也会增大活塞的敲击噪声,因此还需要对活塞的裙部型线进行相应的优化。对新型内冷油腔结构的研究发现,镶圈内冷一体的结构能更好的避免应力集中现象,既可以通过内冷油腔降低整个活塞的热负荷,又可以通过使用镶圈来提高环槽的耐磨性以及第一环槽和燃烧室的强度。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内冷油腔的传热效率影响了活塞的热负荷,内冷油腔内两相流的流动形态与其传热规律有密切联系。发动机转速、喷油压力、喷油温度、内冷油腔截面大小等影响因素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两相流的流动形态,两相流的流动形态直接反映了两相流的分布,决定了液相对内冷油腔的有效冲刷面积,表征了传热的强度大小。另外,由于模拟计算中没有考虑轴向平面中气液界面的变化,忽略了气液两相流交替振荡带走的热量,因此数值模拟结果与本文所总结关联式的结果相比偏低。(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9-10)
任国哲[9](2016)在《基于油气两相流的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流动换热研究及回油结构改进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轴承腔是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航空发动机主轴转速以及涡轮前温度的不断提高,发动机热端轴承的热负荷也不断增大,工作环境的严苛与恶劣,导致了滑油在轴承腔中发生变性、结焦甚至着火等现象的几率增大。因此,滑油在轴承腔中的流动、换热以及轴承腔的回油结构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滑油系统乃至整个航空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航空发动机轴承腔内的流场是复杂的油气两相流,理解和掌握其流动特性,是进行轴承腔壁面与滑油换热研究的基础,进一步,才能为轴承腔的改进与设计提供方向和指导思路。首先,本文分别采用了DPM方法和CLSVOF方法对某种典型结构的轴承腔壁面滑油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空气相,DPM方法和CLSVOF方法均采用欧拉体系描述;针对滑油相,DPM方法采用了拉格朗日体系描述,在内壁面采用了薄膜假设,而CLSVOF方法采用了欧拉体系描述滑油。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有公开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其次,依据真实航空发动机轴承腔的工作参数,设计了轴承腔流动换热实验件,进行了轴承腔滑油厚度与换热实验,采用超声测量方法,采集了轴承腔内壁面油膜厚度并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两相流流场计算模型与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轴承腔外壁面温度、内壁面温度和壁面滑油温度,获得了滑油与壁面的换热量。再次,使用热-流-固耦合的方法对该实验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的换热量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该轴承腔实验件的换热特性。最后,针对一具有常规回油结构的轴承腔,提出了两种轴承腔回油结构的改进设计方案:斜坡式回油结构和侧开式回油结构,并对常规回油结构和改进回油结构的轴承腔进行了对比计算与分析,为定量的评价轴承腔回油孔的回油效果,引入回油效率的概念,比较了叁种回油结构的流场特性、换热特性与回油特性,两种改进后的回油结构提高了轴承腔的回油效率。进一步设计了轴承腔回油结构优化实验件和通风结构优化实验件,预期能够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为轴承腔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撑。针对以上工作内容,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内壁面上,DPM方法获得的油膜厚度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DPM方法计算得到的壁面油膜厚度较大位置,与CLSVOF方法计算得到的壁面滑油体积分数较大位置吻合较好。滑油流量较大时,滑油在腔内堆积现象明显,DPM方法壁面的滑油薄膜假设不再成立,CLSVOF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反应轴承腔内油气两相流的真实流动状态。(2)通过油膜厚度实验及数值模拟可以看出,不同工况下,内壁面油膜厚度随滑油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与流量不成正比例关系,油膜厚度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进一步得到了沿周向位置从0°至360°壁面油膜厚度的变化规律。(3)轴承腔内壁面上滑油与壁面的换热量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轴承腔内壁面沿周向的平均努赛尔数Nu的自然对数值与滑油供油雷诺数Re_(oil)的自然对数值的0.3次方呈正比例关系,努赛尔数Nu的自然对数值与转轴转速雷诺数Re_s的自然对数值0.345次方呈正比例关系;当地壁面努赛尔数Nu_l的自然对数值与当地雷诺数Re_l的自然对数值约0.7次方呈正比关系。(4)转速相对较低、滑油流量较小时,侧开式回油结构优化效果最好,转速较大时,斜坡式回油结构优化效果最好。两种改进回油结构对滑油的堆积现象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使壁面换热量更加均匀;两种改进回油结构的深槽结构相对浅槽都更利于回油效率的改善,尤其在高转速条件下,缓解了回油效率随转速增加快速下降的问题。(5)综合来看,在转速较低时,侧开式回油结构具有较好的回油效果及换热效果,而在转速较高时,斜坡式回油结构具有较好的回油效果及换热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12-01)
韦小雄,李剑锋,林彬彬,缪立栋,周寒秋[10](2016)在《板翅式换热器的两相流混合性能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板翅式换热器的气液两相流换热问题,利用工艺模拟软件Aspen Hysys,建立了5种不同冷流组分的板翅式换热器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不同冷流组分气液混合性能对板翅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对数温差和最小温差的影响,为板翅式换热器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工装备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两相流换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改善极地船舶在北极航行时换热器的换热以及解决管程的冰堵问题,保障船舶海水冷却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使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耦合相间传热传质模型,对海水-冰晶在壳管式换热器入口直管中的流动和传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入口含冰率和速度对冰晶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晶在流动过程中由于融化发生分层现象,增加入口IPF或降低速度,会出现更显着的分层现象且顶部近壁处的冰晶体积分数随之增大.此外,与单相海水传热特性相比,当速度为1.0 m/s时,冰晶会增强传热;当速度为1.5 m/s、IPF小于6%或者速度为2.0 m/s、IPF小于10%时,冰晶对海水-冰晶两相流的传热具有减弱的作用,而且这种影响随入口速度的增加而增大;IPF为20%时,传热系数达到最大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两相流换热论文参考文献
[1].于帅.两相流高效数值模拟方法及冷凝换热实验平台开发研究[D].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8
[2].徐立,黄长绪,黄振飞,邹祥岩,孙强.极地船换热器中海水-冰晶两相流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8
[3].朱楠林.柴油机冷却流道内沸腾换热两相流模型研究[D].江苏大学.2018
[4].黄振飞.极地船壳管式换热器中海水—冰晶两相流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5].徐肖肖,肖久旻,陈龙,刘朝.平行流换热器两相流分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化工学报.2018
[6].丁超,胡海涛,丁国良.运行工况对LNG绕管式换热器壳侧两相流换热特性的影响[C].上海市制冷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7].杜心远,杨艺菲,丁国良,庄大伟.高热流密度两相流微通道换热器结构设计优化[C].上海市制冷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8].邓立君.内燃机活塞内冷油腔内两相流的流动与换热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7
[9].任国哲.基于油气两相流的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流动换热研究及回油结构改进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16
[10].韦小雄,李剑锋,林彬彬,缪立栋,周寒秋.板翅式换热器的两相流混合性能模拟分析[J].化工装备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