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类有毒中药论文-石达理,许亮,谢明,康廷国

乌头类有毒中药论文-石达理,许亮,谢明,康廷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乌头类有毒中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乌头属,基原,产地,品质评价

乌头类有毒中药论文文献综述

石达理,许亮,谢明,康廷国[1](2018)在《乌头属六种有毒中药的本草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毛茛科乌头属AconitumL.植物药材川乌、草乌、附子、关白附、天雄和侧子在本草中记载混淆,市场流通混乱,通过对古代本草考证,探究古代本草中的乌头属六种有毒中药的基原、产地和质量,为研究应用提供指导。方法:查阅古代本草专着,考证乌头属六种有毒中药,进行比较,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进行深入探索。结果:川乌和草乌在古代本草中并称为乌头,附子、天雄和侧子沿用至今,天雄和侧子目前市场流通极少,一般做地方习用药;古代本草中的白附子部分为关白附,部分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故无法做判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论:通过对乌头属六种中药进行考证,认清用药历史,避免临床使用出现中毒情况,并且对规范市场流通和统一使用方法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马婧伟[2](2014)在《乌头类有毒中药炮制配伍减毒机制的体外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乌头作为一类重要的传统中药,数世纪以来在亚洲等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川乌中的单酯型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是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癫痫等作用。其中双酯型生物碱具有心脏和神经毒性,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中毒。为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对其减毒增效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有毒中药减毒方式主要有炮制和配伍两种方式,对于川乌炮制配伍过程中各组分的变化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但是关于口服吸收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川乌为研究对象,通过Caco-2体外吸收模型,对不同浓度的生川乌、制川乌的吸收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浓度下生川乌与制川乌中的6种二萜类生物碱的表观渗透系数透系数Papp均大于1×10-6cm/s,其口服吸收良好,符合对其进行定量考察的条件。6种二萜类生物碱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随初浓度变化不大,推断在该浓度范围内,二萜类生物碱以被动转运为主。由于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存在结构上的差异,脂溶性更大的双酯型生物碱更容易透过细胞膜。川乌炮制前后,二萜类生物碱的种类没有改变,各种类的含量发生变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转运随浓度变化不大,即炮制对川乌的吸收无显着性影响。本文还考察了川乌提取液分别与配伍药材甘草、干姜、半夏、五味子、浙贝母水提液混合后,配伍药材对川乌中6种二萜类生物碱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配伍药材后,川乌中6种二萜类生物碱的表观渗透系数变化明显,甘草、干姜、半夏的加入明显减少了二萜类生物碱的吸收,其中以对双酯型生物碱的吸收影响尤为明显。其中半夏的减毒作用最大,与十八反中半夏反乌头不一致,推测半夏中含有与川乌二萜类生物碱竞争性转运的成分。五味子和浙贝母的加入,使川乌二萜类生物碱的吸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以浙贝母的作用最强,浙贝母在促进川乌二萜类生物碱吸收的同时也抑制其外排,明显提高川乌二萜类生物碱的生物利用度。本文最后对促进川乌二萜类生物碱吸收的浙贝母以及川贝母中主要的药效成分贝母甲素(PE)、贝母乙素(PEN)、西贝素(SPE)与川乌中的苯甲酰中乌头碱(BMA)、苯甲酰乌头碱(BAC)、苯甲酰次乌头碱(BHA)、中乌头碱(MA)、乌头碱(AC)、次乌头碱(HA)的相互作用进行机理上的研究。发现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以及PE、PEN、SPE均对其外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即BMA、BAC、BHA、MA、AC、HA均为P-糖蛋白的底物, PE、PEN、SPE对P-糖蛋白底物地高辛的外排有抑制作用,说明其均为P-糖蛋白的抑制剂。PE、PEN、SPE通过抑制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促进P-糖蛋白底物的吸收,揭示了浙贝母和川贝母增川乌毒性的吸收层面的机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10-01)

杨仓良[3](2013)在《乌头类有毒中药在风湿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乌头为毛莨科植物,经初步统计有50多个品种可作药用,有毒性剧烈、作用显着、疗效确切的特点。自张仲景用乌头汤治风湿以来,经几千年的研究,证明是一类既有显着疗效,毒性又很大不太安全的"事非药",在民间将雪上一枝蒿、雪山一枝蒿、铁棒锤、金牛七、火锅子等乌头类中草药传得神乎其神,因功效神奇,而未因毒性太大弃之不用。现许多国家准字号风湿药也多含有此类药。然此类被称之为"暗藏杀机"的毒药,怎样合理使用将成为医者一大难题和焦点。现以《毒药本草》、《毒剧中药古今用》等资料为基础结合本人40多年临床体会浅谈如下:(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一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3-08-09)

汪星,孙卫,张铁军[4](2012)在《乌头类有毒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近年来川乌、附子常用药对在临床应用、化学研究、药理毒理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乌头类中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阅读大量近几年川乌、附子常用药对的文献报道,对其进行总结概述。川乌和附子通过合理配伍,可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扩大其应用范围。目前的川乌、附子配伍减毒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研究配伍减毒增效作用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2年18期)

秦谊[5](2011)在《基于生物毒价检测的乌头类“有毒”中药质量评价模式与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附子、川乌、草乌等乌头类“有毒”中药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附子在危重症的抢救和久治不愈的疑难病例的治疗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但乌头类中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均有剧毒,治疗剂量和致死剂量接近,安全窗较窄,这给临床安全用药带来巨大挑战,因用药不慎而中毒甚至死亡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乌头类“有毒”中药的质量评价,特别是安全性评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现行的乌头类中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毒性成分分析法无法完全满足生产和临床的需要。为了弥补化学评价方法在评价乌头类“有毒”中药质量上的不足,本文探索建立基于生物评价方法的乌头类中药质量评价模式,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建立了乌头类中药毒性的生物检定方法——生物毒价检测法,通过测定毒价评估药材的安全性。2.对生物毒价检测法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标准化的方法。该方法操作便捷,用时较短,重现性较好,同时实验设施简单,整个实验经济成本较低,易推广应用。3.建立了乌头类中药中叁种代表性毒性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UPLC)。该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液相色谱法分析乌头类中药时的效率。4.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相对于UPLC分析法,生物毒价检测法在乌头类中药安全性评价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测定乌头类中药的整体毒性,更直观、准确地评价药材安全性。5.最终建立了以生物评价方法为主,化学评价方法为辅,两者结合共同评价药材安全性的乌头类“有毒”中药质量评价模式。并拟定了以生物检定方法为核心内容,集药典常规-化学-生物检定方法为一体的乌头类“有毒”中药质量评价标准。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生物毒价检测法弥补了现有乌头类中药质量评价方法的不足,在生产和临床上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基于生物毒价检测的质量评价模式和方法的建立为乌头类“有毒”中药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其他“有毒”中药的质量评价模式和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1-04-20)

谭鹏,李飞,杨蕾,田磊磊[6](2010)在《乌头属有毒中药“减毒存效”炮制机理研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乌头属有毒中药(附子、川乌、草乌等)毒性药效成分较明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乌头碱型生物碱成分的药理毒理作用、成分水解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乌头属有毒中药减毒存效的炮制机理研究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应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运用现代分析、毒理、药理技术,从成分、药效部位的模拟炮制和饮片整体叁个层次的炮制研究,深入阐释此类中药减毒存效的炮制机理。(本文来源于《2010中药炮制技术、学术交流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期刊2010-10-31)

马婧伟[7](2010)在《乌头类有毒中药配伍减毒机制的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80年代以来,国外广泛采用Caco-2细胞模型模拟药物在小肠的吸收过程,这种体外吸收过程与药物口服后在小肠的吸收过程有良好的相关性,在高通量筛选和药物吸收机制的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迅速发展成研究药物口服吸收的有效手段,获美国FDA批准,成为用来筛选药物的可信模型。本实验首先建立Caco-2单细胞层模型,然后分别以附子单提取物、附子与甘草、干姜、半夏、五味子分别提取的混合液形式,对其肠道吸收情况进行研究,来了解配伍药对对附子中的生物碱在小肠吸收过程中存在着怎样的相互作用,并探索中药复杂体系对其有效成分口服吸收的潜在影响,从细胞水平探究中药配伍的吸收机制,从而为中药药效学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实验结果表明附子与其他药材提取液混合后,与单味给药相比:中乌头碱的表观渗透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以干姜与附子混合最为明显;只在五味子与附子混合的对侧能以HPLC检测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表观渗透系数也有减小,以甘草和附子混合最明显;次乌头碱的表观渗透系数相差不大,而附子单味药的次乌头碱转运率明显高于其他混合液。即甘草、干姜与附子混合,可以在不减少双酯型生物碱的绝对含量的前提下,减少毒性双酯型生物碱的吸收,从而达到显着的减毒目的;与半夏混合时,双酯型生物碱的转运率也有减小;与五味子混合时,毒性最大的乌头碱的转运率高于单味药,乌头碱在五味子混合液中更为稳定。本实验结果也为临床用药的配伍禁忌从细胞水平说明其原因。(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0-05-01)

张仲林,彭成[8](2009)在《乌头类有毒中药的毒性基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乌头类有毒中药在基因层面的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根据国际ICH的要求,在SPF实验条件下采用生川乌、生草乌和生附子水煎液灌胃KM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基因表达谱技术,对小鼠心、肝、脾、肺和肾五种脏器的毒性进行全基因组描绘,应用Cluster、GO和Pathway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定量PCR验证。进行信息汇总与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可能的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如下:(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4-18)

陶长戈[9](2008)在《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体内吸收、分布、排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乌头类有毒中药中双脂型总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在体内吸收(A)、分布(D)、代谢(M)和消除(E)的过程,探讨乌头类有毒中药的毒性机制。方法与结果:1方法学本实验采用的HPLC-MS-MS分析方法在用于检测包括大鼠血浆、胆汁、尿液和不同组织脏器等生物样品时发现方法其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稳定性好,能很好的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所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均符合要求。故在实验中用该方法研究了,口服给予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毒代动力学特征,口服连续给予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体内组织脏器分布及静脉分别给予毒性剂量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后其在大鼠体内排泄规律。2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口服给药后毒代动力学研究口服给予附子总生物碱后,将药时数据用中国药理学会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进行自动拟合处理。以理论血药浓度值与实验测定值的相关系数最大和AIC最小作为判断标准,结果:乌头碱的药动学曲线经拟合均符合口服给药的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参数为:T_(1/2alpha)=3.326±1.564min,T_(1/2beta)=886.609±242.136min,t_(1/2Ka)=2.5192±0.846min,AUC=86557.852±9462.485(ng/ml)×min,T_((peak))=6.989±10546min,C(max)=83.5489±10.4591ng/ml,CL(s)=0.000004±0.000001mg/kg/min/(ng/ml)。新乌头碱的药动学曲线经拟合均符合口服给药的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_(1/2alpha)=15.4989±4.8712min,T_(1/2beta)=1255.8081±684.891min,t_(1/2Ka)=3.618±1.254min,AUC=297212.38±74641.91(ng/ml)×min,T_((peak))=15.782±7.541min,CL(s)=0.000013±0.000009mg/kg/min/(ng/ml),C(max)=202.983±30.781ng/ml。次乌头碱的药动学曲线经拟合均符合口服给药的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_(1/2alpha)=125.482±51.654min,T_(1/2beta)=1007.7575±349.4852min,t_(1/2Ka)=1.8541±1.4648min,AUC=241205.797±9146.841(ng/ml)×min,CL(s)=0.000005±0.000002mg/kg/min/(ng/ml),T_((peak))=16.7646±5.4783min,C(max)=164.3022±20.8914 ng/ml。3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的脏器组织分布研究口服连续给予附子总生物碱后,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组织脏器的分布较为广泛。乌头碱:心、肝、脾、肺和肾的样品中均检测到乌头碱,其中肺的含量最高,其次分别为肝,心,肾,脾。脑内有乌头碱原型药的存在,但其含量及其低微。新乌头碱:在心、肝、脾、肺和肾样品中均可检测到新乌头碱,其中肝内含量最高,其次分别为肺、肾、脾和心。脑的6个样品我们均发现了有新乌头碱存在但其含量很低,仅能定性,无法定量。次乌头碱:在心、肝、脾、肺和肾样品中均可检测到次乌头碱,其中肝内含量最高,其次分别为肺、肾、脾和心。在脑的6个样品中检测到了次乌头碱,但其含量限低,无法定量。另外实验中发现,动物的个体差异较大,不同动物的同一器官中同一种生物碱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4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的排泄研究4.1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的排泄定量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后,我们分别收集了6h胆汁和24h尿液,在对胆汁及尿液样品定量分析后发现:乌头碱:尿液中24h平均排除量为2.756±00262μg,24h平均排除率为32.83±2.39%。提示尿液是乌头碱原型药排泄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各胆汁样品中均未检测出乌头碱。说明胆汁中乌头碱的含量极低,理论上不高于13.5ng,即大鼠静注乌头碱后6h内由胆汁排泄的乌头碱原型药含量理论上不高于13.5ng。提示乌头碱原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能不是胆汁。新乌头碱:尿液中24h平均排除量为2.515±0.337μg,24h平均排除率为29.94±3.45%。提示尿液是新乌头碱原型药排泄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各胆汁样品中均未检测出新乌头碱。说明胆汁中新乌头碱的含量极低,理论上不高于10.4ng,即大鼠静注新乌头碱后6h内由胆汁排泄的新乌头碱原型药含量理论上不高于10.4ng。提示新乌头碱原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能不是胆汁。次乌头碱:尿液中24h平均排除量为2.507±0.203μg,24h平均排除率为15.36±1.29%。提示尿液是新乌头碱原型药排泄的一个重要途径。4.2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注射给药后胆汁及尿液内可能代谢产物的研究本实验研究采用注射给药方式,对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给药后在胆汁及尿液内生物转化进行研究。乌头碱可能的生物转化途径尿液中发现了M0:m/z 646.4,M1:m/z 703.6,M2:m/z 597.5,M3:m/z555.1,M4:m/z 522.5等五个准分子离子[M+H]~+有存在离子流峰。胆汁中发现了M0:m/z 646.4,M1:m/z 597.5,M2:m/z 586.2,M3:m/z 521.3,M4:m/z 502.5等五个准分子离子[M+H]~+有存在离子流峰。新乌头碱可能的生物转化途径尿液中发现了M0:m/z 632.5,M1:m/z 694.5,M2:m/z 687.5,M3:m/z 496.6等四个准分子离子[M+H]~+存在离子流峰。胆汁中发现了M0:m/z 632.5,M1:m/z 687.5,M2:m/z 496.6等叁个准分子离子[M+H]~+存在离子流峰。次乌头碱可能的生物转化途径尿液中发现了M0:m/z 616.7,M1:m/z 678.3,M2:m/z 602.5,M3.m/z 574.5等四个准分子离子[M+H]~+存在离子流峰。胆汁中发现了M0:m/z 616.7,M1:678.3m/z,M2:m/z 574.5等叁个准分子离子[M+H]~+存在离子流峰。结论:大鼠口服附子总生物碱后,发现叁种生物碱吸收快,并在短时间内血药浓度快速下降,提示吸收后分布快,在30-360分钟内血药浓度保持相对平稳,同时具有多峰现象。脏器分布研究表明,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组织脏器的分布较为广泛,肝脏、肺脏中的含量较高。排泄研究提示尿液是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原型药的重要排除途径,其中乌头碱、新乌头碱的24h平均排除率均为30%左右,次乌头碱的24h平均排除率相对较低,仅为乌头碱、新乌头碱的一半即15.36±1.29%,提示次乌头碱在体内相对较难于排出。在各胆汁样品中均未检测出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提示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原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能不是胆汁。(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4-01)

王艳美[10](2007)在《乌头类有毒中药毒性成分对心肌细胞膜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乌头类有毒中药毒性成分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对心肌细胞膜受体作用的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radioligand bind assay,RBA)研究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对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不同亚型的影响;用放射受体分析法(radioreceptor assay,RAA)研究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对心肌细胞IP3和cAMP/cGMP比值的影响,从而揭示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对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不同亚型及乌头碱对心肌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结果:乌头碱对心肌细胞作用1分钟时,可引起心肌细胞a1—AR数量上调,但对a1—AR的亲和力无影响;对心肌细胞β1—AR、β2—AR的亲和力和受体数量均无影响。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对心肌细胞作用1分钟时,a1—AR、β1—AR、β2—AR的亲和力和受体数量均无影响。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在不同时间点作用于心肌细胞后,给药组IP3和cAMP/cGMP的比值与正常组相比均升高。结论:1.乌头碱对心肌细胞作用1分钟时,对a1—AR有影响,对β—AR无影响;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对心肌细胞作用1分钟时,a1-和β—AR均无变化。2.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对心肌细胞内IP3和cAMP/cGMP均有影响。3.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可能是通过多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4-01)

乌头类有毒中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乌头作为一类重要的传统中药,数世纪以来在亚洲等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川乌中的单酯型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是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癫痫等作用。其中双酯型生物碱具有心脏和神经毒性,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中毒。为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对其减毒增效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有毒中药减毒方式主要有炮制和配伍两种方式,对于川乌炮制配伍过程中各组分的变化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但是关于口服吸收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川乌为研究对象,通过Caco-2体外吸收模型,对不同浓度的生川乌、制川乌的吸收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浓度下生川乌与制川乌中的6种二萜类生物碱的表观渗透系数透系数Papp均大于1×10-6cm/s,其口服吸收良好,符合对其进行定量考察的条件。6种二萜类生物碱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随初浓度变化不大,推断在该浓度范围内,二萜类生物碱以被动转运为主。由于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存在结构上的差异,脂溶性更大的双酯型生物碱更容易透过细胞膜。川乌炮制前后,二萜类生物碱的种类没有改变,各种类的含量发生变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转运随浓度变化不大,即炮制对川乌的吸收无显着性影响。本文还考察了川乌提取液分别与配伍药材甘草、干姜、半夏、五味子、浙贝母水提液混合后,配伍药材对川乌中6种二萜类生物碱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配伍药材后,川乌中6种二萜类生物碱的表观渗透系数变化明显,甘草、干姜、半夏的加入明显减少了二萜类生物碱的吸收,其中以对双酯型生物碱的吸收影响尤为明显。其中半夏的减毒作用最大,与十八反中半夏反乌头不一致,推测半夏中含有与川乌二萜类生物碱竞争性转运的成分。五味子和浙贝母的加入,使川乌二萜类生物碱的吸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以浙贝母的作用最强,浙贝母在促进川乌二萜类生物碱吸收的同时也抑制其外排,明显提高川乌二萜类生物碱的生物利用度。本文最后对促进川乌二萜类生物碱吸收的浙贝母以及川贝母中主要的药效成分贝母甲素(PE)、贝母乙素(PEN)、西贝素(SPE)与川乌中的苯甲酰中乌头碱(BMA)、苯甲酰乌头碱(BAC)、苯甲酰次乌头碱(BHA)、中乌头碱(MA)、乌头碱(AC)、次乌头碱(HA)的相互作用进行机理上的研究。发现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以及PE、PEN、SPE均对其外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即BMA、BAC、BHA、MA、AC、HA均为P-糖蛋白的底物, PE、PEN、SPE对P-糖蛋白底物地高辛的外排有抑制作用,说明其均为P-糖蛋白的抑制剂。PE、PEN、SPE通过抑制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促进P-糖蛋白底物的吸收,揭示了浙贝母和川贝母增川乌毒性的吸收层面的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乌头类有毒中药论文参考文献

[1].石达理,许亮,谢明,康廷国.乌头属六种有毒中药的本草考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2].马婧伟.乌头类有毒中药炮制配伍减毒机制的体外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杨仓良.乌头类有毒中药在风湿病中的应用[C].全国第十一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4].汪星,孙卫,张铁军.乌头类有毒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

[5].秦谊.基于生物毒价检测的乌头类“有毒”中药质量评价模式与方法的建立[D].昆明理工大学.2011

[6].谭鹏,李飞,杨蕾,田磊磊.乌头属有毒中药“减毒存效”炮制机理研究探讨[C].2010中药炮制技术、学术交流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2010

[7].马婧伟.乌头类有毒中药配伍减毒机制的体外研究[D].吉林大学.2010

[8].张仲林,彭成.乌头类有毒中药的毒性基因研究[C].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9].陶长戈.乌头类有毒中药生物碱体内吸收、分布、排泄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10].王艳美.乌头类有毒中药毒性成分对心肌细胞膜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

标签:;  ;  ;  ;  

乌头类有毒中药论文-石达理,许亮,谢明,康廷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