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磨削论文-尹国强,巩亚东,李雨晴,宋俊利

点磨削论文-尹国强,巩亚东,李雨晴,宋俊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点磨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型点磨削砂轮,金相组织,加工硬化,残余应力

点磨削论文文献综述

尹国强,巩亚东,李雨晴,宋俊利[1](2019)在《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表面/亚表面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别于传统外圆磨削,点磨削加工砂轮轴线与工件轴线不平行,而是存在倾斜角α.设计了一种带有粗磨区倾角θ的新型点磨削砂轮,这种砂轮具有磨除率大、磨削表面粗糙度小等优点.由于α和θ的存在,改变了砂轮-工件接触区的几何关系,磨削表面/亚表面质量也随之发生变化.采用制备的新型砂轮,磨削材料为QT700的工件,检测工件表面/亚表面的金相组织、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分析α,θ以及磨削参数对表面/亚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给出获得最优表面/亚表面质量的工艺参数,可知新型点磨削砂轮能够提高工件表面/亚表面质量.(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尹国强,巩亚东,李宥玮,王飞[2](2019)在《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温度仿真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点磨削倾斜角α和新型砂轮粗磨区倾角θ的存在使得砂轮与工件接触区域发生变化,由线接触变为理论上的点接触,磨削区温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采用有限元法仿真点磨削温度,采用热电偶法测量磨削区温度,设计了五因素四水平L16(45)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影响点磨削温度的主次因素为:粗磨区倾角θ>磨削深度ap>倾斜角α>进给速度vf>砂轮速度vs,降低磨削区温度的最优参数组合为:θ(20°),ap(0. 01 mm),α(1°),vf(0. 6 mm/min),vs(35 m/s).最后采用单因素实验,验证仿真的正确性并且深入分析了各参数对点磨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及原因.(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晁彩霞,修世超[3](2018)在《点磨削零件接触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点磨削零件表面接触力学特性,采用理论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点磨削零件分形接触力学模型并采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由模型知,当分形维数不等于3/2,两圆柱体发生内接触时,在相同接触长度下,载荷随着零件表面纹理方向角的增大而减小;当表面纹理方向角减小时,实际接触长度和两圆柱压溃径向宽度增大,应力减小.仿真结果表明,其他变量不变条件下,表面纹理方向角在45°~90°时,接触载荷随表面纹理方向角的增大而减小,接触应力随表面纹理方向角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揭示了零件表面纹理方向角对接触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于点磨削零件表面完整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尹国强,巩亚东,李宥玮,王飞[4](2018)在《基于AE信号的新型砂轮点磨削状态监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发射(AE)信号对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方法.建立了表面粗糙度与AE信号的对应关系,为监测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提供了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各参数对AE信号RMS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进一步证明了AE信号与表面粗糙度的对应关系.对比分析了砂轮不同磨损状况下的AE信号,依据此信号可对磨削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为了区分声发射源性质的异同,对磨削过程中的AE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砂轮发生磨损时,AE信号在45~65 k Hz,80~90 k Hz,100~110 k Hz频段的能量升高显着,并且在15 k Hz附近出现了很高的尖峰,为监测磨削状态提供了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9期)

罗汀[5](2016)在《剐齿刀斜角砂轮边线点磨削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的齿轮加工方法,剐齿不仅可以高效的加工汽车自动变速箱中的非贯通无退刀槽螺旋内齿套,更是具有极强的通用性,可以实现各种圆柱齿轮的加工。目前有关剐齿加工原理、数控剐齿机床的研究已趋于成熟,而剐齿刀作为剐齿加工中最核心的部分,在设计方面也有了重大进展,提出了无理论刃形误差的剐齿刀设计方法。然而,剐齿刀制造技术的研究还远远达不到实际生产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剐齿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而在剐齿刀制造技术中,最难的是自由曲面的磨削技术。为了突破这一技术难题,本文开展了剐齿刀斜角砂轮边线点磨削方法研究。本文首先根据无理论刃形误差剐齿刀的设计原理和结构特点,研究其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磨削成形技术,提出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斜角砂轮边线点磨削方法。通过分析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几何特点,分别构建磨削刀位轨迹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刀位轨迹生成方法的选择,计算走刀的步距与行距;通过对干涉进行检查与规避,最终实现剐齿刀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磨削刀位轨迹的生成。在得到刀位数据后,分析五轴数控工具磨床的结构与加工特点,研究基于MasterCam的面向五轴数控工具磨床的后置处理技术,通过专用的后置处理文件生成相应的数控程序。最后,针对实际剐齿加工工件和实际五轴数控工具磨床,进行剐齿刀磨削加工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本文提出的剐齿刀斜角砂轮边线点磨削方法是否可行。本文提出了剐齿刀斜角砂轮边线点磨削方法,并首次利用五轴工具磨床完成了无理论刃形误差剐齿刀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磨削加工,在这种刀具的实用化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2-01)

鲁翰敏,温嘉旺,修世超,邓延生[6](2016)在《多尺度点磨削表面纹理功能及摩擦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多尺度表面的表面形貌对其使用功能和摩擦学特性的影响,设计加工5组具有不同多尺度特征的点磨削表面纹理试件。测量试件的表面形貌功能参数,通过功能参数对比分析,得出试件表面形貌对其功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在油润滑和干摩擦两种情况下对试件进行表面摩擦学特性实验,分析后得到了多尺度点磨削表面形貌对表面摩擦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尺度点磨削表面具有加工可控性;不同表面形貌的零件,其表面功能特性也不相同。可通过控制工艺参数来获得合理的零件表面形貌及纹理特征,以满足零件表面实际应用及功能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6年07期)

刘谦,杨理钧,田欣利,王龙,闫鹏辉[7](2016)在《20CrMnTi钢齿面局部点磨削力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20Cr Mn Ti钢齿面局部点磨削过程的磨削机理,建立了20Cr Mn Ti钢齿面局部点磨削实验系统,提供了一种探索磨齿机理的模拟手段,跟踪观察了齿面划痕的磨削效果和微观形貌,拟定正交试验条件,测量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局部点磨削过程的磨削力变化。结果表明:磨痕显微形貌存在明显的塑性隆起、应变硬化和热软化迹象;试件磨削力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却随着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对于法向磨削力,进给速度对切向磨削力的作用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尹国强,巩亚东,温雪龙,张益阔,程军[8](2016)在《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力模型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点磨削砂轮轴线与工件轴线之间存在倾斜角α,磨削过程中磨粒的运动轨迹改变,点磨削力及理论模型也随之变化。以传统磨削力理论为基础,利用点磨削模型的转换,建立点磨削力理论模型,通过试验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趋势一致,数值相近。点磨削力模型为实际加工提供一种辅助和验证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带有粗磨区倾角θ的新型点磨削砂轮,在点磨削力模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研究,建立新型砂轮的磨削力分配模型。通过点磨削试验对该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用不同θ角的砂轮在一系列磨削参数条件下磨削阶梯轴。试验表明: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在相同磨削参数下,带有粗磨区倾角θ的新型点磨削砂轮的磨削力要小于θ=0°的传统点磨削砂轮磨削力,磨削力随着θ角的增大而减小。此外,还可以得出磨削参数倾斜角α、磨削深度ap和砂轮速度vs对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孟昊[9](2016)在《钢结硬质合金轴的精密点磨削工艺及砂轮在位修整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GT35钢结硬质合金广泛应用于刀具、模具和航天航空等领域。该材料是一种典型的硬脆难加工材料,在上述应用领域中对精度要求高的GT35零件需使用精密磨削实现其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精密磨削工艺的选择与优化以及金刚石砂轮的精密修整是影响GT35的精密磨削后零件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GT35静压马达轴的精密加工要求,从GT35钢结硬质合金材料的微米/纳米力学性质入手,揭示了该材料的去除机理,以指导磨削工艺实验。设计了金刚石砂轮的精密在位修整系统,应用该系统完成了超薄金刚石砂轮的精密修整,并优化了修整工艺。开发了GT35钢结硬质合金的精密点磨削工艺,使用修整后高精度金刚石砂轮进行磨削正交实验,得到最佳磨削工艺参数,获得了高精度动压马达轴零件。本文通过纳米、微米压痕实验研究了GT35钢结硬质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质,揭示了该材料塑性域去除机理。根据GT35的复合材料特性,分别对该材料的硬质相、粘结相进行了研究。通过纳米、微米压痕实验揭示了两相材料磨削时硬度互相影响的规律,即在微米和纳米尺度下复合材料每一相的硬度并非完全由本身决定,而是受其余相的影响,压痕尺寸越大,影响越强。通过观察压痕裂纹,分析其产生方式,提出GT35塑形域磨削临界磨削深度。本文基于杯形砂轮修整法,针对Studer S30外圆磨床设计了配套的超薄金刚石砂轮在位修整系统。该系统由PLC控制,杯形修整轮由直流电机带动旋转,并且可以沿金刚石砂轮切向匀速运动、径向高精度进给(进给精度小于1μm)。该套系统与外圆磨床配合良好,修整精度高。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在位测量法测量砂轮圆跳动和截面直线度,硅胶转印间接测量法获得砂轮表面微观形貌,且建立了针对于金刚石砂轮形状精度和表面地貌的评价体系,提出了杯形砂轮修整超薄金刚石砂轮的修整工艺。对120#和600#金刚石砂轮进行修整实验,得出最佳修整工艺参数,获得形状精度为圆跳动0.55μm,截面直线度4μm的高精度金刚石砂轮。实验还对比了杯形砂轮修整法、金刚石滚轮修整法的修整精度,说明了杯形修整法的优势。用精密修整后的600#超薄金刚石砂轮对GT35马达轴进行精密点磨削,得到了高精度的轴类零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工件转速、纵向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对工件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获得最佳磨削工艺参数。最佳磨削参数对应的零件形状精度为圆柱度0.34μm、圆度0.11μm、表面粗糙度Ra0.040μm。同时,观察了磨削时GT35材料两种相的去除方式,粘结相为塑性去除,硬质相为塑性与脆性相结合的去除方式。根据GT35精密点磨削时的去除机理,提出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的预测公式,并对比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讨论。(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4-10)

马廉洁,陈杰,巩亚东,王佳[10](2016)在《基于PSO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氟金云母点磨削工艺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氟金云母的高速点磨削试验,测试了加工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分析了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单因素试验值和PSO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建立了氟金云母点磨削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关于各工艺参数的一元模型,以相关系数检验模型,证明模型具有较高可靠性。分析一元模型,提出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分别关于工艺参数的多元模型。基于正交试验值和PSO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并通过试验证明了模型具有较高可靠性。利用PSO算法对两个多元模型进行双目标优化,求解得到一组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6年06期)

点磨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点磨削倾斜角α和新型砂轮粗磨区倾角θ的存在使得砂轮与工件接触区域发生变化,由线接触变为理论上的点接触,磨削区温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采用有限元法仿真点磨削温度,采用热电偶法测量磨削区温度,设计了五因素四水平L16(45)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影响点磨削温度的主次因素为:粗磨区倾角θ>磨削深度ap>倾斜角α>进给速度vf>砂轮速度vs,降低磨削区温度的最优参数组合为:θ(20°),ap(0. 01 mm),α(1°),vf(0. 6 mm/min),vs(35 m/s).最后采用单因素实验,验证仿真的正确性并且深入分析了各参数对点磨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及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点磨削论文参考文献

[1].尹国强,巩亚东,李雨晴,宋俊利.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表面/亚表面质量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尹国强,巩亚东,李宥玮,王飞.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温度仿真实验[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晁彩霞,修世超.点磨削零件接触力学特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尹国强,巩亚东,李宥玮,王飞.基于AE信号的新型砂轮点磨削状态监测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罗汀.剐齿刀斜角砂轮边线点磨削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6

[6].鲁翰敏,温嘉旺,修世超,邓延生.多尺度点磨削表面纹理功能及摩擦学特性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

[7].刘谦,杨理钧,田欣利,王龙,闫鹏辉.20CrMnTi钢齿面局部点磨削力实验[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6

[8].尹国强,巩亚东,温雪龙,张益阔,程军.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力模型及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6

[9].孟昊.钢结硬质合金轴的精密点磨削工艺及砂轮在位修整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6

[10].马廉洁,陈杰,巩亚东,王佳.基于PSO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氟金云母点磨削工艺参数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2016

标签:;  ;  ;  ;  

点磨削论文-尹国强,巩亚东,李雨晴,宋俊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