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图示论文-支二林,张文才,张彤彤

动作图示论文-支二林,张文才,张彤彤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作图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排球运动员,动作图示,视觉搜索

动作图示论文文献综述

支二林,张文才,张彤彤[1](2014)在《排球运动员对扣球动作图示注视点搜索特征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SL Eye Tracker 6000型眼动记录仪对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图示视觉搜索注视点眼动特征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在起跳期段高水平运动员对躯干区注视点明显多于低水平运动员,在击球准备期段高水平运动员对上肢区注视点明显少于低水平运动员,在击球期段内高水平运动员对躯干区注视点数量明显多于低水平运动员,以上差异均非常显着;(2)高水平运动员在3个期段内对于上肢区注视次数呈均衡上升趋势,对躯干区注视点数量呈递减趋势;(3)高水平运动员无效注视点、回视点明显少于低水平运动员,差异非常显着;(4)高水平运动员判断正确率明显高于低水平运动员,差异非常显着。说明高水平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形成了稳定的、准确的、有效的视觉搜索动作信息的能力和快速加工信息及正确决策的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王光磊[2](2014)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动作图示记忆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记忆(memory)是全人类不断积累和遗存个体生命体验的感知过程,同时记忆也是一种信息重新传递和组合的过程。以主观的情感世界和客观的精神体验为思维模式,人类将曾经感知过的情感,思考过的问题以及体验过的场景,在大脑里再一次进行传导和加载。记忆作为一种极为特殊敏感的心理体验过程,与人类精神以及心理的诸多活动,都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通过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动作图示记忆特点的实验研究,同时结合有关记忆图示的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并通过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具体采用数理分析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动作图示记忆特点的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短时动作图示记忆能力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长时动作图示记忆能力特点进行分析、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男生短时动作图示记忆能力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男生长时图示以及能力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女生短时图示记忆能力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女生长时图示记忆能力及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和调查,进一步分析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长时和短时动作图示上记忆的能力和特点,并采用对比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短时和长时图示记忆方面的能力要好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体育专业的男生在长时和短时图示记忆方面的能力要好于非体育专业的男生,体育专业的女生在短时和长时图示记忆方面的能力要好于非体育专业的女生。同时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对图示的认知和记忆过程以及记忆的思维模式都不同,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女生在短时和长时图示记忆上差异不明显,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男生在短时记忆上差异明显。通过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动作图示记忆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研究运动图示记忆对体育教学的重要影响,同时能够更好的提升并辅助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学生动作图示记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相应教学方法来促进大学生形象思维和图示记忆能力的提升,为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更为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进一步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学生运动训练的水平,使得体育教学朝着更为科学化方向前进,并进一步深入的阐释运动记忆之中的奥秘。(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3-01)

支二林,张文才[3](2014)在《排球运动员对扣球动作各期段图示眼动特征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实验仪器探索运动员眼动特征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家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证明,运用眼动记录仪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运动员眼球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是反映运动员视觉特征的有效手段。采用ASL Eye Tracker 6000型眼动记录仪对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对扣球动作图示各期段眼动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力求探索排球运动员对排球扣球动作图示进行视觉搜索的内在认知规律,为排球运动科学训练、心理选材和技战术合理运用等方面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结果发现:(1)高水平运动员在各期段的平均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平均眼跳距离、平均眼跳速度、瞳孔直径眼动指标都大于低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注视点数量在击球准备期内大于低水平运动员。(2)高水平-低水平运动员的平均注视时间在击球准备期内对比差异显着、总注视时间在击球准备期和击球期内对比差异十分显着、平均眼跳速度在起跳期和击球期对比差异显着、注视点数量在击球准备期内对比差异显着、平均瞳孔直径在叁个期段内对比差异十分显着。(3)高水平运动员判断正确率远远高于低水平运动员,对比差异十分显着。说明高水平运动员在长期的比赛和训练中,形成了快速、准确搜索动作特征信息的能力及对信息分析综合和正确决策能力。(本文来源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雷国辉[4](2013)在《篮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对投篮动作图示认知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专项认知水平运动员的角度来看,发展的特殊心理能力培训机制,揭示有关的特殊的心理能力,是当今运动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运动过程中,视觉信息的提取是基本的心理支持,视觉信息提取的不同模式可能反映在运动能力的高水平运动员和新手之间的差异。眼动分析法被认为是研究视觉信息加工过程的最为有效地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运动项目的研究中。本研究尝试以篮球运动为突破点,以运动员的专项认知眼动特征为核心,借鉴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手段,利用ASL Eye Tracker6000型眼动记录仪来了解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视觉信息特征。研究采用专家——新手范式,记录被试的首注视时间、次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等眼动指标,找出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探讨眼动特征的认知规律,揭示篮球运动员的注视信息和视觉搜索模式。研究发现,篮球运动员对图片信息的加工更为细致,他们的首注视点和次注视点时间都比普通大学生长,注视次数比普通大学生少,眼跳距离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篮球运动员的注视多以腕、肘、肩、腰、膝和脚为主,重要信息区内都有较多的视觉注视。研究表明,眼动分析法对于蓝球运动专项认知特征的研究是可行的,能够对被试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有效评定,体现专家认知加工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吴利生[5](2012)在《山西形意主要传统套路“进退连环拳”动作图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歌诀:进退连环形意根,立马叁箭左右分,白鹤亮翅鼍形意,狸猫上树倒翻身。进退连环拳是形意拳所传主要套路之一。此拳流传已久,在演练方面各家动作姿势大同小异。其拳动作少而精,简单易学。叁崩拳刚猛矫健,势正招圆,动作安排紧凑而协调合理,劲力发放要求(本文来源于《搏击》期刊2012年04期)

郑岩[6](2007)在《动作图示认知内隐记忆加工策略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往往只关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外显记忆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内隐记忆能力。仅有个别优秀的教师能够无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内隐记忆能力。然而大量研究证明,越是困难的任务越需要内隐成分的参与,这已经成为内隐研究领域的一个共识.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应当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内隐记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内隐认知是无法通过后天的培养而得到发展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相关文献资料涉及到个体内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问题。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程序性知识占主体,而人类在对程序性的知识掌握是以内隐表征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在体育课程中,教育者更应该关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手段帮助学生发展内隐记忆能力。本文在已有的语言领域的内隐记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动作图示的内隐记忆实验,试图证实在动作图示的某些信息(如动作呈现的物理特征)也同样存在于认知结构的内隐表征系统中。本文的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动作图片呈现方式中的内隐线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动作图示某方面特征的内隐记忆策略。2.在对动作图示的编码阶段对刺激的物理特征给予更多的加工,促进了随后的内隐信息表征,具体体现在对动作图示的启动效应和对动作的时间信息的掌握上。3.动作图示识记阶段对动作图示的内隐信息编码方式的不同,并不影响有意识提取的成绩。4.动作图示识记过程中无意识加工的启动方式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支二林,关涛,张文才,郑岩,赵哓超[7](2006)在《体育教学动作图示主题联想法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动作图示主题联想法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武术教学,结果表明:采用图示和主题联想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视觉表象和牢固掌握的动作概念,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认知能力。(本文来源于《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6-10-01)

肖威[8](2005)在《国内叁种《运动生理学》教材中动作电位图示错误及纠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现行使用的《运动生理学》教材中“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一节的讲解图示存在若干小错误及模糊之处 ,给学生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易引起误解 ,特指出如下。1 人体生理学编写组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年 5(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05年03期)

关汉豪[9](2001)在《X线机动作程序图示法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X线机动作程序示意图对维修人员有实用意义。本文通过例子示范,介绍一种能全面展示工作过程的图示法及其编绘要点。现代X线机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但控制电路复杂,电路中应用了大量的继电器及电子电路,某些大型机作一次曝光需要多达几十个继电器及单元电路按一定的程序(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01年01期)

蔡芳川,王海,梁慈民[10](1991)在《体操动作图示的形式和绘画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体操动作图示是进行直观教学的一种良好手段,也是教师、教练员乃至体育科研人员应具备的基本功。由于图示形象、直观,简便易学,可以表现整个动作的完整过程或动作过程中某一瞬间的形态,所以在动作挂图、教材、课时计划、等级运动员图解、广播体操图解及其他体育刊物上被广泛采用。实践证明,动作挂图将有助于直观、全面、多角度地(本文来源于《体育科学研究》期刊1991年Z1期)

动作图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记忆(memory)是全人类不断积累和遗存个体生命体验的感知过程,同时记忆也是一种信息重新传递和组合的过程。以主观的情感世界和客观的精神体验为思维模式,人类将曾经感知过的情感,思考过的问题以及体验过的场景,在大脑里再一次进行传导和加载。记忆作为一种极为特殊敏感的心理体验过程,与人类精神以及心理的诸多活动,都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通过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动作图示记忆特点的实验研究,同时结合有关记忆图示的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并通过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具体采用数理分析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动作图示记忆特点的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短时动作图示记忆能力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长时动作图示记忆能力特点进行分析、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男生短时动作图示记忆能力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男生长时图示以及能力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女生短时图示记忆能力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女生长时图示记忆能力及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和调查,进一步分析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长时和短时动作图示上记忆的能力和特点,并采用对比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短时和长时图示记忆方面的能力要好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体育专业的男生在长时和短时图示记忆方面的能力要好于非体育专业的男生,体育专业的女生在短时和长时图示记忆方面的能力要好于非体育专业的女生。同时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对图示的认知和记忆过程以及记忆的思维模式都不同,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女生在短时和长时图示记忆上差异不明显,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男生在短时记忆上差异明显。通过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动作图示记忆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研究运动图示记忆对体育教学的重要影响,同时能够更好的提升并辅助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学生动作图示记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相应教学方法来促进大学生形象思维和图示记忆能力的提升,为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更为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进一步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学生运动训练的水平,使得体育教学朝着更为科学化方向前进,并进一步深入的阐释运动记忆之中的奥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作图示论文参考文献

[1].支二林,张文才,张彤彤.排球运动员对扣球动作图示注视点搜索特征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

[2].王光磊.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动作图示记忆特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支二林,张文才.排球运动员对扣球动作各期段图示眼动特征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

[4].雷国辉.篮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对投篮动作图示认知特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吴利生.山西形意主要传统套路“进退连环拳”动作图示[J].搏击.2012

[6].郑岩.动作图示认知内隐记忆加工策略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支二林,关涛,张文才,郑岩,赵哓超.体育教学动作图示主题联想法的实验研究[C].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

[8].肖威.国内叁种《运动生理学》教材中动作电位图示错误及纠正[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

[9].关汉豪.X线机动作程序图示法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1

[10].蔡芳川,王海,梁慈民.体操动作图示的形式和绘画技巧[J].体育科学研究.1991

标签:;  ;  ;  

动作图示论文-支二林,张文才,张彤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