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贫困——亚行的回应

挑战贫困——亚行的回应

一、挑战贫困——亚行的应对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李宗芳[1](2021)在《机制复杂性背景下国际制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什么特定议题领域内新建(或转移)的国际制度却沿用了已有制度的规则与设计?随着国际制度扩散,很多议题领域国际机制间形成部分重叠,且不存在等级关系的“机制复合体”,已有研究认为新建重叠的制度是在对现有制度不满的条件下,通过新建或机制转移挑战现有规则、规范,追求实现与现有制度不同的目标。这一视角夸大了制度间竞争,本文发现新建(转移)制度延续了已有制度的规则与设计,并尝试提出分析框架解释这一问题。新旧制度间延续制度设计,主要指延续制度规则、成员资格和决策机制设计。特定议题领域内,现有制度安排会引导和限制新制度规则和设计。本文假定行为体是有限理性和损失规避的,一方面,行为体决策时面临诸多不确定,往往会选择较为满意的结果,而非最优结果;另一方面,相比较未来收益,行为体更在意失去现有收益,因此会冒险规避损失。议题领域内既有制度弹性和制度竞争促成了新旧制度间延续制度设计。制度弹性指制度规则多大程度上可以被新行为体重新解释和执行,或者说制度改革者在解释和运用旧规则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大小。制度竞争是指由国家推动发起的,旨在改变制度现状,且与现有制度在制度规则和具体实践方面存在冲突的制度新建或制度转移形式。本文提出了三个假设:当既有国际制度弹性高,新建(转移)制度接受现有规则的可能性高,既有制度弹性低的情况下,新建(转移)制度更可能提出新的规则和设计特征;当既有制度弹性高,议题领域内制度竞争程度激烈的情况下,新制度更倾向于提出新规则;在既有制度弹性高,议题领域内制度竞争程度低的情况下,新建或转移的制度会延续已有制度设计,接受主要规则。因为既有制度弹性高低决定了制度规则可解释性和包容性的强弱,以及能否容纳新制度行为体偏好;制度间竞争程度影响制度“后入者”的竞争成本。在国际发展融资领域,由中国主导倡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接受了世界银行的主要制度规则,成员资格、决策机制也与世界银行相似。一方面,世界银行规则弹性高。世界银行规则可以被亚投行解释、运用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虽然世行没有设置灵活性条款,但其专业权威保证了政策规则的中立性。另一方面,致力于发展融资领域的制度竞争程度低,世界银行享有焦点权威,不利于新制度规则的发展,反而通过与世界银行建立正式的联系,有助于亚投行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国际组织。《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是知识产权领域重要的国际机制,提高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但严格的规则也引起了发展中国家对药品相关专利保护规则的不满,通过将与公共卫生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推上世界卫生组织的议程,发展中国家推动了机制转移,但世界卫生组织依旧在TRIPs规则体系内运行。本文发现,TRIPs设置了灵活性条款,并在发展中国家与非政府组织推动下,TRIPs规则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需要来解释和使用这些条款,保障药品获得;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虽然机制复杂,但由于议题涉及范围广泛,新出现的机制无法挑战TRIPs的优先地位,且TRIPs拥有保障其规则不被挑战的物质资源,对于推动机制转移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既有制度体系内,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和进一步议价权力。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本文认为议题领域内,行为体新倡建或推动转移的机制与已有制度间并不一定是竞争的,可能在制度设计过程和结果方面产生协调,有利于双方避免规则冲突,形成专业分工。中国作为当前国际制度领域的“后来者”,在一个高度制度化的环境中推动制度变革与发展,需要认清当前制度背景现状,通过制度内和制度间适应促成国际制度的渐进变革,维持制度变迁过程平稳、缓和发生,避免与现存国际秩序发生重大断裂或冲突。

闫晓燕[2](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袁慎豪[3](2020)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以E项目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与亚行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亚行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亚行对中国的贷款项目总额为334.94亿美元。因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亚行贷款的深刻影响,所以对亚行贷款在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国项目管理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完善中国管理部门的绩效管理工作,也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亚行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通过对亚行贷款在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研究,不仅可以为亚行贷款项目提供新的研究角度,而且可以为亚行贷款项目加强绩效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本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通过研究亚行贷款项目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整理,全面阐述了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第二部分为实例应用部分,以灰色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结合亚行贷款在建项目(以E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和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本文的特点在于,在分析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将灰色系统理论与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相结合,并根据具体案例,对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和绩效评价模型构建进行详细、深刻的阐述和分析。

郭雯旭[4](2020)在《《广西养老综合服务体系PPP示范项目行长建议报告书》翻译项目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最大的机遇。为在广西推进“医养结合”,亚洲发展银行副行长携其团队编制《行长建议报告书》以指导和推进广西养老综合服务体系PPP示范项目,同时为项目后续实施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和详细的运行规划。该建议报告书包括项目评估报告和项目协定两部分,共计12609单词。评估报告主要描述了项目整体概况,包括项目提案、项目概要、尽职调查、保证和条件及建议;项目协定涉及双方在PPP项目下达成的特别条款及注意事项等。本翻译项目报告以《行长建议报告书》英译汉材料为素材,重点探讨翻译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翻译难点,在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指导下,通过典型案例具体分析了其中的专业术语及长难句。这些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和句法两方面展开,词汇层面涉及专业术语、古体词的翻译及常见词汇短语的专业表述;句法层面涉及被动句和长难句翻译的不同技巧和方法。最后,对翻译项目涉及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待解决的问题。

李亮[5](2020)在《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根本大法层面,提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发展形成的新的文明类型,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认识、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针对我国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障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其中的重点内容。由于人为和自然原因,在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或过载,无法承载人们的生产活动,需要通过减少人类活动的方式恢复生态。生态移民是我国继工程建设移民后出现的新的移民方式,是新的历史阶段缓解、消除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展“三西”扶贫工程开始,我国生态移民工程已经实施有30余年,移民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逐渐突出和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生态移民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生态移民呈现规模化。从2000年至今,我国生态移民人数逾700余万。我国生态移民人数众多,并且在权利保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使生态移民充分享有法律赋予其的各项权利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如期顺利脱贫。建立健全生态移民权利保障制度既是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贯彻落实,也是生态移民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本文从公民权利保障视角出发,将公民权利保障理论应用于生态移民这一具体领域之中,论证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除了导论和结论外,本文主体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具体内容概括如下:首先,对文章逻辑起点“生态移民的界定及其法律权利内涵”进行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移民身份认定和生态移民权利是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的三个重要基础概念及范畴。生态移民是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或破坏造成的人口迁移活动或迁移人口。生态移民概念具有“行为”和“主体”双重含义。生态移民概念是本文的逻辑出发点。由于生态移民本身的复杂性,生态移民身份认定是其权利享有和保障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生态移民身份认定主体的政府兼具移民工程实施者和移民身份认定者双重角色,这有违程序正义要求;同时,我国生态移民身份认定缺乏科学标准,难以适应我国移民过程中的复杂情况。生态移民身份具有双重属性,这就决定了生态移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同时,又因其移民的特殊身份,派生出有别于普通公民的特殊的权利内容。其次,讨论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的法理基础,分析文章的理论基础。生态移民工程中的移民群体权利保障具有深厚的法理基础。因生态移民属国家启用公共权力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公共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故而生态移民群体被动地做出了“特别牺牲”,此种情形之下,国家及其社会体系对生态移民者的权利进行保障。生态移民权利保障主要以人权保障、公共利益维护以及环境正义为其本源的法理基础。生态移民权利是生态移民者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及安置之后所应当享有的各种综合性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财产权,补偿权、获得社会福利权,以及环境权、发展权等特殊人权,这些权利共同组合构成了生态移民的总体人权,国家需要通过建构福利国家体系,并承担国家的积极给付义务及消极干预义务,以维护和保障生态移民的人权。生态移民实施的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维护需要,实施机理是限制移民者的少数人权利以维护公共环境利益。因此,维护生态环境公共利益便成为生态移民工程的正当性基础。环境正义是在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中,不同地区及群体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体现公平对等的公正状态。生态移民中的环境正义存在多重维度,国家依据社会公共伦理及法律规范在对生态移民的权利义务分配过程中,需要促进移民群体、迁入地居民及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利及义务得以平衡,保障生态移民前后社会整体性的公平正义。再次,在法理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现状。经过三十余年的生态移民实践,我国逐渐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现有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法规主要涉及移民的土地权利、安置与补偿利益、安置后的受教育权、就业权、社会保障等领域。近些年来,在既有立法基础上,国家加快基本农田保护、自然保护区等领域相关立法,进一步推动了生态保护领域法律制度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领域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与缺陷,难以满足生态移民实践需要。我国缺乏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方面的专门、系统立法,有关移民的立法主要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之中,层级参差不齐、规定粗略,并且主要集中于移民补偿领域。现行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立法存在移民生存与发展权利保障不足、获取补偿权利保障不足、公众参与缺位、社会保障与支持权利偏少及权利救济途径不畅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然后,进行生态移民权利保障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世界银行移民政策强调非自愿移民数量最小化,要求不降低移民生活水平,鼓励移民参与移民安置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高移民就业和适应能力,重视移民安置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目标。亚洲开发银行非自愿移民政策与世界银行基本保持一致,要求编制内容全面的安置规划,重视移民规划公众参与,建立内外结合的监测机制和明确责任主体。日本重视生态移民法制建设,强调对移民个人的财产补偿、劳动就业安置和移民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采用税收等经济措施恢复并提高移民生活水平。泰国生态移民重视通过产业转型实现移民劳动就业、移民参与安置规划、立法保障移民权利、多方支持和参与生态移民安置。在制度内生性的基础上,法律借鉴与移植也是促进一国法律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途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日本和泰国的非自愿移民权利保护政策与法律对我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第一,注重公众参与;第二,重点保障移民土地权益;第三,多元、合理化补偿;第四,注重移民劳动就业保障;第五,注重公共服务提供;第六,支持外部机构参与;第七,严格监督评价机制。最后,基于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提出我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完善对策。针对我国缺乏专门、系统的生态移民法律的客观情况,完善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生态保护与移民自身发展相统一原则、生态移民基本权利保障原则和市场激励与法治保障相结合原则。针对我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应从生态移民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的具体制度设计、生态移民安置补偿标准与方式完善、公共参与权与救济权保障机制健全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建立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的长效法律机制和通过生态移民法律促进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完善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的长远目标。

张雨童[6](2020)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电力工业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电力行业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技术的崛起等对传统的能源供应造成冲击。本翻译实践原文本为从国外相关能源网站收集到的英文文献,译文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中出版。译者在英译汉过程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对电力期刊文本的翻译进行了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实践项目背景和项目意义;第二部分是译前准备描述,包括分析平行文本和原文本的特征,从而确定翻译中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原文本的过程和翻译后的校对工作;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句法以及标题和小标题三方面对翻译中的重难点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如增词法、转化法、省译法等,以期译文忠实、通顺。最后在结论部分,主要对翻译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了解了电力领域前沿科技,并且掌握了电力期刊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策略,提高了自身的翻译能力;同时,译者希望该实践报告能为翻译此类文本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刘畅[7](2020)在《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次区域合作取得新发展,呼唤新型理论工具解释到底什么是次区域合作,什么是“好的”次区域合作,中国和东盟应该如何构建一个“好的”次区域合作。环境主义认识到,过往研究使用“拟合法”和“层次法”解释区域和次区域相关概念和理论是行不通的,必须引入对环境的感知。环境主义主张环境是生产和再生产国际关系的场所,认为环境主义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中承认并重视环境(及其差异性)为分析国际关系现实的理论思路,强调国际关系行为体应使用环境的角度和方法入手处理国际关系问题。引入环境主义视角可知,区域和次区域都是环境对象物,区域是国际关系行为体按照权力需要进行人为区隔的环境对象物,其中既包含一定的时空组合关系,也包括行为体间对环境对象物的共识。次区域是区域概念基础上引入“异质性因素”的不断流动的环境对象物。微区域是区域和次区域概念的延展概念。区域主义和次区域主义都主张重视区域和次区域环境的核心地位,构筑和完善环境,但次区域主义主张适度性、非系统性和弱主导性。二战后次区域合作经历了三次起伏期,分别为冷战早期、冷战后初期和新世纪以来。三次起伏期的历史演变表明,次区域合作的普适性越来越强,次区域主义方向性越来越突出,次区域合作的环境属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理论和历史相统一的前提下,环境主义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包括环境属性、环境特点和异质性因素三部分。其中环境属性包括价值设定和上层权力,环境特点包括相互承认和社会关系。价值设定包括设定方、设定内容、设定强度和设定方与主导权关系。上层权力包括伙伴延迟以及格局延迟。相互承认包括扩员能力、专注能力和推进能力。社会关系包括合作系统性、机制建设、成果可持续性。典型的异质性因素包括单标区隔、外力耦合、弹性贫乏。当绝大部分指标趋于积极时,即可认为次区域合作总体状况良好。澜湄合作始终坚持务实高效的特性,充分发挥异质性因素的作用,不仅很快融入次区域环境之中,也为未来塑造次区域环境提供了较好基础。中国—东盟东增区合作虽然还面临严峻挑战,但提质升级后基本适应了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环境,已经部分具备了塑造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环境的能力。案例启示中国和东盟次区域合作的构建和发展应主动让次区域合作融入到已有次区域合作环境之中。中国应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逐步提升与东盟开展次区域合作的能力。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8](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婷[9](2019)在《释意理论指导下的科技和农业中译英交替传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在纪录片《创新中国》第二、三集的模拟交替传译、亚行甘肃省农业互联网服务体系项目实情考察会交替传译和爱味克董事会交替传译的基础上完成。释意理论的“脱离语言外壳”和“认知补充”概念在实践过程中对确保口译任务的完成和口译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脱离语言外壳是指在口译过程中,有效摆脱源语语言形式束缚,不在双语之间做字词层面上的机械对应,而是分析话语表达在交际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并准确将源语语境意义、意图、情感等传达出来。为确保脱离语言外壳所产出译文的质量,本文作者在口译过程中着重关注释意理论探讨的以下三个翻译原则:意义对等、达意优先并兼顾形式和文化转移。在口译中强调并坚持这三个过程可以有效确保口译的忠实度,流畅度和文化词内涵的充分传达。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笔者从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五种具体口译方法,即简化、解释、合并、逻辑显化和认知补充,这五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口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淦醇[10](2019)在《亚投行之环境与社会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投行是中国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作出新贡献。亚投行项目的开展将有效强化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公正、合理、高效推动全球经济体系的正向发展。环境与社会机制是多边开发银行为保障项目实施效力的核心机制。当下多边开发银行环境与社会机制呈现差异,总体演进呈体系化、趋同化,但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深化。为此,从国际法视角对亚投行的环境与社会机制进行体系化研究,有利于促进亚投行内部机制的表述准确化、逻辑严谨化、政策体系化,创新构建实现其宏伟初衷,进而提升其在全球的变革价值。本文首先通过归纳典型多边开发银行环境与社会机制的特质,对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的内涵及其与国际法的关系进行研究。其次从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的构建历程开始,探讨其相关机制的创新特色。从程序和实体两个角度体系化地对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对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期望其能够在保持自身创新特质的前提下完善环境与社会机制,保障项目健康实施,促进亚投行全球积极效应的实现。

二、挑战贫困——亚行的应对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挑战贫困——亚行的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机制复杂性背景下国际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Abbreviations)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理论框架和案例设计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际制度设计理论回顾
    第一节 中国与国际制度关系研究
    第二节 国际制度设计理论视角
    第三节 相似制度设计的理论视角
第二章 制度弹性、制度竞争与相似国际制度设计
    第一节 国际制度设计相似性
    第二节 理论假定
    第三节 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建制度与亚投行制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地区多边开发银行现状
    第二节 新建国际制度与影响
    第三节 制度弹性、制度竞争与亚投行制度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制转移与公共卫生相关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规则设计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兴起与演进
    第二节 机制转移与影响
    第三节 制度弹性、制度竞争与规则延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制度竞争与合作
    一、国际制度间竞争与合作
    二、反思制度竞争研究议程
    三、国际制度间关系的前景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次区域合作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合作特征
    2.2 府际治理
        2.2.1 理念演进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2.3 地域分工理论
        2.3.1 中心—外围理论
        2.3.2 地缘区位论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2.3.4 经典博弈理论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3.1.3 战略推力(Thrust)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3.2.1 有限理性概念
        3.2.2 群体策略选择
        3.2.3 演化稳定策略
        3.2.4 合作博弈机制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4.1.1 合作成效
        4.1.2 存在问题
    4.2 阶段特征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4.3 重点合作区域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4.3.5 境外合作区
    4.4 主要合作领域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4.5 问题与瓶颈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4.5.3 交通瓶颈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5.1.1 泰国利益诉求
        5.1.2 缅甸利益诉求
        5.1.3 越南利益诉求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5.1.5 老挝利益诉求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6.1.1 实施前稳态
        6.1.2 策略扰动者
        6.1.3 实现路径
        6.1.4 模型设计
        6.1.5 策略模拟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6.2.1 实施前稳态
        6.2.2 策略扰动者
        6.2.3 实现路径
        6.2.4 模型改进
        6.2.5 策略模拟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6.3.1 辐射中心策略
        6.3.2 策略模拟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6.4.2 府际合作领域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7.1 府际合作路径
        7.1.1 促进互联互通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7.1.5 促进贸易畅通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7.2.1 要素流动保障
        7.2.2 企业主导保障
        7.2.3 政府推动保障
        7.2.4 辐射功能保障
        7.2.5 改革赋权保障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情况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3)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以E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相关概念
        2.1.1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的定义
        2.1.2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的特征
        2.1.3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内涵
        2.1.4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范围
        2.1.5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目的
    2.2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灰色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3.1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框架
    3.2 绩效评价的原则和流程
        3.2.1 绩效评价原则
        3.2.2 绩效评价流程
    3.3 绩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及指标
        3.3.1 相关性关键问题及指标
        3.3.2 效率关键问题及指标
        3.3.3 效果关键问题及指标
        3.3.4 可持续性关键问题及指标
    3.4 绩效评价的证据收集
        3.4.1 证据的特征
        3.4.2 证据的来源
        3.4.3 证据的收集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4.1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4.2 绩效评价模型建立
        4.2.1 创建层次分析结构
        4.2.2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4.2.3 确定评价灰类
        4.2.4 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以E项目为例
    5.1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E项目)概况
    5.2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过程
        5.2.1 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2.2 项目评价证据的收集和整理
        5.2.3 项目评分标准
        5.2.4 项目指标权重确定
        5.2.5 项目评价结果计算
    5.3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5.4 对策与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Python绘制的白化权函数代码
附录 B 项目评分标准
附录 C Python计算的指标权重代码
附录 D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广西养老综合服务体系PPP示范项目行长建议报告书》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Project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1.2 Significance
Chapter2 Pre-Translation Analysis and Preparation
    2.1 Text Analysis
    2.2 Translation Tools
    2.3 Theoretical Guidance-Skopos Theory
Chapter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Translation Schedule
    3.2 Quality Control and Proofreading
Chapter4 Case Analysis
    4.1 At the Lexical Level
        4.1.1 Technical Terms
        4.1.2 Archaic Words in the Agreement
        4.1.3 Professional Expression for Common Words or Phrases
    4.2 At the Syntactical Level
        4.2.1 The Passive voice in Translation
        4.2.2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in Translation
Chapter5 Conclusion
    5.1Gains
    5.2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 Glossary
Appendix Ⅲ Letter of Authorization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T.I.Degree

(5)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生态移民的界定及其法律权利内涵
    第一节 生态移民概述
        一、生态移民的内涵
        二、生态移民的特征
        三、生态移民的类型
        四、生态移民的价值正当性
    第二节 生态移民的认定
        一、生态移民认定概述
        二、生态移民认定主体
        三、生态移民认定标准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权利
        一、生态移民权利内涵
        二、生态移民权利内容
        三、生态移民权利与社会融入的关联性
第二章 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的法理基础
    第一节 生态移民人权保障理论
        一、人权概述
        二、生态移民人权保障的内容
        三、生态移民权利的国家保障义务
    第二节 公共利益理论
        一、公共利益内涵
        二、生态环境公共利益
        三、生态移民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
    第三节 环境正义理论
        一、环境正义概述
        二、环境正义的多重维度
        三、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分配
        四、生态移民中的环境正义
第三章 我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现状
    第一节 我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立法
        一、我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立法现状
        二、我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立法缺陷
    第二节 我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存与发展权利保障不足
        二、获取补偿权利保障不足
        三、公众参与权缺位
        四、获得社会保障、支持的权利偏少
        五、权利救济途径不畅
第四章 生态移民权利保障国际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主要国际机构非自愿移民政策
        一、世界银行非自愿移民政策分析
        二、亚洲开发银行非自愿移民政策分析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生态移民权利保障实践
        一、日本生态移民权利保障实践
        二、泰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实践
    第三节 国外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的特点及启示
        一、国外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的特点
        二、国外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完善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完善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二、完善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的目标
    第二节 完善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生态移民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的具体制度设计
        三、完善生态移民安置补偿标准与方式
        四、完善公共参与权与救济权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Project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2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2.1.1 Lexical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2.1.2 Syntactic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2.2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2.3 Transl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Project
        2.3.1 Faithfulness
        2.3.2 Readability
Chapter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2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into Chinese
    3.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4 Case Analysis
    4.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and Common Words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4.1.2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4.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4.2.1 Division and Synthesization
        4.2.2 Addition and Omission
        4.2.3 Conversion
        4.2.4 Domestication
    4.3 Translation of Titles and Subtitles
        4.3.1 Conciseness
        4.3.2 Accuracy
Chapter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7)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区域和次区域相关概念和理论
        (二)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有关研究
        (三)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五、篇章结构安排
第一章 国际关系中的环境主义
    第一节 、国际关系环境
        一、证明
        二、分类
    第二节 、环境主义
        一、环境主义的特点
        二、环境主义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区域和次区域的界定及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第一节 界定区域和次区域
        一、区域
        二、次区域
    第二节 区域主义和次区域主义的界定及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一、区域主义
        二、次区域主义
第三章 一个环境主义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
    第一节 战后次区域合作的三次起伏
        一、冷战早期的次区域合作
        二、冷战后初期的次区域合作
        三、新世纪以来的次区域合作
    第二节 次区域合作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
        一、纵向比较得出的特点和初步结论
        二、既有模型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以环境主义的次区域主义为基础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
        一、环境属性
        二、环境特点及异质性因素
第四章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
    第一节 概况
        一、背景和目的
        二、特点
        三、后续发展
    第二节 环境属性分析
        一、价值设定
        二、上层权力
    第三节 环境特点分析
        一、相互承认
        二、社会关系
        三、异质性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
    第一节 概况
        一、东增区主要发展历程和特点
        二、中国-东增区合作的历程
    第二节 环境属性分析
        一、价值设定
        二、上层权力
    第三节 环境特点分析
        一、相互承认
        二、社会关系
        三、异质性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9)释意理论指导下的科技和农业中译英交替传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2 Reasons for Adopting the Three Materials
    1.3 Task Features
    1.4 Outlin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Literature Review
        2.1.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ive Theory Abroad
        2.1.2 The Dissemination of Interpretive Theory in China
    2.2 Interpretive Theory
        2.2.1 Overview of the Theory
        2.2.2 Core of the Theory:Deverbalization
    2.3 Focused Processes for Achieving Deverbalization
        2.3.1 Meaning Equivalence:Cognitive Agreement between SL and TL
        2.3.2 Preserving Form or Meaning:Cognitive Selection via Context
        2.3.3 Cultural Transference:a Process of Cognitive Complement
Chapter Three Concrete Procedures of the Interpreting Projects
    3.1 Mock Interpreting of Documentary
        3.1.1 Pre-task Preparation
        3.1.2 Task Execution
        3.1.3 Post-task Reflection
    3.2 Conference Interpreting1
        3.2.1 Pre-task Preparation
        3.2.2 Task Execution
        3.2.3 Post-task Reflection
    3.3 Conference Interpreting2
        3.3.1 Pre-task Preparation
        3.3.2 Task Execution
        3.3.3 Post-task Reflection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Challenges Encountered
        4.1.1 Redundancy
        4.1.2 Unclear Expressions
        4.1.3 Repetition
        4.1.4 Illogical Expressions
        4.1.5 Knowledge Gaps
    4.2 Countermeasures Guided by Interpretive Theory
        4.2.1 Simplification for Solving Redundancy
        4.2.2 Explanation for Handling Unclear Expressions
        4.2.3 Combination for Overcoming Repetition
        4.2.4 Logical Improvements for Rectifying Illogical Expressions
        4.2.5 Cognitive Complements for Tackling Knowledge Gap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Further Comprehension on Interpretive Theory via this Report
    5.2 Inspirations from Cognitive Complement
    5.3 Reflect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Thought
    5.4 Other Fruits Gained from the Report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1:Chinese Transcript
Appendix2:English Transcript
Appendix3:Glossary
Appendix4:Referential Websites

(10)亚投行之环境与社会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国际金融组织环境与社会机制的概述
    1.1 传统多边开发银行之环境与社会机制
        1.1.1 世界银行之环境与社会机制
        1.1.2 亚洲开发银行之环境与社会机制
        1.1.3 典型传统多边开发银行环境与社会机制之对比
    1.2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的概述
        1.2.1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的概念
        1.2.2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的性质
        1.2.3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的价值
        1.2.4 国际法视野下的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
第2章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之发展与创新
    2.1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之构建
        2.1.1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草案
        2.1.2 亚投行现行环境与社会机制
    2.2 环境与社会机制相关机制之创新
        2.2.1 亚投行治理机制之创新
        2.2.2 亚投行磋商机制之创新
        2.2.3 亚投行评估机制之创新
第3章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之不足
    3.1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的实体规则之不足
        3.1.1 银行的作为义务规定不足
        3.1.2 环境与社会评估标准略显粗糙
    3.2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的程序规则之不足
        3.2.1 磋商程序与高标准承诺存在差距
        3.2.2 信息披露规则缺陷
        3.2.3 申诉规则不充分
第4章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之完善
    4.1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实体规则之完善
        4.1.1 审慎细化责任义务条款
        4.1.2 恰当修缮评估标准
        4.1.3 创新深化合作模式
    4.2 亚投行环境与社会机制程序规则之完善
        4.2.1 提升磋商程序平等性
        4.2.2 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
        4.2.3 提高申诉高效性
结语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挑战贫困——亚行的应对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制复杂性背景下国际制度设计研究[D]. 李宗芳. 外交学院, 2021(11)
  • [2]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以E项目为例[D]. 袁慎豪.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广西养老综合服务体系PPP示范项目行长建议报告书》翻译项目报告[D]. 郭雯旭. 广西大学, 2020(07)
  • [5]生态移民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李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6]《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张雨童. 河北大学, 2020(08)
  • [7]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D]. 刘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9]释意理论指导下的科技和农业中译英交替传译报告[D]. 刘婷. 兰州大学, 2019(02)
  • [10]亚投行之环境与社会机制研究[D]. 淦醇. 南昌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挑战贫困——亚行的回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