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型文学视野下的老挝动物寓言故事

象征型文学视野下的老挝动物寓言故事

————以《象蚁斗》为例

周梅杜若伊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本文以老挝民间动物故事为研究对象,以象征型文学视野为研究视角,对动物寓言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进行“象外之象”、“像外之意”的分析。以象征型文学暗示性、朦胧性的特征来解析动物形象背后所反映的老挝人民的生活状况和丰富的心理活动。

关键词:象征型文学;朦胧性;暗示性;老挝民间文学;动物寓言故事;象蚁斗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客观现实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家在反映现实的时候,同时也反映着他的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流露出一定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本文将以老挝动物故事《象蚁斗》为例,用象征型文学知识来进行分析,解析动物形象背后反映的社会条件和思想感情。

一、象征型文学

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社会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侧重再现客观生活,理想型文学侧重直抒胸臆,而象征型文学侧重寄寓某种意念和意蕴。这种意念和意蕴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含蓄模糊的表达出来的,因而象征型文学作品具有暗示性和朦胧性其确立的意向以象征性为表现特征,以荒诞性为形象特征,以求解性和多义性为鉴赏特征,同时,意象也是表达‘至理‘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二、老挝动物寓言故事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发展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老挝民间文学作为老挝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可以分为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传奇故事、寓言故事、民歌民谣、谚语等,其中的动物寓言故事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老挝动物寓言故事中,常常把各种动物拟人化,小动物会说话,有自己的思想,把动物之间发生的的事情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主要反映了老挝古代人民对社会压迫的反抗,对社会强暴者的憎恨和嘲讽,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弱小者智慧的赞扬,通过这些寓言故事来表达人民群众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互相帮助、团结一心,对这种斗争精神给予肯定,使正义得到伸张,恶人受到惩罚。

下面将以老挝动物寓言故事《象蚁斗》为代表,以象征型文学的特征来具体分析动物故事背后表达的老挝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

(一)《象蚁斗》故事梗概:

在森林深处,有一头凶猛、骄傲的大象,觉得自己很厉害,很了不起,它对所有的动物都不友好,森林里的其他动物都非常怕它。

大象仗着自己身材高大,从来不会放过一只小动物,哪怕是一只野猫或者一只野鹿,一发现他们的影子就死命追捕,直到把他们甩死或者是踩成肉酱。

一天,大象遇上一群黑蚂蚁,便睁大眼睛,甩起长鼻子大声喊道:“你们这些小蚂蚁,你们当真不认识我,胆敢挡住我的去路,只要我一抬腿,你们都变成稀巴烂。”

一只蚂蚁说道:“大象老爷,请您别那么横行霸道好吗,看你的架势可真够大,可我们从来就不怕你。”

大象气得又跳又叫,用长鼻子到处乱扫,就在这时,蚂蚁们已经爬遍了大象的全身,爬满了大象的头,有的狠狠地咬他的耳朵,大象疼痛难忍,一只蚂蚁说:“你想要停止疼痛,就要用头去撞那块大石头。”大象没有办法,就用头去撞大石头,蚂蚁继续咬,大象又用头继续撞石头,最后,大象筋疲力尽,倒在路边,死去了。

(二)朦胧性特征在故事中的体现

象征型文学的间接表现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朦胧性。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象征是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的比较,其中的意义完全是暗示出来的,并且由于象征经常是单独存在的,读者又很少得到何物被象征化得暗示。因此,象征型文学的暗示不能用单一的确定的意义去概括,因为它具有超出个别现象的更宽泛的意义。象征型文学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要求读者探索“象外之意”、“言外之意”。

《象蚁斗》中,由于森林中大象的强大与骄横,使其他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小动物们迫切想要改变生存状况,便开始与大象进行斗智斗勇。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老挝人民的一个生活状况,平凡普通的民众受到强权者的压迫,生活困苦,迫于生计,他们不得不奋起反抗。

故事中,蚂蚁们团结起来,共同和大象作斗争,这是对老挝人民团结友好的民族氛围的赞颂。老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性格温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只有人民团结起来,才能集思广益,合力对抗他们强大的敌人,改善生存环境。

蚂蚁虽小,但是他们却十分勇敢,敢于同比他们强大千万倍的敌人——大象,展开斗争,这也充分说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蚂蚁们不畏强暴,勇敢抗敌,这是对勇敢的老挝人民的歌颂。

蚂蚁面对强大的大象,没有用蛮力去和大象硬拼,而是聪明的跑到他的耳朵里最嫩的皮肤处咬他,使它痛痒难忍,便告诉大象要用头去撞石头才能缓解疼痛,用巧妙的方法降服了大象,说明蚂蚁们不光勇于斗争,而且聪明机智,善于斗争,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赞美了老挝人民的足智多谋,不光有勇气,也有方法技巧。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要镇静,开动脑筋,来用巧妙的方法打击敌人,以弱胜强,必须要有好的方法。

故事中一只蚂蚁的形象,文中并没有给出蚂蚁被象征化的暗示,它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也就具有了超出蚂蚁本身象形的的更广泛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思考。

(三)暗示性特征在故事中的体现

现实型文学侧重再现现实,理想型文学重在表现情感,象征型文学则重在寄寓某种意念,意蕴。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暗示,是指词语,形象的寄意超出本义的内涵。这表明,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象蚁斗》故事中,是以大象的死亡作为故事的结局,但通过蚂蚁和大象之间的斗争,已经给了读者很多的暗示,故事正面的赞扬了蚂蚁的机智勇敢,也暗示人们,大象最身强力大,但是却非常的愚钝,只知道骄傲自满,恃强凌弱,通过这种方式,告诫人们:要以大象的事迹为警戒,要做一个谦逊的人,不要骄傲自大,不能恃强凌弱。通过蚂蚁面对庞然大物,却不胆怯,能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优势,群策群力,最终是骄傲的大象可悲的死去。通过这个以小胜大的典型例子,暗示人们要机智勇敢面对强敌。

三、结语

故事虽只是动物之间的斗争,但是我们运用象征型文学的特征来进行分析之后,就不再是一则简单的动物故事了,把动物形象人格化,既反映当时老挝人们的生存状态,表现了惩恶扬善、抑强扶弱的思想,又教育子孙后代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所以,动物寓言故事古朴生动,可读性强,寓意深远,使人们对老挝的社会、历史、民族、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良民.《老挝民间故事》[M].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3]郝勇、黄勇.《老挝概况》[M].世界图书出榜公司.2012

标签:;  ;  ;  

象征型文学视野下的老挝动物寓言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