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情绪感受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藏传佛教,文化,情绪感受
情绪感受性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越,刘海兰,潘天铭,马成浩,莫衣缝[1](2017)在《藏传佛教文化背景下藏族大学生情绪感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现阶段西藏藏族大学生情绪感受性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了解藏传佛教文化背景下藏族大学生的情绪感受性对于促进特色化的教学发展乃至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该报告是基于对藏族大学生的实际调查,实验图片材料均来自国际情绪图片库,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方法为独立样本r检验,比较藏族被试与汉族被试对各组图片感受性的差异,组间变量为文化背景,组内变量为情绪图片类型。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对各组情绪图片上均存在不同的差异。通过调查分析,使人们对藏族大学生情绪感受性有较多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7年31期)
蒋索,何金彩,邹泓[2](2015)在《冥想训练对医学生情绪体验和情绪感受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生这一高压群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重视。而医生的情绪智力对其处理医患关系及日常的生活工作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情绪体验和感知都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情绪智力有利于医生更好感受、应对和处理情绪。而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工作者,重视并提升其情绪智力就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因此本研究以医学生为被试,通过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要求所有被试分别完成3份量表(抑郁、焦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并对30张情绪图片(来中国情绪图片库CAPS)进行效价和唤醒两个维度的自我评定,考察了冥想训练对医学生情绪体验的影响及能否影响其对于正、负性情绪图片的情绪唤起。90名医学生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参与连续两周、每天20min的冥想练习,控制组在此期间的控制任务为通常的闭眼休息,空白对照组自由活动。结果显示冥想组在经过两周的正念冥想训练之后,焦虑、抑郁量表的得分显着降低,同时积极情绪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得分显着提高。冥想组对消极图片的感受性显着下降,对积极图片的感受性变化不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5-07-11)
李承强[3](2012)在《个体对低唤醒度刺激情绪感受性的性别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负性情绪性刺激存在负性偏向,即相比正性和中性刺激,人们对负性情绪性刺激更敏感,且得到更优先的情绪性加工(cacioppo,1999; huang and luo,2006; li and yuan,2008)。这种负性偏向有进化性意义,更适合被试的生存,然而,以上情况仅仅说明是在有机体碰到对生命威胁较大时的反应。本研究考察当个体碰到的刺激是间接地、唤醒度比较低的、对生命威胁不是很大的刺激时是否也有这种负性偏向呢,并考察其性别差异。本研究两个实验用的都是内隐情绪性范式。实验一使用的是负性情绪文字材料,探索男性、女性被试面对低唤醒度的负性情绪材料时,情绪感受性的性别差异如何。实验二使用的是正性情绪文字材料,探索男性、女性被试面对低唤醒度的正性情绪材料时,情绪感受性的性别差异如何。实验以正常大学生为被试,所有的词组都是来自CAWS的中文词组。在上述每个实验中,要求被试不管刺激的情绪特点,而只需通过按键反应对两类刺激进行标准/偏差判断。结果表明,女性被试对低唤醒度的文字刺激材料的负性情绪内容更敏感,即利用低唤醒度的情绪性中文汉字作为负性情绪刺激材料时,相比男性个体,女性个体对负性情绪刺激具有更显着的加工偏向和更强的情绪感受性(表现为负性偏向效应)。男性被试对低唤醒度的文字刺激材料的正性情绪内容更敏感,即利用低唤醒度的情绪性中文汉字作为正性情绪刺激材料时,相比女性个体,男性个体对正性情绪刺激具有更显着的加工偏向和更强的情绪感受性(表现为正性补偿效应)综上所述,个体面对低唤醒度刺激时,男性个体呈现正性补偿效应;女性个体呈现负性偏向效应。即:男性个体对轻度积极情绪的敏感性高于女性个体,女性个体对轻度消极情绪的敏感性高于男性个体。(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4-10)
关欣[4](2011)在《金钱对人类亲社会行为、负性情绪强度感受性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钱在人们现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钱可以满足我们很多的需要和愿望。因此,金钱具有强大的力量。但“金钱对人类行为有怎样的影响?”,目前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一种观点认为,金钱是破坏人际和谐的罪魁祸首,强调金钱对人心理的消极影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金钱是一种对人行为的奖励和强化,金钱可以改变人的动机,强调金钱对人心理的积极影响。本文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采用金钱启动的实验范式(mental priming techniques),让被试在未察觉到的水平下激活对金钱的想法,把金钱启动作为对被试无意识的提醒,以此米研究金钱对人亲社会的活动选择和对不同强度负性情绪感受性的影响。研究一主要探讨了金钱启动对人类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二探讨了金钱概念的提醒对不同效价的负性情绪感受性的影响。所有实验以正常大学生为被试,所用刺激材料来自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APS, Chinese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所得结果如下:1、接受了金钱启动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集体活动;2、相对于非金钱启动组,研究一中金钱启动条件下的被试在500-650ms的时窗内,选择“集体活动”比选择“单独活动”诱发了一个正的ERP波形;差异波的地形图显示,该成分在脑的左前部有更强的激活;进一步的偶极子溯源分析发现,该成分主要起源于左额上回,这可能表明,金钱启动与“自我”的激活有关。3、金钱启动确实可以影响人对不同情绪效价的反应,并且这种影响基本贯穿了整个反应过程。该影响不仅仅表现为早期的朝向反射和注意指向的增强,也表现为晚期的反应决策、评价和抑制加工的调制作用。在研究二中,相对于中性启动的被试,接受了金钱启动的被试会对负性情绪内容更加敏感,给予更多注意;相比中性启动条件,金钱概念的启动可能会导致更丰富的记忆联系,涉及更多长时记忆过程和经验的提取,形成更丰富的情感联系。综上所述,金钱概念的启动会对人际依赖产生影响,并且金钱概念的启动可以影响人对不同情绪效价的反应,接受了金钱启动的被试会对负性情绪内容更加敏感,给予更多注意。金钱对人际依赖以及不同强度负性情绪感受性影响的深层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1-06-30)
雷文斌[5](2011)在《视觉情绪记忆的感受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医生/汽车维修工刺激套范式,选取大学生42人作为被试,以视觉方式启动控制、悲伤、愉快、恐惧情绪下,然后在5种评价等级下进行信号检测论实验。结果显示:从辨别力d′来看,视觉启动下,最高评价等级下被试倾向于击中或正确拒斥,最低评价等级下被试倾向于漏报。结论:从辨别力来看,自信心越强,情绪记忆成绩越好。(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1年17期)
黄璐[6](2011)在《冥想训练对大学生情绪体验和情绪感受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冥想起源于五千年前的东方宗教和文化传统,随着历史的演变,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有些研究者认为,冥想是个体通过身心的自我调节,建立一种特殊的注意机制,最终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的一系列练习,它包括一系列复杂的情绪和注意调节训练,有提高个体幸福感和情绪平衡等作用。另一些研究者从行为角度来看,指出冥想是包括身体放松,呼吸调节,注意聚焦叁个阶段的综合过程,它的核心本质在于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于个体内心的某种体验。在冥想的广泛研究领域中,它对情绪、情感的调节作用一直受到心理学界的重点关注。本研究通过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考察冥想训练对大学生情绪体验、情绪图片感受性的影响及其在冥想过程中的大脑α波变化。具体程序为:(1)首先,随机将62名大学生被试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31人。在每名被试参加实验前,主试先采集他们闭眼休息时的大脑α波相对功率,然后要求所有被试分别完成3份量表(抑郁、焦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并对30张情绪图片(来自中国情绪图片库CAPS)进行效价和唤醒两个维度的自我评定,进行前测。(2)随后,在接下来的5天中,实验组被试每天到练习室参加冥想训练,每次20分钟;与之相匹配,控制组被试也同样到练习室,每次闭眼休息20分钟。(3)最后,在第五次冥想练习(或休息)之后,主试再次让被试完成前测填写过的3份量表,完成情绪图片评定任务(图片是与前测图片的效价、唤醒度相匹配的新图片),作为后测(为了考察单次冥想练习的效果,在被试第五次练习之前也进行了情绪图片评定任务,将获得的数据作为单次练习的前测);同时全程记录第五次冥想(休息)前、过程中和之后的大脑α波功率。统计方法主要为对两组分别进行组内前后测结果的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多次测量结果的比较时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两组组间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在组间差异检验上,为排除被试基线影响,我们先将这些因变量的后测分数分别减去相应指标的前测分数,然后将该增值分数作为最后的差异检验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STAI、PANAS和SDS量表各指标以第1次冥想(或休息)前的测量数据作为前测基线,同时,考虑到被试情绪感受和脑电指标的可变动性,我们将图片评定和脑电指标的前测基线分为第1次冥想(或休息)前,以及第5次冥想(或休息)前两种情况,用来分别考察5次训练的整体影响和考察第5次冥想练习的单独效果。结果表明:(1)经过5天冥想训练,被试的焦虑、抑郁分数减少,同时负性情绪减少,正性情绪增多。(2)经过5天冥想训练,被试对消极图片的感受性显着下降,对积极图片的感受性变化不显着。(3)在第五次冥想训练过程中,被试的大脑α波相对功率显著增加,并且这种增高在练习结束五分钟内仍然能够维持。(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1-03-31)
伍泽莲[7](2010)在《焦虑特质对不同强度负性情绪信息的感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焦虑是一种复合情绪反应。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较早对焦虑进行了研究。早期对焦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焦虑对学习的影响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研究者对人格与情绪关系的关注,焦虑特质与情绪的关系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其主要与负性情绪相关。围绕焦虑特质和负性情绪的关系,整合各方面的研究结果,总结出焦虑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通常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焦虑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即焦虑特质个体体验到负性情绪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容易将非负性情绪信息知觉为负性,也表现出更多的负性情绪反应。(2)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刺激有更明显和更强烈的躯体不适反应;(3)焦虑个体对负性刺激有更多的消极认知评价;(4)焦虑个体对与威胁相关的负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5)焦虑程度与皮层及皮层下某些组织的激活程度相关(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重点考察焦虑特质个体对不同效价强度负性情绪信息的敏感性。两个实验均采用J. J.Yuan et al (2007)使用的效价变化内隐情绪实验法即odd-ball实验范式。实验一考察了焦虑特质个体对不同效价的负性情绪图片刺激的ERP效应。15名高焦虑特质被试和15名低焦虑特质被试参加了实验一。实验行为数据显示,高焦虑特质组相对于低焦虑特质组反应时更短。统计分析其脑电数据结果显示,N1波幅并未出现预期的焦虑特质和效价强度的交互作用,也无效价强度的主效应。分别在高、低焦虑特质组内检验了P2效价强度效应:高焦虑特质组在P2成分效价强度效应显着,极端负性情况比中等负性情况有更大的波幅,中等负性情况比中性情况有更大的波幅,叁者两两差异显着。与高焦虑特质组相反的是,低焦虑特质组的P2成分效价效应不显着,在极端负性,中等负性刺和中性条件下的波幅之间没有差异,但极端负性条件的波幅明显大于中等负性和中性条件的波幅,而中等负性条件和中性条件的波幅没有显着性分离。N1、P2潜伏期平均数据显示了焦虑特质主效应,高焦虑特质组的N1和P2潜伏期显着低于低焦虑特质组的N1和P2潜伏期。实验二考察了焦虑特质个体对不同效价的负性情绪形容词刺激的ERP效应。实验二有16名高焦虑特质被试和16名低焦虑特质被试参加。行为数据结果显示,情绪形容词标准偏差分类任务在反应时上高焦虑特质组与低焦虑特质组相比反应时更长。ERP结果显示,N1波幅没有显示出焦虑特质和效价强度的交互作用,也无效价强度主效应;但N1潜伏期效价强度和焦虑特质交互作用显着,效价强度主效应不显着。P2波幅没有显示效价强度和焦虑特质交互作用也无效价强度主效应,P2潜伏期则显示了焦虑特质和效价强度交互作用,效价强度主效应不显着,但极端负性情况比中等负性和中性形容词刺激条件下有更大的波幅,而中等负性和中性条件下的波幅则没有明显分离。低焦虑特质组的P2成分效价效应不显着,在极端负性,中等负性刺和中性条件下的波幅之间没有差异,极端负性条件的波幅与中等负性和中性条件的波幅没有明显的分离。这一研究显示,高焦虑特质与低焦虑特质对不同类型的负性情绪信息感受性特点不同,高焦虑特质被试对情绪图片信息的觉察更早和加工更快速,而对情绪性形容词的加工则慢于低焦虑特质组。图片所含的情绪色彩会加速高焦虑特质对图片的早期察觉和反应速度;而形容词所带的情绪色彩则影响其对形容词的晚期加工,减慢其反应速度。研究还进一步证明,高焦虑特质与低焦虑特质对不同效价强度的负性情绪信息敏感性不同。高焦虑特质对不同效价强度的负性情绪图片刺激敏感而对不同效价的负性情绪形容词汇刺激不敏感。(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0-04-29)
赵福敏,吴玉英[8](1999)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音乐感受性情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音乐感受情绪的研究情况。选用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协作组编制的多项音乐感受性测试带,对15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音乐感受情绪研究。结果发现病人音乐感受性情绪与文化程度、音乐爱好、父母职业有密切关系。多元逐步回归显示音乐感受性情绪与病人年龄、职业、音乐爱好成正向关,与文化程度、父母职业成负相关。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不同音乐出现不同的情绪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1999-10-01)
赵福敏[9](1998)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音乐感受性情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治疗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辅助治疗已被临床接受。由于音乐对人类有心理及生理效应,可激发、活跃患者的情绪,从而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音乐的感受性情绪。1.研究对象:为本院住院的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84例,女6...(本文来源于《中华精神科杂志》期刊1998年04期)
情绪感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生这一高压群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重视。而医生的情绪智力对其处理医患关系及日常的生活工作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情绪体验和感知都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情绪智力有利于医生更好感受、应对和处理情绪。而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工作者,重视并提升其情绪智力就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因此本研究以医学生为被试,通过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要求所有被试分别完成3份量表(抑郁、焦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并对30张情绪图片(来中国情绪图片库CAPS)进行效价和唤醒两个维度的自我评定,考察了冥想训练对医学生情绪体验的影响及能否影响其对于正、负性情绪图片的情绪唤起。90名医学生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参与连续两周、每天20min的冥想练习,控制组在此期间的控制任务为通常的闭眼休息,空白对照组自由活动。结果显示冥想组在经过两周的正念冥想训练之后,焦虑、抑郁量表的得分显着降低,同时积极情绪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得分显着提高。冥想组对消极图片的感受性显着下降,对积极图片的感受性变化不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情绪感受性论文参考文献
[1].周建越,刘海兰,潘天铭,马成浩,莫衣缝.藏传佛教文化背景下藏族大学生情绪感受性研究[J].新西部.2017
[2].蒋索,何金彩,邹泓.冥想训练对医学生情绪体验和情绪感受性影响的实验研究[C].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2015
[3].李承强.个体对低唤醒度刺激情绪感受性的性别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关欣.金钱对人类亲社会行为、负性情绪强度感受性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1
[5].雷文斌.视觉情绪记忆的感受性变化[J].价值工程.2011
[6].黄璐.冥想训练对大学生情绪体验和情绪感受性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1
[7].伍泽莲.焦虑特质对不同强度负性情绪信息的感受性[D].西南大学.2010
[8].赵福敏,吴玉英.精神分裂症患者音乐感受性情绪的研究[C].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9
[9].赵福敏.精神分裂症患者音乐感受性情绪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