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迎面风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百叶窗翅片,空气侧压降,风阻,换热量
迎面风速论文文献综述
丁铭,侍园园,黄永丽,朱行[1](2019)在《平行流冷凝器百叶窗迎面风速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主要对迎面风速对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百叶窗的空气流动和传热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换热量和换热系数沿翅片变化的规律;对不同风速下温度、压力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风速下单位面积换热量与风阻的关系。同时,论文做了空气侧压降与实验关联式对比验证,验证结果与论证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期刊2019年09期)
王飞飞[2](2019)在《迎面风速和喷淋密度对蒸发式冷凝器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蒸发式冷凝器作为一种换热高效的设备,结合了风冷式和水冷式的优点,将传热和传质过程进行结合,在降低制冷系统冷凝温度,减少单位冷量风机风量、降低冷却水泵扬程、提高单位冷凝能耗和COP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具有系统运行费用低、传热效果好、耗水量少、环保,不污染环境的优点,应用于很多大型电厂、化工场所,制冷系统和空调系统。但蒸发式冷凝器都是在最大负荷下进行的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大车变小车”的情况,系统效率显着降低。本课题为了研究蒸发式冷凝器在负荷变化时的最佳运行工况,对蒸发式冷凝器制冷剂、换热盘管外冷却水和管外空气叁者的热质交换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影响蒸发式冷凝器换热的因素主要有管内热阻R_1、管壁热阻R_2、换热盘管外壁水膜热阻R_3和空气与水膜界面间热阻R_4四种热阻,其中换热盘管外壁水膜热阻R_3和空气与水膜界面间热阻R_4对整个装置的热量交换过程起决定作用,而风量值与水量值的配比是影响热阻R_3和R_4的主要运行参数。因此本文通过定水量变风量和定风量变水量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总结影响装置的运行效果参数,分析冷凝压力、制冷量和能效比与迎面风速和喷淋密度之间的关系。采用Fluent软件对蒸发式冷凝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对实验台实物进行合理的简化后建立了其叁维物理模型,对模型的进风口,出风口,冷却水入口和出口,换热盘管壁面以及模型的四周,设定了边界条件,选用了Mixture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迎面风速的大小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影响较大,当喷淋水流速不变时,换热盘管间的温度和空气出口处的温度会随着风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喷淋水流速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当迎面风速为3m/s时,换热盘管管束上部区域的温度随冷却水流速的增大而逐渐升高。通过定水量变风量运行后,验证了迎面风速对冷凝压力、制冷量和能耗比的较大影响。在喷淋密度(0.031 kg/(m·s)、0.039 kg/(m·s)和0.057 kg/(m·s))叁组运行值下,冷凝压力随迎面风速的增加先剧烈下降后下降趋势平缓,制冷量随迎面风速的增大线剧烈增加后增加趋势趋于平缓,能效比随迎面风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叁者都随着迎面风速的增加存在极值点,迎面风速处于拐点值3.15 m/s,曲线的斜率为零,对应的单位传热面积风量为288.01 m~3/(h·m~2),在此迎面风速下,装置的冷凝压力达到极小值,制冷量为极大值,能效比为极大值,装置的运行状态处于最佳状态,因此装置在不同喷淋密度值下的最佳的迎面风速为3.15 m/s。通过定风量变水量运行后发现喷淋密度对冷凝压力、制冷量和能耗比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对装置冷凝压力的影响。在迎面风速分别为2.94m/s、3.28 m/s和3.46 m/s,风量对应为6056.4 m~3/h、6756.8 m~3/h和7127.6 m~(3/)h运行值下,喷淋密度存在极值点0.057 kg/(m·s)。当喷淋密度小于0.057 kg/(m·s),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大,冷凝压力减小,制冷量增大,能耗比升高。当喷淋密度大于0.057 kg/(m·s),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大,冷凝压力增大,制冷量减小,能耗比降低。故当装置在喷淋密度拐点值0.057 kg/(m·s)运行时,装置的综合运行效果处于最佳。(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杰,张华楠[3](2017)在《迎面风速对整车热平衡试验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的热平衡性能是高温季节车辆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通过改变试验时的迎面风速,研究风速对热平衡试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7年14期)
何伟丰,李勇,林坚锋,刘洋[4](2017)在《标准内机迎面风速及流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蒸发器迎面风速及不同流路设计对蒸发器换热量影响及系统冷媒压降变化,通过实验验证不同蒸发器迎面风速及不同流路设计制冷低压压力变化关系,为标准内机风道设计及系统流路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日用电器》期刊2017年07期)
黄淑华[5](2015)在《迎面风速对空调机组运行能耗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不同迎面风速下空调机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提出了降低运行能耗的策略。(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5年09期)
王丽,张义江,郭民臣,纪执琴[6](2015)在《积灰及迎面风速对直接空冷机组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和迎面风速降低是影响机组背压上升的主要因素,机组背压升高会影响机组出力。以某33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分析了积灰和迎面风速对传热系数和机组背压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当积灰厚度达到1.0 mm时,机组背压由设计值34.0 k Pa升高到49.0 k Pa,机组功率降低了8.6 MW;迎面风速由设计值2.2 m/s降低到1.6 m/s,机组背压由设计值34.0 k Pa升高到50.1 k Pa,机组功率减小了9.4 MW。(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5年02期)
熊宇聪,戴飞,袁建华[7](2014)在《迎面风速对空调机组运行能耗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空气处理机组迎面风速采用2.5m/s经典的设计值,本文从节能的角度对不同迎面风速下的表冷盘管的冷却除湿能力、空气处理机组的内部阻力损失等参数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对比分析,并结合空气处理机组的两种不同应用案例的全年能耗模拟分析,提出降低空气处理机组的迎面风速设计值,有益于减少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能耗。对于全年运行时间长、室内负荷大、温湿度精度要求高的空调应用场合,其投资回报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4年06期)
代善良[8](2013)在《迎面风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直接空冷技术以其优越的节水性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我国富煤缺水的西北地区。直接空冷凝汽器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翅片管是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核心组成元件,是进一步提高空冷凝汽器流动换热性能的关键。因此,研究直接空冷凝汽器广泛使用的单排翅片管空气侧的换热特性,对空冷凝汽器的设计、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灵武1000MW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所采用的单排翅片管,建立了叁维物理数学模型,基于现场试验得出的数据,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翅片管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迎面风速大小及迎面风速分布规律对单排翅片管换热特性的影响,得到了翅片管空气侧换热系数随迎面风速的变化趋势,找出了较佳的翅片管冷却空气分配规律。以蛇形翅片单排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空冷单排管翅片空间内流动的物理、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秋季工况不同迎面风速下空冷凝汽器单排管翅片空间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场协同原理,对翅片空间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的协同程度进行分析,研究了场协同对翅片管强化换热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迎面风速均匀分布情况下,随着迎面风速的增加,翅片管空气侧换热系数呈逐渐增大趋势;在相同的冷却空气体积流量下,迎面风速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降低的分布方式,可以提高翅片管的换热系数,有利于翅片管换热性能的提高;不同的迎面风速分布,对翅片管换热性能提高的程度不同,抛物线分布优于直线分布,更有利于翅片管换热性能的改善。随着迎面风速的增加,平均场协同角呈增长趋势,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协同程度变差,不利于强化换热的进行。(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7-01)
郭宪民,王冬丽,陈轶光,汪伟华[9](2012)在《室外换热器迎面风速对空气源热泵结霜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迎面风速条件下空气源热泵系统室外换热器表面霜层生长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翅片表面动态霜层厚度、换热器结霜量,显微观察了霜晶生长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迎面风速的降低使得空气源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表面霜层厚度加速增长,结霜周期随迎面风速的下降呈近乎线性地减小,而且相对湿度越低,结霜周期下降的速度越快;因此,减小室外换热器迎面风速将恶化空气源热泵机组结霜∕除霜周期中的平均性能。对霜晶形态的显微观察发现,低迎面风速工况下霜层厚度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是由于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壁面温度降低造成的霜晶形态的改变,翅片表面柱状冰晶始终在高度方向快速生长,这种现象与低环境温度工况下翅片表面霜晶生长形态类似。换热器总结霜量随迎面风速的减小而下降,造成霜层平均密度降低。(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2年S2期)
张晓刚,高娟[10](2011)在《平行流式冷凝器迎面风速的选择依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迎面风速对平行流式冷凝器空气侧换热系数以及空气侧压降的影响,确定一定结构平行流式冷凝器迎面风速的选择方法,并对初始设计迎面风速进行校核。试验研究结果对家用空调器和安装在非迎风面的汽车空调平行流式冷凝器风速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期刊2011年04期)
迎面风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蒸发式冷凝器作为一种换热高效的设备,结合了风冷式和水冷式的优点,将传热和传质过程进行结合,在降低制冷系统冷凝温度,减少单位冷量风机风量、降低冷却水泵扬程、提高单位冷凝能耗和COP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具有系统运行费用低、传热效果好、耗水量少、环保,不污染环境的优点,应用于很多大型电厂、化工场所,制冷系统和空调系统。但蒸发式冷凝器都是在最大负荷下进行的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大车变小车”的情况,系统效率显着降低。本课题为了研究蒸发式冷凝器在负荷变化时的最佳运行工况,对蒸发式冷凝器制冷剂、换热盘管外冷却水和管外空气叁者的热质交换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影响蒸发式冷凝器换热的因素主要有管内热阻R_1、管壁热阻R_2、换热盘管外壁水膜热阻R_3和空气与水膜界面间热阻R_4四种热阻,其中换热盘管外壁水膜热阻R_3和空气与水膜界面间热阻R_4对整个装置的热量交换过程起决定作用,而风量值与水量值的配比是影响热阻R_3和R_4的主要运行参数。因此本文通过定水量变风量和定风量变水量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总结影响装置的运行效果参数,分析冷凝压力、制冷量和能效比与迎面风速和喷淋密度之间的关系。采用Fluent软件对蒸发式冷凝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对实验台实物进行合理的简化后建立了其叁维物理模型,对模型的进风口,出风口,冷却水入口和出口,换热盘管壁面以及模型的四周,设定了边界条件,选用了Mixture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迎面风速的大小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影响较大,当喷淋水流速不变时,换热盘管间的温度和空气出口处的温度会随着风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喷淋水流速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当迎面风速为3m/s时,换热盘管管束上部区域的温度随冷却水流速的增大而逐渐升高。通过定水量变风量运行后,验证了迎面风速对冷凝压力、制冷量和能耗比的较大影响。在喷淋密度(0.031 kg/(m·s)、0.039 kg/(m·s)和0.057 kg/(m·s))叁组运行值下,冷凝压力随迎面风速的增加先剧烈下降后下降趋势平缓,制冷量随迎面风速的增大线剧烈增加后增加趋势趋于平缓,能效比随迎面风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叁者都随着迎面风速的增加存在极值点,迎面风速处于拐点值3.15 m/s,曲线的斜率为零,对应的单位传热面积风量为288.01 m~3/(h·m~2),在此迎面风速下,装置的冷凝压力达到极小值,制冷量为极大值,能效比为极大值,装置的运行状态处于最佳状态,因此装置在不同喷淋密度值下的最佳的迎面风速为3.15 m/s。通过定风量变水量运行后发现喷淋密度对冷凝压力、制冷量和能耗比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对装置冷凝压力的影响。在迎面风速分别为2.94m/s、3.28 m/s和3.46 m/s,风量对应为6056.4 m~3/h、6756.8 m~3/h和7127.6 m~(3/)h运行值下,喷淋密度存在极值点0.057 kg/(m·s)。当喷淋密度小于0.057 kg/(m·s),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大,冷凝压力减小,制冷量增大,能耗比升高。当喷淋密度大于0.057 kg/(m·s),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大,冷凝压力增大,制冷量减小,能耗比降低。故当装置在喷淋密度拐点值0.057 kg/(m·s)运行时,装置的综合运行效果处于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迎面风速论文参考文献
[1].丁铭,侍园园,黄永丽,朱行.平行流冷凝器百叶窗迎面风速的数值模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
[2].王飞飞.迎面风速和喷淋密度对蒸发式冷凝器性能影响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9
[3].李杰,张华楠.迎面风速对整车热平衡试验影响的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7
[4].何伟丰,李勇,林坚锋,刘洋.标准内机迎面风速及流路设计[J].日用电器.2017
[5].黄淑华.迎面风速对空调机组运行能耗影响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5
[6].王丽,张义江,郭民臣,纪执琴.积灰及迎面风速对直接空冷机组性能的影响[J].中国电力.2015
[7].熊宇聪,戴飞,袁建华.迎面风速对空调机组运行能耗影响的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4
[8].代善良.迎面风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9].郭宪民,王冬丽,陈轶光,汪伟华.室外换热器迎面风速对空气源热泵结霜特性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2
[10].张晓刚,高娟.平行流式冷凝器迎面风速的选择依据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