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导管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回转推进器,导流管,CFD,敞水试验
导管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崔立新,顾峰,黄彦文,武宇[1](2019)在《导管剖面对全回转推进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船舶大型化和高功率化,对于全回转推进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提出配置一种新型剖面导流管的全回转推进器,该推进器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3800 kW全回转推进器。对该全回转推进器进行CFD模拟计算和敞水试验,并将新型导流管与19A型导流管进行对比分析,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船电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魏长征,杨小元,王晓彤[2](2019)在《温敏性壳聚糖神经导管的绿色制备方案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寻一种温敏性壳聚糖神经导管的绿色制备方案,并分析其提高神经导管力学强度、减缓降解速率的效果。方法利用壳聚糖的离子特异性效应,将注模成型的壳聚糖浸泡于NaCl溶液中0、4、12、24、36、48、72 h进行离子相变,再经漂洗、冻干、~(60)Co灭菌后得到神经导管。取于NaCl溶液中浸泡0~72 h获得的神经导管,行大体观察、外径测量以及力学强度测试,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最佳相变时间点样品行微观结构观察、体外酶降解性能测试及细胞相容性。取20只雄性SD大鼠制备左侧坐骨神经15 mm缺损模型后,分别采用自体神经(对照组,n=10)和最佳相变时间点神经导管(实验组,n=10)桥接缺损。术后8周测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大体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再生神经,HE染色观察腓肠肌。结果随离子相变时间延长,神经导管颜色逐渐加深,外径逐渐减小,至12 h时无改变;神经导管拉伸强度逐渐增大,48 h时与12~36 h时最大拉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72 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后续实验采用离子相变48 h的神经导管进行观察。扫描电镜显示神经导管为均匀的多孔结构,体外降解速率较未经离子相变导管明显降低;大鼠雪旺细胞能在神经导管内层黏附并增殖。体内实验显示,术后8周实验组、对照组CMAP分别为(3.5±0.9)、(4.3±1.1)m/V,均显着低于健侧CMAP(45.6±5.6)m/V(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神经导管可桥接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纤维及腓肠肌组织形态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利用壳聚糖离子特异性效应设计的神经导管绿色制备方案未添加任何毒性试剂,步骤简便,有利于壳聚糖神经导管的产品转化,制备的神经导管可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舒送,刘国,范鑫,孙涛[3](2019)在《航空液压导管根部喷丸强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液压导管疲劳断裂故障,尝试通过常规机械喷丸强化工艺来提升其疲劳寿命。通过优化工艺,验证了喷丸前后导管的装配性能、力学性能与疲劳性能。基于试验发现,合理的喷丸强化工艺会增大导管表面粗糙度值,但不会对导管装配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能大幅提升导管表面残余应力,小幅提升显微硬度,理论上能提升抗疲劳与应力腐蚀性能,同时增加耐磨性;能有效提升目标导管抗疲劳性能,但效果有待进一步挖掘与验证,且具体实施时应做好喷丸区与非喷丸区的过渡处理,防止带来次生问题。(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9年09期)
邓嵩,耿浩然,赵虹宇,朱硕,纪梦楠[4](2019)在《基于整体法的深水钻井隔水管-导管系统静态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深水钻井隔水管-导管系统静态力学性能分析的新方法。将深水隔水管-导管视为整体,通过简化力学模型,建立了管柱系统整体的静态力学微分方程,分别确定各段管柱的有效轴向力和水平外载,研究了系统顶端和底端、泥线附近管柱端等薄弱部分的横向变形、弯矩和转角等静态力学性能。同时对一口深水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系统整体的静力学分析结果,并将整体法与解耦法的结果相对比,可以看出解耦法的结果更加保守。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顶张力、钻井平台横向偏移和海流流速、波浪高度以及导管尺寸对系统静态力学性能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各个因素对系统静态力学性能影响不一样,需要在海洋石油工程中进一步关注。(本文来源于《能源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赵鑫,周军伟,余平[5](2019)在《叶环电驱桨导管形状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环电驱桨是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与导管螺旋桨相结合的新型集成电机推进器,由于电机定子和叶环转子需安装在导管中,使导管径向尺寸变大,为了保证叶环电驱桨的整体性能,本文将对不同导管形状进行研究。该叶环电驱桨使用Ka4-50螺旋桨,对4种不同导管情况下进行水动力数值模拟。使用软件ANSYS-CFX进行螺旋桨周围黏性流场的定常计算。计算得出了不同导管形状下电驱桨性能曲线。结果表明,19A导管下的叶环电驱桨敞水效率最高;case1型导管下的叶环电驱桨推力特性最好。对性能分组对比发现,导管前缘形状对桨叶推力特性影响较大,尾缘形状对导管推力特性影响较大。导管尾缘形状是叶环电驱桨水动力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尾缘上部曲线下垂线型能提升叶环电驱桨水动力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8-16)
孙瑜,苏玉民[6](2019)在《导管长度对泵喷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常规螺旋桨相比,泵喷推进器有着优秀的推进效率,世界各个海军强国逐渐增加对泵喷推进器研究的重视。本文对泵喷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进行研究,根据推进器结构特点,采用旋转周期对称网格和分块结构化网格相结合的网格划分方式,建立适用于大涡模拟方法的计算模型,结合滑移网格计算推进器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通过与参考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本文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基于以上研究工作,计算了泵喷推进器不同部分对水动力性能的贡献程度,观察推进器尾涡强度变化和转子导管间的梢隙流动,对不同导管参数下推进器的受力、压力脉动和流场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泵喷推进器工作时产生了复杂的涡量场,其中叶梢梢涡附着在导管内壁,形成了较强的导管尾涡。结合推进器不同部分的受力分析可知,导管对推进器水动力性能影响要大于定子。另外,随着导管长度的增加,导管对推进器内部流场的影响增强,使推进器效率下降,因此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减少导管长度有利于提高推进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8-16)
张正骞,李巍,杨晨俊[7](2019)在《仿生导管桨水动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座头鲸带有前缘凸起鳍的启发,将凹凸结节应用于桨叶导边,试图改善导管桨在系柱及小进速系数工况下的水动力和空泡性能。运用建模软件和自编程序,以19A导管+Ka4-70螺旋桨作为原型桨,重点进行内凹设计:通过改变特定位置剖面弦长,设计出带有凹凸形导边的仿生导管螺旋桨。运用商业CFD软件开展其水动力性能与流动的模拟与分析,建立仿生导管桨性能分析的CFD数值仿真预报方法。开展了导边凹凸结构的变参数计算研究,选择效率提高最多的仿生桨进行了流场分析。基于CFD计算结果,初步发现:(1)导边凹凸结节的内凹程度越大,桨叶推力和扭矩相比原型桨降低越多,一定范围内效率提升越明显,但是叶梢附近导边布置凹凸结节不利于提高推进效率。(2)凹谷处切面的桨叶推力会有所提高以补偿因桨叶表面积减少造成的推力损失。(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8-16)
于欢[8](2019)在《医用导管抗菌表面的构建及抗菌性能、生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在表面的定植及后期生物膜的生成是生物医用材料在应用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例如假体装置、人工牙龈、隐形眼镜和导管等。其中细菌引发的导管相关感染是医院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防止细菌在导管表面的定植进而减小相关的感染是全球医疗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目前构建抗菌性表面是应对导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其中采用在导管表面构筑有效抗菌涂层的方法,不仅不会改变生物材料的整体性能,而且简单高效,已被认为是防止细菌在材料表面定植及感染的一种有效策略。聚电解质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在新型纳米材料制备、催化剂、药物传递、可控渗透膜和基因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用于构建表面抗菌涂层。目前,基于聚电解质构建的抗菌涂层方式主要存在耗时长、接枝密度低和交叉感染等问题,因此,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在导管表面构建抗菌涂层仍具有挑战性。我们注意到当等摩尔聚电解质与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反应,可得到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的复合物。因此,我们利用该特点,基于具有抗菌性的聚电解质,合成了一系列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的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其在大多数生物医用材料表面都可以简单高效的形成稳定的涂层并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及生物相容性。(1)基于阳离子聚电解质ε-聚-γ-赖氨酸(PL),通过PL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4-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制备了一种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复合物抗菌剂(PL-AOT),并将其应用于医用导管表面抗菌涂层的构建,该过程简单高效、成本低,对基底材料的种类及形状无依赖性,能应用于各种医疗器械表面的抗菌涂层构建。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模型,研究表明,该PL-AOT涂层可以快速杀死几乎100%的细菌,具有广谱杀菌性。经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对涂层导管的抗菌性能测试,与无涂层的导管相比,有涂层的导管都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此外,通过模拟体内环境实验,证明了该涂层具有较好的抗菌稳定性。在体内实验中,涂层导管对L929鼠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可忽略不计,涂层导管在小鼠中引起的炎症减少了90%,说明涂层导管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很好的抗菌性能。(2)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HMB)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其抗菌性优于PL。通过研究聚双胍与不同阴离子化合物所生成复合物的性质,发现复合物的形成及性质是由体系的电荷数量及烷基链长度共同决定的,因此,我们选择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硬脂酸钠(PHMB-SS)体系构建了稳定性更佳的抗菌涂层。PHMB-SS复合物不但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且形成的涂层在不同的生理环境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定量铺板实验证明,PHMB-SS涂层具有优异的广谱杀菌性。我们同样设计了小鼠体内皮下植入模型,发现该涂层在小鼠体内具有很好的杀菌性。体外及体内实验均未观察到明显的细胞毒性和宿主反应,表明该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伟,刘福国,尹鹏飞,张国庆,杨朝晖[9](2019)在《海洋工程用新型牺牲阳极设计与性能研究(Ⅴ)——导管架平台阴极保护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不同设计使用年限的导管架平台,通过对比新型阳极和常规阳极用量来评价新型阳极的优势和不足。方法针对设计寿命15年和30年的导管架平台,计算满足不同阶段保护电流需求的新型阳极和常规阳极的需求量。结果当导管架平台设计年限较短,比如15年,牺牲阳极用量由初期保护电流需求量决定,新型阳极的使用可以达到节约阳极用量的目的。当设计年限较长,比如30年,牺牲阳极用量则由维持电流需求量决定,采用新型阳极并不能节约阳极用量。结论并非所有设计年限的导管架平台使用新型阳极都能达到节约用量的目的,具体要根据实际计算结果而定。(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刘赣东,郭静,孙范忱[10](2019)在《泊洛沙姆188对静电纺PLA-CS神经导管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多采用组织工程化的神经导管代替自体神经移植,来解决自体神经移植在临床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产生的神经来源有限、产生供区神经瘤、瘢痕形成及感染等诸多问题。以传统PLA-CS神经导管为基础,通过引入对细胞有保护作用的泊洛沙姆188改善了PLA-CS神经导管的细胞相容性,提高细胞在神经导管上黏附性,以改善神经细胞在神经导管内部的生长状况。根据傅里叶变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神经导管的形貌与热稳定性,检验了导管的孔隙率,通过雪旺细胞的共培养试验测试了导管的细胞相容性。研究表明,泊洛沙姆188的加入使得神经导管内部雪旺细胞的黏附数量增加,且细胞的生长状况较好。(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导管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寻一种温敏性壳聚糖神经导管的绿色制备方案,并分析其提高神经导管力学强度、减缓降解速率的效果。方法利用壳聚糖的离子特异性效应,将注模成型的壳聚糖浸泡于NaCl溶液中0、4、12、24、36、48、72 h进行离子相变,再经漂洗、冻干、~(60)Co灭菌后得到神经导管。取于NaCl溶液中浸泡0~72 h获得的神经导管,行大体观察、外径测量以及力学强度测试,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最佳相变时间点样品行微观结构观察、体外酶降解性能测试及细胞相容性。取20只雄性SD大鼠制备左侧坐骨神经15 mm缺损模型后,分别采用自体神经(对照组,n=10)和最佳相变时间点神经导管(实验组,n=10)桥接缺损。术后8周测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大体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再生神经,HE染色观察腓肠肌。结果随离子相变时间延长,神经导管颜色逐渐加深,外径逐渐减小,至12 h时无改变;神经导管拉伸强度逐渐增大,48 h时与12~36 h时最大拉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72 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后续实验采用离子相变48 h的神经导管进行观察。扫描电镜显示神经导管为均匀的多孔结构,体外降解速率较未经离子相变导管明显降低;大鼠雪旺细胞能在神经导管内层黏附并增殖。体内实验显示,术后8周实验组、对照组CMAP分别为(3.5±0.9)、(4.3±1.1)m/V,均显着低于健侧CMAP(45.6±5.6)m/V(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神经导管可桥接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纤维及腓肠肌组织形态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利用壳聚糖离子特异性效应设计的神经导管绿色制备方案未添加任何毒性试剂,步骤简便,有利于壳聚糖神经导管的产品转化,制备的神经导管可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管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崔立新,顾峰,黄彦文,武宇.导管剖面对全回转推进器性能的影响[J].船电技术.2019
[2].魏长征,杨小元,王晓彤.温敏性壳聚糖神经导管的绿色制备方案及性能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
[3].舒送,刘国,范鑫,孙涛.航空液压导管根部喷丸强化性能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
[4].邓嵩,耿浩然,赵虹宇,朱硕,纪梦楠.基于整体法的深水钻井隔水管-导管系统静态性能分析[J].能源工程.2019
[5].赵鑫,周军伟,余平.叶环电驱桨导管形状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C].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
[6].孙瑜,苏玉民.导管长度对泵喷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C].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
[7].张正骞,李巍,杨晨俊.仿生导管桨水动力性能研究[C].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
[8].于欢.医用导管抗菌表面的构建及抗菌性能、生物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9
[9].张伟,刘福国,尹鹏飞,张国庆,杨朝晖.海洋工程用新型牺牲阳极设计与性能研究(Ⅴ)——导管架平台阴极保护设计探讨[J].装备环境工程.2019
[10].刘赣东,郭静,孙范忱.泊洛沙姆188对静电纺PLA-CS神经导管性能的影响[J].上海纺织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