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系统论文-阳清

人物系统论文-阳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物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论语》,人物系统,建构机制

人物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阳清[1](2014)在《四维一体:《论语》人物系统的建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语》各章虽无一贯系统,但原书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一方面客观表现为四个相互联结的维度,亦即众星拱月——孔子神貌、各有千秋——孔门弟子、烘云托月——隐者风尚,以及旁见侧出——诸色人等;另一方面集中呈现出两种相互映照的类型,亦即正面的推崇与反面的批判。由此,原书人物在总体上一以贯之、自成体系,最终构成了"四维一体"的特殊机制。正是缘于人物群体的系统性和真实感,客观上促进了原书文学价值的生成。(本文来源于《理论与现代化》期刊2014年01期)

徐鑫赟[2](2009)在《“体道”与“言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针对《庄子》中人物的不同特点,对《庄子》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的体“道”言“道”的方式和所表现出来的核心理念来进行分析,联系当时的现实背景,力求从《庄子》中看似漫无边际,信手拈来的人物形象中寻找出一条较清晰的脉络,通过把《庄子》中的人物分为叁个系统的方法来条分缕析,去探求庄子到底在说什么,以及这样表达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诸子系统是对于“道”的体会层次最低的一个系统,同时也是距离现实生活最近的一个系统。在诸子中进行的有关“道”的表述带有一种辩论的性质,庄周用这个系统来对于先秦各家的“道”作一番反驳和剖析,用以突出自己学派的高超与玄妙。庄周选取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要从根基上动摇他派的学说,亦含有一争短长的意味。在这个系统中所进行的有关“道”的表述是功利性的,是为了突出庄子学派更胜一筹的最高准则而特意设立。伪托的诸子之间唇枪舌剑,互相攻讦,其实不过是借他人的浅薄来反衬本派的高深。先贤系统是庄子学派批驳各家,重建“道”之体系的重要依据。庄周一直把根源追溯到民族的始祖,黄帝。并且,庄周设计了黄帝从混乱天下到复归道术的这一桥段,极力赞颂了原始道术的博大美好,也为庄周在书中一直宣扬的对道术的复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完美范例。神人系统是庄周自出机杼的发明,是庄周心目中“道”的具体体现。在庄周看来,不管是外形残缺的畸人,还是形神俱美的神人,都是托为人形而存在的“道”之精髓。这个系统中对于“道”的辩论已经极少,因为这个系统本身就是“道”的实际拥有者。庄周用叁个系统来最后完成了“道”的复归。而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道”的体现远远胜过了对于“道”的言说。而这样传达“道”的方法也最后导致了后世对于《庄子》的理解艺术多于哲理。(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09-03-01)

章丽萍,孙秀丽[3](2001)在《民族心灵在历史性转型期的写真——论王旭烽《南方有嘉木》的人物系统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组人物 ,显示我们民族在民主革命斗争时期的心灵大骚动的情状。贯穿其中的 ,是人的价值观念变革 ,由此而成的 ,是一代民族精神的大转型(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4期)

汪季石[4](2000)在《试论鄂东历史人物产生的社会条件——鄂东历史人物系统研究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从物质生产的渐进与人口素质的逐步改善、社会急剧的变革、文化教育逐步兴盛等几方面剖析鄂东历史人物产生的社会条件。(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汪季石[5](2000)在《试论鄂东历史人物的地位、类型及特点——鄂东历史人物系统研究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鄂东区域空间和纵贯千年的时间为视界 ,以见诸史载的历史人物为视点 ,在占有翔实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 ,展开系统研究。运用具体数据 ,对鄂东历史人物在湖北的突出地位作了定量的描述 ;从“造就人才的人才”、“开拓型的精明干练之才”和“文化科技人才”等方面 ,展示了鄂东历史人物众多、类型全面的洋洋大观。(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张路安[6](1998)在《《红楼梦》人物系统的逻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的人物系统是以贾宝玉为中心的。贾珍、贾琏等红楼公子与贾宝玉形成一种对比关系;王熙凤、探春的才干与贾宝玉的“无才”形成另一种对比关系;黛玉与宝钗,袭人与晴雯烘托了贾宝玉的政治理想;贾母与贾政是贾宝玉性格形成中的一个对立统一体……(本文来源于《邯郸师专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周书文[7](1995)在《论小说的人物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一部优秀小说都有各自的人物系统,并且总要以这个人物系统为中心.铺设人物系统活动的生态环境,展开人物系统内部相互交织的联系与矛盾,使之“溶会为一个总、的力量,形成整体性的情节起伏流动.既使各个人物在其中完成各自的性格运动史.又使人物系统按照总体运动趋向(本文来源于《洛阳师专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周书文[8](1994)在《张竹坡论《金瓶梅》的人物系统刻画》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竹坡点评《金瓶梅》的突出艺术成就,就是对人物系统刻划的独到论述,虽然他不一定有明确的系统观念,但是,由于他把整部书当作一个具有内在生命活力的完整艺术整体,又把这个艺术整体内的一切人物、场景、关系、情节、运动,当作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网络来认识把握,就实际上接触到系统的灵魂与核心,便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开拓性意义,他主张“放开眼光”把一百回当作“一回来读。”因为它“如喷壶倾水”,使“诸色人等一齐皆出,”而且又“血脉贯通”,“千针万线同出一丝”,“千万根共具一体”。这(本文来源于《固原师专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周书文[9](1989)在《“也共时人较短长”——《儒林外史》的人物系统概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儒林外史》的反思历史,揭示时代的文化心态,探索民族性格走向主题相适应,吴敬梓在人物设置、刻画上,不是以塑造典型的个体形象取胜,而是以众多个体交汇的群体形象见长;不是以纵贯全书的主宾人物关系架设人物系统,而是以不断现隐的人物交替构建群体人流。这样的人物系统不仅较全面地展示出科举制度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种种异化的世态外相;而且较好地传导出科举制度给各个社会阶层带来了怎样的心理流向,怎么牵动整个社会的心灵律动,也富有哲理地启示人们:从各阶层的文化心理(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何大堪[10](1986)在《论《红楼梦》的人物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在其众多人物中,总是自成为一个人物系统。作者是通过一定的人物系统来表达他所想表达的一切思想以及他所反映的特定生活的意义。因此不同的小说由于它们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作者的艺术风格,它们的人物体系也各不相同。例如《水浒传》里的人物就不可能出现在《叁国演义》中。前者是草莽英雄、江湖好汉,后者则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帝王将相。李逵和张飞尽管性格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他们毕竟是不同个性的人物。小说的人物系统是一个综合各个因素(包括环境)的有机整体。研究一部小说的人物系统,人物结构,对我们完整、总体地认识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作者的创作意图,艺术风格以及它的社会效应,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1986年04期)

人物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课题针对《庄子》中人物的不同特点,对《庄子》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的体“道”言“道”的方式和所表现出来的核心理念来进行分析,联系当时的现实背景,力求从《庄子》中看似漫无边际,信手拈来的人物形象中寻找出一条较清晰的脉络,通过把《庄子》中的人物分为叁个系统的方法来条分缕析,去探求庄子到底在说什么,以及这样表达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诸子系统是对于“道”的体会层次最低的一个系统,同时也是距离现实生活最近的一个系统。在诸子中进行的有关“道”的表述带有一种辩论的性质,庄周用这个系统来对于先秦各家的“道”作一番反驳和剖析,用以突出自己学派的高超与玄妙。庄周选取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要从根基上动摇他派的学说,亦含有一争短长的意味。在这个系统中所进行的有关“道”的表述是功利性的,是为了突出庄子学派更胜一筹的最高准则而特意设立。伪托的诸子之间唇枪舌剑,互相攻讦,其实不过是借他人的浅薄来反衬本派的高深。先贤系统是庄子学派批驳各家,重建“道”之体系的重要依据。庄周一直把根源追溯到民族的始祖,黄帝。并且,庄周设计了黄帝从混乱天下到复归道术的这一桥段,极力赞颂了原始道术的博大美好,也为庄周在书中一直宣扬的对道术的复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完美范例。神人系统是庄周自出机杼的发明,是庄周心目中“道”的具体体现。在庄周看来,不管是外形残缺的畸人,还是形神俱美的神人,都是托为人形而存在的“道”之精髓。这个系统中对于“道”的辩论已经极少,因为这个系统本身就是“道”的实际拥有者。庄周用叁个系统来最后完成了“道”的复归。而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道”的体现远远胜过了对于“道”的言说。而这样传达“道”的方法也最后导致了后世对于《庄子》的理解艺术多于哲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物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阳清.四维一体:《论语》人物系统的建构机制[J].理论与现代化.2014

[2].徐鑫赟.“体道”与“言道”[D].重庆师范大学.2009

[3].章丽萍,孙秀丽.民族心灵在历史性转型期的写真——论王旭烽《南方有嘉木》的人物系统工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4].汪季石.试论鄂东历史人物产生的社会条件——鄂东历史人物系统研究之二[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

[5].汪季石.试论鄂东历史人物的地位、类型及特点——鄂东历史人物系统研究之一[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

[6].张路安.《红楼梦》人物系统的逻辑分析[J].邯郸师专学报.1998

[7].周书文.论小说的人物系统[J].洛阳师专学报.1995

[8].周书文.张竹坡论《金瓶梅》的人物系统刻画[J].固原师专学报.1994

[9].周书文.“也共时人较短长”——《儒林外史》的人物系统概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

[10].何大堪.论《红楼梦》的人物系统[J].贵州社会科学.1986

标签:;  ;  ;  

人物系统论文-阳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