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耐老化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改性温致变色薄木,紫外光吸收剂,耐候实验
耐老化性论文文献综述
高力娇,朱晓冬,刘乾,菅智斌,李培培[1](2018)在《改性热敏黑温致变色木材的耐老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耐老化性能是评价温致变色木质材料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有机温致变色薄木进行紫外光吸收剂添加改性,采用紫外加速老化的方法,考察紫外光吸收剂的添加对温致变色木材热变色性能、热稳定性能、耐候性能以及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吸收剂UV-326和UV-531的添加对温致变色木材的热变色区间以及表面润湿性无明显改变。低添加量的UV-326加入对材料的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经UV-531改性处理后的温致变色木材在冷热循环处理测试中表现出的稳定性欠佳。在紫外加速老化实验中,UV-326的添加对材料8h内的抗老化性有一定改善,UV-531的添加对材料12h以上的抗老化性能表现较好,加入0.4%UV-531的温致变色木材在经过36h的老化处理后,表面总色差可降低23.76%。(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李唯,刘春宁,王元伍,孙玉英,赵辉[2](2018)在《轨道客车车窗密封胶耐老化性及修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轻车体质量、提高车辆密封性和乘坐舒适性,高铁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弹性胶粘剂用于车辆部件的连接及密封。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达到4级修程车辆的车窗密封胶进行耐老化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密封胶仅在外表层1 mm深度范围内形成裂纹、发生化学降解,而内部无明显的老化迹象;制定的返修方案(先去除外表面约3 mm厚的原始胶层,再重新密封),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8年04期)
许佳琪,沈海颖,曹金珍[3](2018)在《TiO_2/PDMS增强表面热改性木材耐老化性的协同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表面热改性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室外用木材,但易受光照和水分的作用发生老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探究一种有效可行的改性方法提高表面热改性木材的耐老化性能十分必要。【方法】本研究采用二氧化钛(TiO_2)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单独或复合处理作为表面热改性的预处理手段,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其微观结构和表面物质的变化,探讨了不同处理手段对于提高表面热改性木材耐老化性能的改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结果】TiO_2或PDMS单独改性处理不能有效提高表面热改性材的耐老化性能。TiO_2/PDMS复合改性处理有效提升了表面热改性材在老化过程中的颜色稳定性、疏水性能和耐磨性能,这是TiO_2的紫外屏蔽效应和PDMS的防水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木材表面形成的纳米TiO_2能够散射、反射和吸收紫外光,防止木材内部组分因吸收紫外光发生剧烈降解,PDMS可减少TiO_2颗粒因水分和摩擦影响而产生的流失。【结论】TiO_2/PDMS复合改性处理对改善表面热改性材耐老化性能具有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旭,李素英,朱梦玲[4](2018)在《TiO_2水溶胶改善聚丙烯土工布耐老化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TiO_2水溶胶处理对聚丙烯土工布耐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水溶胶,测试了经过TiO_2水溶胶处理后聚丙烯土工布不同老化时间下的耐酸性、耐碱性、耐水洗性和耐金属离子性。结果表明:TiO_2水溶胶在钛酸丁酯质量分数13%,冰醋酸质量分数25%,搅拌时间70min时,处理所得聚丙烯土工布防紫外线整理效果最好;经TiO_2水溶胶浸渍整理处理后的聚丙烯土工布防紫外性能得到提高,其耐酸碱性、耐水洗性、耐金属离子性较好。认为:TiO_2水溶胶处理能改善聚丙烯土工布的耐老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本刊编辑部[5](2018)在《具有高耐腐蚀耐老化性的含有树脂组合物的轮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授权公告号:CN 105175804B授权公告日:2017年12月19日专利权人: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发明人:王小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和耐老化的含树脂的胎侧胶及其制备方法。该胶料主要组分和用量为:橡胶100,聚缩醛树脂10~20,呋喃环氧树脂5~10,白炭黑20~30,碳纤维3~5,硅烷偶联剂1~3,环保芳烃油2~5,硫黄2~5,促进剂1~3。加入聚缩醛树脂、呋喃环氧树脂(本文来源于《橡胶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曾祥玲[6](2016)在《豆基胶黏剂制备杨木胶合板耐老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豆基胶黏剂胶接人造板耐老化性直接影响其制品的使用寿命,研究其耐老化性及影响因素,对豆基胶黏剂的改性和应用,提高其人造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干湿循环老化试验方法、气候箱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和自然老化试验方法,对豆基胶黏剂制备杨木胶合板进行加速老化处理,以胶合强度为其耐老化性能表征。主要结论如下:(1)环氧树脂改性豆基胶黏剂(SM/EP)制备杨木胶合板试件经过8个水温分别为(25±3)℃(WD1)、63±2)、C(WD2).(95±2)℃(WD3),干燥温度为120℃的浸渍-干燥老化循环后,其表、芯层胶合强度下降率的结果分别为:WD1:26.05%和34.86%,WD2:19.33%和27.52%,WD3:55.46%和75.23%,且3组实验结果均表明SM/EP胶黏剂杨木胶合板耐高温水性和耐老化性优于叁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叁聚氰胺含量4%)胶黏剂胶合板。(2)SM/EP胶黏剂制备杨木胶合板试件在温暖潮湿(温度(32±2)℃,湿度(90±3)%)的环境下不耐霉菌侵蚀,约30天后胶合强度降为0 MPa。(3)SM/EP胶黏剂制备杨木胶合板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老化1年与其经过2个WD1加速老化循环后的老化程度相当,老化2年后SM/EP胶黏剂制备杨木胶合板表芯层胶合强度分别下降了17.65%和19.27%,耐老化性优于MUF(叁聚氰胺含量4%)胶黏剂胶合板。(4)环氧树脂改性后胶黏剂交联密度、韧性和延展性增加,其耐水胶接性能和耐老化性能提高。(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李冬灵,单志华,杨萌,朱洪亮[7](2014)在《植-醛结合鞣法刚性模块耐老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儿茶素与戊二醛形成的刚性模块、先植后醛鞣皮粉、先醛后植鞣皮粉分别进行紫外老化和热老化试验,再从颜色变化、水分含量、耐湿热稳定性、Td、单宁耐水洗耐汗渍能力等方面,分析叁者的耐紫外老化和耐热老化的程度。结果表明:(1)3个试验组中,儿茶素与戊二醛形成的刚性模块,具有最强的耐紫外老化和耐热老化能力;(2)由于先植后醛的方法能够有利于该刚性模块的形成,因此,先植后醛的鞣法较先醛后植的鞣法有着更好的耐紫外老化和耐热老化能力,其中耐紫外老化能力相对耐热老化能力强(本文来源于《中国皮革》期刊2014年13期)
顾伟[8](2013)在《聚丙烯的透明性和耐老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用了叁种不同的聚丙烯原料,采用不同的抗氧体系,光稳体系,酸吸收体系以及成核体系,通过改变各体系材料的用量,并经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具有不同性能的聚丙烯材料。用25kGy剂量的γ射线对制得的材料进行辐照,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DSC、POM、毛细管流变仪、旋转流变仪、雾度计、聚合物色度计、SEM等表征手段对辐照前后改性PP的力学性能、结晶行为、流变性能、透明性、黄色指数及断面形态进行了研究。采用外协测试对材料的分子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制备透明性和耐老化聚丙烯材料的最佳接枝工艺条件、耐辐照助剂种类、不同类别配比及用量,得出了耐辐照医用聚丙烯的最优配方。对原料进行了分析,以及引用进口料PP-R370Y与实验制得的改性PP进行了性能和颜色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主抗氧剂1010,1076等均不能满足透明的实验要求。最佳的抗氧体系为采用亚磷酸酯类抗氧剂627,其最佳用量为0.2wt%;最佳的光稳定体系为采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783,且最佳用量为0.2wt%;酸吸收体系采用纳米插层复合材料酸吸收剂HT-10,最佳用量为0.05wt%;采用山梨醇类成核剂NX8000,用量为0.3wt%,透明性较好。(2)与纯PP相比,最优配方改性PP的结晶速率明显提高,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分别提高了7.8℃和27.4%;改性PP的断裂伸长率及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略有下降,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模量均明显提高;加入成核剂390和NX8000均能明显降低PP的雾度,最低可达到7%;辐照后材料的黄色指数为8.8。(3)纯PP的剪切粘度较低,添加助剂后,材料的表观粘度都较纯PP有所增加。在同一剪切速率下,辐照前改性PP的剪切粘度明显大于辐照后改性PP的剪切粘度。(4)与其它两种原料相比,PP-S的力学性能保持的最好,雾度最小,黄色指数最低。原料随着时间发生了降解。(5)实验制得的改性PP除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外,各力学性能均优于进口料PP-R370Y。改性PP的黄色指数略大于进口料,雾度优于进口料。(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3-03-01)
刘晓颖[9](2012)在《脲醛树脂胶接人造板耐老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脲醛树脂因其良好的胶接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而在人造板行业广泛应用。脲醛树脂胶接人造板的耐老化性能直接影响制品的使用寿命与甲醛释放量。研究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因素,提高人造板耐久性,降低人造板甲醛释放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论文采用英国BS5669标准、法国V100标准和V63热水老化法以及浸渍-干燥循环老化法等人工加速老化法,对脲醛树脂及改性产品制备的胶合板进行实验,通过甲醛释放量和胶合强度测定对胶合板耐老化性能进行表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各种加速老化实验方法可以用于人造板老化性能表征。英国标准BS5669叁循环老化法处理,胶合板力学强度下降30%左右。法国V100老化法,胶合强度降低约75%。5次V63老化法循环处理,与BS5669叁循环老化法结果接近,V63老化循环法操作更简单、快速。浸渍-干燥循环老化法简单、快速、有效,3次循环处理能够较好地表征人造板老化效果。(2)高温、高湿、酸性条件明显加速脲醛树脂及改性产品制备的胶合板老化程度。(3)叁聚氰胺改性可以提高脲醛树脂胶接胶合板耐老化性能。随叁聚氰胺添加量增加(M/U=1%-20%),胶合板耐老化性增强。少量叁聚氰胺(M/U=5%)添加,可以有效减小制备工艺条件对胶合板力学性能及甲醛释放量造成的影响,使胶合板各性能相对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18)
陈凯[10](2012)在《SBS改性沥青关键工艺参数及耐老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性沥青技术指标随着关键工艺参数的不同,体现出特有的变化规律,这不仅与基质沥青、SBS改性剂、及其两者之间的作用程度有关,还与改性工艺条件有紧密的联系,而且宏观形态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究其根本都是沥青相与SBS相微观结构发生变化所引起的。本文从剪切时间、剪切温度、发育时间以及存储温度四个方面来研究工艺参数对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的影响规律。针对每一种工艺参数的研究,主要通过对比分析其影响SBS改性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粘度一系列常规指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SBS与沥青相互作用机理,阐述不同工艺参数对SBS改性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程度。此外,利用荧光显微镜观测不同工艺参数影响SBS相与沥青相的形态变化,并结合IPP图像信息分析结果,从微观角度解释工艺参数影响改性沥青宏观技术指标的原因。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助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质的改善效果,笔者对SBS改性沥青分别添加一定剂量的胶粉、湖沥青、超细碳酸钙叁种不同助剂来研究助剂及其剂量对SBS改性沥青性质指标的影响情况。最后,通过已有的老化机理和室内试验,综合分析老化对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的不同影响程度。并且针对不同的老化方式(主要为热氧老化和紫外光氧老化)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进行评述,进而探讨SBS改性沥青耐老化性能。(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2-06-04)
耐老化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减轻车体质量、提高车辆密封性和乘坐舒适性,高铁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弹性胶粘剂用于车辆部件的连接及密封。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达到4级修程车辆的车窗密封胶进行耐老化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密封胶仅在外表层1 mm深度范围内形成裂纹、发生化学降解,而内部无明显的老化迹象;制定的返修方案(先去除外表面约3 mm厚的原始胶层,再重新密封),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老化性论文参考文献
[1].高力娇,朱晓冬,刘乾,菅智斌,李培培.改性热敏黑温致变色木材的耐老化性研究[J].森林工程.2018
[2].李唯,刘春宁,王元伍,孙玉英,赵辉.轨道客车车窗密封胶耐老化性及修补技术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8
[3].许佳琪,沈海颖,曹金珍.TiO_2/PDMS增强表面热改性木材耐老化性的协同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
[4].张旭,李素英,朱梦玲.TiO_2水溶胶改善聚丙烯土工布耐老化性的研究[J].棉纺织技术.2018
[5].本刊编辑部.具有高耐腐蚀耐老化性的含有树脂组合物的轮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J].橡胶科技.2018
[6].曾祥玲.豆基胶黏剂制备杨木胶合板耐老化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7].李冬灵,单志华,杨萌,朱洪亮.植-醛结合鞣法刚性模块耐老化性研究[J].中国皮革.2014
[8].顾伟.聚丙烯的透明性和耐老化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
[9].刘晓颖.脲醛树脂胶接人造板耐老化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10].陈凯.SBS改性沥青关键工艺参数及耐老化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