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艳1张艳辉1郭大江2
(1.迁安市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3000;2.迁安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作者简介:郭颖艳(1971.15-),女,本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妇产科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以下简称康复治疗仪)联合针刺治疗产妇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在传统诱导排尿基础上使用康复治疗仪,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解除尿潴留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解除尿潴留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仪联合针刺可及时解除尿潴留,缓解患者痛苦。
【关键词】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仪;针刺;尿潴留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095-02
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1],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产后尿潴留不仅增加产妇的痛苦,还能影响子宫收缩,减少乳汁的分泌,不利于母乳喂养。我院2006年引进了南京华贝电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BC-2000产妇康复治疗仪,并联合针刺应用于尿潴留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发生的尿潴留产妇40例,均符合诊断标准,按发生尿潴留的时间顺序不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5例,剖宫产12例,自然分娩8例,年龄22~40岁;对照组20例,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4例,剖宫产11例,自然分娩9例,年龄23~38岁,两组产妇产次、年龄及分娩方式,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排尿方法(如听流水声或热水冲洗会阴部等),同时使用康复治疗仪,治疗仪使用方法:接通治疗仪电源,打开开关,将电极治疗片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及骶尾部各一片,调节治疗强度约100HZ左右,然后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可逐渐加大到200~220HZ,时间50分钟。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
①针刺穴位:气海、中极、关元、归来(双)、三阴交(双)。
②针刺方法:产妇仰卧位,腘窩处垫一软枕,腿呈半屈膝状,使腹部放松。用30号1.5-2寸毫针,中极穴向下斜刺0.5-1寸,气海穴直刺1-1.5寸;关元穴向下斜刺0.5-1寸;归来穴向下斜刺0.5-1寸;三阴交穴直刺1-1.5寸。进针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
1.2.3疗效评定:治疗1次后能自解小便,一次性排空尿液,未再复发者为治愈;治疗1次后排出大部分尿液,须再巩固治疗者为有效;不能排尿,无尿意,膀胱胀痛无改善为无效。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两组产妇尿潴留疗效比较,见表1。
3讨论
3.1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及产后治疗仪的作用:产后尿潴留主要是由于胎头先露对膀胱颈及骨盆底的长时间压迫,产生暂时性神经支配障碍,使膀胱黏膜水肿,膀胱肌肉收缩功能障碍,另外,产后产妇体力尚未恢复,腹壁松弛,腹压降低,加上会阴切口和尿道周围组织损伤性疼痛刺激尿道括约肌发生痉挛,都可严重干扰产妇的排尿功能,而导致尿潴留;剖宫产产妇麻醉后,膀胱肌受到不同程度的麻痹,影响膀胱括约肌的舒缩功能,从而影响产妇的排尿,导致尿潴留。产后康复治疗仪通过电流作用骶尾部,对其肌肉进行刺激,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肌肉酸痛,缓解疲劳,使盆腔肌肉和筋膜产生规律运动,带动膀胱壁肌肉节律性运动,另外,增加膀胱逼尿肌收缩力,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膀胱黏膜充血得到改善而顺利排尿。
3.2尿潴留的针刺疗法:尿潴留属中医的“癃闭”范畴[2],产时冲任受损,产后多虚多寒,肾气不足,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产妇术后疼痛,活动不便,心情紧张、害怕,易致气机阻滞,加重膀胱气化不利,造成小便不通。中极属任脉经穴,在病变的局部,为膀胱的募穴,能调理气血,益肾助阳,使膀胱气化功能增强;气海和关元两穴均为任脉之补虚要穴,温肾壮阳、培补元气,针刺二穴能达到调节三焦、通调水道之功效。归来为足阳明胃经穴位,能通调局部气血,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之穴,能健脾益气,调补肝肾,与上述诸穴相配,共同促进膀胱的气化功能,从而使小便通利,尿液排出。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4结论
通过以上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康复治疗仪结合针刺疗法能够较快解决产妇尿潴留问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小萍.基础护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5
[2]马尧.针刺四关穴治疗产后尿潴留51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84
[3]赵艳.针刺中极穴为主治疗产后尿潴留36例[J].中国乡村医药,2005,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