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插管论文-穆祉锟,杨昌,胡义杰

股动脉插管论文-穆祉锟,杨昌,胡义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股动脉插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股动脉插管,体外循环,神经系统并发症,脑卒中

股动脉插管论文文献综述

穆祉锟,杨昌,胡义杰[1](2019)在《股动脉插管的体外循环与神经系统并发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以股动脉为主的外周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外科的微创手术、复杂二次开胸手术、心肺辅助操作和困难气道麻醉管理等情况,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其相关并发症,特别是神经系统并发症,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就该问题综述如下。逆行主动脉夹层所(本文来源于《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曦,陈建峰,肖诗亮[2](2019)在《腋动脉插管联合股动脉插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腋动脉插管联合股动脉插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7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腋动脉插管联合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手术。结果:2例(2.5%)在术中出现假腔灌注,1例在术中出现不可控出血,4例(5.0%)脑部并发症, 1例(1.3%)肺部感染,4例死亡,1例术后不清醒,1例偏瘫,3例出现插管位置皮肤延迟愈合、感染,2例(2.5%)肾功能不全,术后均未出现插管远端肢体缺血及神经损伤。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88~321 min,平均(231±30.1)min,心肌阻断时间67~152 min,平均(95±21.1)min,全身停循环时间2~5 min,平均(3±0.8)min。结论:腋动脉插管联合股动脉插管能有效保证重要器官的灌注、减少插管并发症、缩短全身停循环时间,安全用于累及弓部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雷,肖立琼,杨婷,黄福华,陈鑫[3](2019)在《股动脉和腋动脉插管应用于主动脉弓部手术的结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股动脉和腋动脉插管在成人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及结果比较。方法选取行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58例,根据术中采用的插管方式分为股、腋动脉两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方式、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脑灌注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术后心功能恢复、插管相关并发症和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结果两组共计3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主动脉阻断时间股动脉组(113±18) min、腋动脉组(117±16) min;脑灌注时间股动脉组(25±6) min、腋动脉组(25±6) min、两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股动脉组(266±24) min、腋动脉组(267±24) min患者术后清醒时间股动脉组(37±26) h、腋动脉组(38±26) h;气管插管时间股动脉组(64±6) h、腋动脉组(63±7) h;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股动脉组(8.5±2.1) d、腋动脉组(8.1±2.2) d、休克的发生率、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动脉和腋动脉插管对行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术后脑部并发症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王浩然[4](2018)在《一例犬股动脉插管动物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以犬为实验动物,术前5天令其适应手术环境,手术24h前禁饲,6h前禁水。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手术方案进行操作,成功建立了犬股动脉插管的动物模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19期)

肖维良[5](2018)在《用经股动脉插管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的效果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用经股动脉插管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核工业416医院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58例难治性大咯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试验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插管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止血的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9.07%),P<0.05。试验组患者止血的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止血的成功率(76.74%),P<0.05。结论:用经股动脉插管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显着,可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8年12期)

王成珍,薛冬辉,张戈[6](2018)在《流程化管理在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DSA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流程化管理在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行全脑血管DSA和支架置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240例分为两组。2016年的120例(试验组)采用流程化管理,接受经过流程化处理的DSA检查前后的护理干预。其内容包括成立DSA流程化管理小组、制定护理管理流程和针对DSA检查相关并发症建立应急预案。2015年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术后3d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调查患者对DSA手术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试验组患者对DSA手术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0%vs.91.67%)(P<0.05)。结论在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DSA患者实施围术期流程化管理护理能显着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8年02期)

文科,林哲绚,林文昊,韩溟[7](2016)在《大鼠股动脉插管——一种有创血压监测及短时连续采血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大鼠BP监测及连续采血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SD大鼠股动脉,结扎远心端、夹闭近心端,剪口、插管、连接叁通阀,监测BP及采集动脉血。结果:该法监测大鼠股动脉BP为(130.9±10.8)mm Hg;同时可进行6 h内间隔0.5 h连续采血(500~600μL/次)。结论:该法能为大鼠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张军,胡彬,梁飞,张刚,张海洲[8](2016)在《腋动脉和股动脉插管对主动脉A型夹层深低温停循环患者预后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比较股动脉插管(FAC)和腋动脉插管(AAC)两种灌注模式临床预后的优劣,期望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找到一种更为可靠有效的灌注模式。方法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AAC和FAC两种插管灌注模式的临床预后。结果总共纳入11个临床研究,共计有988例患者进入分析对比(AAC=495,FAC=493)。同FAC相比,AAC降低了住院死亡率风险[风险比(RR):0.35;95%置信区间(CI):0.23~0.53;P<0.0001]和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PND)(RR:0.49;95%CI:0.33~0.72;P=0.0003)。结论本meta分析表明,在深低温停循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死亡率和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发生率上,AAC优于FAC插管灌注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张戈军,徐仲英,蒋世良,赵世华,凌坚[9](2015)在《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经股动脉逆行插管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第2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Ⅱ)经股动脉逆行插管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疗效。方法室间隔缺损患者5例,年龄5~53岁,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缺损为4~6mm。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经股动脉逆行插管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24小时、6个月及1年行超声心动图、X线平片及心电图进行随访。结果造影显示室间隔缺损3~5mm,肺动脉压为14~28mmHg(1mmHg=0.133kPa)。5例封堵器植入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2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术后24小时5例室间隔缺损均完全闭合。随访中未见室间隔缺损再通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部分有选择的病例,应用ADOⅡ经股动脉逆行插管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可行,可简化操作流程。(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2015年06期)

贾秀伟,孙之皓,李文学[10](2015)在《犬股动脉插管动物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建立犬股动脉插管动物模型,采用舒泰50进行全身麻醉,将动脉插管从鬐甲处植入,并沿皮下至腹股沟股动脉处。此模型的建立为采血、血压测定等多项科学试验提供了动物模型。(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5年02期)

股动脉插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腋动脉插管联合股动脉插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7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腋动脉插管联合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手术。结果:2例(2.5%)在术中出现假腔灌注,1例在术中出现不可控出血,4例(5.0%)脑部并发症, 1例(1.3%)肺部感染,4例死亡,1例术后不清醒,1例偏瘫,3例出现插管位置皮肤延迟愈合、感染,2例(2.5%)肾功能不全,术后均未出现插管远端肢体缺血及神经损伤。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88~321 min,平均(231±30.1)min,心肌阻断时间67~152 min,平均(95±21.1)min,全身停循环时间2~5 min,平均(3±0.8)min。结论:腋动脉插管联合股动脉插管能有效保证重要器官的灌注、减少插管并发症、缩短全身停循环时间,安全用于累及弓部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动脉插管论文参考文献

[1].穆祉锟,杨昌,胡义杰.股动脉插管的体外循环与神经系统并发症[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9

[2].张曦,陈建峰,肖诗亮.腋动脉插管联合股动脉插管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

[3].王雷,肖立琼,杨婷,黄福华,陈鑫.股动脉和腋动脉插管应用于主动脉弓部手术的结果比较[J].心脏杂志.2019

[4].王浩然.一例犬股动脉插管动物模型的建立[J].科学技术创新.2018

[5].肖维良.用经股动脉插管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

[6].王成珍,薛冬辉,张戈.流程化管理在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DSA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8

[7].文科,林哲绚,林文昊,韩溟.大鼠股动脉插管——一种有创血压监测及短时连续采血方法[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6

[8].张军,胡彬,梁飞,张刚,张海洲.腋动脉和股动脉插管对主动脉A型夹层深低温停循环患者预后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6

[9].张戈军,徐仲英,蒋世良,赵世华,凌坚.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经股动脉逆行插管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疗效评价[J].临床荟萃.2015

[10].贾秀伟,孙之皓,李文学.犬股动脉插管动物模型的建立[J].动物医学进展.2015

标签:;  ;  ;  ;  

股动脉插管论文-穆祉锟,杨昌,胡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