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震动论文-李华东,邹超群

列车震动论文-李华东,邹超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列车震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列车震动荷载,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稳定性

列车震动论文文献综述

李华东,邹超群[1](2018)在《列车震动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高速铁路隧道出口边坡为研究对象,在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岩体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为受卸荷结构面控制的块体顺坡向滑塌破坏。通过建立边坡的叁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边坡在天然工况(施工平台及隧道开挖前)和列车震动荷载工况下,沿隧道走向剖面上的应力、变形及剪应变增量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施工平台开挖及列车震动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施工平台开挖及列车震动荷载,可能在开挖面附近及坡内软岩夹层中引起局部的变形破坏,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小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黄泽军[2](2016)在《考虑移动列车荷载的高铁隔震桥梁地震动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速铁路桥梁在铁路系统中的比重日益增高,研究列车荷载下高铁隔震桥梁地震动响应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本文中,对简化的车桥耦合系统及移动列车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隔震桥梁地震动响应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建立了简化车桥耦合系统地震动响应模型,研究了7条不同地震烈度作用下的高铁隔震桥梁动力响应。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高速铁路隔震桥梁模型,根据高铁车辆模型的参数,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考虑简化的车桥耦合的高铁隔震桥梁动力模型,对全桥不考虑列车的高铁隔震桥梁模型和考虑了车桥耦合的高铁隔震桥梁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不考虑列车的高铁桥梁模型振动频率均大于考虑车桥耦合模型,且不考虑列车的桥梁模型振动频率与车桥耦合模型差值较小,在5%以内。由此可知,桥梁模型与车桥耦合模型自振特性存在一定差异,考虑车桥耦合体系比不考虑列车的桥梁体系的各阶频率小。(2)介绍了高铁隔震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重点分析未考虑车桥耦合的全跨不等高高铁隔震桥梁的地震响应,主要介绍如何建立不考虑列车的高铁桥梁模型,重点对其典型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计算分析与研究。系统分析和比较了不考虑列车时在7条地震波作用下高铁隔震桥梁模型的动力响应,研究不等高桥墩的全跨高速铁路隔震桥梁的在顺桥向和横桥向下的地震动响应。(3)考虑了地震作用及车桥耦合组合模型,分析基于车桥耦合模型的高铁桥梁在7条地震波作用下,进行了高铁隔震桥梁地震动响应分析,分别考虑中震和大震下高铁隔震桥梁在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地震动响应。分析全跨桥梁在不同桥墩高度、不同高速列车行车的位置等因素对高铁隔震桥梁系统地震动响应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考虑车桥耦合与未考虑车桥耦合的高铁隔震桥梁地震动响应的性能。(4)重点介绍考虑移动列车荷载过桥振动模拟分析,分析高速列车以不同的时速行驶过高铁桥梁时,得到在移动高速列车荷载下梁体的振动响应分析结果和得到在移动高速列车荷载下桥墩的振动响应分析结果,研究移动列车荷载过桥时高铁隔震桥梁的响应,分析桥梁及不同高度桥墩的响应情况。展开考虑高速移动列车荷载过桥与地震动组合模拟分析,分析桥梁在组合振动情况下的桥梁动力性能。(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6-12-03)

张业民,周传璐,宋涛[3](2013)在《隧道中高速列车震动所产生的路基动应力集中》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速列车产生的震动,基于弹性波的散射理论,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研究了隧道中板型路基上的圆孔对SV波的散射和动应力集中,得到了问题的解析解,给出了路基中动应力集中因子的数值解,分析了路基的剪切模量的大小、波数等对动应力集中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分析表明,板型路基的剪切模量的大小、波数等是影响动应力集中的重要因素,为隧道中板式路基的高速列车震动评价和地震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列车震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高速铁路桥梁在铁路系统中的比重日益增高,研究列车荷载下高铁隔震桥梁地震动响应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本文中,对简化的车桥耦合系统及移动列车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隔震桥梁地震动响应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建立了简化车桥耦合系统地震动响应模型,研究了7条不同地震烈度作用下的高铁隔震桥梁动力响应。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高速铁路隔震桥梁模型,根据高铁车辆模型的参数,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考虑简化的车桥耦合的高铁隔震桥梁动力模型,对全桥不考虑列车的高铁隔震桥梁模型和考虑了车桥耦合的高铁隔震桥梁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不考虑列车的高铁桥梁模型振动频率均大于考虑车桥耦合模型,且不考虑列车的桥梁模型振动频率与车桥耦合模型差值较小,在5%以内。由此可知,桥梁模型与车桥耦合模型自振特性存在一定差异,考虑车桥耦合体系比不考虑列车的桥梁体系的各阶频率小。(2)介绍了高铁隔震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重点分析未考虑车桥耦合的全跨不等高高铁隔震桥梁的地震响应,主要介绍如何建立不考虑列车的高铁桥梁模型,重点对其典型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计算分析与研究。系统分析和比较了不考虑列车时在7条地震波作用下高铁隔震桥梁模型的动力响应,研究不等高桥墩的全跨高速铁路隔震桥梁的在顺桥向和横桥向下的地震动响应。(3)考虑了地震作用及车桥耦合组合模型,分析基于车桥耦合模型的高铁桥梁在7条地震波作用下,进行了高铁隔震桥梁地震动响应分析,分别考虑中震和大震下高铁隔震桥梁在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地震动响应。分析全跨桥梁在不同桥墩高度、不同高速列车行车的位置等因素对高铁隔震桥梁系统地震动响应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考虑车桥耦合与未考虑车桥耦合的高铁隔震桥梁地震动响应的性能。(4)重点介绍考虑移动列车荷载过桥振动模拟分析,分析高速列车以不同的时速行驶过高铁桥梁时,得到在移动高速列车荷载下梁体的振动响应分析结果和得到在移动高速列车荷载下桥墩的振动响应分析结果,研究移动列车荷载过桥时高铁隔震桥梁的响应,分析桥梁及不同高度桥墩的响应情况。展开考虑高速移动列车荷载过桥与地震动组合模拟分析,分析桥梁在组合振动情况下的桥梁动力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列车震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华东,邹超群.列车震动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岩土工程技术.2018

[2].黄泽军.考虑移动列车荷载的高铁隔震桥梁地震动响应研究[D].广州大学.2016

[3].张业民,周传璐,宋涛.隧道中高速列车震动所产生的路基动应力集中[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标签:;  ;  ;  ;  

列车震动论文-李华东,邹超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