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标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建设,公共环境标识系统,建构
环境标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孙贺峰[1](2019)在《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公共环境标识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其不仅代表着城市的文化特色,其起到视觉语言引导作用,能够为城市居民、外来游客形成有序的引导,这对于城市形象与城市名片建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下文就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建构现状与措施展开具体研究。(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11期)
何睿[2](2019)在《基于道教文化背景下的江西龙虎山景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我国人民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显着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当下时尚、休闲、享受的代名词。虽然中国有着庞大的旅游市场,但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旅游景区数不胜数,旅游景区的竞争也是金鼓齐鸣、并驱争先。特色游、文化游、自助游已经成为当下旅游的主流。江西龙虎山旅游景区作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道教祖庭之一,其文化地位和历史地位对于全国来说是举足轻重的,但是这么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风景名胜区却缺少与其相匹配的环境标识系统和景区环境导视系统,这样的缺失对于江西着名风景名胜区的品牌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构建龙虎山景区环境标识系统对于江西龙虎山景区旅游品牌的打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江西龙虎山旅游景区道教文化背景、道教艺术元素、旅游景点建设、景区理念定位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探究将道教文化融入到江西龙虎山旅游景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的理念与探索性方案,以达到提高江西龙虎山景区旅游品牌形象,丰富道教旅游文化内涵,强化龙虎山旅游景区品牌竞争力的作用。以期能为我国道教文化背景的旅游景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31)
钱明琛[3](2019)在《基于“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西安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以及国内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城市公共设施备受重视,城市标识系统成为城市公共设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系统化、人性化、以及个性化的标识系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西安基于“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和优化生活环境的质量对城市发展和人们来说不可或缺,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也逐渐追求更加便捷完善的生活方式,因此,与城市管理及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的完善也逐渐受到越来越高程度的重视。但是城市中仍然存在着公共环境标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现如今高效率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现象,以及城市整体形象也因此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等问题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合理的、系统的城市公共环境标识设计不仅能满足人们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特征的需求,同时对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的相关理论,并通过系统的实地调研、分析评价、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城市环境中的公园、广场、大学、居住区及交通环境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中各类标识系统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对其作出基本的评析,总结归纳出西安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现存问题及缺陷,最终提出能提升西安城市形象和适合西安城市环境的标识系统的设计策略及方法。最后,结合西安市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针对西安市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标识系统提出相关的设计改造方案,从而让研究结果实现实用性的意义,对西安城市形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今后公共环境标识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0)
马劭磊[4](2018)在《浅析大学空间环境标识系统对提升校园形象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空间建设中,大学空间环境已成为城市形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在大学空间环境中,环境标识系统逐渐渗透到空间环境的各个角落,它是完善大学教育硬件设施、提升大学对外形象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构建特色校园形象的大学建设起到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6期)
苟倩[5](2018)在《商业步行街环境标识系统现状问题及设计策略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步行街环境标识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之一,对解读空间、渲染文化、提示信息以及营造城市形象都有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分析商业步行街环境标识系统现状问题,从而对相应设计策略展开探讨,最后从环境标识信息传达有效性、整体性设计与人性化设计叁个方面找到解决现状问题的策略,为其他设计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期刊2018年05期)
董梦琪[6](2017)在《在地化风景旅游环境标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标识系统作为风景旅游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最基本的指引与导向的功能,完成相关旅游信息的传递,同时还是风景旅游环境形象的载体和在地化特质的延伸。本文以风景旅游环境的在地化特色和标识系统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在地化特质为切入点,结合大量风景旅游环境标识系统设计的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在地化特质在标识系统设计中的运用及在地化特质在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必要性。通过将在地化设计的创作源泉分为自然环境形态、历史文化背景、地域人文风情叁种类型,分别研究其在标识系统设计中的提取及表达运用的过程,并从中总结出风景旅游环境在地化的标识系统设计应当遵循的设计原则,最终将研究的在地化元素的表达方法运用于实践中。以盐城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的标识系统为研究案例,具体探讨实践运用途径,提炼出最具景区在地化特质的元素,转化为相对应的符号化语言运用于景区的标识系统设计中。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与总结,能够对风景旅游环境标识系统的在地化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使风景旅游环境标识系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景区,向游人展现最具代表性的在地化特质,增强风景旅游环境的文化底蕴和形象魅力。(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12-27)
林芝[7](2017)在《论情感化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对大众审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通过平面设计与建筑主体、审美研究与信息传递的互相融合反映空间及使用场所的视觉语言。目前它已成为加强品牌效应的强大工具。情感化的环境标识系统拥有独特的情感、文化价值的内涵,高品质的美感,借由对空间视觉美的外在体验,激发人们内在的深层次的审美欲望。文章以探讨哲学思想和设计的关系作为理论基点,对空间设计的体验以及外在设计影响内在欲望的角度来论述情感化环境标识设计是如何影响大众审美的。(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7年11期)
林芝[8](2017)在《优化与更新——高校校园环境标识系统再设计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公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作为城市的文化性品牌也要与时俱进,审视自身的品牌化结构,尤其是展现大学整体形象和风貌的校园环境标识系统是否科学、规范和人性。文章从对目前高校识别系统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如何优化和更新环境标识系统的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优秀的案例论述高校校园环境标志再设计的设想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7年10期)
王岳[9](2017)在《医院环境标识导向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院作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开放性场所,拥有巨大的人流量,如何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识别导向信息,提高时间效率,同时缓解紧张压抑的心理,需要一个系统规范且人性化的医院环境标识导向系统去完成。目前,我国医环境标识导向设计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需要不断引入新的标识导向设计理念去完善,因此,医院环境标识导向系统的研究具有良好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医院标识导向的实用导向功能和人性化设计为研究主线,结合图示符号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首先对标识导向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进行论述分析;之后从符号学角度切入介绍了标识导向设计的符号学意义,进而对标识导向的导向功能和人性化设计的分析,进一步完善对标识导向设计的理解,探讨人性化设计对标识导向系统的重要作用及审美功能为主导的设计原则;最后以南昌第一附属医院为例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用实例论证之前的设计思想,提出若干建议,希望对以其为代表的医院环境标识导向设计有所帮助,印证了本文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价值,并开拓了新的标识导向设计发展空间。本文采用个案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比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国外优秀的医院环境标识导向设计案例,搜集了丰富的图片资料,将所得的研究理论及设计方法运用到我国医院环境标识导向系统中去,为我国的医疗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黄爱红,窦钟伟[10](2016)在《青岛八大关街区步行环境标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较为完善的步行环境标识系统,从步行环境标识系统的内涵出发,对标识系统的分类与功能进行总结.通过对八大关历史街区的步行环境标识系统进行调研,分析了八大关街区的区域要素和标识系统的现状,总结出八大关街区步行环境标识系统现存的主要问题,从宏观层面(设计定位、设置要求等)和微观层面(位置确认标识、综合信息标识、导向标识、辅助标识等的详细设计)提出了步行环境标识的具体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环境标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我国人民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显着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当下时尚、休闲、享受的代名词。虽然中国有着庞大的旅游市场,但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旅游景区数不胜数,旅游景区的竞争也是金鼓齐鸣、并驱争先。特色游、文化游、自助游已经成为当下旅游的主流。江西龙虎山旅游景区作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道教祖庭之一,其文化地位和历史地位对于全国来说是举足轻重的,但是这么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风景名胜区却缺少与其相匹配的环境标识系统和景区环境导视系统,这样的缺失对于江西着名风景名胜区的品牌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构建龙虎山景区环境标识系统对于江西龙虎山景区旅游品牌的打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江西龙虎山旅游景区道教文化背景、道教艺术元素、旅游景点建设、景区理念定位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探究将道教文化融入到江西龙虎山旅游景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的理念与探索性方案,以达到提高江西龙虎山景区旅游品牌形象,丰富道教旅游文化内涵,强化龙虎山旅游景区品牌竞争力的作用。以期能为我国道教文化背景的旅游景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标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孙贺峰.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建构[J].当代旅游.2019
[2].何睿.基于道教文化背景下的江西龙虎山景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D].南昌大学.2019
[3].钱明琛.基于“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西安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9
[4].马劭磊.浅析大学空间环境标识系统对提升校园形象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
[5].苟倩.商业步行街环境标识系统现状问题及设计策略初探[J].重庆建筑.2018
[6].董梦琪.在地化风景旅游环境标识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17
[7].林芝.论情感化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对大众审美的影响[J].建筑与文化.2017
[8].林芝.优化与更新——高校校园环境标识系统再设计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7
[9].王岳.医院环境标识导向系统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10].黄爱红,窦钟伟.青岛八大关街区步行环境标识系统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