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思想背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俄国民粹派
历史思想背景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臣[1](2019)在《恩格斯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脉络》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是在由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和俄国社会发展出现阶段性特征、恩格斯开始重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思想缘起等构成的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并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展现出特定的历史发展脉络,即呈现为叁个历史阶段:19世纪70年代中前期的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的基本形成;19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前期的继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天府新论》期刊2019年02期)
李奇儒[2](2019)在《董仲舒教育思想形成之历史背景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董仲舒作为儒学大家,其思想的形成有着鲜明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西汉立国距战国不远,游士之风犹存。加之立国之初,郡国并行体制的失败,促进了对治国理念的思索。其时,随着黄老学说的衰落,儒家思想面临着复兴的机遇。董仲舒敏锐地抓住这一时机,对儒家思想进行革新。基于此而形成的教育思想,重视历史传承教育,强化道统与正统的统一,推进儒家世俗化建设。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影响甚广,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也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欧阳健[3](2019)在《历史背景与事实细节的还原——北大学人“胡适思想批判”一瞥》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批胡,北大不是"主力军",无论数量质量都不及"偏离北京这样的‘文化中心’,得以置身于一套与‘胡适派’完全不同的文化秩序"的山东大学。北大学人的批胡,总体说来是感性多于理性,陈述多于论辩。他们确有他人不具的长处:能在叁言两语之间,揭发外人不知的事实细节,还原被匿迹的历史背景。(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赵菊连[4](2018)在《历史使命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自觉》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品格,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叁农"问题依然严峻的社会背景下提出。虽然乡村振兴有政策的强力支持,但是鉴于当前乡村败落,农村空心化,乡村缺乏建设主体。为此,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有新时代的自觉,在青年中增强历史使命感,通过号召和掌握青年,打破乡村振兴战略中由于乡村空心化而缺乏建设主体的困局。(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22期)
何萍[5](2018)在《罗莎·卢森堡思考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与哲学基础——罗莎·卢森堡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之叁》一文中研究指出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革命民主主义的辩证法。这个理论的特点是由它的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决定的。其历史背景集中表现在叁点上:其一,波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其二,第二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危机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德国工人运动的危机;其叁,俄国革命。这叁点背景决定了她在社会主义的组织形式、社会主义民主等问题上的认识上带有明显的西欧特点,而不同于列宁。其哲学基础是由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构成的:理论基础即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方法论基础即是总体辩证法。由此决定,研究罗莎·卢森堡的革命民主主义的辩证法必须遵循叁个基本原则;其一,坚持整体的历史运动的观点;其二,坚持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其叁,从危机的视角研究罗莎·卢森堡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李晶[6](2018)在《曾国藩刑事法律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国藩刑事法律思想是曾国藩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清末特定的历史时期,带有显着的时代特征。曾国藩刑事法律思想的哲学基础是礼,重典治国是其刑事法律思想的具体运用。研究曾国藩刑事法律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和评析曾国藩法律思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晓忠,李爱丽[7](2018)在《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着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里讲的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的时代变迁,源于五年来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过去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共同构成这一思想的总体框架,其精神实质就是实现从大国迈向强国的理论,而"以人民为中心"乃新时代思想的灵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必将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航向。(本文来源于《江苏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申振钰[8](2017)在《人惑 邪教法轮功成势与二十年特殊思想文化背景历史回顾》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的不断进步,迫使上帝和他所居住的天堂早已从地球上空、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消失了。但是这个上帝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他把头上的灵光换成宇宙盔,把云雾和飞龙换成星际飞船,穿过第四度甚至第八度空间,又重返人间。成了披上科学新装的"新上帝"(新有神论)。(本文来源于《科学与无神论》期刊2017年03期)
赵琴[9](2017)在《时代大背景下个体“伸展区”探索之路——叶圣陶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曹惠民先生研究叶老文学风格之时说过:并不是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的,形成风格是作家在艺术创造上趋于成熟的标志,甚至可以说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对于教育思想亦如此,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几十年来一以贯之,在实践中又在不断发展中,在改革中又在不断传承中,在科学论证中又在不断创新中。这样独特价值的教育思想形成有其必然性,又有其个人独特性。一、时代的印记生活总是人生的大流,正式社会的现实生活和个人的精(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7年04期)
刘仁胜[10](2016)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思想背景——生态学创始人海克尔与达尔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之间的历史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学起源于达尔文,创立于海克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曾多次引用海克尔的研究成果。列宁和毛泽东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建立国家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当中,多次肯定《宇宙之谜》的科学意义和历史价值。生态学与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同时着力。(本文来源于《鄱阳湖学刊》期刊2016年04期)
历史思想背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董仲舒作为儒学大家,其思想的形成有着鲜明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西汉立国距战国不远,游士之风犹存。加之立国之初,郡国并行体制的失败,促进了对治国理念的思索。其时,随着黄老学说的衰落,儒家思想面临着复兴的机遇。董仲舒敏锐地抓住这一时机,对儒家思想进行革新。基于此而形成的教育思想,重视历史传承教育,强化道统与正统的统一,推进儒家世俗化建设。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影响甚广,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也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思想背景论文参考文献
[1].杨志臣.恩格斯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脉络[J].天府新论.2019
[2].李奇儒.董仲舒教育思想形成之历史背景及特点[J].衡水学院学报.2019
[3].欧阳健.历史背景与事实细节的还原——北大学人“胡适思想批判”一瞥[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赵菊连.历史使命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自觉[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5].何萍.罗莎·卢森堡思考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与哲学基础——罗莎·卢森堡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之叁[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8
[6].李晶.曾国藩刑事法律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渊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
[7].张晓忠,李爱丽.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
[8].申振钰.人惑邪教法轮功成势与二十年特殊思想文化背景历史回顾[J].科学与无神论.2017
[9].赵琴.时代大背景下个体“伸展区”探索之路——叶圣陶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J].知识文库.2017
[10].刘仁胜.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思想背景——生态学创始人海克尔与达尔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之间的历史联系[J].鄱阳湖学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