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及清论文-张国刚

晚明及清论文-张国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晚明及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巴达维亚,东印度公司,中国帆船,马尼拉

晚明及清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刚[1](2019)在《澳门与广州:晚明盛清的中欧贸易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557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贸易据点,到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在近叁个世纪的历史中,贸易纠纷一直是中国与欧洲列强矛盾冲突的主要焦点。因为贸易纠纷而牵涉到规则问题、权力问题、宗教问题。传统中国与周边国家通过朝贡体制来维系经贸和政治关系。葡萄牙人当然不满足于仅在广东假冒朝贡之名进行贸易,也不满足在粤、闽、浙从事走私贸(本文来源于《文史知识》期刊2019年06期)

沈歆,张宗明[2](2019)在《晚明文人清课的意义探究——以孙克弘《销闲清课图》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销闲清课图》是明人孙克弘退隐之后对文人闲雅生活的纪实性描写,但时人关于孙克弘私人生活的文字记载却展示了他任性奢华的另一面。晚明文人在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清课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他们自我标榜的迫切需要。这种身份地位的焦虑感,在那些解组归田、科举无望或是从未出仕的文人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孙克弘、费元禄以及陈继儒都颇具代表性,像《销闲清课图》《鼍采馆清课》这样的作品,将清课以诗文书画等形式呈现出来,不仅是艺术的记录和表达,更是文人利用文化特权进行的刻意书写。而底层文人乐纯在《雪庵清史》中对清福的粗浅理解,则反映了文人趣味和生活方式在晚明社会的泛化,以及底层社会在效仿过程中所产生的畸变。(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孔杰斌[3](2018)在《论元杂剧《马陵道》在晚明到清初戏曲系统中的改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元杂剧《马陵道》为例,梳理该剧在晚明文人传奇《天书记》和《重订天书记》、昆曲折子戏《马陵道》以及清初《七国记》传奇中的流变,通过探讨《马陵道》杂剧在晚明至清初戏曲系统中的改写,可了解元杂剧向明清传奇演进、元杂剧昆曲化的面貌及规律。《马陵道》杂剧的改写,体现了晚明文人与民间戏曲观念的差异,反映了通俗小说与戏曲互动的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期刊2018年00期)

罗晓翔[4](2017)在《“国都记忆”与晚明南京的地方叙事——兼论明清时期的国家与城市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南京城市繁荣,商业发达,是一个以消费性、娱乐性着称的城市。以往研究多认为,这一变化既是16世纪江南社会经济变迁的结果,也与南京政治地位的衰落相关。这种将"国家"与"地方"对立的研究范式,仍未能摆脱西方城市发展史观的影响。在文字与图像文本中,晚明南京的"地方性叙事"主动融入国家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对城市"政治属性"的关怀并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加强。这反映了时人对国家与城市共生关系的理解。(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7年06期)

张涛[5](2017)在《清初社盟文人与文学不应被文学史书写边缘化——以晚明士人价值取向视域重构清初文学多样化新秩序》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的繁荣与社会政治关系密切。朝政的文艺走向影响了文学家的创作趋向,文坛风气也由庙堂需求决定。清初文学就是这样。明代文学文柄下移,文学家为了能"自立"而成立文学社盟。清初禁止文人结社,其权在朝廷之贤公卿,使得清初文学表现出庙堂倾向。但随着笔者对明清文学家结盟进程调查的深入,以往对清初文学样态的判断显然并不完全符合文学历史的真实。事实是,明代末年文学家皆有结社经历并受社盟培养,明亡后,很多社盟文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方向,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当时的文坛:有些社盟文人由于历史的"误会"仕清为官,却培养了很多文学新秀;有些隐居山林田间,写出了清初文学的真性情;还有的社盟文人从晚明的社集风流投入到抗清运动中,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壮志情怀;部分社盟文人继续举办结社活动,抒写他们的遗民情结;还有的社盟文人潜心学术,形成清初经世致用之文,清初文学呈现出多样化样态,因此,当前对清初文学的研究就不能只集中在受朝政影响的几位文学家,还应该关注被朝廷边缘化的社盟文人。清初社盟文人与文学不应被文学史书写边缘化。(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张仲谋[6](2016)在《论晚明词坛与清词之复兴》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词坛是清词复兴的逻辑起点。清初词坛的创作主力,无论是高蹈不仕的遗民,还是再仕新朝的贰臣,都是晚明词坛的过来人。晚明词坛对清词复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晚明词学的普及为清词复兴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明人编撰、晚明时期大量刊行的词谱与词选为词学复兴提供了技术支撑;晚明时期环太湖地区蔚然兴起的区域性词人群体,为清代区域性词派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晚明时期由追随王世贞而形成的词坛宗风,对清初词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俞斌[7](2016)在《晚明至清苏州文氏家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作为着名世家的文氏家族后期的历史发展,文章对晚明至清代苏州文氏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梳理材料的方法,文章叙述了清代中期文氏家族族谱的成书过程。并根据族谱,整理了本文主要涉及的晚明至清代文氏族人世系表及存世着作情况。文章将晚明至清分为叁个时间段,运用史料考证、诗史互证等方法,结合了思想史和历史书写等理论,详细叙述了这叁个时间段内文氏家族代表人物,包括文震孟、文震亨、文秉、文乘、文从简、文槽、文果、文点、文搂、文含的人生经历,分析了其思想状况和特点,同时论述了家族由极盛走向衰落,以及后期家族成员如文含等人努力希图复兴的历史过程,钩沉了明清之际文氏家族的重大事件——家难的发生过程。由此综合文氏家族成员的经历、思想、家族发展轨迹以及他人对文氏家族的评论,借鉴拉康关于自我与他者以及凝视的理论,拈出了晚明以来在文氏族人自我认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叁个他者形象——陶渊明、文天祥、文徵明,分别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文氏家族后期发展被覆盖在这叁个巨大的他者阴影之下,他者作为父法,影响着明末以来文氏家族的发展。最后,文章也对文氏家族在清代衰落的原因以及文氏家族中的家风问题作了讨论,指出人丁不旺、科举失败是文氏家族衰落的重要原因,并认为家风的描述可能简单化了文氏家族内部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4)

黄阳兴[8](2016)在《晚明秦淮名妓与清初遗民文化——樊圻、吴宏《校书寇白门湄小影》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17世纪中叶,中国正处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变革与政治动荡之中。六朝古都金陵(今南京),这座中国历史上南方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此时作为朱明南都和东南交通枢纽,经济发达,文坛艺林人物荟萃。朝代更替,社会激烈动荡,饱经战乱,诸多明朝遗民文人与书画艺术家纷纷聚集到明朝故都南京,绝意仕途,隐居山林,潜心书画,雅集酬唱,以此寄托深深的故国之思。(本文来源于《中华书画家》期刊2016年05期)

[9](2016)在《晚明五家 明末清初的书风与画意》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以何种角度而言,晚明从不缺乏关注与讨论的热度;若以艺术史发展而论,晚明无疑是书风转捩的重要时段。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的探索与实践,为书坛带来了变革的风气与创新的活力——结体、章法、用笔乃至尺幅都出现了新的样式。不用说那些张扬个性、气势宏阔的大轴、长卷行草,即使以研习经典的态度而临古,也将个人特色熔铸其中。同一位艺术家不同时期的创作,也因嵌入了不同的经历与心境、审美趣味的变更而呈现(本文来源于《紫禁城》期刊2016年04期)

张濯清[10](2016)在《晚明文人古铜器鉴藏知识考察——以《燕闲清赏笺》为中心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文人热衷古铜器鉴藏,他们在实践中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记录、整理并着书立说,《燕闲清赏笺》是其中代表作。该书详细介绍了关于古铜器品鉴、辨伪和赏玩等方面的鉴藏知识:以古铜器的铜质色泽、艺术风格、工艺铸造等为重要的参考维度的品鉴标准;目测观察、亲手把玩鉴别兼用考据方法的辨伪策略与了解仿古技巧知识相结合的辨伪方法;以古铜器养花、古器新用、古器奇用等为主的赏玩方式。以《燕闲清赏笺》为代表的这类有关鉴藏知识的着作,对当时的古铜器鉴藏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不仅成为晚明文人"古雅"生活哲学的一部分,而且更进一步被内化成为一种象征古代传统典范的文化符号,透露出晚明文人古铜器鉴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心理。(本文来源于《南都学坛》期刊2016年01期)

晚明及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销闲清课图》是明人孙克弘退隐之后对文人闲雅生活的纪实性描写,但时人关于孙克弘私人生活的文字记载却展示了他任性奢华的另一面。晚明文人在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清课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他们自我标榜的迫切需要。这种身份地位的焦虑感,在那些解组归田、科举无望或是从未出仕的文人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孙克弘、费元禄以及陈继儒都颇具代表性,像《销闲清课图》《鼍采馆清课》这样的作品,将清课以诗文书画等形式呈现出来,不仅是艺术的记录和表达,更是文人利用文化特权进行的刻意书写。而底层文人乐纯在《雪庵清史》中对清福的粗浅理解,则反映了文人趣味和生活方式在晚明社会的泛化,以及底层社会在效仿过程中所产生的畸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晚明及清论文参考文献

[1].张国刚.澳门与广州:晚明盛清的中欧贸易格局[J].文史知识.2019

[2].沈歆,张宗明.晚明文人清课的意义探究——以孙克弘《销闲清课图》为中心[J].文艺研究.2019

[3].孔杰斌.论元杂剧《马陵道》在晚明到清初戏曲系统中的改写[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8

[4].罗晓翔.“国都记忆”与晚明南京的地方叙事——兼论明清时期的国家与城市关系[J].江海学刊.2017

[5].张涛.清初社盟文人与文学不应被文学史书写边缘化——以晚明士人价值取向视域重构清初文学多样化新秩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张仲谋.论晚明词坛与清词之复兴[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7].俞斌.晚明至清苏州文氏家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8].黄阳兴.晚明秦淮名妓与清初遗民文化——樊圻、吴宏《校书寇白门湄小影》解读[J].中华书画家.2016

[9]..晚明五家明末清初的书风与画意[J].紫禁城.2016

[10].张濯清.晚明文人古铜器鉴藏知识考察——以《燕闲清赏笺》为中心的探讨[J].南都学坛.2016

标签:;  ;  ;  ;  

晚明及清论文-张国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