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磷矿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采坑基底,露天磷矿,排土场,基底处理
磷矿山论文文献综述
付学会,李耀基,史鑫,胡刚[1](2019)在《露天磷矿山采坑基底处理及内排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矿山排土空间不足及后期地下开采坑道涌水等问题,提出采坑基底排水及内排设计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的排水方案为底部分层回填碾压+土工布方案,在排土场开始堆置前采用废石分层碾压回填的方式在排土场底部形成南北方向2%的纵坡、东西方向4%的排水反坡。分层碾压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在回填体上部满铺一层厚0.3m的黏土隔水层(压实度不低于93%),黏土层上部铺设厚度不小于0.5m的大块石滤水层,最后再铺一层透水土工布,才能进行排土场的废石堆置。为保证排土场的整体稳定性,排土场排废一期工程采用高排方式,由南向北逐步堆置;二期排废工程采用分台阶自下而上方式,由北向南堆置。内排设计共分为13个台阶,最低台阶标高2 180m,最高台阶标高2 370m。内排设计有效解决了矿山采坑涌水问题,为矿山岩土裂隙水渗漏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化工矿物与加工》期刊2019年11期)
罗骋[2](2018)在《某磷矿山采矿方法的变更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磷矿山西区矿体上覆高承压含水层对井下的安全采矿带来的技术难题,根据矿体的赋存状况及开采技术条件初选了4种采矿方案,通过对备选采矿方案进行技术分析及综合经济比较,确定该矿山西区选用优化的上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并进行了生产能力验证,实现了西区矿体的安全、经济开采,对具有类似开采条件的矿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11期)
马超[3](2017)在《磷矿山通风系统优化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贵州某磷矿一、某磷矿二磷矿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多个磷矿山井下通风系统调查分析,针对其通风存在的通风阻力大、动力偏差大、与产能匹配性差、风机效率低下等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问题,在现场大量数据采集与资料整理的基础上,通过3D VS矿井通风叁维仿真模拟试验,得出影响其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相关指标。基于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矿井通风模糊评价数学模型,提出了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状况的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给出矿山实际工程中进行通风优化的具体技术措施和建议。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对井下通风网络、井筒的位置、风流方向、风机的安装情况、作业点风质及数量等调查测定,掌握了磷矿山井下通风现状;运用3DVS矿井通风叁维模拟软件对井下通风情况进行模拟,使模拟结果与井下实测结果基本符合,为下一步技术措施优化提供可靠性。(2)论文对多个磷矿山通风系统进行了全面了解和现场测定,评价分析了磷矿山通风系统。结合多个矿山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得出磷矿井通风系统存在风机与风网不匹配、局部风量调节困难、通风阻力大等共性问题,使磷矿山通风系统优化具有针对性。(3)论文基于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并综合确定了各级评价因素权重,构造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判断矩阵;通过对拟定的优化措施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初步确定了优化备选的优化措施,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备选措施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最优实施措施。(4)论文对最终优选的技术措施通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某磷矿一优选的技术措施有效的解决了1020m、1035m深部进风,增设的空气幕可随作业面点变更而移动位置,灵活性强;某磷矿二优选的技术措施解决了盘区通风问题,各分层风量调节效果较好。说明通过增设矿用空气幕可以有效地解决磷矿山通风阻力大,局部风量调节困难等问题。(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7-05-19)
付学会,李金勇[4](2016)在《某露天磷矿山孔口间隔装药振动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孔口空气间隔装药爆破技术,开展爆破振动试验研究,对其振动效应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较常规连续装药具有降振幅度明显,质点振动速度小,主振频率更高的特点。采用该种爆破技术对于周边建(构)筑物的保护更为有利。(本文来源于《露天采矿技术》期刊2016年10期)
俞望杰,方维萱[5](2016)在《昆明海口磷矿山复垦区土壤含水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昆明海口磷矿山复垦区的土壤含水量,旨在为该地植被复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昆明海口磷矿山复垦区为试验区,分别测定不同植被条件下不同土壤深度、不同时间段、不同人为因素影响下以及降雨前后的土壤含水量。[结果]矿山复垦区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大;下午土壤含水量高于上午;果林土壤含水量高于蔬菜地;未翻耕地土壤含水量高于翻耕地,且翻耕后覆膜的土壤含水量较高;降雨1 d后的土壤含水量较高,降雨后土壤含水量较降雨前高出15%左右。[结论]复垦区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深度、时间段、人为因素、降雨等条件有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7期)
赖小莹,仇蕾,张晖[6](2016)在《磷矿山复合生态系统的系统演化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共同组合而成的生态功能统一体,协调处理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磷矿山复合生态系统及其组成要素和结构,并分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和生态功能,根据磷矿山实际运行情况从非线性机制、协同进化机制和反馈机制方面论述磷矿山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引入Logistic曲线方程描绘磷矿山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轨迹.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绿化边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绿色矿山建设可以有效地防止滑坡的发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王建英,邢鹏远[7](2015)在《云南露天磷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复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露天磷矿开采的采场、排土场,尾矿库、矿山工业场地和矿山道路等不但造成了土地的破坏,而且还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生的高危险区。对此需加强工程监测,同时采取土壤重构、植被重建、配套道路及灌溉工程建设等,对这些损毁的土地进行土地复垦。(本文来源于《云南地质》期刊2015年04期)
李小双,李耀基,王孟来,朱建新[8](2015)在《露天磷矿山大型斜坡箕斗运输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昆阳磷矿二矿区为工程背景,在进行实地调研其具体地质采矿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测以及技术经济方案可行性论证等多种研究手段,探讨了露天磷矿山的大型斜坡箕斗运输工艺。结果表明:1与传统的单斗卡车运输工艺相比,大型斜坡箕斗运输工艺具有运输成本低廉、空气与噪音污染小、能耗低的优点,在采场垂直开采深度≥85 m的深凹开采阶段具有较大优势。2大型斜坡箕斗运输工艺初期投资较大,系统相对固定,工艺环节较多,在采场垂直开采深度<85 m的浅部开采阶段具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为该矿区或类似条件下的露天采场运输工艺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和参考。(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5年11期)
罗准[9](2015)在《小型露天磷矿山阶段性闭坑的实际意义——以瓮福磷矿磨坊矿高坡采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坡采场属瓮福磷矿区磨坊矿段的一部分,截至2013年,露天磷矿资源开采殆尽,采用阶段性闭坑,实现坑内排土,合理高效利用采坑空间,保护和恢复矿山生态环境,防止坑内积水对地下接替矿山安全健康发展等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5年10期)
李小双,李耀基,王孟来[10](2015)在《云磷集团露天磷矿山采矿运输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露天磷矿为工程背景,依据露天矿山具体的矿体赋存特征与开采技术条件,在参考国内外类似条件露天磷矿山采矿运输工艺的基础上,对其现有的采矿运输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矿山进入深部开采阶段后需要采用的新的采矿运输工艺。结果表明:1)随着油价、能耗、人工成本以及运输距离的持续增加,单一的汽车间断式运输工艺将逐步被淘汰,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半连续、连续以及联合运输工艺是矿山进入深部开采阶段后必然选择的运输工艺。2)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愈发严厉,电液驱动的双能源矿车与纯电动矿车是未来采矿运输设备的发展方向。3)采矿运输设备的大型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未来的终极发展方向,也是现阶段采矿运输工艺优化的主要方向。相关结论可为国内外类似条件的露天磷矿山采矿运输工艺的选取与优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矿山部分)》期刊2015年05期)
磷矿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某磷矿山西区矿体上覆高承压含水层对井下的安全采矿带来的技术难题,根据矿体的赋存状况及开采技术条件初选了4种采矿方案,通过对备选采矿方案进行技术分析及综合经济比较,确定该矿山西区选用优化的上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并进行了生产能力验证,实现了西区矿体的安全、经济开采,对具有类似开采条件的矿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矿山论文参考文献
[1].付学会,李耀基,史鑫,胡刚.露天磷矿山采坑基底处理及内排设计[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9
[2].罗骋.某磷矿山采矿方法的变更与优化[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
[3].马超.磷矿山通风系统优化与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7
[4].付学会,李金勇.某露天磷矿山孔口间隔装药振动效应分析[J].露天采矿技术.2016
[5].俞望杰,方维萱.昆明海口磷矿山复垦区土壤含水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
[6].赖小莹,仇蕾,张晖.磷矿山复合生态系统的系统演化理论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王建英,邢鹏远.云南露天磷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复垦探讨[J].云南地质.2015
[8].李小双,李耀基,王孟来,朱建新.露天磷矿山大型斜坡箕斗运输工艺研究[J].金属矿山.2015
[9].罗准.小型露天磷矿山阶段性闭坑的实际意义——以瓮福磷矿磨坊矿高坡采场为例[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
[10].李小双,李耀基,王孟来.云磷集团露天磷矿山采矿运输工艺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