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傲慢与偏见的中文译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目的论,翻译,策略
傲慢与偏见的中文译本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男[1](2018)在《从目的论浅析《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代表作,该书通过对婚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英国的人文风情,反讽和英式幽默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关于此书的中文译本有很多,在此,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早期译者董仲篪先生的译本以及后来备受欢迎的孙致礼先生的译本,体会目的论指导下两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25期)
李梦娟[2](2017)在《《傲慢与偏见》中文译本中语义反向迁移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语义迁移是指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在语义层面的影响。作为语言迁移的一个分支,语义反向迁移是指新习得的语言对先前掌握的语言在语义层面的影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翻译文本之中,并对原语的表达初衷与目标语的呈现习惯产生重大影响(埃利斯,2008)。翻译在文化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媒介作用,虽然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目前人类对翻译的理解和认识仍然有限。在学术界,翻译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很少有学者从语义反向迁移的角度去做跨学科研究。此外,语义迁移的研究也集中在二语习得领域,学者们大多从正向迁移研究二语习得,很少涉及到语义逆向迁移。因此,探讨翻译实践中的语义逆向迁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界定了语义反向迁移在翻译中的表现形式,并对相应的迁移现象作出了必要的分类,旨在深入探讨语义反向迁移在翻译实践中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本研究以多元语言能力理论和整合连续模型为理论框架,首先对反向语义迁移的研究现状做了详尽的描述。多元语言能力理论和整合连续模型认为双语者和单语者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由于两种语言在双语者的脑海里相互影响,并产生多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不同的个体,及其二语掌握程度,对不同语言理解视角等等。如果一个人在输出一种语言时使用另一种语言的概念模式,语义异常的表达就会产生。这使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语义反向迁移:语义反向迁移是由于双语或多语言使用者对非目标语言的概念模式的误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文学翻译中的语义反向迁移分为叁个方面:词汇语义反向迁移、命题语义反向迁移和概念语义反向迁移。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在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用目标语真实地展现源语言的世界。本文选取了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以及它的两个中译本作为文本材料来进行分析,采取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将出现在两个中译本中的叁种反向迁移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相关数据。本研究首先搜集语义反向迁移在两个中译本中的证据,通过数据统计叁个层面上的语义反向迁移的比例。其次,本研究分别列举了中译本中语义迁移在叁个层面上的实例,通过对比原文,使用文本分析的策略,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义反向迁移对翻译作品质量的影响。此外,本文还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两个中文译本在叁个层面上的语义反向迁移的不同数量,进一步探讨了语义反向迁移的原因。通过深入剖析,作者得出以下主要发现:大部分的词汇语义反向迁移现象是积极的;多数时候,翻译中的命题语义反向迁移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概念语义反向迁移则可以随着不同的翻译者发生,并根据他们的思维模式、成长背景、文化底蕴及受二语文化影响程度的不同而改变。研究表明得,语义反向迁移并非与外语使用者的二语水平绝对相关。另外,可以发现在叁种语义反向迁移中,概念语义反向迁移的比例占了将近一半。毋庸置疑,在当今的跨文化交际领域,语义反向迁移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来深入地理解并掌握一种全新的语言。另一方面,其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深刻领悟本国语言的大门。通过分析,应该清楚作为语言使用者,尤其是翻译者,加深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源语言还是目标语言,都应得到同样的重视,因为这关系到跨文化交际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深入研究不同文化碰撞与整合的结果——翻译就显得尤为必要和意义深重。(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李梦娟[3](2017)在《《傲慢与偏见》中文译本中语义反向迁移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语义迁移是指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在语义层面的影响。作为语义迁移的一个分支,语义反向迁移现象普遍存在于翻译文本之中,并对原语言的表达初衷与目标语的呈现习惯产生重大影响(艾利斯,2008)。本研究选取了英国着名女性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以及它的两个中译本作为文本材料来进行分析,界定了语义反向迁移在翻译中的表现形式,并对相应的迁移现象作出了必要的分类,旨在深入探讨语义反向迁移在翻译实践中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翻译实践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在当今的跨文化交际领域,语义反向迁移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来深入地理解并掌握一种全新的语言。另一方面,其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深刻领悟本国语言的大门。作为语言使用者,尤其是翻译者,加深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源语言还是目标语言,都应得到同样的重视,因为这关系到跨文化交际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深入研究不同文化碰撞与整合的结果——翻译就显得尤为必要和意义深重。(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02期)
王珂[4](2016)在《从《傲慢与偏见》的两中文译本分析译者性别对翻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的翻译“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的研究视角不断扩大,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也形成了许多与译者有关的翻译观,例如: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重新定义了翻译中的忠实原则并强调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而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结合唤醒了译者的性别意识,越来越多的译者在翻译中勇于彰显自己的性别身份。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性别因素在翻译中的影响,从性别视角去研究翻译也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由于培养模式和社会要求的不同,女性和男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意识形态。这些稳定的差异会造成他们语言使用的不同,这些不同表现在诸如:语调,语法,词汇,正式程度,语句结构等方面。因此,不同性别的译者在同一部作品的翻译中会体现出不同的语言使用特点。在本研究中,作者旨在通过《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来研究译者的性别对翻译的影响。《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所着的经典着名之作。所选的两个译着分别为:女性译者雷立美译本和男性译者王科一译本。本研究从叁个研究对象中共提取出213个语料,每叁个语料为一组,每组均包括原作与两个译着的相应内容,通过对这些语料进行文本分析,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及定性描述,作者旨在分析译者性别对翻译语言影响的具体方面。本研究在Chris Kramer及Sun Rujian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从词汇,句子,情感表达及翻译策略四个方面方面对两个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男性和女性在每个方面具体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列举。通过该项研究,作者发现译者性别对王科一和雷立美的中文译本确实产生了影响,影响的具体方面在第四章也逐一呈现。总体来说,在词汇方面,女性译者选词比男性译者更加正式,温和,女性译者使用了更多的语气词,男性译者倾向于运用代词使其语言更加简洁;在句子方面,男性译者的句子更简洁,短句较多;在情感方面,女性译者情感更加细腻,贴切,但其感情色彩也比男性译者更加强烈、激进;在翻译策略方面,男性译者与女性译者分别选用了意译和直译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该项研究是性别与翻译研究的有效扩充,进一步丰富了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此外,了解男女译者不同的语言特点可以让彼此扬长避短,从而提高翻译质量。(本文来源于《西安工程大学》期刊2016-03-23)
王珂[5](2015)在《译者的性别差异与翻译——以《傲慢与偏见》的两中文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翻译界发生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影响翻译的种种因素:译者主体性、种族差异、性别差异等等。其中,从性别视角对翻译进行研究是翻译界的一个新领域。研究表明,译者性别对其译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篇文章以《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张玲、张扬和孙致礼)的部分片段为例,对译作中体现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5年04期)
李婧璇[6](2014)在《《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的译者主体性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译者的主体性会对文学作品的呈现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进行主体性比较研究。首先阐述了我国现有的《傲慢与偏见》译本所蕴含的经久不衰的社会价值,然后从翻译思想的对比角度分析了孙致礼先生和张经浩先生的不同之处,最后则从语言、作品风格、二次加工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对翻译作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9期)
张爱群[7](2011)在《人际功能与翻译研究——《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人际功能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语篇是可行的。这种分析可为我们认识、理解、欣赏文学语篇提供一些客观、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兰香香,黄远鹏[8](2011)在《从求婚片段比较《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傲慢与偏见》中的两场求婚片段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王科一和孙致礼的两个中译本,指出后者在措辞、句式、篇章结构处理上更加精确得当,成功地再现了原作反讽的语言特色和幽默的风格,尤其是译作中人物对话的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的鲜明个性和迥然不同的爱情和婚姻观念。孙致礼通过结合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其译本更加贴切于原文,由此得出结论孙致礼的译本是成功的,他精湛的翻译技巧带领读者更好地领略了原文的魅力。(本文来源于《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涂金兰[9](2011)在《从接受理论角度看文学复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文学作品复译已成为很普遍的现象。同一部文学作品,往往会出现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然而,我国传统翻译译论注重原文与译文的对比,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也就是说任何一文学文本都有其标准译本。很显然这一传统翻译标准与广为流行的复译现象相矛盾。因此“复译是否有必要?”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尝试从接受理论探讨复译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必要性。接受理论强调文学文本与读者的相互作用。这一理论有两个主要的概念,即“未定性”与“期待视野”,是由两位主要代表人物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期待视野”指人类经验与知识引起的主观变化的认知视角。读者在阅读活动开始前就存在“先理解”或“先结构”,即先在的各种经验、素养等。在具体阅读中,就表现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不同期待的存在导致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伊瑟尔将文学作品分为两极:艺术极——原文本;审美极——读者的阅读阐释。他认为文学文本充满了未定性,有待于读者依靠各自的经验与知识填补与充实,文学文本只有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转化为现实的文学作品,实现其潜在意义。这两个概念运用于文学翻译时,译者首先是原文本的读者,译者不同的先在知识结构,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同时译者又必须考虑各自译文读者群的理解能力、接受水平等,对其期待视野提前进行预测,尽力使译文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合,最终得出不同的译本。这两个概念为重译现象的存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解释。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有许多不同译者翻译的版本,译者年代相距甚远。其中王科一和孙致礼所译版本尤其获得中国读者的好评。本文拟从叁个方面将上述两个理论概念用于《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研究,即原文本的未定性,译者的期待视野,文本读者的期待视野,以解释两译本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复译存在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1-06-01)
王成斌[10](2011)在《论《傲慢与偏见》中文译本的译者主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有文献记载的西方历史中,翻译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时代。从西塞罗、贺拉斯等人的着作中已经可找到关于翻译相关论述。然而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众多翻译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始终围绕着“怎么译”的问题。即,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里,西方翻译学者们一直关注着与翻译行为直接相关的具体问题,如“直译”还是“意译”、“可译”还是“不可译”等。其中大多论述出自其自身的翻译实践和体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西方一些从语言学立场出发研究翻译的学者如尤金·奈达、纽马克等人,他们的研究跳出了经验层面,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切入翻译研究。自此语言学派开始在翻译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以至于翻译甚至被纳入语言学范畴,被当作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义学的一个分支。然而这种对文本对比和语言转换的研究范畴,极大地限制了翻译主体即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翻译界的“文化转向”则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始于霍尔姆斯的文化学派研究者们,以对翻译研究的独特视角和阐释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其关注的重点也从“怎么译”的问题转移到“为什么这么译”等问题上来。翻译不再被仅仅视为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媒介,翻译行为所处的译入语语境和文化以及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即译者等诸多制约翻译的因素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的翻译思想、翻译目的、策略和技巧以及个人成长经历和语言能力等对译文的面貌产生重大的影响。译者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会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解决翻译困难、到追求翻译目的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译者作为个体在某些时候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译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译介原语文化和丰富译语文化,从而推进人类文化的整体历史进程上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翻译理论中有关于译者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深厚的体系。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还是翻译评论中较为关注的话题,而较深入的探讨则停留在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建构和颠覆文化的作用这一层面。译者在翻译的超文本中有意识地表现自己的身份。从译者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中建立自己专家型译者的地位,提出独特的翻译原则来强调自己的译者身份,以及通过迎合读者来巩固自己的译者身份。因此,本论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较为深入地描述译者及其主体性的工作机制,从而推动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进一步理解。《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众多精品中最受读者喜爱的一部小说。它通过众多中文译者的努力和多部汉语译本在中国读者中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其中,王科一先生和孙致礼先生的译本最具特色。一个洒脱、简洁、地道、流畅;另一个忠实、准确,充满异域风情。本文以两位译者为核心,从影响译者主体性的主观因素等方面探讨译者的翻译行动,从而指出这些主体性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其对翻译结果即译作的影响不容忽视。本论文共分叁部分:导论、正文和结论。正文由叁章组成。第一章作者介绍了译者的角色和译者的主体性。其中第一节叙述了译者角色的演变,由于文化转向而使译者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第二节深入地探讨了译者的自我意识对翻译过程的影响;第叁节详细地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初步的定义。第二章讨论了在翻译《傲慢与偏见》的过程中,从译者本身的角度看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包括了:译者的成长经历和个人能力使其运用不同的技巧从而对译本产生影响;译者的目标、功能、意图对翻译的影响;以及因此决定的翻译思想和策略对译本的影响。第叁章从客体即特定文学译本内容的角度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在两个译本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对不同翻译文本案例的评论。包含叁个角度:一、语言形式和结构,二、文体风格,叁、跨文化交流。最后,是本文的结束语,对论文的全部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和概括。指出了本研究的核心命题:翻译是一个由活生生的人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占主导地位。翻译是具有不同成长经历和语言能力的译者对原作进行的主观性阐释,译文是译者就翻译思想、翻译目的、策略和技巧等进行选择而产生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1-05-01)
傲慢与偏见的中文译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义迁移是指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在语义层面的影响。作为语言迁移的一个分支,语义反向迁移是指新习得的语言对先前掌握的语言在语义层面的影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翻译文本之中,并对原语的表达初衷与目标语的呈现习惯产生重大影响(埃利斯,2008)。翻译在文化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媒介作用,虽然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目前人类对翻译的理解和认识仍然有限。在学术界,翻译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很少有学者从语义反向迁移的角度去做跨学科研究。此外,语义迁移的研究也集中在二语习得领域,学者们大多从正向迁移研究二语习得,很少涉及到语义逆向迁移。因此,探讨翻译实践中的语义逆向迁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界定了语义反向迁移在翻译中的表现形式,并对相应的迁移现象作出了必要的分类,旨在深入探讨语义反向迁移在翻译实践中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本研究以多元语言能力理论和整合连续模型为理论框架,首先对反向语义迁移的研究现状做了详尽的描述。多元语言能力理论和整合连续模型认为双语者和单语者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由于两种语言在双语者的脑海里相互影响,并产生多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不同的个体,及其二语掌握程度,对不同语言理解视角等等。如果一个人在输出一种语言时使用另一种语言的概念模式,语义异常的表达就会产生。这使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语义反向迁移:语义反向迁移是由于双语或多语言使用者对非目标语言的概念模式的误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文学翻译中的语义反向迁移分为叁个方面:词汇语义反向迁移、命题语义反向迁移和概念语义反向迁移。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在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用目标语真实地展现源语言的世界。本文选取了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以及它的两个中译本作为文本材料来进行分析,采取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将出现在两个中译本中的叁种反向迁移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相关数据。本研究首先搜集语义反向迁移在两个中译本中的证据,通过数据统计叁个层面上的语义反向迁移的比例。其次,本研究分别列举了中译本中语义迁移在叁个层面上的实例,通过对比原文,使用文本分析的策略,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义反向迁移对翻译作品质量的影响。此外,本文还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两个中文译本在叁个层面上的语义反向迁移的不同数量,进一步探讨了语义反向迁移的原因。通过深入剖析,作者得出以下主要发现:大部分的词汇语义反向迁移现象是积极的;多数时候,翻译中的命题语义反向迁移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概念语义反向迁移则可以随着不同的翻译者发生,并根据他们的思维模式、成长背景、文化底蕴及受二语文化影响程度的不同而改变。研究表明得,语义反向迁移并非与外语使用者的二语水平绝对相关。另外,可以发现在叁种语义反向迁移中,概念语义反向迁移的比例占了将近一半。毋庸置疑,在当今的跨文化交际领域,语义反向迁移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来深入地理解并掌握一种全新的语言。另一方面,其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深刻领悟本国语言的大门。通过分析,应该清楚作为语言使用者,尤其是翻译者,加深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源语言还是目标语言,都应得到同样的重视,因为这关系到跨文化交际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深入研究不同文化碰撞与整合的结果——翻译就显得尤为必要和意义深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傲慢与偏见的中文译本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亚男.从目的论浅析《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J].校园英语.2018
[2].李梦娟.《傲慢与偏见》中文译本中语义反向迁移的分析[D].武汉大学.2017
[3].李梦娟.《傲慢与偏见》中文译本中语义反向迁移的分析[J].北方文学.2017
[4].王珂.从《傲慢与偏见》的两中文译本分析译者性别对翻译的影响[D].西安工程大学.2016
[5].王珂.译者的性别差异与翻译——以《傲慢与偏见》的两中文译本为例[J].英语广场.2015
[6].李婧璇.《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的译者主体性比较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张爱群.人际功能与翻译研究——《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8].兰香香,黄远鹏.从求婚片段比较《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涂金兰.从接受理论角度看文学复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0].王成斌.论《傲慢与偏见》中文译本的译者主体性[D].辽宁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