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中继系统论文-邱现彦,廖学文

蜂窝中继系统论文-邱现彦,廖学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蜂窝中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继系统,功率分配,动态规划,绿色通信

蜂窝中继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邱现彦,廖学文[1](2013)在《电网与新能源联合供电的蜂窝中继系统的功率分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蜂窝中继系统的能量效率,针对新能源捕获量的随机不稳定性和基站站点功率需求较大的矛盾问题,研究了多个传输时隙下电网与新能源联合供电的中继系统的功率分配算法。综合考虑电网消耗总功率与系统和速率两个方面,构造了效用函数。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和获取的能量信息的时变性,对理想和实际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最优的功率分配策略,证明理想情况下的优化问题为准凹优化形式,通过二分法得到最优的传输功率。实际情况下,将最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效用函数的次优功率分配的形式,采用动态规划Bellman等式的方法得到次优的传输功率。最后,将提出的两种功率分配算法与传统功率分配算法进行系统性能仿真与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种算法的系统能量效率优于传统算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3年07期)

杨雪[2](2012)在《蜂窝中继系统的性能分析与功率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通信技术在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的移动用户数目持续增长,日益膨胀的无线通信用户对业务体验的质量预期越来越高。为了提供更快的数据速率、更大的系统容量以及更完美的用户体验,保证多媒体新业务的传输,人们在蜂窝网络中引入了MIMO以及Relay等技术,从而达到有效提高系统性能、增强通信链路鲁棒性的目的。本文研究了OFDMA多址接入技术,MIMO无线信道的容量以及Relay技术在蜂窝网络中的应用,随后分析了用户充当中继时基于距离的选择方法,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系统容量的中继选择方法,有效提高了系统容量。通过仿真对比了传统蜂窝系统以及采用中继选择方法下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蜂窝系统,OFDMA-MIMO蜂窝中继系统使用本文改进后的方法,容量可以提升30%以上;同时当小区的半径增大时,系统容量的增益变大;当两个时隙的比值为2时,系统性能最优;另外,在实际应用中更有价值的是,当用户充当中继时,合理调整信源发送端与中继端的功率比值,即可降低对用户端的发射功率的要求。本文还研究了OFDMA-MIMO蜂窝中继系统采用固定中继且总功率受限条件下,使用最优功率分配来优化系统容量的问题,并在分析拉格朗日求解最优功率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辅助的迭代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多次分配微量功率对系统容量进行局部优化,最终将总功率合理分配给每个信道,使系统的容量得到全局优化。通过仿真表明,中继的位置、天线个数以及最小功率分量等因素都会影响系统容量。最后,本文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当最小功率分量为10-2时,可以在算法的复杂度与系统容量间得到均衡。(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陆泽春[3](2012)在《OFDMA蜂窝中继系统资源分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蜂窝网络中引入中继技术,可以扩大覆盖范围,提升小区的吞吐量,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中继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WiMAX与LTE-Advanced都引入了中继技术。OFDMA作为OFDM技术的扩展,可以很好地抵抗高速传输所带来的码间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OFDMA技术与中继相结合,已经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潮流,本文主要对OFDMA蜂窝中继网络的资源分配展开研究。首先,本文研究总结了蜂窝中继网络的组网方式,中继节点的关键技术,并对蜂窝中继系统内中继节点的选择算法进行了研究比较。其次,在传统蜂窝网络中引入中继节点可以很好的克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远近效应,但是由于频率资源的匮乏,未来B3G和4G移动通信系统中普遍使用高于2G载频,高频信号的传输均为非视距传输,因此蜂窝中继系统的远近效应依然存在,本文在研究当前蜂窝中继网络中已存资源调度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用户速率满意度的最优资源调度模型,由于该模型求解的复杂度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速率满意度的次优化资源调度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蜂窝中继系统中已存在的资源调度算法,在保证系统吞吐量的同时,对用户满意度有较显着的提高。再次,中继节点上接入链路与回程链路之间容量的匹配问题直接影响中继系统的性能,同时由于中继节点的引入导致系统中的同频信道的干扰问题更加的复杂,严重的影响了系统吞吐量,本文将禁忌搜索算法和非合作博弈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协调小区间干扰的功率分配算法,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引入有效的协调了小区间同频信道的干扰,提高中继节点接入链路的吞吐量,禁忌搜索算法有效的匹配了中继节点上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上的容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蜂窝系统的吞吐量,同时降低了节点的发送功率。(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2-01-04)

龚萍,王东昊,牛凯,吴伟陵[4](2010)在《多业务蜂窝中继系统的接入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多业务蜂窝中继系统已接入用户的服务质量(QoS)指标、中继负载大小为约束条件,在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式下,将接入控制问题转化为最大化中继传输下所减少使用的子载波数的问题,并进一步考虑了用户对中继的选择、用户间竞争接入等情况,设计了几种改进的接入控制算法。同时,把这些算法推广到多业务的应用场景中,研究了不同速率业务比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接入算法能支持更多接入用户、降低接入阻塞率和增加节省的子载波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容量和资源利用率。(本文来源于《高技术通讯》期刊2010年07期)

谢雪松[5](2009)在《蜂窝中继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算法与切换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蜂窝中继系统作为一种从网络体系结构角度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增强覆盖的有效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中继的引入,带来了网络元素的增加和网络拓扑结构的进一步复杂,这给蜂窝中继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和切换机制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IEEE 802.16j多跳中继协议为背景,对蜂窝中继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和切换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蜂窝中继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问题,将问题建模为基站和中继具有独立最大发射功率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系统吞吐量问题。首先,给出了一种启发式的子载波和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利用IEEE 802.16j帧结构在时间上的正交性,将问题分解为两个资源分配子问题,其中将DL Access Zone建模为多接入过程,在子载波分配过程中同时考虑链路的信道条件和可分配给该子载波的发射功率,将DL Relay Zone建模为传统蜂窝下行过程,以尽量满足中继在DL AccessZone产生的吞吐量需求前提下最大化DL Relay Zone吞吐量为分配目标。然后,运用凸优化技术分析了该资源分配问题,并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法给出了一种子载波和功率最优分配算法。最后,对启发式算法进行了改进,回收两跳链路不均衡中继的部分子载波,并重新分配给直连用户,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启发式算法吞吐量性能接近于最优分配。另外,还分析了蜂窝中继系统中子载波复用的可能性,讨论了基于传统蜂窝多小区联合资源分配和基于动态FFR来实现子载波复用的两种解决思路。本文还研究了蜂窝中继系统的切换机制,总结分析了IEEE 802.16j协议中定义的7种切换类型和相应的切换过程,讨论了影响切换控制策略设计的因素及其处理方法,并最终给出了蜂窝中继系统切换控制策略的设计思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9-06-01)

蜂窝中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线通信技术在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的移动用户数目持续增长,日益膨胀的无线通信用户对业务体验的质量预期越来越高。为了提供更快的数据速率、更大的系统容量以及更完美的用户体验,保证多媒体新业务的传输,人们在蜂窝网络中引入了MIMO以及Relay等技术,从而达到有效提高系统性能、增强通信链路鲁棒性的目的。本文研究了OFDMA多址接入技术,MIMO无线信道的容量以及Relay技术在蜂窝网络中的应用,随后分析了用户充当中继时基于距离的选择方法,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系统容量的中继选择方法,有效提高了系统容量。通过仿真对比了传统蜂窝系统以及采用中继选择方法下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蜂窝系统,OFDMA-MIMO蜂窝中继系统使用本文改进后的方法,容量可以提升30%以上;同时当小区的半径增大时,系统容量的增益变大;当两个时隙的比值为2时,系统性能最优;另外,在实际应用中更有价值的是,当用户充当中继时,合理调整信源发送端与中继端的功率比值,即可降低对用户端的发射功率的要求。本文还研究了OFDMA-MIMO蜂窝中继系统采用固定中继且总功率受限条件下,使用最优功率分配来优化系统容量的问题,并在分析拉格朗日求解最优功率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辅助的迭代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多次分配微量功率对系统容量进行局部优化,最终将总功率合理分配给每个信道,使系统的容量得到全局优化。通过仿真表明,中继的位置、天线个数以及最小功率分量等因素都会影响系统容量。最后,本文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当最小功率分量为10-2时,可以在算法的复杂度与系统容量间得到均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蜂窝中继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邱现彦,廖学文.电网与新能源联合供电的蜂窝中继系统的功率分配算法[J].中国科技论文.2013

[2].杨雪.蜂窝中继系统的性能分析与功率分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陆泽春.OFDMA蜂窝中继系统资源分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4].龚萍,王东昊,牛凯,吴伟陵.多业务蜂窝中继系统的接入控制算法[J].高技术通讯.2010

[5].谢雪松.蜂窝中继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算法与切换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

标签:;  ;  ;  ;  

蜂窝中继系统论文-邱现彦,廖学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