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咽食管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喉全切除术,多排螺旋CT,咽食管段,发音重建
咽食管段论文文献综述
周智永,马瑞霞,侯丽,刘静,高建中[1](2012)在《全喉切除患者咽食管段长度与假体发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测量全喉切除患者咽食管段(PES)长度,探讨发音假体位置与发音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全喉切除患者20例(实验组),其他疾病的患者40例(对照组)。通过多排螺旋CT测量两组咽食管段长度,并将实验组前期检测的前鼻孔至食管入口及至发音管平面距离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算出发音管距离PES下界的距离。结果两组男性和女性PES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ES长于对照组(P<0.01)。失音组和发音组发音管距离PES下界的距离分别是1cm和2cm。将气流引入PES入口下1cm处,失音组均能发音。结论发音组利用2cm环咽肌高压力迫使气流向上冲击咽食管段入口黏膜发音;失音组则相反,发音管距离PES的下界短,气流易进入食管、胃内而失音。(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高建中,周智永,马瑞霞[2](2011)在《无喉咽食管段长度测量与假体发音成功率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量全喉切除咽食管段(PES)长度,探讨安装假体位置与发音是否存在内在联系。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病例来自1994-2008年行喉全切除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病例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其他疾病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咽食管段长度:实验组59.83±6.61mm,对照组36.48±7.02mm,P<0.01;实验组男性60.08±7.25mm实验组女性58.83±3.44mm,P>0.05;对照组男性37.84±7.04mm对照组女性33.31±6.11mm,P>0.05。结论:实验组男性和女性PES长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P>0.05)。对照组男性与女性PES长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喉PES长度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实验组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可能系全喉切除去除框架组织,PES中下咽缩肌参与有关。如果将前期研究的发音组与失音组前鼻孔距离食管人口距离与PES长度一起计算,可以得出PES下界距离:失音组PES是大约在23cm,发音组大约22cm;再参阅前期所测前鼻孔至发音管平面距离:失音组22.20±1.75cm,发音组20.90±1.10cm,不难看出,失音组仅仅1cm进入食管腔,而发音组尚有2cm,这2cm正是环咽肌高度,自然是压力最高的部位,阻止气流向下不能进入胃内,只能向上冲击咽食管段黏膜震动发音,失音组气流接近食管腔容易向下进入胃内而不能发音。因此,PES除环咽肌、咽缩肌痉挛压力过高不能发音外,发音管在PED位置偏低,接近PES下界或进入下方食管腔是不能发音的又一因素。采用食管音助发声器将患者呼出气流引入食管入口下方1cm,失音组均能发音,亦印证上述理论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2011国际暨全国第十一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1-09-01)
高建中,胡竞敏,马瑞霞[3](2009)在《无喉者咽食管段发音区的发现与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多年来不少喉科学家为全喉切除患者的发音重建作了不懈努力,其中Blom-Singer于1979年发明的气管食管造瘘安装发音管发音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发音成功率在55%-93%,平均为74%,即有7%-45%患者发音失败;本科室不能发音者占30.77%。追其原因,不少(本文来源于《2009国际暨第十届全国头颈肿瘤大会论文集》期刊2009-09-18)
周智永[4](2009)在《多排螺旋CT在全喉切除患者咽食管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全喉切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晚期喉癌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术式,术后能否发音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全喉切除患者的发音方法最常见的是食管音、气管食管造瘘术发音和气管食管造瘘安装发音管发音,这叁种发音方式的振动源均为咽食管段,这叁种发音方式中有20%-30%的患者术后难以发音。利用多排螺旋CT的方法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咽食管段的局部影像学特点进行研究,为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发音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是本研究的目的。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实验组病例为自1994年3月至2008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诊断为喉癌,并行全喉切除术患者,随机抽取20例病例作为实验组;自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进行颈部多排螺旋CT检查多平面重建(MPR)的其他疾病的患者,随机抽取4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进行食管入口形态观察;测量前鼻孔至食管入口距离;进行食管上段充气测压及食管充气发音试验,以及行多排螺旋CT检查多平面重建(MPR);对照组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多平面重建(MPR)。结果实验组食管入口形态多数为叁角形(95%),少数为不规则形(5%)。食管上段测压显示:咽食管段压力是不一致的,食管入口下1.0cm与食管入口下2.0cm压力较低,食管入口下4.0cm高于食管入口下1.0cm与食管入口下2.0cm压力,食管入口下4cm咽食管段压力最高;充气发音试验显示食管入口下0.5~2.0cm可发音称发声阳性区,并可找到最佳发声部位,该部位位于食管下1.0cm。多排螺旋CT检查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咽食管段均位于第4~6颈椎前面,上接咽部,下接颈段食管,为一个闭合的软组织块,其上下为含气腔;实验组和对照组咽食管段长度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咽食管段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咽食管段长度与坐高有相关性(P<0.01),与年龄和体重无相关性(P>0.05)。结论全喉切除术患者食管入口形态多数为叁角形;咽食管段为高压区,压力是不一致的,咽食管段下段的压力高于上段;充气发音试验显示,发音区及最佳发音位置在压力较小的咽食管段上段。通过多排螺旋CT可以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咽食管段的局部影像学特点进行研究,为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发音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09-04-01)
王琴[5](2006)在《咽食管段构筑的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通过局部解剖、组织学、组织化学、断层解剖等技术分别从大体水平和细胞水平对咽食管段进行观察,为临床提供解剖学资料,探讨吞咽及环咽肌切迹的潜在机制。方法 ①采取法医学推算年龄的方法推算64例成人标本的年龄,分成青少年组(<25岁)、中青年组(25~59岁)、老年组(>59岁)。②对48例成人颈部咽食管段标本局部解剖观测。③对3例成人咽食管段标本火棉胶包埋制作薄层断层连续组织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④取成人6例环咽后壁增厚标本和7例正常标本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和特殊染色。⑤对7例胎儿咽食管段标本行HE染色。⑥对3例25周胎儿咽及食管段标本行HE染色和一抗为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或快肌骨骼肌重链(fast myosin heavy chain,MHC-Ⅰ)或慢肌骨骼肌重链(slow myosin heavy chain,MHC-Ⅱ)抗体的免疫组化SABC染色。结果 ①食管纵行肌有叁个附着点,不仅止于环状软骨板后正中嵴,食管侧壁的大部分纵行肌纤维向上穿过环咽侧叁角,与腭咽肌直接相续,小部分纵行肌纤维止于环状软骨弓侧缘。②环状软骨下缘水平内腔宽度比邻近上方内腔明显缩窄,该缩窄的咽腔侧缘与甲状软骨板后缘之间形成一个尖朝上的叁角形区域,我们称之为环咽侧叁角。该叁角内部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所占据。叁角的底为4.22±2.67mm,高为12.68±2.50mm,面积为45.1±27.0mm,顶角的角度为26.5±118°。③局解的48例96侧成人标本中,29%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主干穿过环咽肌肌束至致密结缔组织膜下缘,71%RLN主干走行在环咽肌深面。69%RLN从主干分出一细小的分支,分支处距离甲状软骨下角尖端约15.2±5.5mm,主干多于环状软骨侧方下缘距离甲状软骨下角尖端约5.9±1.8mm处穿过结缔组织膜,分支入喉点距甲状软骨下角尖端约4.8±2.1mm;31%RLN未见分支。环咽侧叁角下缘RLN与甲状腺下动脉(inferior thyroid artery,ITA)分支的关系为:66%(63/96)RLN位于ITA前方,27%(32/96)位于ITA后方。④咽食管内腔根据形态可分为平滑型和紧缩型两种,环咽侧叁角上缘水平管腔宽度为27.83±3.74mm,甲状软(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06-05-01)
刘锟[6](2000)在《吞咽和咽食管段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咽食管段 (PES)又称食管上括约肌 (UES) ,是位于咽与食管间的一个高压区。 PES的横纹肌和环状软骨、甲状软骨、舌骨及其韧带和舌骨上、下肌群共同构成了一个控制食管入口开闭的功能单位。 PES的 3个主要功能为 :在两次吞咽间保持食管开口处于关闭状态 ;吞咽时使食管张开 ;参与其上方的咽缩肌及下方的颈段食管对食团的运输。如果这 3种功能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协调 ,将导致吞咽障碍。 PES的张力不足将导致 U ES弛张症 ,常由于累及下运动神经元的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 ,或医源性因素 ,如颈部放疗等。 PES松弛不足将导致 U ES失弛张症 ,常由于舌骨上肌群疾病引起 ,表现为舌运动障碍或咽肌收缩无力。如果严格掌握适应证 ,外科手术切开 UES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00年03期)
咽食管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测量全喉切除咽食管段(PES)长度,探讨安装假体位置与发音是否存在内在联系。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病例来自1994-2008年行喉全切除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病例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其他疾病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咽食管段长度:实验组59.83±6.61mm,对照组36.48±7.02mm,P<0.01;实验组男性60.08±7.25mm实验组女性58.83±3.44mm,P>0.05;对照组男性37.84±7.04mm对照组女性33.31±6.11mm,P>0.05。结论:实验组男性和女性PES长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P>0.05)。对照组男性与女性PES长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喉PES长度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实验组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可能系全喉切除去除框架组织,PES中下咽缩肌参与有关。如果将前期研究的发音组与失音组前鼻孔距离食管人口距离与PES长度一起计算,可以得出PES下界距离:失音组PES是大约在23cm,发音组大约22cm;再参阅前期所测前鼻孔至发音管平面距离:失音组22.20±1.75cm,发音组20.90±1.10cm,不难看出,失音组仅仅1cm进入食管腔,而发音组尚有2cm,这2cm正是环咽肌高度,自然是压力最高的部位,阻止气流向下不能进入胃内,只能向上冲击咽食管段黏膜震动发音,失音组气流接近食管腔容易向下进入胃内而不能发音。因此,PES除环咽肌、咽缩肌痉挛压力过高不能发音外,发音管在PED位置偏低,接近PES下界或进入下方食管腔是不能发音的又一因素。采用食管音助发声器将患者呼出气流引入食管入口下方1cm,失音组均能发音,亦印证上述理论的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咽食管段论文参考文献
[1].周智永,马瑞霞,侯丽,刘静,高建中.全喉切除患者咽食管段长度与假体发音的关系[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
[2].高建中,周智永,马瑞霞.无喉咽食管段长度测量与假体发音成功率的相关性研究[C].2011国际暨全国第十一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1
[3].高建中,胡竞敏,马瑞霞.无喉者咽食管段发音区的发现与应用探讨[C].2009国际暨第十届全国头颈肿瘤大会论文集.2009
[4].周智永.多排螺旋CT在全喉切除患者咽食管段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09
[5].王琴.咽食管段构筑的解剖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
[6].刘锟.吞咽和咽食管段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