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5G,Massive,MIMO,动态TDD,干扰管理
小区间论文文献综述
郝明诗[1](2019)在《Massive MIMO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管理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G 移动通信网络凭借 Massive MIMO(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大规模多入多出)和UDN(Ultra Dense Network,超密集组网)等技术使系统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随着5G技术研究的逐步完善以及商用计划的进行,干扰管理等实际问题逐步被大家重视。动态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技术会引起小区间的交叉链路干扰,且Massive MIMO和UDN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加剧干扰的严重性,而5G网络整体情况也较上一代网络系统更加复杂。因此,如何选择合适有效的干扰管理方案是5G移动通信系统大规模商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先对5G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小区间链路干扰及干扰管理相关的技术做了较详细地说明,进而根据绿色通信的网络发展愿景选择了功率控制作为干扰管理的优化方向。通过对基站和终端现状及技术发展情况的分析易知:终端之间的干扰由于多天线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因此本文对干扰的管理主要是从基站角度进行考察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的协议方案以及已有的功率调整方案,提出了反馈式半程功率控制的干扰管理方案:通过调整功率步距缩短整个干扰管理过程。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小区间交叉链路干扰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尤其是在低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n,信干比)处。与其他方案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该方案中的功率调整回归速度以及系统吞吐量等性能均有所提升。为了使反馈式半程功率控制的干扰管理方案更适用于小区边缘,本文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卡尔曼路径预测的干扰管理方案,该方案利用了在同一区域用户的移动路径及速度等有一定规律的特点。根据预测如果用户将要进行越区切换或正在进行切换,则减小功率调整步距以保证在切换过程中不会由于功率突变而导致掉话;平稳区非切换用户则继续使用反馈式半程功率控制的干扰管理方案。通过仿真可以看出该方案会让系统SINR的统计值在部分场景中有所上升,且使掉话率降低了约10%,保障了用户可以获得良好的通信体验。(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王渊[2](2019)在《密集网络小区间干扰可视化辅助分析及管理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的联网终端设备数量呈指数式增加,蜂窝移动业务数据量经历了爆炸式地增长,这也对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代移动通信除了蜂窝网络的通信服务质量和终端的通信能力之外,其服务对象将延伸到虚拟现实、无人驾驶、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甚至于人工智能超级机器人等新型蜂窝业务应用,从而形成万物互联的世界。巨大的数据流量是实现万物互联世界的基础,而解决巨大数据流量需求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在空间内部署微基站的密集网络(Ultra Dense Network,UDN)。密集网络能够有效地提升网络的频谱效率,但是微基站密度增加使得网络拓扑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微基站发射功率较低,覆盖半径减小从而导致网络中的干扰更加严重,这对干扰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干扰管理方法及可视化辅助分析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为了解密集网络的基本特性,采用随机几何理论建立网络模型,对密集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利用Voronoi图对密集网络中的小区进行不规则分割,小区中微基站部署服从二维泊松点过程。利用MATLAB进行密集网络微基站部署仿真,仿真结果符合微基站及小区用户在密集网络中随机分布的特点,其中一些关键的建模方法为干扰管理方案的研究提供了参考。2)对通过采用随机几何泊松点过程模拟密集小区的微基站部署可能会产生微基站覆盖漏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漏洞覆盖检测及修复方法对微基站的部署进行改进。其次为了更好地了解相互干扰的整个过程,对密集小区空间中微基站间相互干扰的过程进行可视化辅助分析。采用离散点法实现干扰过程可视化,在空间中设置信号接收点,计算信号接收点的信号功率大小与RGB颜色关系进行合适的对应,通过叁维空间中信号接收点颜色的变化来模拟微基站间相互干扰的过程。3)针对密集小区间的干扰,提出了一种频率复用联合方法。该方法包括不同频率复用方法间的切换,并且能够根据小区用户实时的位置分布及业务量情况,通过选择合适于实时网络需求的频率复用方法,来提高终端用户的吞吐量及信干噪比。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根据网络的实时情况进行不同频率复用方法的切换,明显地提升了终端用户的吞吐量和信干噪比。在频率复用联合方法的作用下,通过计算空间中设置信号接收点的信干噪比判断出弱干扰点,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algorithm,FCM)算法对弱干扰点进行聚类优化,避免在空间中形成通信质量优良区域的覆盖面积过大。经过优化后的弱干扰点采用Delaunay叁角剖分集成弱干扰面从而在空间中较为精确地形成通信质量优良的区域。(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唐宏,牟泓彦,杨浩澜[3](2019)在《基于小区间干扰消除的NB-IoT时延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窄带物联网(NB-Io T)低功耗、低成本、低采样率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区间干扰消除的NB-Io T时延估计算法,所提算法引入了小区间迭代干扰消除算法,以逐步消除各小区信号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每一次迭代中,在传统相关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时频互相关交迭的思想来提升时延估计精度以突破采样率的限制,并采用基于噪声门限的首达径(FAP)搜索算法来抑制多径效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在相关算法的基础上明显提高NB-IoT的时延估计精度。(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何华,姜静,刘原华,梁彦霞[4](2019)在《超密集网络中抑制小小区间干扰的分簇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超密集网络中小小区之间的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域的距离分簇算法和基于功率域的分簇算法。两种分簇算法分别利用豪微微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和功率信息进行分簇,簇内的FAP将对簇内用户协作通信,将用户的干扰FAP转变成为通信FAP以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达到了分簇的目的,部分抑制了小小区之间的用户干扰。但是簇首的选择应进一步改善,可提升分簇的合理性与高效性。(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孙育[5](2018)在《异构光纤通信网络小区间干扰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纤通信异构网络小区间的信号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技术与动态ABS相结合的干扰抑制算法研究。在综合分析光纤通信异构网络小区干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异构网络干扰抑制模型;基于宏基站和微基站的分布情况定义信干噪比,并依据增强小区用户数量与总用户数量的比例关系适时动态调整ABS,实现对光纤通信异构网络小区间干扰的有效抑制。仿真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算法研究能够改善光纤通信信道的利用率、提高网络吞吐量、有效抑制异构网络小区间的干扰。(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8年12期)
冀保峰,邢冰冰,李玉琦,李春国,韩瑽琤[6](2018)在《小区间干扰利用的协作网络高效传输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小区系统上下行业务流同时发送的场景,提出了利用相邻小区间干扰的窃听信号来提升多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了满足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低功耗要求,建立了多小区网络上下行业务流速率约束下,多天线中继总功率最小化的最优预编码设计数学模型,通过对该非凸问题的分析和推导,将其等价转化为二次型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QCQP,Quadratically constrained quadratic program),利用半定松弛方法进行求解。仿真和分析表明,所提最优预编码算法相比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性能增益。(本文来源于《信号处理》期刊2018年09期)
张晓阳,楚纵姗,谭冲,郑敏[7](2018)在《基于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动态公平调度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保证用户对资源使用的公平性是通信系统进行调度的重要考量因素。在4G网络中,由于频率复用因子为1且相邻小区的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强度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进行小区间的干扰协调是较为困难的。文中首先建立了相邻小区的二维匹配的模型,针对强干扰源存在的情况下,指出了传统的最大最小公平匹配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动态公平调度算法,并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最大最小公平匹配和随机调度方案,体验较差的用户的最小平均频谱效率、最大平均频谱效率、平滑指数等方面性能指标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较好地解决了边缘用户的公平性问题。(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许丽金[8](2018)在《LTE系统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区间干扰(ICI)是由网络规划策略不合理产生的,然而LTE系统为了满足更高数据速率和频谱效率,在网络规划中摒弃了传统频率规划方法,而是采纳了更小的频率复用方法,这样的网络规划会产生较大的小区间干扰,特别影响小区边缘用户性能。高数据速率的LTE系统使用了OFDM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小区内干扰,但小区间干扰严重制约了LTE网络的用户服务质量。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是解决ICI问题的主要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对系统带宽和功率合理规划,来达到避免或者减轻ICI的目的,它具有性能提升明显、使用灵活和实现简单等优势,部分频率复用(FFR)和软频率复用(SFR)是干扰协调技术中的两个经典方案。本文针对ICI问题研究了FFR和SFR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针对小区间干扰问题,介绍了LTE系统的发展与演进,同时展望了未来5G网络,并阐述了SFR技术和FFR技术;针对LTE系统小区仿真建模问题,通过matlab建立了LTE系统仿真模型,为后续软频率复用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2)针对LTE系统的最优网络规划问题,从小区划分、用户划分、资源分配和功率控制等方面着手,为静态SFR资源分配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规划,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干扰模型的建立及分析。最后以系统吞吐量指标为准则,结合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得出了软频率复用技术的最优半径比和功率比;3)针对ICIC分类问题,分析比较频率复用为1(FRone)、SFR和FFR叁种方案,从系统吞吐量、中断概率以及小区面积百分比等指标,对比分析了叁个方案的特点和系统性能。通过与FRone对比,得出了FFR和SFR能使边缘用户的性能提升,但中心用户的性能会下降;SFR相较于FFR兼顾了干扰和系统总性能的平衡,大大提高了最差用户的速率,并降低了系统总中断概率。4)针对静态SFR资源分配问题,根据功率控制?值的动态变化以及中心用户与基站之间的距离比K值,给出了五种不同功率控制?值与距离比K值的函数关系方案,最终得出合适的功率控制?值选取方案,以确定不同中心用户的发射功率。在动态功率控制SFR功率控制?值的选取方案中,通过Matlab仿真与数值分析,结果显示与静态SFR技术比较,当?值与K值成线性关系时,该方案在提升小区吞吐量、降低中断概率、提高小区面积百分比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可进一步提升小区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18-06-30)
张瑾,晋松,李瑞,简奕灿[9](2018)在《适宜交通开放的小区间路段长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建成区个别大型封闭小区大大降低了城市道路通达性,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效率。研究封闭小区道路公共化可行性,完善城市道路网,可有效提高城市机动车通行效率。对有条件开放的大型封闭小区间的道路交通条件进行了分析,针对大型小区出入口与对向大型小区出入口之间的道路交通特性,构建了可开放小区间出入口最小安全间距模型,计算了交通开放小区出入口接入城市路段的长度,并采用VISSIM仿真方法对该路段上车辆运行的冲突数和行驶延误进行分析,得出适宜封闭小区交通开放的小区间路段范围。(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张园园,刘晓培,史美静[10](2018)在《小区间浴盆形火灾事故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传统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剧烈波动型火灾数据误差较大的缺陷,使用泰勒公式将灰色预测模型的原始数据序列展开,并展开拉格朗日型余项,以此修正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改进了传统的灰色预测算法。使用Matlab软件编程,分别采用传统的灰色预测算法和改进的灰色预测算法,针对小区间浴盆形火灾事故,选取叁组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灰色预测模型改善了传统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浴盆形火灾事故稳定性差、误差大、精度低的不足,预测曲线符合浴盆形曲线特征,与原始数据曲线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与传统的灰色预测结果相比,叁组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86.59%、55.32%、55.70%。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在精度、相对误差、关联度叁方面都能满足要求。(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小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的联网终端设备数量呈指数式增加,蜂窝移动业务数据量经历了爆炸式地增长,这也对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代移动通信除了蜂窝网络的通信服务质量和终端的通信能力之外,其服务对象将延伸到虚拟现实、无人驾驶、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甚至于人工智能超级机器人等新型蜂窝业务应用,从而形成万物互联的世界。巨大的数据流量是实现万物互联世界的基础,而解决巨大数据流量需求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在空间内部署微基站的密集网络(Ultra Dense Network,UDN)。密集网络能够有效地提升网络的频谱效率,但是微基站密度增加使得网络拓扑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微基站发射功率较低,覆盖半径减小从而导致网络中的干扰更加严重,这对干扰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干扰管理方法及可视化辅助分析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为了解密集网络的基本特性,采用随机几何理论建立网络模型,对密集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利用Voronoi图对密集网络中的小区进行不规则分割,小区中微基站部署服从二维泊松点过程。利用MATLAB进行密集网络微基站部署仿真,仿真结果符合微基站及小区用户在密集网络中随机分布的特点,其中一些关键的建模方法为干扰管理方案的研究提供了参考。2)对通过采用随机几何泊松点过程模拟密集小区的微基站部署可能会产生微基站覆盖漏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漏洞覆盖检测及修复方法对微基站的部署进行改进。其次为了更好地了解相互干扰的整个过程,对密集小区空间中微基站间相互干扰的过程进行可视化辅助分析。采用离散点法实现干扰过程可视化,在空间中设置信号接收点,计算信号接收点的信号功率大小与RGB颜色关系进行合适的对应,通过叁维空间中信号接收点颜色的变化来模拟微基站间相互干扰的过程。3)针对密集小区间的干扰,提出了一种频率复用联合方法。该方法包括不同频率复用方法间的切换,并且能够根据小区用户实时的位置分布及业务量情况,通过选择合适于实时网络需求的频率复用方法,来提高终端用户的吞吐量及信干噪比。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根据网络的实时情况进行不同频率复用方法的切换,明显地提升了终端用户的吞吐量和信干噪比。在频率复用联合方法的作用下,通过计算空间中设置信号接收点的信干噪比判断出弱干扰点,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algorithm,FCM)算法对弱干扰点进行聚类优化,避免在空间中形成通信质量优良区域的覆盖面积过大。经过优化后的弱干扰点采用Delaunay叁角剖分集成弱干扰面从而在空间中较为精确地形成通信质量优良的区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区间论文参考文献
[1].郝明诗.MassiveMIMO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管理方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王渊.密集网络小区间干扰可视化辅助分析及管理方法的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
[3].唐宏,牟泓彦,杨浩澜.基于小区间干扰消除的NB-IoT时延估计算法[J].通信学报.2019
[4].何华,姜静,刘原华,梁彦霞.超密集网络中抑制小小区间干扰的分簇算法研究[J].电视技术.2019
[5].孙育.异构光纤通信网络小区间干扰抑制研究[J].科技通报.2018
[6].冀保峰,邢冰冰,李玉琦,李春国,韩瑽琤.小区间干扰利用的协作网络高效传输算法[J].信号处理.2018
[7].张晓阳,楚纵姗,谭冲,郑敏.基于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动态公平调度算法研究[J].信息技术.2018
[8].许丽金.LTE系统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8
[9].张瑾,晋松,李瑞,简奕灿.适宜交通开放的小区间路段长度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8
[10].张园园,刘晓培,史美静.小区间浴盆形火灾事故预测[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