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检察官论文-刘博然

独立检察官论文-刘博然

导读:本文包含了独立检察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独立检察官,分权制衡,政府道德法

独立检察官论文文献综述

刘博然[1](2019)在《分权制衡视阈下的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门事件”的曝光揭露了尼克松政府滥用行政权力的不当行径,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深入剖析“水门事件”,不难发现其背后是分权制衡的结构性危机。为挽回公众信任,稳定宪政体制,卡特政府于1978年通过了《政府道德法》,其中的《特别检察官法》确立了独立检察官制度,弥补了行政部门内部监督体制的“羸弱”。独立检察官制度运行二十余年,最终停废,其原因既在于其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同时也在于分权体制的僵化造成了政府改革的内部困境。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相关内容的研究概况、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第二部分从独立检察官制度确立的原因出发,试图追索独立检察官的“源”,其既有深刻、久远的分权体制理念予以支撑,亦有诸如“水门事件”等特定历史时空的“偶然性”构成了独立检察官制度确立的事实条件。第叁部分着重勾勒独立检察官制度的“流”,即独立检察官制度的演变过程。独立检察官制度未被“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它以每五年为一展期,在每一展期结束时,国会要对其重新评估决定是否再授权。通过独立检察官的调查和起诉,我们发现其存在着诸多制度性以及政治性上的缺陷,因此国会分别在1982、1987以及1994年调整该法,这一努力最终因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在对克林顿调查中所释放的破坏性力量而告终。独立检察官的停废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同时也展现出了美国政府内部的政治生态。第四部分从宪政视角出发讨论了独立检察官制度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合宪性是国会在设计独立检察官制度伊始就不断引起争论的话题,最终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判例证明其合宪。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对克林顿的调查在最后启动了弹劾机制,从结果而言已经改变了国会立法的初衷,其政治意义已超过了法律意义。以此观之,独立检察官制度的实质可看作是国会对行政分支进行监督的政治实验,但因制度设计上的缺失,其走向难以把控。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传统的分权体制日益僵化、单一,难以负荷复杂、繁多的政治事务,或处理政治极化趋势下的政党政治,独立检察官制度细化了分权制衡体制的权力结构,仍具有不俗的宪政价值。文章的最后,笔者探讨了美国分权体制的内部监督困境,试图阐释美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现代性难题。(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绪[2](2019)在《论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立检察官制度的建立是美国历史上权力制约平衡的标志性的事件,它的产生是为了抑制行政权的扩张,但其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由于沦为党派间斗争的工具而走向消亡。研究发现,独立检察官制度的产生是从历史传统制度中汲取营养,受时存检察官制度漏洞的影响,直接产生于"水门事件"的爆发。在其发挥作用的20余年中,经过了正式形成、完善和消亡叁个发展阶段,虽有诸多弊端,但在历史上也起到过积极作用,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遗产,同时对我国的监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松[3](2017)在《美一议员递交弹劾特朗普议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通俄门”连日来不断升温,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长子小特朗普与俄罗斯律师私下会面事件曝光后,加州众议员布拉德·舍曼于12日向国会递交议案,以“干预司法”为由要求弹劾特朗普总统。这份代号为H.438的议案得到得克萨斯州民主党众议员艾尔·格林的共同签署(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7-07-14)

周书琪[4](2016)在《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的独立检察官制度始于1978年,终于1999年,在运行的短短20年间,调查过很多影响美国社会的重大案件,对美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独立检察官制度产生的政治背景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其产生的政治背景包括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的“府会之争”和“水门事件”及其引发的宪政危机,而这一制度形成的原因则主要和美国宪政的运转模式、以权制权的分权理念、以及理论和实践基础有关。第二章对独立检察官制度的确立过程和启动机制进行了介绍。独立检察官制度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各种权力博弈与妥协的产物。启动机制是独立检察官制度的一大特色,分为“门槛调查”和“预调查”两个阶段。第叁章论述了独立检察官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的变化与发展,以《1982年独立检察官法修正案》和《1987年独立检察官法修正案》为时间轴,中间穿插了一些独立检察官的具体调查案例。第四章论述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独立检察官制度走向衰落的过程并对这一制度被废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伊朗门事件”的调查使该制度暂时失效,对“拉链门事件”的调查使该制度走向终结,但究其根源还是和这一制度本身的缺陷有关。(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期刊2016-04-13)

李书雅[5](2015)在《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历史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立检察官制度是美国独特的法律制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因"水门事件"而制定的《政府行为准则法》,在20年间经历了3次修订,于1999年6月《独立检察官法》到期而未获国会通过终止。囿于独立检察官制度始终存在合宪性困境、有非独立倾向和其在分权结构中地位模糊,其最终没有实现最初的目标而被废止,但它在解决美国法治危机、遏制高层官员腐败、完善制衡机制、解决司法部的利益关系问题上仍有重大作用,对现今的检察制度仍有许多启示。(本文来源于《“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决策论坛”论文集(下)》期刊2015-07-17)

徐华娟[6](2012)在《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为何退出历史舞台》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立检察官是美国负责对国家高级行政官员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和起诉的官员,是独立于美国司法部行政领导之外的特别检察机构。独立检察官制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水门事件”,到1999年6月以《独立检察官法》到期时未获国会通过而终止其运作。原本美国存在两种(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12-12-10)

王玄玮[7](2011)在《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之镜鉴》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十分富有特色,在调查政府高级官员犯罪方面曾经声名远扬、功劳卓着,但在美国只施行了短暂的21年。独立检察官制度相关历史昭示我们,检察机构应当具有独立性、应当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检察权的行使应当保持谦抑性。(本文来源于《人民检察》期刊2011年13期)

邓辉,谢小剑[8](2010)在《责任与独立:检察官纪律惩戒的双重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检察官纪律惩戒程序基本上等同于普通公务员的纪律惩戒,这不利于防止司法腐败,保障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对大陆法系检察官纪律惩戒程序的比较研究表明,制度设计必须寻求通过惩戒实现检察权责任与相对独立之间的平衡。检察官纪律惩戒程序改革应强化惩戒主体的独立性,实现专业自治,体现社会参与,并使程序公正。(本文来源于《环球法律评论》期刊2010年05期)

王莹[9](2008)在《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叁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在当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许多国家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但是任何政治制度和政治原则的形成并不是自然而然、一帆风顺的。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权力制衡这一基本政治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极大的挑战。例如“水门事件”、克林顿弹劾案等重大政治事件至今仍常常引起人们的讨论和深思,所以对美国政治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政治历史上的独立检察官制度作为透视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个切入点,分析独立检察官的发生逻辑,介绍独立检察官制度的具体内容及特点,比较其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剖析其在20年的历史存续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并拟从美国宪法的角度、叁权分立的制度框架、法与政治的关系等不同方面出发探讨独立检察官最终被废除的原因。本文也从公共政策的视角进一步深入探讨在特定政治体系和历史背景下,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对独立检察官制度发展的深刻影响。文章经过分析认为,美国立国以来就有权力制约的传统;美国的政治制度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任何一项新制度的诞生都是特定环境造就的产物,是否能融入既存的政治体系中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相当的实践过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在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与选题意义,检索了既有的研究,说明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文的分析思路和相关概念。第一章从历史的视角,探寻独立检察官的起源,将独立检察官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解释其发生背景、生成原因以及性质内涵,试图向读者阐明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并展现独立检察官诞生的历史背景。第二章以独立检察官的整个历史实践过程为主线,从法律条文的修正出发,梳理关于独立检察官具体权限的修订,探讨相应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以及由实践所暴露出来的独立检察官在定位上的模糊。第叁章以克林顿弹劾案为案例,解释了独立检察官调查的逻辑矛盾,法与政治的关系,党派斗争等因素促使了《独立检察官法》最终失效。第四章是讨论与结论部分,从对制度目标和功能实现等方面试图对美国的独立检察官制度做出评价。最后一个部分是结语,对正文中已经说明的重要观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表述。本文认为美国自古以来就有权力制约的传统;独立检察官是制约权力滥用的一次尝试;一项制度的确立及发展变化离不开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刘单平[10](2008)在《论美国的独立检察官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1972年,美国爆发了水门事件,这一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丑闻事件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急剧下降。为了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1978年美国联邦国会通过了《政府道德法案》(Ethics in Government Act),并据此确立了独立检察官制度。独立检察官制度是美国联邦政府体制的一项特色制度,是面临困境的美国试图完善制衡机制的一项重要尝试。研究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可以使我们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美国社会的历史及其政治运作过程。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独立检察官制度的确立。水门事件后,国会试图通过立法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经过长达六年的国会讨论,国会参众两院以及国会和总统之间最终达成妥协,并于1978年颁布《政府道德法案》,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独立检察官制度的确立。从表面上看,独立检察官制度的确立是国会应对水门危机的应急措施,实际上,独立检察官制度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部分,独立检察官制度的演变。1978年《政府道德法案》规定,国会每五年需要对独立检察官条款重新授权。即国会每隔五年就要对独立检察官制度的实际运行作出评价,决定其存废并对其作出相应修改。这一规定为独立检察官制度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变化提供了法律保障。第叁部分,斯塔尔调查与独立检察官制度的终结。尽管导致独立检察官制度终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离不开独立检察官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又离不开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是笔者认为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调查是独立检察官制度寿终正寝的关键,他对美国总统性丑闻不依不饶的调查不仅使克林顿颜面扫地,而且使美国民众极为不满,站到了同情总统的一边。斯塔尔滥用独立检察官权力对总统性丑闻穷追猛打最终导致了独立检察官制度的终结。第四部分,对独立检察官制度的评价。国会1978年通过《政府道德法案》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使人们相信包括总统在内的高级政府官员违法同样会受到公正调查。独立检察官制度20多年的实践表明,国会当初制定《政府道德法案》时想要达到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独立检察官制度在解决美国社会出现的法治危机、防止政府高层官员腐败、确保独立检察官公正地调查检举等方面作用巨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8-04-15)

独立检察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独立检察官制度的建立是美国历史上权力制约平衡的标志性的事件,它的产生是为了抑制行政权的扩张,但其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由于沦为党派间斗争的工具而走向消亡。研究发现,独立检察官制度的产生是从历史传统制度中汲取营养,受时存检察官制度漏洞的影响,直接产生于"水门事件"的爆发。在其发挥作用的20余年中,经过了正式形成、完善和消亡叁个发展阶段,虽有诸多弊端,但在历史上也起到过积极作用,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遗产,同时对我国的监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一定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独立检察官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博然.分权制衡视阈下的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9

[2].王绪.论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

[3].张松.美一议员递交弹劾特朗普议案[N].文汇报.2017

[4].周书琪.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6

[5].李书雅.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历史及价值[C].“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决策论坛”论文集(下).2015

[6].徐华娟.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为何退出历史舞台[N].学习时报.2012

[7].王玄玮.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之镜鉴[J].人民检察.2011

[8].邓辉,谢小剑.责任与独立:检察官纪律惩戒的双重维度[J].环球法律评论.2010

[9].王莹.美国独立检察官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0].刘单平.论美国的独立检察官制度[D].山东大学.2008

标签:;  ;  ;  ;  

独立检察官论文-刘博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