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水文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壤,石灰土,近地表水文条件,土壤侵蚀
土壤水文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贾金田[1](2016)在《近地表水文条件对土壤侵蚀及Cd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包括降雨、自由下渗、土壤水分饱和、壤中流等,受到土壤前期含水量、降雨强度、坡度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Cd离子随着降雨侵蚀对土壤团聚体的破碎作用,从土壤中分离并发生迁移。文章以广西喀斯特地区的红壤和石灰土为研究土壤,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对重金属的固持作用、不同因素对土壤坡面的侵蚀作用出发,对不同近地表水文条件下的产流产沙机制及重金属迁移过程与近地表侵蚀过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近地表水文条件对两种土壤侵蚀及Cd迁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雨强度对两种土壤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均有显着影响,土壤前期含水量、坡度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对产流、产沙过程影响不同。土壤前期含水量饱和、坡度15°、100 mm/h雨强时地表径流体积和产沙量最大,红壤分别为133.18L、1874.41g,石灰土分别为150.47 L,1400.14 g;土壤前期含水量干燥、坡度5。、30 mm/h雨强时最小,红壤分别为0.161 L、0.62 g,石灰土分别为0.165 L、0.44g。相同处理下,红壤地表径流体积小于石灰土,产沙量大于石灰土。2)石灰土对Cd的固持能力较强于红壤。相同处理下,红壤降雨过程中总的Cd流失通量均高于碱性的石灰土,两种土壤均在坡度15°、土壤前期含水量饱和及100mm/h雨强时Cd流失通量最高,红壤为2569.08 mg/m2,石灰土为2158.02 mg/m2;地表径流中颗粒态Cd含量在降雨初期远高于溶解态Cd含量,两者比例随降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但红壤地表径流中颗粒态Cd所占比例始终小于石灰土,红壤和石灰土颗粒态Cd含量与含水量、溶解态Cd含量与地表径流体积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颗粒态Cd含量与含沙量关系更加密切,且Pearson相关系数大小关系为:干燥>饱和,15°>5°。(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曾毓金,谢正辉[2](2015)在《输水条件下土壤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及其生态水文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区河流输水条件下地下水的侧向流动是河岸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地下水通过影响土壤湿度,最终影响植被蒸腾,改善植被生长情况。本研究将考虑了河道输水条件下土壤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和地下水侧向流的拟二维地下水流模型与陆面过程模式CLM4.5耦合,建立了考虑河道输水的陆面过程模式,并利用所发展的模式对黑河流域进行模拟,探讨了河道输水对于河道两岸生态水文效应的影响。对黑河流域213号桥断面的模拟研究显示,河道输水条件下地下水侧向流动影响河岸两侧300米内区域内,地下水水位抬升,土壤湿度增加较明显,这为植被的生长和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水分。土壤湿度的增加导致了河岸区域内土壤蒸发与植被的蒸腾增加,潜热通量增强,并且降低了河岸区域内的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提高了沿岸植被的叶面积指数、总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改善了河道两岸的生态水文环境,由此揭示了河道沿岸区域的水循环过程,以此及输水条件下土壤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和地下水侧向流对于河岸生态水文要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 水文气象预报最新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期刊2015-10-14)
丁光晔[3](2014)在《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大定额灌溉区土壤水分运移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汾河灌区是山西省最大的灌区,其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引领性。受其特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灌区多数面积实施大定额灌水方式,即每年只进行一次春浇,灌溉定额在240m3/亩左右,按传统概念来讲,其灌溉水的利用率特低。但实际上,在其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灌溉前地下水埋深2.0m左右),灌溉水量由于深层渗漏补充了地下水,导致地下水的上升(灌溉后上升至0.5-1.0m),在后续的土壤水分消耗过程中,地下水源源不断转化为土壤水而被吸收利用,其有效利用率远远高于传统概念的评价值。本文通过对灌区灌溉过程、土壤水分补充与消耗过程、地下水位变化过程的年度跟踪监测,揭示灌区水文地质条件下土壤的水分运移特性、土壤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大定额灌溉的有效利用系数等,为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大定额灌溉区灌水有效性的计算评价提供依据,也为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的持续发展的提供技术支撑。本文试验区选择清徐县柳杜村灌溉区,依据试验要求、当地地形和水文情况布设3个跟踪试验点。试验以大田试验为主,室内试验为辅,大田跟踪试验包括地下水位、土壤温度、分层土壤含水率、降雨量、灌溉量的年度跟踪监测。室内试验主要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包括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养分和污染物等。论文基于灌溉区实地年度跟踪监测资料和农田水量平衡方程,通过分析各个时期内土壤分层含水率的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降雨量和灌溉量,量化了大定额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分转化、补充和消耗的过程和灌溉水量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灌区大定额灌水过程完成后,地面以下地下水位以上土壤层含水率得以大量补充,同时地下水为也有了显着的升高,灌溉水入渗形成了对地下水的补给。(2)在地下水浅埋地区,根系活动层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观测发现根系活动层土壤含水量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变浅而逐渐增大,并得到土壤0—100cm土层储水量Wh(mm)与地下水埋深Z(cm)的定量关系式为:Wh=-0.0003Z2-0.9516Z+418.54,相关系数R=0.8534。(3)灌区大定额灌水的有效性是本论文的重点,文中通过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计算来为其提供有力依据。在计算时将有效利用量分两种情况来计算,第一种是只考虑玉米生育期内的需水量,计算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80.25%;第二种是综合考虑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和灌水后到播前这一时期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含水量的变化量,计算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96.7%。由此可以看出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一个比较高的范围内,充分说明了大定额灌水在特殊水文地质条件灌区运用的有效性。(4)本次试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灌区重金属镉(Cd)、铬(Cr)、镍(Ni)、铅(Pb)、铜(Cu)、锌(Zn)的含量,还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期的污水灌溉导致了汾河灌区农田土壤中镉的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镉污染是造成土壤风险的主要因子;测定的六种重金属在表层含量较多,六种重金属在土壤中垂直分布方面大体趋势是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5)灌区各采样点表层土壤中养分含量均较大,在土壤剖面中养分的分布均有一定的规律性,铵态氮含量随深度增加无明显变化,有机质、硝态氮含量呈现明显的“S”型变化,全磷、全钾在剖面中部有少许浮动,整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汾河灌区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大定额灌溉区灌水的有效性、土壤水分运移以及土壤中重金属和养分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对汾河灌区提高灌溉效率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侯翠翠[4](2012)在《水文条件变化对叁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碳蓄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陆地碳汇,水位变化影响湿地碳蓄积功能,短期水位降低效应常表现为碳失汇,而长期效应与湿地类型、气候和水位变化的幅度有关。水文条件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水分状况决定湿地土壤物理特性和地表植物群落的类型与结构,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湿地开发利用以及工农业耗水等人类活动都时刻改变着湿地的水文情势,迫使湿地面积缩小,湿地功能退化。本文以叁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为对象,采取野外调查监测、野外控制实验以及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不同水分条件对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植物群落演替与生物量积累、土壤-植物之间碳循环关系等的作用研究,揭示了水分条件变化对叁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植被-大气之间碳交换机制的影响。植物类型与结构以及生物量积累受到积水条件影响,水位增高降低了小叶章群落地上生物量与绝对生长速率,而毛苔草群落地上生物量在17~30cm积水环境下比10~20cm水位增加了47.41%。对于不同湿地植物群落,水位变化增加地上生物量的同时,降低了植物群落的前期生长潜势,使得生长季提前结束。水位增加降低了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提高了群落生物量,并且其碳蓄积向地下部分转移。群落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呈显着线性负相关关系,说明一定程度内较少的物种数量促进了群落的碳蓄积功能。不同水分条件下典型湿地植物小叶章及毛苔草枯落物分解过程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在生长季内积水条件促进了枯落物的分解,非生长季内与之相反,即水体冻结降低了积水条件下枯落物的分解速率。水位变化影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而不同物种混合的枯落物的分解速率与单一物种相比明显不同,混合枯落物的分解过程表现为不同单一物种的非加合作用(non-additive effect),且物种类型与物种数量对分解具有较高的主导作用。不同科的物种混合时促进了枯落物的分解;而同一科物种混合后抑制了分解进行,其中小叶章与乌拉苔草枯落物混合时分解速率不受其相对比例的影响。当3种物种混合时,枯落物分解速率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推测物种数量增加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碳蓄积功能。水分条件对叁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SOC及其活性碳组分的影响因湿地类型各异。随水位升高,不同湿地类型中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显着增加(p<0.01)。生长季内毛苔草沼泽湿地土壤中各密度组分有机质含量持续增加,而LFOC较重组有机碳(HFOC)含量增长速度较低,说明毛苔草沼泽湿地土壤具有较高的HF持有能力。小叶章湿地土壤中LFOC与SOC表现出显着正相关关系(r=0.816,p<0.01),说明LFOC增多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蓄积。17~30cm积水深度下毛苔草沼泽湿地MBC与微生物熵均低于10~20cm积水毛苔草沼泽湿地,说明该条件下毛苔草沼泽湿地碳蓄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土壤呼吸与水位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湿地积水条件抑制了土壤中有机质的矿化分解。而当积水水位低于-5cm时,CO_2释放速率无显着增加,说明较低的土壤含水量也会抑制土壤呼吸作用。而淹水条件下小叶章湿地土壤CO_2排放速率随水位增高而增大,说明淹水环境下土壤中有机质矿化分解受到除土壤透气性以外的环境因子的影响。培养试验结果显示,淹水条件促进了土壤中有机碳矿化与CH_4排放,并促进了土壤中DOC的释放,该结果可能为高含水量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量较高的原因,从而说明高水位土壤DOC释放的激发作用可能是促进有机碳矿化及土壤呼吸作用的重要原因。淹水条件降低了土壤MBC与MBN,但微生物C/N与含水量没有线性关系,说明沼泽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水分条件变化具有一定适应机制。较高的积水水位显着提高了土壤CH_4排放速率,生长季内15cm积水环境下CH_4排放量是0cm与-10cm积水环境下CH_4排放量的2倍与近30倍。积水水位与土壤CH_4排放量呈显着的指数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环境下水位增加对土壤CH_4排放的贡献不同。5cm与15cm积水水位之间CH_4排放量差异较为显着(p<0.05),而0~-10cm之间不同水位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性(p>0.05),说明积水水位对生长季小叶章湿草甸土壤CH_4排放的促进作用随水位增加其贡献增强。生长季内淹水环境下土壤碳排放量小于未淹水环境,但高水位积水条件下土壤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较高。最低增温潜势出现在0cm积水条件下,而该条件下湿地碳排放量仅高于于5cm积水环境,说明在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等过程中0cm积水环境对土壤碳蓄积具有有利条件。根系活动可以改变土壤中MBC、MBN、与DOC含量,尤其是提高深层土壤微生物C/N(p<0.05),说明根系活动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并且对深层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组成作用尤为明显。根系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2011年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高于2010年(p<0.01),两个生长季内根系活动产生的CO_2分别占土壤呼吸的47.71%(2010)和40.14%(2011),二者差异不显着(p>0.05)。水位与根系呼吸的相关关系不明显,说明湿地植被根系活动对水分的敏感性较低。根系对土壤甲烷排放具有促进作用,并在生长季初期以及8月高排放期表现最为明显。2010年整个生长季根系活动产生的CH_4(1.51g·m~-2)占土壤CH_4排放总量的31.84%(3.15g·m~-2)。但2011年不同处理间CH_4排放无显着差异,小叶章湿草甸土壤表现为CH_4的汇(-0.08g·m~-2),说明了根系对甲烷排放的促进作用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下更为显着。根系对沼泽湿地土壤碳排放的贡献受到水位的影响。稳定积水条件降低了根系活动产生的CO_2量,生长季内根系呼吸量大小表现为-5cm>10cm>0cm>5cm,10cm积水条件下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最高。积水条件影响根系对土壤甲烷排放的贡献能力,在-5cm与0cm积水水位环境下,小叶章根系生长抑制了土壤CH_4排放,以0cm积水水位下最为显着(p<0.01)。而在10cm积水水位条件下,根系生长对CH_4排放量表现出促进作用,说明根系对甲烷产生与氧化的作用强度在不同的土壤透气性条件下有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期刊2012-04-01)
安娟,郑粉莉,李桂芳,王彬[5](2011)在《不同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下雨滴打击对黑土坡面养分流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土壤水分饱和和壤中流条件下,雨滴打击对养分流失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3个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自由入渗、土壤水分饱和与壤中流)下,土槽上方架设与不架设尼龙纱网模拟降雨对比试验,研究雨滴打击对黑土坡面侵蚀过程及NO3-N、NH4-N与PO4-P随径流和侵蚀泥沙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纱网覆盖消除雨滴打击后坡面侵蚀量和泥沙浓度分别减少59.4%—71.6%和57.3%—73.0%,不同水文条件下减少量的排序为:自由入渗>壤中流>土壤水分饱和。消除雨滴打击后养分随径流流失的减少仅在自由入渗条件下体现较明显,该水文条件下NO3-N、NH4-N与PO4-P流失分别减少33.3%、23.1%和40.7%;3种水文条件下,消除雨滴打击均明显减少养分随泥沙的流失,其中自由入渗条件下减少效果最明显,该水文条件下,NO3-N和NH4-N流失分别减少20.9%—54.9%和25.0%—62.3%,而PO4-P流失减少在74.6%以上。雨滴打击增大了NO3-N的淋失,但对NH4-N与PO4-P的淋失几乎无影响。消除雨滴打击后,自由入渗条件下养分的等效径流迁移深度减少26.7%—42.6%,而土壤水分饱和与壤中流条件下基本无变化。以上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坡面土壤侵蚀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尤其是在壤中流出现的地方。(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24期)
仲崇庆,王进欣,邢伟,张维康[6](2010)在《不同植被和水文条件下苏北盐沼土壤TN、TP和OM剖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盐城国家珍禽自然保护区盐沼湿地为例,分析了不同植被带土壤中全氮(TN)、全磷(TP)和有机质(OM)的剖面变化特征,探讨了盐沼植被和水文条件对TN、TP和OM剖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带土壤中TN、TP和OM含量变化显着,其中,互花米草带中的TN和OM含量最高,分别为(0.96±0.09)g/kg和(17.26±0.80)g/kg;光滩中TN和OM含量最低,分别为(0.07±0.01)g/kg和(0.98±0.13)g/kg,而光滩中TP含量最高,为(0.98±0.03)g/kg。不同植被对土壤TN、TP和OM等养分的转化、吸收、累积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由人工围堰和淡水补给引起的水文条件变化通过影响土壤的盐分,进而影响植被的分布,最终对整个盐沼生态系统土壤中TN、TP和OM的剖面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崔艳平,郑粉莉[7](2009)在《不同土壤水文条件下红壤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过程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对坡面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有重要影响。本文设计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文条件下的红壤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过程。试验处理包括2个施肥水平(低肥和高肥水平),4个水文条件(自由下渗、土壤水分饱和、壤中流、壤中流+降雨)和一个降雨强度(60 mm·h~(-1),历时60 min)。结果表明:壤中流+降雨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的土壤侵蚀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下的1.5和2.3倍,同自由下渗相比,壤中流、壤中流+降雨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_3-N、PO_4-P的浓度和流失量有显着增加;低肥水平条件下,自由下渗、土壤水分饱和、壤中流和壤中流+降雨地表径流中,NO_3-N的浓度分别是0.64 mg·L~(-1)、35.7 mg·L~(-1)、194.7 mg·L~(-1)和71.6 mg·L~(-1),对应水文条件下地表径流中,PO_4-P的浓度分别是0.122 mg·L~(-1)、0.149 mg·L~(-1)、0.364 mg·L~(-1)和0.218 mg·L~(-1),高肥水平条件下,径流中的NO_3-N和PO_4-P的浓度也有相同的趋势;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_3-N和PO_4-P的流失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下的60~67倍和1.2~1.9倍,壤中流+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_3-N和PO_4-P的流失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下的100~186倍和2.5~3.7倍,同时,壤中流+降雨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泥沙中NO_3-N和PO_4-P的流失量也比自由下渗条件下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期刊2009-06-01)
崔艳平[8](2009)在《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对坡面土壤侵蚀和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对坡面土壤侵蚀和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不但加深对土壤侵蚀过程和养分流失迁移机理的认识,也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针对紫色土和红壤丘陵区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及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迫切需要,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对紫色土和红壤坡面土壤侵蚀和氮、磷养分流失过程的影响,揭示了不同肥料类型和不同水文条件下红壤坡面氮和磷养分迁移过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阐明了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对紫色土和红壤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对于两种土壤类型,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对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紫色土坡面,土壤水分饱和与壤中流+降雨的条件下土壤侵蚀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下的1.6~1.8与2.7~3.5倍。对于红壤坡面,土壤水分饱和与壤中流+降雨条件下的侵蚀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下的1.5和2.3倍。2.对比分析了相同试验条件下紫色土坡面和红壤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差异。在试验条件为60 mm/h降雨强度、15°坡面和自由下渗水文条件下,紫色土坡面的产流量显着大于红壤坡面,但红壤坡面侵蚀量是紫色土坡面的1.1倍。在相同降雨和相同坡度条件下,当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由自由下渗转化为土壤水分饱时,红壤坡面与紫色土坡面的侵蚀强度基本相同。而当近地面土壤水文条件转变为壤中流时,在相同降雨和坡度条件下,紫色土坡面的产流量是红壤坡面的83%,而紫色土坡面的侵蚀量是红壤坡面的1.2倍。反映了壤中流对紫色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大于红壤坡面。3.研究了不同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下紫色土和红壤坡面土壤氮和磷养分的流失规律。同自由下渗条件下相比,在土壤水分饱和、壤中流和壤中流+降雨的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_3-N和PO_4-P浓度及其流失量皆显着增加。对于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和壤中流+降雨及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_3-N的流失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的192~277、100~114和27~39倍。壤中流+降雨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地表径流中PO_4-P的流失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的1.5~1.7和1.3倍。对于红壤坡面,壤中流和壤中流+降雨及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_3-N的流失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的143~210、323~355和60~67倍。壤中流和壤中流+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中PO_4-P的流失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的1.1~4.9和2.5~3.7倍。对于两种试验土壤,叁种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对氮、磷养分随侵蚀泥沙的流失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壤中流+降雨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侵蚀泥沙中NO_3-N和PO_4-P含量及其流失量皆显着大于自由下渗条件。4.对比分析了相同水文条件下紫色土坡面和红壤坡面养分流失的差异性。自由下渗条件下,紫色土坡面径流中NO_3-N和PO_4-P的流失量大于红壤坡面,前者的流失量分别是后者的2.0~2.1和1.1~1.9倍。土壤水分饱和条件紫色土坡面径流中NO_3-N的流失量与红壤坡面基本相同。在壤中流条件下紫色土坡面径流中NO_3-N的流失量是红壤坡面的1.5~3.1倍,说明壤中流对紫色土坡面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大于红壤坡面。对于径流磷素流失,低肥水平条件下土壤水分饱和与壤中流条件紫色土坡面径流中的PO_4-P的流失量分别是红壤坡面的2.1和2.0倍;而在高肥水平条件下,紫色土坡面径流中的PO_4-P的流失量均小于红壤坡面,后者的流失量分别是前者的1.4和4.3倍。自由下渗与土壤水分饱和两种水文条件下,紫色土和红壤坡面侵蚀泥沙中NO_3-N的流失量无显着差异;但自由下渗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紫色土坡面侵蚀泥沙中PO_4-P的流失量小于红壤坡面,后者是前者的1.1~3.3和1.5~2.0倍。5.探讨了近地表水文条件对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原因。在自由下渗条件下,主要受自由入渗力影响,土壤表层一部分养分随降雨入渗被淋溶到土壤剖面亚表层及其以下,使土壤养分随径流和侵蚀泥沙的流失量减少。而壤中流的条件下,不但土壤中的养分被壤中流携带运移到土壤表层,且壤中流的形成使土壤颗粒间失去粘结力,土壤可蚀性增加,导致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增加,进而土壤氮、磷养分随径流和侵蚀泥沙的流失量增加。具体表现为壤中流条件下,土壤表层0~2 cm土层的NO_3-N含量最高,是亚表层土壤的的1.2~1.3倍;而自由下渗条件下,亚表层NO_3-N的含量最高,是表层土壤的4.0~9.3倍。6.揭示了不同肥料类型和不同水文条件下红壤坡面氮和磷养分的流失规律。地表径流和侵蚀泥沙中NO_3-N浓度及其流失量在施KNO_3分析纯与施尿素的条件下有显着差异。壤中流和壤中流+降雨的条件下,当施KNO_3分析纯时径流中NO_3-N流失量分别是施尿素时的1.8~2.0和1.9倍。但在施KNO_3分析纯时侵蚀泥沙中的NO_3-N流失量小于施尿素时的NO_3-N流失量。同样,地表径流和侵蚀泥沙中PO_4-P流失量在施K2HPO_4分析纯和过磷酸钙的条件下也有显着差异,即在自由下渗、壤中流和壤中流+降雨的条件下,当施K2HPO_4分析纯时地表径流中PO_4-P流失量分别是施过磷酸钙时PO_4-P流失量的1.9~2.6、1.9~3.6和1.5~2.8倍;两种施肥条件下侵蚀泥沙中PO_4-P流失量的表现与侵蚀泥沙中NO_3-N流失量的表现规律相同。(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崔艳平,郑粉莉,刘雨[9](2009)在《水文条件对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水文条件对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及氮和磷养分流失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2个施肥水平(低肥和高肥水平),4个水文条件(自由下渗、土壤水分饱和、壤中流、壤中流+降雨)和一个降雨强度(60 mm/h,历时60 min)。结果表明:壤中流+降雨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的土壤侵蚀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下的3.1和1.7倍,同自由下渗相比,壤中流、壤中流+降雨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3-N、HPO4-P的浓度和流失量有显着增加;低肥水平条件下,自由下渗、土壤水分饱和、壤中流和壤中流+降雨地表径流中,NO3-N的浓度分别是0.88、58.90、698.41和87.80 mg/L,对应水文条件下地表径流中,HPO4-P的浓度分别是0.252、0.322、0.811和0.383 mg/L,高肥水平条件下,径流中的NO3-N和HPO4-P的浓度也有相同的趋势;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3-N和HPO4-P的流失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下的27~39和1.3倍,壤中流+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3-N和HPO4-P的流失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下的100~114和1.5~1.7倍,同时,壤中流+降雨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泥沙中NO3-N和HPO4-P的流失量也比自由下渗条件下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09年01期)
王志刚,郑粉莉,李靖[10](2007)在《不同近地表水文条件下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自由下渗(free drainage)、土壤水分饱和(saturation)、壤中流(seepage) 3种近地面水文条件下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结果表明,近地表水文条件会对紫色土坡面侵蚀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在地面坡度5°~15°条件下,当地表水文条件由自由下渗演变为土壤水分饱和时,坡面侵蚀量由1.31~2.02 g/(min·m~2)增加到1.83~5.50 g/(min·m~2);当地表水文条件由土壤水分饱和变为壤中流时,坡面侵蚀量达到4.40~16.41 g/(min·m~2)。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坡面侵蚀量是自由下渗的1.40~2.73倍;壤中流条件下坡面侵蚀量是自由下渗时的3.36~8.12倍,是土壤水分饱和时的2.40~2.98倍。同时,坡面坡度对紫色土坡面侵蚀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07年06期)
土壤水文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干旱区河流输水条件下地下水的侧向流动是河岸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地下水通过影响土壤湿度,最终影响植被蒸腾,改善植被生长情况。本研究将考虑了河道输水条件下土壤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和地下水侧向流的拟二维地下水流模型与陆面过程模式CLM4.5耦合,建立了考虑河道输水的陆面过程模式,并利用所发展的模式对黑河流域进行模拟,探讨了河道输水对于河道两岸生态水文效应的影响。对黑河流域213号桥断面的模拟研究显示,河道输水条件下地下水侧向流动影响河岸两侧300米内区域内,地下水水位抬升,土壤湿度增加较明显,这为植被的生长和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水分。土壤湿度的增加导致了河岸区域内土壤蒸发与植被的蒸腾增加,潜热通量增强,并且降低了河岸区域内的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提高了沿岸植被的叶面积指数、总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改善了河道两岸的生态水文环境,由此揭示了河道沿岸区域的水循环过程,以此及输水条件下土壤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和地下水侧向流对于河岸生态水文要素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水文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贾金田.近地表水文条件对土壤侵蚀及Cd迁移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6
[2].曾毓金,谢正辉.输水条件下土壤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及其生态水文效应[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水文气象预报最新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2015
[3].丁光晔.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大定额灌溉区土壤水分运移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4].侯翠翠.水文条件变化对叁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碳蓄积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
[5].安娟,郑粉莉,李桂芳,王彬.不同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下雨滴打击对黑土坡面养分流失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
[6].仲崇庆,王进欣,邢伟,张维康.不同植被和水文条件下苏北盐沼土壤TN、TP和OM剖面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
[7].崔艳平,郑粉莉.不同土壤水文条件下红壤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过程的试验研究[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2009
[8].崔艳平.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对坡面土壤侵蚀和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9].崔艳平,郑粉莉,刘雨.水文条件对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
[10].王志刚,郑粉莉,李靖.不同近地表水文条件下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