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频数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探地雷达,地下空洞,多频,数据融合算法
多频数据论文文献综述
许献磊,方桂,李俊鹏,梁铭烨,李泽华[1](2018)在《探地雷达多频数据融合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地雷达(GPR)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地下病害检测中.针对目前探地雷达技术在地下病害检测中存在的因探测精度低引起的目标误判、漏判等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探地雷达多频数据融合算法.首先通过对不同频率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零点设定等,进而进行雷达图像的空间配准,在同一空间坐标系下建立不同频率雷达图像的空间对应关系,最后对配准后的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和图像融合.以北京西六环模型基地地下空洞探测为例,应用上述方法对50 MHz、200 MHz和400 MHz雷达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并对融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的将不同频率雷达的信息数据进行融合,融合后雷达数据的信息熵和平均梯度指标相比于融合前均显着增加,融合后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在10%以内.该技术综合利用不同频率数据信息来提高雷达数据的成像质量和图像解释的精确度,为道路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李俊毅,邓启林,李军正[2](2016)在《GNSS多频数据质量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GNSS导航和定位过程中,GNSS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GNSS的导航定位精度。目前能够比较全面的分析GNSS数据质量的软件以Teqc最为出名,但Teqc是一个控制台程序,操作不便,且对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数据格式不支持,已经不能满足当前GNSS数据质量分析的需求。本文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实现一套多频数据质量分析软件,可以从数据观测噪声、几何精度因子、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伪距平滑残差等多个方面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能够满足当前对于北斗系统数据质量分析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全球定位系统》期刊2016年02期)
何伟[3](2014)在《北斗多频数据组合相对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B1、B2、B3叁个频点播发数据,具有叁频观测值。本课题基于北斗多频组合定位原理,提出了利用北斗叁频进行相对定位的方法。北斗叁频组合观测值具有长波长、弱电离层延迟、低观测噪声的特点,在电离层二阶改正、周跳的探测与修复、整周模糊度解算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GNSS原始数据解析。根据北斗ICD文件和GPS ICD文件,对北斗和GPS的原始数据进行解析,解析后数据格式为标准的RENIX格式,特别是在专业软件无法解算的情况下,直接解析原始数据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数据。2.北斗叁频组合系数智能选取。根据长波长、低噪声、弱电离层等标准选取了北斗叁频组合观测值,针对以往采用聚类方法在研究GPS叁频组合数据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距离修正的增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通过调节因子有效地修正了样本中心与聚类中心的距离,获得合理的隶属度,从而得到正确的分类;构造了基于距离修正的聚类有效性指标,自动获取最佳聚类数,避免了人为确定聚类数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增量的思想,数据增加时以原有的数据集为基础,根据阈值进行归类,不需要重新进行初始计算。通过矩阵变换法及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3.北斗叁频组合观测值周跳探测与修复。首先采用了伪距/相位法对北斗叁频进行了周跳探测与修复,然后联合采用了电离层残差法和超宽巷M-W组合对组合观测值进行了周跳探测与修复。实例验证,联合电离层残差法和超宽巷组合比伪距/相位法有更好的周跳探测与修复能力。最后介绍了叁频无距离组合在周跳探测上应用。4.北斗单历元模糊度解算。分别采用了整数变换和逐级模糊度解算方法-CIR,实现了单历元B1、B2、B3叁个频点各自模糊度的解算,并对它们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4-04-01)
黄令勇[4](2012)在《GNSS多频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GNSS多频技术的发展应用大大提高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扩展了GNSS导航定位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本文主要针对GNSS多频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电离层多频改正、多频组合观测理论、多频观测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多频模糊度快速解算等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概括如下:1、分析了电离层延迟二阶项对导航定位的影响;推导了电离层叁频二阶改正模型,对二阶改正过分放大观测噪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利用小波包消噪算法对电离层二阶改正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包消噪算法能显着削弱观测噪声,使电离层二阶改正的精度满足高精度定位的要求。2、对一系列具有长波长、弱电离层特性的典型多频组合观测值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Compass、GPS和Galileo多频组合观测值的特性;比较了枚举法、整数规划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筛选多频组合观测值的异同点;研究了基于相异度矩阵的自适应模糊聚类分析筛选较优组合观测值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工作量小,效率高,能得到全局最优解。3、介绍了多频伪距/载波相位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的原理,分析了周跳估值取整对周跳修复准确性的影响;对利用相位无几何组合法探测周跳存在不敏感周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初步研究了搜索法对周跳进行实时修复;利用实测北斗叁频数据对伪距/载波组合法和相位无几何组合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方法均能对非差、动态周跳进行实时探测与修复,并能正确探测与修复连续周跳。4、分析了矩阵变换法能够快速固定模糊度的原因,利用北斗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对短基线、长基线模糊度固定的效果;分析了影响CIR方法固定长基线模糊度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几何CIR方法、电离层改正法、无电离层组合和无几何无电离层组合对无几何CIR方法的改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2-04-20)
熊晓欢[5](2010)在《基于Galileo多频数据的姿态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NSS载波相位信号进行载体的姿态测量是姿态测量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以Galileo系统为例,对卫星多频数据观测条件下的载体姿态测量系统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用Galileo多频观测信号确定载体姿态的技术特点,研究了利用多频卫星数据测量载体姿态的关键技术,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提高了载体测姿的速度和精度。文章给出了Galileo测姿系统的观测模型,总结了多频率载波线性组合的概念,为Galileo测姿系统做了完整的误差分析,这一部分为后面其他工作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了应用卫星多频观测信号解算初始整周模糊度的方法。TCAR方法简单易行,但是迭加的观测噪声使成功率难以保证。小南间模糊度搜索方法在TCAR单步成功率最低的第二步引入一个小的搜索南间,提高了TCAR解模糊度算法的成功率。提出了应用约束法解双频整周模糊度:先利用卫星系统多频观测条件,组成双频双差宽巷组合观测值,用约束条件确定双差宽巷组合初始整周模糊度备选值,采用多种检验方法剔除错误的模糊度组合,最后求解出用于姿态解算的单频载波相位双差整周模糊度值,方法简单快速,克服了传统TCAR技术模糊度确定错误率高的缺点,提高了正确率。研究了多频数据与周跳探测和修复。Melbourne-Wübbena组合观测值法是适合多频观测条件下双差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周跳检测法,适合静态和动态下使用,但是不能探测到小周数周跳。提出了对Melbourne-Wübbena组合观测值法的改进方法,提出一种选择优良探测周跳组合的适用公式,列出了(-60,60)区间内满足公式要求的所有组合观测值,经过仿真验证,都有良好的探测效果,能探测与修复任意周数的周跳。研究了矢量姿态解算算法,分析和改进了TRIAD算法,提高了姿态解算的精度。在研究多频观测的特点下,讨论了多个频率都对基线矢量进行求解给提高姿态精度带来的影响,建立了整个Galileo姿态测量系统的仿真平台,最后给出了整个系统的系统流程图和仿真验证结果。在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整个Galileo姿态测量系统的仿真平台,对仿真载体多根南线运动轨迹的过程进行了说明和叙述验证了Galileo姿态测量系统各个环节研究和改进的成果,对仿真载体多根南线运动轨迹的过程进行了说明和叙述。(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0-01-01)
熊伟,伍岳,孙振冰,王泽民[6](2007)在《多频数据组合在周跳探测和修复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模拟的L5观测数据,结合传统的伪距/载波组合法,对周跳的探测与修复进行了实例计算,并与双频组合观测值的周跳探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不管对大周跳还是小周跳,该方法均能在单历元间准确地探测出各个频率上发生的周跳,较之双频组合观测值的探测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伍岳[7](2005)在《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多频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GNSS2)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拥有多个频率的观测值。多频的应用将使传统的双频导航定位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将多频应用于电离层折射误差,可对高阶项进行改正;多频组合观测值比双频组合观测值在波长、电离层折射误差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优势;多频观测值应用在模糊度的求解上,可以利用不同组合波长与观测误差之间的关系进行快速的固定。本文正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对多频数据处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 大气折射误差各种传统改正模型间的比较 分别对Marini、Chao、CFA、Mit、Mtt、Hopfield等对流层折射误差改正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在不同高度角及不同高程情况下各种模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测站间的差异大小与测站间高差有关,且不同模型的差异随高度角的升高而变小。对于电离层折射误差,采用Klobuchar模型进行了不同高度角情况下的单频改正分析,结果表明测站间电离层折射改正的差异主要与测站到卫星的高度角有关,或者说与卫星到测站的几何图形有关。 2 电离层折射误差高阶项的改正 电离层折射误差是影响导航卫星定位的主要误差之一。本文研究了电离层对观测信号的主要影响及电离层折射误差模型,在总结电离层双频改正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地推导了多个频率的电离层改正模型及相位观测值无电离层组合模型。这些模型将电离层折射误差改正至二阶项,可进一步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通过实例计算,该模型可使改正后的电离层折射误差在电子密度较大(TEC=4.55e18)的情况下降到5mm(双频改正只能降到5.7cm),在一般(TEC=1.38e18)情况下降到亚mm级(双频改正为1.8cm),这也说明了在高精度定位中对电离层折射误差高阶项改正的必要性。 3 研究了多频数据的各种组合模式,分析了多频组合的各种特性 在载波观测方程中通常通过载波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线性组合来有效消除各种测量误差,从而提高解算整周模糊度的成功率,以达到高精度定位的目的。本文在多频相位组合定义的基础上,对组合后的误差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误差特性给出了组合观测值在波长、电离层误差等方面的选取标准,并列出了一系列典型的组合,为利用多频求解模糊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4 从理论上研究了组合观测值的定位精度,推导了具体的数学模型 从单独利用一组组合观测值进行导航定位的角度出发,对组合观测值的定位精度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从多频相位组合观测方程的方差-协方差出发,通过误差传播规律逐一推导了各误差项方差的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及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为了提高单一组合进行定位的精度,提出了最优相位组合的标准,并对该组合进行了求解与验证。(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5-04-01)
史学涛[8](2001)在《用于电阻抗多频及参数成像的多频数据采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阻抗多频成像(MFEIT)及参数成像(EIPT)是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成像技术,可以在多个频率下对组织阻抗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成像,成像结果不仅具有常规EIT成像技术的功能成像性质,且可以通过选择频率来突出感兴趣的组织,并可以用组织阻抗的特征参数成像,以更好地鉴别不同的组织及其功能。因此,MFEIT和EIPT技术是对EIT技术更进一步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针对目前常用的扫频式和混频式多频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不足,建立了一个32电极的基于多个频率组合扫频技术的多频电阻抗成像数据采集硬件系统及相应的软件测试平台。该系统具有四种工作模式,最多可同步测量四种频率下的组织阻抗信息,并可在软件控制下在1.6kHz~380kHz之间扫频。 为提高数据测量的精度和速度,本文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两个独立的测量通道同步测量的方式提高测量速度; 2.改进高频信号的采样方式,从而能有效地利用常规速度的数 据采集卡实现对高频信号的采样; 3.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具有高速和高精度特点的“正交序 列数字解调”法。对于一个具有n个频率成份的信号,在每 个信号周期采样N个点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法只需2nN次乘 法和2n(N-1)次加法运算便可解调出所测信号,并可将信噪比 提高(N/2)~(0.5)倍。 此外,为实现EIPT成像,基于最小二乘法,提出了用于从多频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忆论文 静态成像及动态咸像结果中提取组织阻抗特征抛的算法。 对硬件系统的测量结果表明:在通带范围内门.6胁3 80眈 ), 系统对 lmV左右的。J、信号测量精度在50dB左右,而对于 100mV左 右的大信号测量精度一般低于七0犯。在Windows消息循环控制下, 重构一帧阻抗图像的数据可在2秒左右测量完毕。基于物理模型的动 态和准静态成像结果也较好地反应了模型内阻抗的分布及其随频率的。变化情况。 最后,全面分析了系统的性能及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1-05-01)
多频数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GNSS导航和定位过程中,GNSS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GNSS的导航定位精度。目前能够比较全面的分析GNSS数据质量的软件以Teqc最为出名,但Teqc是一个控制台程序,操作不便,且对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数据格式不支持,已经不能满足当前GNSS数据质量分析的需求。本文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实现一套多频数据质量分析软件,可以从数据观测噪声、几何精度因子、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伪距平滑残差等多个方面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能够满足当前对于北斗系统数据质量分析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频数据论文参考文献
[1].许献磊,方桂,李俊鹏,梁铭烨,李泽华.探地雷达多频数据融合算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8
[2].李俊毅,邓启林,李军正.GNSS多频数据质量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J].全球定位系统.2016
[3].何伟.北斗多频数据组合相对定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
[4].黄令勇.GNSS多频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
[5].熊晓欢.基于Galileo多频数据的姿态测量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6].熊伟,伍岳,孙振冰,王泽民.多频数据组合在周跳探测和修复上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
[7].伍岳.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多频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D].武汉大学.2005
[8].史学涛.用于电阻抗多频及参数成像的多频数据采集技术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