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六相同步电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六相永磁同步电机,互补滑模控制,智能互补滑模控制,TSK型模糊神经网络
六相同步电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董新宇[1](2018)在《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智能互补滑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相电机控制系统具有传统叁相电机控制系统不可比的优势,低压大功率运行、转矩脉动小、容错性好、可靠性高等,在一些高要求但条件有限的场合得到广泛地运用,例如高铁电力机车牵引系统、船舶电力推动系统、飞行器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近几十年,关于多相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论文选择双Y相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系统存在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及六相PMSM出现断相故障情况,提出互补滑模控制(CSMC)、智能互补滑模控制(ICSMC)来提高系统动态性能,增强鲁棒性,达到更好的控制性能。首先,介绍了多相电机的定义方式、分类和结构,建立了六相PMSM在自然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介绍了静止坐标系与两相旋转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得到六相PMSM在双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_di(28)0的矢量控制策略,建立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CSMC方法以减小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CSMC采用广义滑模面和互补滑模面相结合的设计方式,选择饱和函数作为切换函数。由于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对控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CSMC不能对其进行测量,并且饱和函数的边界层厚度是通过经验和反复试验得到的,非常耗费时间。为了解决此问题,在CSMC的基础上,设计采用TSK型模糊神经网络作为预估计器的ICSMC方法。TSK型模糊神经网络为一个采用高斯函数作为隶属函数的五层的网路结构,对六相PMSM控制系统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在线估计,提高系统控制性能,保证更强的鲁棒性。最后,对基于传统PI控制、CSMC和ICSMC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同时将叁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六相PMSM出现断相故障时的容错控制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系统正常运行,还是在六相PMSM断相故障时,所提出的控制方法都是有效的,并且相比于传统PI控制和CSMC,提出的ICSMC使系统动态响应更快,鲁棒性更强,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成尧,潘再平[2](2016)在《开关磁阻电动机两相同步励磁与定子绕组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6极叁相开关磁阻电动机和6/8极四相开关磁阻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叁相、四相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绕组布置结构和相间连接方式对两相同步励磁下的磁场以及转矩脉动和平均转矩的影响,给出了8种典型组合模式下两相同步励磁工作的电动机转矩特性,指出叁相反向绕组、各相独立连接模式,叁相正向绕组、相间星形连接模式,四相反向绕组、各相独立连接模式和四相反向绕组、相间星形连接模式下的两相同步励磁能够降低转矩脉动和提高平均转矩。(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6年04期)
林涛[3](2014)在《低噪声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在变频调速系统中大规模采用PWM技术,PWM技术的应用中IGBT一般以固定的频率导通和关断,因此IGBT的输出的电压矢量中含有很多的各次谐波成分,这些谐波为电机的振动提供了很大一部分能量,同时产生令人无法忍受的电磁噪声。这篇文章从改变其电流谐波幅值入手分析其电磁噪声问题,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对六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了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基本的控制思想及其部分分类,进一步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所采用的滞环比较的控制方法,同时针对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完成了滞环比较空间电压矢量选择表。其次,基于Matlab仿真软件搭建了六相PMSM控制系统模型,分别对基于SPWM矢量控制和基于空间电压矢量的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了仿真,对所得仿真结果进行了的分析,通过仿真验证得到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在降低电流谐波幅值方面优于SVPWM,其使电流谐波较为均匀的分布在频谱上。最后,鉴于直接转矩控制转矩脉动问题,根据滞环比较控制的设计原理和电压矢量的作用效果,分别提出了以转矩响应最快为原则空间电压矢量表的直接转矩控制(Fast Torque-Direct Torque Control)记为FT-DTC和以转矩磁链响应均衡的空间电压矢量表的直接转矩控制(Poise Torque-Direct Torque Control)记为PT-DTC。并对两种矢量表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PT-DTC优化了系统转矩脉动,降低电流谐波幅值,从而达到降低振动噪声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4-02-22)
夏加宽,林涛,卢奭瑄[4](2013)在《不对称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六相永磁电机控制系统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思想,具有结构简单、鲁棒性好等优点,但对定子磁链和转矩估测具有较强依赖性,给出了不对称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框图,并利用Matlab的Simulink全面完成了对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不对称六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建模。通过本文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策略针对不对称六相不对称永磁同步电动机有效,同时引入SVPWM改善稳态转矩和稳态电流,为进一步实验系统样机制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3年19期)
杨光,周勤凤[5](2012)在《永磁叁相同步电动机装配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TBYC系列永磁叁相同步电动机磁极为永磁体,与导磁体接近很容易吸到一起,所以在制造过程中,如磁极装配、转子平衡、整机装配及拆卸过程中都存在与导磁体相吸的问题,直接影响电机的制造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选择隔磁材料做为辅助措施的装配工艺方法。(本文来源于《防爆电机》期刊2012年06期)
雷雨[6](2012)在《电动汽车用六相永磁同步容错电动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容错电机具有永磁电机良好的控制性能、更高的效率以及转矩密度,同时能够在绕组以及功率环节发生故障下继续工作,是电动汽车驱动的理想方案。本文对电动汽车用六相永磁同步容错电机的特点、设计以及故障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对集中分数槽绕组下的容错电机的绕组排布进行了分析,确定了24槽22极以及不等齿宽下24槽14极两种电机形式。通过对集中绕组以及电机电感方程的分析确定了容错电机的结构设计特点。其次,对两种极槽配合方案进行了设计。针对电机的铁心损耗、涡流损耗和铜损对两方案进行了对比。并对电动汽车应用背景下的电机性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电机恒转矩输出范围和最大输出功率的因素。然后,对容错电机发生开路故障后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功率不变以及磁动势不变的控制策略在绕组开路故障下的容错控制性能和特点,表明容错电机在一相开路以及两相开路故障下仍能满足转矩输出要求。最后,对电机绕组发生端部短路和匝间短路的故障情况进行了研究。对于端部短路,分析了影响短路暂态过程的因素。对于匝间短路,提出了等效的电路模型,进而分析了短路匝数、短路位置以及电机转速对短路电流的影响情况。对比并分析了不同绕组形式对匝间短路电流的抑制能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2-07-01)
吕翔[7](2011)在《六相同步电动机在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大型矿井提升机多采用交-交变频控制系统和中压交-直-交变频控制系统,结合同步交流电动机和先进的矢量控制解耦算法,可以得到与直流电动机相媲美的控制特性。但交-交变频控制系统输出的电流中含有大量高次谐波,电动机在谐波的作用下产生脉动转矩与谐波发热,在机械系统固有频率(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1年08期)
何京德,刘陵顺,王朕[8](2011)在《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串联驱动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台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为例,建立起一种新颖的电机串联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这种新型驱动系统中,两台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通过恰当的相序调整串联起来,由一台六相电压源逆变器供电,可以实现两台电机独立的矢量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对电机的变载运行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串联驱动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船电技术》期刊2011年06期)
何京德,刘陵顺,赵国荣[9](2011)在《基于定子谐波电流的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双电机串联系统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压型逆变器驱动多相电机运行时,虽然降低了转矩脉动,但却在定子绕组中出现了明显的低次谐波电流。抑制多相电机定子谐波电流的方法是串联电抗滤波器,电抗器与多相电机定子绕组电磁结构类似,使在多相电机中不产生旋转磁场的谐波电流在滤波电抗器中产生旋转磁场来抵抗谐波电流。据此提出一种新颖的两电机串联驱动系统,将电抗器换作一台多相电机,使谐波电流在这台电机中产生旋转磁场输出转矩,并且实现对两台电机转矩的独立控制。以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为例,对两电机串联驱动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串联驱动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1年06期)
苗鑫[10](2011)在《基于DSP的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调速系统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并搭建了基于dq坐标系的六相PMSM磁场定向控制的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TMS320LF2407A)的六相PMSM调速系统控制器,并且对工程实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阐述,详细地设计了相关硬件电路和软件部分。通过系统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说明系统建模和算法都是正确的。(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11年05期)
六相同步电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4/6极叁相开关磁阻电动机和6/8极四相开关磁阻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叁相、四相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绕组布置结构和相间连接方式对两相同步励磁下的磁场以及转矩脉动和平均转矩的影响,给出了8种典型组合模式下两相同步励磁工作的电动机转矩特性,指出叁相反向绕组、各相独立连接模式,叁相正向绕组、相间星形连接模式,四相反向绕组、各相独立连接模式和四相反向绕组、相间星形连接模式下的两相同步励磁能够降低转矩脉动和提高平均转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六相同步电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董新宇.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智能互补滑模控制[D].沈阳工业大学.2018
[2].刘成尧,潘再平.开关磁阻电动机两相同步励磁与定子绕组模式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6
[3].林涛.低噪声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
[4].夏加宽,林涛,卢奭瑄.不对称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3
[5].杨光,周勤凤.永磁叁相同步电动机装配工艺[J].防爆电机.2012
[6].雷雨.电动汽车用六相永磁同步容错电动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7].吕翔.六相同步电动机在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2011
[8].何京德,刘陵顺,王朕.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串联驱动系统的研究[J].船电技术.2011
[9].何京德,刘陵顺,赵国荣.基于定子谐波电流的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双电机串联系统的仿真[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1
[10].苗鑫.基于DSP的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J].电气传动.2011
标签:六相永磁同步电机; 互补滑模控制; 智能互补滑模控制; TSK型模糊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