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道德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雾霾,匿名性,欺骗,不道德行为
不道德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程凯琳,刘传军,廖江群,许燕[1](2019)在《心中之霾:匿名性在雾霾影响不道德行为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4个研究考察雾霾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这一影响的机制及匿名性在其中的作用。研究1a通过对空气质量指数和百度指数中不道德行为(作弊)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空气污染可预测作弊搜索次数。研究1b进一步通过图片启动对雾霾天、雾天、晴天的感知,考察雾霾对不道德决策和欺骗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雾霾天组和雾天组比晴天组的道德标准更低,对不道德行为有更高的可接受度,且在数字矩阵任务中显着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雾霾天和雾天虽空气污染程度不同,但雾霾天、雾天的能见度都较低,在两种天气中人们的匿名性更强,因此研究2进一步探究匿名性在雾霾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通过现场实验发现,雾霾天时个体感知到的匿名性显着高于晴天,且匿名性在雾霾影响欺骗行为的过程中起显着中介作用。雾霾天人们多佩戴口罩,研究3考察佩戴口罩是否会增强匿名性,进一步揭示口罩的调节作用并考察焦虑情绪的作用。结果发现在不戴口罩时,雾霾启动组和雾天启动组在作弊行为上无显着差异;而在佩戴口罩时,雾霾启动组的作弊次数显着高于雾天自动组,表明佩戴口罩增强了匿名性,也增进了雾霾的不道德影响。此外,雾霾虽引发了更强的焦虑情绪,但并未在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污染会导致更多的不道德行为,而匿名性可能是其中的影响机制:雾霾天能见度低、匿名性强,使得更多的欺骗行为出现;雾霾天佩戴口罩增强匿名性,会加强雾霾的不道德效应。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空气污染作为重要的环境变量影响社会行为的机制,并对如何完善环境管理政策与加强社会秩序具有较强的实践启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李卓宇,莫雷[2](2019)在《空气污染引发不道德行为:谁是真正元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前人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化使得污染天气形成的气候相关条件更容易满足,雾霾天气的会变得更多。受到使命的召唤("Climate change is our call to action,"APA,2018),心理学家也在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延续积极探索。近期,有研究通过有无污染的图片进行启动,发现空气污染的启动确实能增加不道德行为,而空气污染引起不道德行为的增加是以焦虑为部分中介。但是,对前人的研究的回顾,要求研究者们进一步辩证地思考:首先,不道德行为应该是有多种表现形式的,而在以往研究中仅仅研究了说谎行为(如机器故障欺骗范式、不当谈判量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污染对情绪的影响应该是多样化的,从情绪路径来看中介污染和不道德行为的因素可能是不唯一的。为了探究污染对道德行为影响的界限,并进一步探讨污染、情绪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进行了叁个实验。实验1首先让被试观看污染/非污染图片以进行启动,在之后的独裁者分配任务中,发现污染在奖励情况下会影响分配的公平性;但是,实验2通过同样的方法进行启动,发现污染在损失条件下并不显着影响被试的捐赠行为;实验3进一步用不同于前人所采用的欺骗范式——模糊骰子范式,更深入地探究污染、情绪和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多种情绪中介了不道德行为。当前的研究发现,污染与道德是通过多种情绪通路中介的,并且受到框架效应的限制。综合结果与结论,可以进一步提出"扇形因果"的推论,即因果关系可能是具有弥散性的,并且,以更开阔的视野全面的看待因果关系这一思路,在解决问题中是尤为重要的。(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王鑫强,王静,王健,张大均[3](2019)在《中小学教师不道德职业行为的结构、测量等值性及检出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不道德职业行为受公众所关注,但国内对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共调查2000多名中小学教师,来考察中小学教师的不道德职业行为的结构、量表信效度、测量等值性及检出率。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不道德职业行为由敷衍塞责、侮辱体罚、奖惩不公、以权谋私四个因子构成;跨性别、跨任教学段、跨职称的量表测量等值性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拟合指数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敷衍塞责是中小学教师检出率最高的不道德职业行为;男教师的不道德职业行为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女教师,初中教师的侮辱体罚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小学、高中和中专教师。(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术月刊》期刊2019年09期)
弓莎莎,杨姗,张国雯[4](2019)在《组织忠诚会引发不道德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忠诚是核心美德之一,而以往研究发现组织忠诚也会导致不道德行为。研究梳理了组织忠诚和不道德行为的内涵,分析了有关组织忠诚和不道德行为关系的具体表现,探讨了竞争对二者的调节作用,发现忠诚引发不道德行为可以用利益观,群体思维,有限道德理论,道德推脱等观点解释。最后提出未来要加强培养个人的理性忠诚和忠诚本土化研究,对减少组织不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8期)
谈华伟[5](2019)在《纯网综艺节目不道德言语行为的审视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纯网综艺节目的语言作为特定时期的社会多元文化的表征,是当前社会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控制下的语言互动过程,客观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和思维状态。一些纯网综艺节目存在着语言暴力化、低俗化、庸俗化等不道德言语行为,反映了特定时期内一部分受众的消极社会心理。(本文来源于《当代电视》期刊2019年07期)
葛欣欣[6](2019)在《目标追求中的不道德行为与人生意义感:目标阶段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标追求会促进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也总是为了达成某一目标。目标发展的动态过程为研究不道德行为的心理结果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叁个实验探究了在目标进行中与目标结束后,不道德行为对个体心理幸福感(负性情绪与人生意义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该影响的预期。实验一与实验二分别采用被试间与被试内设计,对目标阶段进行操纵,考查个体在目标追求中做出的不道德行为频率与负性情绪、人生意义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道德行为在目标进行中不会对个体的人生意义感产生影响,但会在目标结束后会降低个体的人生意义感,而负性情绪在两个目标阶段中都会随着不道德行为的增加而增加。实验叁通过让被试编写目标追求中的道德两难故事,考查在不同目标阶段中故事主人公行为的道德程度与主人公的负性情绪与人生意义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们对不道德行为者的人生意义感的预期与前两个实验中的结果正好相反。人们预期,在目标进行中,主人公的行为越不道德则人生意义感越低,但在目标结束后行为的道德程度不会对主人公的人生意义感产生影响,另外,与前两个实验的结果一致的是,人们预期,在两个目标阶段中不道德行为都会增加个体的负性情绪。本研究是将目标与不道德行为的心理结果结合起来研究的一次尝试,揭示了目标追求中的不道德行为对人生意义感影响的滞后性,促进了对不道德行为的心理结果的动态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6-24)
白仲琪[7](2019)在《序列不道德行为的动机机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道德行为的成因是当前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班杜拉等学者从道德推脱、利己辩护、双重评价等机制解释人们做出单一不道德行为的现象,并提出这些心理策略可以使人们习惯性重复做出不道德行为,这使得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人们有关道德的初始与后续序列行为表现。根据初始道德(或不道德)行为对后续行为的影响,这种序列行为表现可以有四种具体形式:道德-道德、不道德-不道德、道德-不道德、不道德-道德。前两种是行为的一致性,具体表现为道德一致性和不道德一致性;后两种是行为的平衡性,又称道德平衡性,具体表现为“道德-不道德”的道德许可和“不道德-道德”的道德净化。以往研究认为以上四种形式体现了序列道德行为不同方向的道德调节。本研究用“序列不道德行为”指代人们初始与后续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这一序列行为表现,即人们会连续性、习惯性和重复性做出不道德行为,行为呈现出不道德一致性。关于序列不道德行为有叁项很有启发性的研究。Kouchakia和Gino(2016)从记忆遗忘现象角度解释序列不道德行为的研究中提出,人们重复做出不道德行为是因为忘记了曾经的不道德行为,这是人们记忆功能为不道德行为给道德自我概念带来威胁做出的自我保护,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失德失忆症”。Zhang等(2014)基于调节定向理论(RFT)提出,不同的道德行为领域都存在预防-重复效应,即具有强烈预防定向的个体在随后的行为决定中会重复自己先前的道德和不道德行为,这是由于以预防为定向的个体具有维持由先前行为决定所建立的现状的需求。Schwabe等(2018)发现,在调节定向对消费者道德行为影响作用的研究中,激活消费者的预防定向,个体在做决定时会重复先前的道德或不道德消费行为;但激活消费者的促进定向,个体则会通过道德许可或道德净化来调节自己初始与后续的消费行为。这些研究都是以西方群体为研究对象,是否直接适用于东方文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另外,在道德一致性与道德许可的研究中发现个体解释水平也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调节变量,即个体倾向于对初始行为做出抽象高解释水平还是具体低解释水平的心理表征,可以影响人们有关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序列行为。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尝试验证与探究了理解人们序列不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与心理过程。基于有关记忆的理论、调节定向与调节匹配理论、解释水平理论,选取2340名被试样本,从记忆遗忘、动机的自我调节和心理表征视角进行了7项实验研究,对人们序列不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与心理过程进行了实证探索,并提出了预防、干预与改善序列不道德行为的策略。本研究发现:第一,记忆遗忘对人们序列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没有以往研究结论所示的明显。虽然人们初始做出不道德行为后,自传体记忆内容和记忆准确性,包括对道德准则的记忆都会发生变化,并且研究一中也发现了自传体记忆的记忆分享维度对初始与后续不道德行为的部分中介作用,但总体来说,记忆遗忘对序列不道德行为的解释效力并不稳健,并不能肯定地认为人们的序列不道德行为由于记忆遗忘的作用。根据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结论,人们习惯性的“失德”行为似乎并不能用“失忆”这样一种看似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第二,动机的自我调节能够解释人们的序列不道德行为,即本研究发现了动机机制对人们序列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特质性与情境性调节定向达成的调节匹配,是促使人们不道德行为呈现一致性的强大心理动因,本研究发现存在“调节匹配-序列不道德行为效应”。具体而言,主导特质性预防定向个体会重复初始的不道德行为决定,后续也更有可能表现出不道德行为的“预防-重复效应”,且这种效应具有一定程度的跨文化稳定性,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解。特别是当个体特质性与情境性调节定向达成调节匹配后,对当前行为的正确感与参与性增强了后续不道德行为的行为偏差,即使是主导特质性促进定向个体在形成调节匹配后,后续做出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也有所提升。另外,初始行为道德模糊性调节了调节匹配对序列不道德行为的中介作用。初始行为道德模糊性程度不同,调节匹配对序列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只有当初始行为具有较低程度道德模糊性时,调节匹配才会显着影响个体后续依旧做出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呈现出序列不道德行为。研究叁至研究五的研究结论提示,频率和程度较轻微的初始不道德行为可能更容易使得人们后续持续做出不道德行为,这为提前预防人们的序列不道德行为提供了独特视角。研究表明,帮助人们了解自身行为的心理机制与心理过程,如动机的自我调节功能、心理表征等心理因素,以及这些特质特征与情境线索的匹配作用,有助于从预防序列不道德行为角度实现个体行为层面的道德重塑。第叁,解释水平能够说明初始行为道德模糊性程度不同时,动机的自我调节对人们序列不道德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具体而言,在初始不道德行为具有高、低不同道德模糊性时,解释水平分别起到了调节和中介作用。初始行为具有较高程度道德模糊性时,人们做出不道德行为并形成调节匹配后,具体低解释水平个体更有可能后续做出不道德行为,即呈现出序列不道德行为;抽象高解释水平个体即使达成调节匹配,后续做出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也较低。初始行为具有较低程度道德模糊性时,人们做出道德行为后,序列行为呈现出“道德-不道德”的道德许可效应,调节匹配与调节不匹配的个体具有具体低解释水平时,相较于抽象高解释水平的个体,后续更有可能依旧做出不道德行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可能基于如下原因:当个体倾向于对行为事件做出较低水平的具体解释时,由于模糊性、耗费的时间以及暂时利益等现实问题使得道德行为并不是个体当前的优先选择。而抽象高解释水平则使得个体能够思考指导行为的核心道德标准与价值准则,进而提高了自我控制,可以改变调节匹配对序列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使人们保持对长远目标的坚定追求。本研究认为个体的自我认知也应包含对动机自我调节和心理表征的认识与理解,尤其是要关注个体特质与情境线索达成匹配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这将有助于人们对序列不道德行为的认识理性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研究还据此提出通过有效增强个体自我控制、合理运用个体-情境互动关系以及搭建融合美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的教育体系,构建改善序列不道德行为的有效路径,希望可以帮助人们在理性感知和领悟的基础上“去标签化”地了解、预防和干预自己与他人的序列不道德行为。本研究是在实验室情境下考察了被试的实际行为表现,这也使得本研究中的不道德行为并未涉及严重的道德失范,或者不道德行为产生的结果并未与被试重大利益密切相关。但人们严重的习惯性道德失范最初就是由看起来并不重要或并没有产生恶劣影响的轻微不道德行为逐步发展而来,因此本研究同样具有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汤雅军[8](2019)在《辱虐领导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也见证了层出不穷的商业丑闻。从早期着名的安然事件、叁鹿奶粉“叁聚氰胺”事件到今年年初的“315辣条曝光事件”,无不反映商业不道德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商业不道德问题仍是商业社会不可规避的一个重要话题,该行为虽在短期内会使企业获利,若一旦曝光于众,会使企业形象受损并影响其长远发展。目前,商业不道德行为已成实务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以往学者对不道德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己型不道德行为,缺乏对利他型不道德行为,即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关注。基于此,对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前因和形成机理值得深入研究。以往学术界对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研究集中于“积极前因”,本文基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不道德”本质,从“消极前因”出发,研究辱虐领导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同时,本研究将道德推脱作为中介变量,提出受领导辱虐行为的下属在道德推脱机制下将为其亲组织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为进一步验证上述观点,本文将组织承诺作为调节变量,研究组织承诺是否正向调节道德推脱与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正向关系。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通过对辱虐领导、道德推脱、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及组织承诺四个变量文献梳理,采用成熟量表并设计调查问卷,共收回343份有效问卷。本次研究对所搜集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首先检验量表信度与效度,其次对不同变量进行相关分析与多重回归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检验本文假设。本次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辱虐领导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下属为修复并弥补与上级的关系,会采取“讨好行为”。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作为短期维护组织及其成员利益的行为,会成为员工倾向选择的“讨好行为”之一。(2)道德推脱在辱虐领导与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受到领导辱虐行为的员工在产生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之前运用道德推脱机制对接下来的行为进行解释,且该机制在主效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组织承诺在员工道德推脱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当员工组织承诺越高时,其道德推脱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正向关系将被加强。本研究进一步补充与丰富了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前因变量研究,有助于了解员工为何以及在何种边界调节变量影响下会产生该行为。同时,本文为有效管理辱虐领导行为、建设组织的道德文化及对员工进行道德培训等提供管理建议与参考,以期能有效控制组织中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产生。(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14)
吴峥鹏[9](2019)在《员工传统性、上下级关系、道德认同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亲组织不道德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UPB)是指员工在组织活动中为了维护组织和组织内部成员的利益和功能,自愿从事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甚至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大量研究探讨了个体出于组织或其成员利益而从事的道德行为,对于UPB则较少涉及。本研究基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探讨了个人传统性对其从事UPB的影响,以及道德认同在其间的调节作用和上下级关系的中介作用。376名企业员工参加了本研究,完成了《传统性量表》、《上下级关系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和《亲组织不道德行为量表》。研究获得如下一些发现:(1)员工传统性与UPB呈显着正相关;(2)上下级关系与UPB呈显着正相关,且上下级关系在员工传统性与UPB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3)道德认同对上下级关系和UPB之间的关系发挥着调节作用。具有较低道德认同的个体其传统性倾向影响着其从事UPB的倾向,但这一效应在道德认同较高的个体中并不存在;(4)传统性经由上下级关系影响UPB的间接效应受到内化道德认同的调节,而不受象征化道德认同的调节;传统性经由上下级关系影响UPB的间接效应仅体现在内化道德认同较低的个体身上。(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5-01)
牟凯越[10](2019)在《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已有研究表明,稀缺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及决策,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其中,它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尤为突出。人们在稀缺下是否会出现更多不道德行为?其原因是什么?本文通过叁个实验来证明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并探讨这一效应的机制,以期为稀缺心理学做出理论贡献和提供现实建议。研究一招募218名已工作人员参加,测量被试的稀缺感和不道德行为倾向,结果表明稀缺感可以正向预测不道德行为。研究二探究在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可能的中介机制,招募大学生被试100人。将被试随机分配到稀缺组和控制组,操纵稀缺状态后,通过视知觉任务评估其不道德行为,测量未来情景思维以检验其中介作用。结果再次验证了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但是未来情景思维并未起到中介作用。研究叁继续探究可能的中介机制,招募大学生被试125人,首先操纵稀缺感,其后测量被试的不道德行为倾向、金钱渴望和竞争取向。结果发现,金钱渴望在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而竞争未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论:1.稀缺感正向预测不道德行为,稀缺感越高时不道德行为越多。2.金钱渴望在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在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过程中,未来情景思维和竞争未起到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不道德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空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前人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化使得污染天气形成的气候相关条件更容易满足,雾霾天气的会变得更多。受到使命的召唤("Climate change is our call to action,"APA,2018),心理学家也在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延续积极探索。近期,有研究通过有无污染的图片进行启动,发现空气污染的启动确实能增加不道德行为,而空气污染引起不道德行为的增加是以焦虑为部分中介。但是,对前人的研究的回顾,要求研究者们进一步辩证地思考:首先,不道德行为应该是有多种表现形式的,而在以往研究中仅仅研究了说谎行为(如机器故障欺骗范式、不当谈判量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污染对情绪的影响应该是多样化的,从情绪路径来看中介污染和不道德行为的因素可能是不唯一的。为了探究污染对道德行为影响的界限,并进一步探讨污染、情绪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进行了叁个实验。实验1首先让被试观看污染/非污染图片以进行启动,在之后的独裁者分配任务中,发现污染在奖励情况下会影响分配的公平性;但是,实验2通过同样的方法进行启动,发现污染在损失条件下并不显着影响被试的捐赠行为;实验3进一步用不同于前人所采用的欺骗范式——模糊骰子范式,更深入地探究污染、情绪和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多种情绪中介了不道德行为。当前的研究发现,污染与道德是通过多种情绪通路中介的,并且受到框架效应的限制。综合结果与结论,可以进一步提出"扇形因果"的推论,即因果关系可能是具有弥散性的,并且,以更开阔的视野全面的看待因果关系这一思路,在解决问题中是尤为重要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道德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程凯琳,刘传军,廖江群,许燕.心中之霾:匿名性在雾霾影响不道德行为中的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李卓宇,莫雷.空气污染引发不道德行为:谁是真正元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王鑫强,王静,王健,张大均.中小学教师不道德职业行为的结构、测量等值性及检出率[J].教育学术月刊.2019
[4].弓莎莎,杨姗,张国雯.组织忠诚会引发不道德行为?[J].福建茶叶.2019
[5].谈华伟.纯网综艺节目不道德言语行为的审视与反思[J].当代电视.2019
[6].葛欣欣.目标追求中的不道德行为与人生意义感:目标阶段的调节作用[D].南京大学.2019
[7].白仲琪.序列不道德行为的动机机制探究[D].吉林大学.2019
[8].汤雅军.辱虐领导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影响[D].南京大学.2019
[9].吴峥鹏.员工传统性、上下级关系、道德认同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9
[10].牟凯越.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