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索引 中国医学杂志 2001年第16卷

学科索引 中国医学杂志 2001年第16卷

一、SUBJECT INDEX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Volume 16,2001(论文文献综述)

孙瑞霞[1](2021)在《民国时期媒体中的服装评论及其作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服装评论数量众多,涵盖内容广泛,真实地展现出民国时期的服饰面貌及时尚潮流,是研究民国史和服装史的重要素材和依据。从目前研究来看,以服装评论中所反映出的服饰信息为对象进行的研究较多,本文则以服装评论本身作为主体,对其进行系统归纳后,对评论者及其评论视角展开相关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了民国服装评论的社会背景及其出现原因,以民国时期上海,天津,广州等代表性地区媒体报刊中涉及的服装评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信息进行统计及量化分析,试图探究评论信息中所反映的服饰流行规律及流行导向。研究中,将评论信息分为“介绍型”,“资讯型”以及“评论型”三大类。针对介绍型与资讯型的服装评论,按照不同地域及不同时期进行分类,分析其中所反映的地域差异及社会流变的规律。针对“评论型”评论,以不同社会群体、女性身体展示、服饰穿着现象及穿着观念,以及政治事件影响下的四类评论,依次进行了分析,根据其评论内容及观点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变化,力图探究民国时期的服饰文化以及审美倾向。文章进一步对民国时期可考证的服装评论作者进行基本信息的梳理,从而对其群体构成进行数量统计,总结作者群体以及受众群体的构成规律及基本特征。之后结合服装评论的具体内容,分析评论作者的视角及观点,以及在评论方法和写作风格上的异同。可以看出,由于民国服装评论者的性别、教育环境及职业背景的差异,其评论在视角和观点上具有指向性差异。此外,基于不同职业群体也有特定的评论风格,其评论手法和写作风格具有差异性和规律性,也正是因此,才造就了民国评论在内容和风格上的多样化。最后,结合社会背景针对不同时期服装评论的流变规律展开研究,分析不同时期服装评论所带来的服饰潮流与审美观念影响,对民国服装评论的社会流变特征及地域差异进行总结,反映出了服装评论、服饰时尚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三者之间呈现出的密切关系性,展现了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在当时文化环境下呈现出的多元化状态。并结合民国社会发展环境,探究服装评论带来的审美构建及社会意义,分析得出早期服装评论体系的形成及影响意义。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的服装评论在内容和数量上十分丰富,“介绍型”和“资讯型”评论涉及的服饰信息在民国中后期显着增加,尤其在30年代达到峰值。而“评论型”评论,虽然内容及主题涉及广泛,但观点随着时代不同有所变化。同时,对民国评论者群体构成及评论观点研究发现,不同性别职业及教育背景导致评论者在评论中有不同的指向性和侧重点,并且具备特有的写作习惯,也正是因此才造就了民国服装评论的多样性。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服装评论不仅引导了民众审美理想与流行导向,还营造了宽松的服饰言论环境,并且构建了我国现代早期服装评论的框架与发展方向,为现当代服装评论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现当代服装评论的先河。

徐斯琳[2](2020)在《民国时期上海女西医研究(1919-1937)》文中认为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教育、西式观念的传入、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女西医开始出现。女西医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女性团体,充分展现了其为社会所接纳的历史过程,在社会舆论以及女子自身意识提升的背景之下,女西医的规模在五四运动后进一步扩大。女西医通过在国内医学校就读或者出国留学掌握了现代化的医学知识,成长为了具备专业知识的职业女性。女西医在执业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的优势和障碍,最后,女西医凭借社会交往以及社会活动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民国时期女西医群体的形成,一方面表现为开始形成鲜明的社会形象和自我意识,包括男女平等观点、团体的职业化,外部对女西医的认同等。另一方面,虽然女西医在五四运动后已经成为受人尊重、为人钦羡的一种女性职业,但性别问题所带来的职业障碍和困惑,包括观念、婚姻、工作中的差别待遇,实际上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职业女性所面临的长期的、永恒的话题。

张元梁[3](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张钰[4](2020)在《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疗卫生服务始终是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江苏省宿迁市针对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生存困难、各级财政无力投入、人民群众方便就医愿望迫切这一特殊市情,引入社会资本办医,在全市范围内将所有的医院进行产权置换,全面推行民营化。一度以“卖光式医改”闻名全国的宿迁,直到2013年才开始建立第一家由政府出资办的公立医院。“宿迁医改模式”已实施近20年,发展至今,争议不断、褒贬不一。本研究以宿迁市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与TOPSIS法结合的方式进行纵向的绩效评价。考虑到宿迁市特殊的医改模式,又将宿迁市与同属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其他四市从横向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并结合全文提出研究结论,分析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全文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做好写作基础,说明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指出研究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对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办医、绩效评价等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作为理论基础的公共产品理论、政策变迁理论、综合评价理论及方法应用;第三部分对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发展历程作详细梳理,利用政策变迁理论对其特点进行总结;第四部分是对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的绩效评价所进行的研究设计,主要是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赋权方法选择以及评价模型的选择;第五部分是对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第六部分提出研究结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最后总结全文。研究发现,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显示:服务可提供性、服务可获得性、服务有效性、经济可负担性四个维度均对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列为:服务可提供性>服务可获得性>服务有效性>经济可负担性。TOPSIS法的评价结果显示宿迁市进行所有医院民营化改革阶段的绩效明显低于改革前的时期,但在2008年以后开始呈逐步上升趋势。又将处于上升趋势阶段的绩效与苏北其他四市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宿迁市处于苏北五市中等水平,说明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全文,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二者双重存在导致,笔者也基于以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黄秋硕[5](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表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唐兴李[6](2020)在《GATS下跨境医疗服务准入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经过了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后,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的发展必然会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地球村”的概念已经被当代学者频繁提及。信息、科技以及人类的健康等诸多领域受到地域的限制将会越来越小。这无疑对各国政府的准入管制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特别是在与国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医疗服务领域。过高的准入门槛有可能使本国的医疗市场难以从全球范围内吸收新技术、共享医疗数据及临床案例,从而在面对重大医疗危机时难以借助国际力量;而过低的准入门槛则有可能使不同文化下的医疗管理及市场体制摧毁本国市场。因此,自WTO与WHO成立伊始,就不断与各成员国政府在磋商此类问题。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加速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程度。在未来20年到50年的全球化进一步加剧的过程中,不能合理确定本国医疗服务市场准入规则的国家将很可能会在这个领域落后于其它国家,并严重影响到国民的生命安全。医疗服务的准入早在WTO成立以前就已经存在,不过直到GATS的出现才将医疗服务真正纳入多边贸易法律体制中并以经济和法律的语言确认了其可交易性。然而,目前在GATS中作出医疗服务承诺的成员较少,而且大多数成员对医疗服务的市场准入采取的是极为谨慎的态度。随着医疗服务全球流动的不断加强,不同利益个体、群体甚至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争论。面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国际化,如何平衡国内规制与贸易自由化?是更加自由还是保守?各成员对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主要模式有哪些?各成员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外资准入的做法和考虑因素是什么?我国对医疗服务,尤其在外资准入领域的法律规范,还有哪些不足?面对未来医疗服务市场准入法律的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态度?以及未来医疗服务市场准入法律的突破方向可能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的研究主题是用GATS框架下的四种提供服务方式来分析医疗服务行业中市场准入方面所面临的法律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GATS下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概念和界定,以及GATS下四种提供方式的适用范围。随后通过分析各成员国对其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承诺,总结了主要成员国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模式。另外,结合我国国情,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模式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紧接着,从四种提供方式(跨境提供、跨境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出发,本文分析了医疗服务市场准入面临的法律问题。首先,是跨境提供和跨境消费模式在医疗服务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互联网医疗以及跨境医疗消费的准入问题。由于医疗服务的本质是流动性的,大多数成员国在GATS中对医疗服务市场在跨境提供和跨境消费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基本是不限制,加之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医疗服务的发展趋势为呈现越来越多的线上诊断。与此同时,跨境医疗消费日益增加,也使得各国不得不重新面对市场准入的问题。在跨境提供方面,互联网医疗的准入涉及到了国家和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因此很多政府的国内准入应对措施则是选择性屏蔽相关跨境医疗服务网站信息;对于跨境消费方面,政府则采用的是控制出入境签证率,以此来控制跨境就医问题。然而,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平衡国内规制和贸易自由化。本文研究发现,很多成员国政府选择在遵守GATS承诺表的前提下,各成员国政府都采用援引GATS的一般条款和例外条款来作为医疗服务跨境提供和跨境消费的市场准入国内措施的补充条款。其中,我国在医疗服务市场准入方面就提出适用GATS例外条款。对于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方面,大多数成员国在GATS承诺表里都表示有所限制。医疗服务市场的外资准入问题主要体现在外资准入的设立形式及条件。本文以我国现状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梳理了我国当前医疗服务市场外资准入的设立形式、条件,新《外商投资法》对医疗服务市场外资准入的影响以及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目前存在的有关外资准入的法律问题。论文对医疗服务的外资准入范围、比例条件、外资准入履行方面以及审批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从法律角度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最后,本文研究了在GATS框架下各成员国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对自然人流动方面的准入问题。各成员国在医疗服务方面的人员准入主要体现为对外国执业医师的限制,限制内容包括对服务提供者数量的限制、对特定服务部门或服务提供者雇佣的限制以及对服务业务范围及地域的限制。文中分析了主要成员国在医疗服务行业自然人流动的准入模式,总结了医疗服务行业自然人流动市场准入的法律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最后,文章分别从跨境提供、跨境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方面总结了当前医疗服务市场准入面临的法律障碍,在比较和借鉴中,提出未来可能的突破方向以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张俊发[7](2020)在《论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原则》文中研究表明着作权制度所要达到的目标表现为作品数量的绝对增长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作品的公共性会导致严重的外部经济效应,引发市场失灵,使其发展和绝对数量的增长动力不足。二是着作财产权的排他性不利于作品的使用和推广,作品的广泛传播会受到影响。着作财产权有效配置可以克服这两方面阻碍,实现着作权制度目标。着作权静态配置会激励作品的产出,克服作品产出动力不足;着作权动态配置在实现着作权动态收益的同时,会促进作品的传播,克服作品使用不足。基于不同的法哲学基础,着作财产权配置存在自然权利论(创作人原则)与功利主义论(功利性原则)两种不同做法,但这两种原则均有缺陷。创作人原则下的着作财产权非理性扩张易导致公众对着作权制度产生信任危机。功利性原则下的着作财产权利益集团博弈难以保障未参加利益集团的群体利益。在这两种配置原则下,着作权制度目标彰显不足。经济学对法律研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法律对相关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科学解释的理论;二是为评估法律制度运行结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标准。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效率。对于着作财产权配置而言,效率原则不仅是一种科学理论,也为评价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运行结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标准。在效率原则指导下,通过着作财产权的有效配置,着作权制度目标可以得以彰显。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效率原则对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效率标准。最终按照效率原则所提供的标准,解决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建议。除导论与结论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基础。权利配置具有确认新兴利益、促进资源利用与缓解利益冲突的功能。着作财产权配置是指着作财产权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配置,其包括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与动态配置。前者是指立法者以法律形式对利益权利化之后,将该着作财产权配置给某一主体;后者是指着作权人通过交易方式实现权利的动态移转。着作财产权配置研究的法经济学分析依据表现为着作权客体的产品属性与着作财产权配置的经济意蕴及其效益之维。着作财产权配置问题的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的最大化与均衡、交易成本作为分析工具。第二章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基本界定。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包括静态配置效率原则与动态配置效率原则。静态效率表现为通过着作财产权配置实现作品产出的最大化静态收益;动态效率表现为通过着作财产权配置实现着作财产权的价值最大化的动态收益。效率原则下的着作财产权配置会实现作品产出最大化与作品广泛传播的着作权制度直接目标。鉴于着作权客体的特殊性,在静态配置与动态配置冲突时,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优先于静态配置,这种情形属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在这一情形下,着作权制度的终极目标也得以实现。在着作财产权配置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着作财产权配置原则,但均存在缺陷,这使得着作权制度目标彰显不足。效率原则的学理依据在于,其可以修正创作人与功利性原则的不足,使得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得以完善,从而彰显着作权制度目标。第三章着作财产权配置的静态效率。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效率标准取决于作品产出与投入资源投入构成。在作品产出所投入的资源中,存在创作者投入的资源与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资源以及公有领域资源。也因此,静态配置包括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外部配置与创作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内部配置。在外部静态配置中,立法者对创作者投入的资源而产出的作品进行积极赋权有助于静态收益的实现,符合效率原则。但是作品中公有领域资源的存在使得立法者需要对着作财产权进行消极限制。消极限制意味着如果产出的作品中公有领域资源越多,着作财产权保护范围越小。在内部静态配置中,效率意味着配置主体需要考量创作者投入的资源与投资者投入的资源在作品产出中的影响度。按照效率标准,着作财产权配置给资源投入影响度高的主体。影响度的考量因素包括主要资源、风险承担以及成果利用。第四章着作财产权配置的动态效率。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效率标准取决于交易成本。交易是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的重要方式,是实现着作财产权动态收益的重要手段。交易存在交易成本。着作权主体复杂性、客体无形性与权利设权方式特殊性是影响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着作财产权交易分为自愿交易与非自愿交易。在经济活动中,效率原则意味着市场竞争原则。市场竞争原则能够保障着作财产权自愿交易的有效进行,实现动态收益最大化。市场竞争原则下的着作权集体管理意味着竞争性与多样性。由于过高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垄断权利的存在,市场会发生失灵。在这种情形下,公权力干预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符合效率。公权力干预下的非自愿交易能够润滑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着作财产权交易进行,实现着作财产权的动态收益。当然,着作财产权作为私权,非自愿交易的范围存在限定性。第五章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适用。任何一项理论的提出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加以检视。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受到诸多冲击。依据效率原则,对新型传播行为积极赋权符合效率原则,但对接触作品行为积极赋权不符合效率原则。传统上的授权机制属于先授权后使用,但是对于大规模作品交易的情形,这种机制显然不符合传播效率要求。虽然选择退出下的默示许可制度以及变现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着作权人丧失了着作财产权市场定价权,但是这两种新型交易方式符合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因为它们不仅有助于作品使用者在网络环境中的作品使用,也有助于着作权人利益的保护。着作权制度的形成与完善离不开商业利益的推动。新兴商业模式探索的私立着作财产权规则与网络着作财产权授权机制等规则,有助于着作权制度目标的实现,符合效率原则。第六章效率原则下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完善。着作财产权配置的前提是存在着合理的着作财产权规范体系。效率原则下着作财产权规范体系的完善应坚持个人效用与社会效用相协调、促进交易以及尽可能适应技术的发展等原则。为此,着作财产权规范体系可以采取总括式+传播形式(变体传播权、无体传播权、载体传播权)的传播权规范结构。着作权主体制度应承认投资者作为更普遍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根据效率标准,视听作品的着作财产权应归属于制片者;未明确约定的委托作品的着作财产权应归属于受托者;传媒产业化背景下,职务新闻作品从一般职务作品到特殊职务作品的转变,符合着作权配置效率原则。当然,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技术措施应受法律保护,但也应有所限制。除此之外,还应重塑以交易为核心的着作财产权登记制度。

陶毛毛[8](2020)在《跳出忧郁的陷阱 ——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小组工作干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癌症正成为影响国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癌症作为一种创伤性事件,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抑郁情绪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淡漠、沉默寡言、疲乏无力、悲观绝望、轻生寻死等,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康复、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家属或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以H街道的22名患有抑郁情绪的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社会工作干预研究。基于前期的文献梳理和需求调查,本研究将心理灵活性、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将抑郁情绪作为结果变量。借助抑郁自评量表测量抑郁情绪,通过接受与行动量表中文第2版、认知融合分问卷测量心理灵活性,使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测量癌症患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感。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将符合条件的癌症患者分配到干预组与对照组,使用量表开展前测与后测。其中,对照组的癌症患者不接受心理治疗,干预组的癌症患者参加小组活动。根据社会工作干预研究的步骤,梳理了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问题理论、逻辑模型和变化理论,开发并完善干预手册,在此基础上开展以接纳承诺疗法为理论依据的小组活动。在干预小组中,通过隐喻、行为训练、正念练习、分享反思等多种方式引导组员认识自我、观察自我、接纳自我,增强其对自我觉察能力和专注能力,促使其认知的改变;通过行为练习、价值讨论、家庭练习等对所学知识的强化,促进组员行为的改变等。通过介入认知(正念和接纳)和行为(承诺和行为改变)两个过程,增强癌症患者的心理灵活性,提高其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干预结果和定量资料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前测量表得分基本同质,干预组的前后测量表得分存在显着变化,而对照组则不存在显着变化。研究表明,以接纳承诺疗法为理论依据的小组干预可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心理灵活性、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本研究为社会工作介入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当然,以此为基础的干预手册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的服务更多的癌症患者。

王伟[9](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张语桐[10](2019)在《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篇目索引的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为研究对象,以探析二者的编辑出版规范为研究目的。在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现状调查方面,利用访谈调查法对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编制流程进行探究,利用文献分析法对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文献中心搜集到的170个篇目索引成品进行探究,发现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均缺乏规范,成因在于目前不存在针对性篇目索引的成文规范。运用案例研究法,系统分析《全国报刊索引》的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发现编制工作分为文档形式转化、基础数据着录和验收、印刷版期刊编辑阶段,具有技术手段优越、着录工作效率高、岗位分工明确的优势,但存在未实现全面自动化、着录质量管理不完善、专业能力尚待提升的局限性。该刊的款目格式具有较为成熟、规范、符合学科要求的优势,存在只适用于报刊文献、篇目索引符号繁琐、着录项目脱离实际应用的局限性。基于事实依据,从促进篇目索引事业发展、提高篇目索引质量、优化检索者使用感受三方面阐述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必要性,并从编制步骤基本稳定且评价标准可以客观描述、款目格式问题矛盾较为突出且有相关国家标准作为基础,认为加强规范具有可行性,最后指出规范研究应遵从科学性、通用性、标准化、系统性、灵活性五大基本原则。在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探究编辑出版规范方案,认为加强篇目索引编制工作应以专业性、全面性、时效性为目标,指出篇目索引当前工作本质为计算机辅助编制,现有编制环节为选题、选取文献、着录、编排、校对、定稿,并综合篇目索引和编辑出版两种学科角度将现有编制环节完善补充为选题策划与论证、选取文献、着录、制定篇目索引规则、款目标引、款目排序、技术整理、三校一读、定稿,并在局部流程规范方案里,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论述以上环节,最后归纳出篇目索引编制流程的编辑出版规范。在篇目索引款目格式方面,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编辑出版规范方案,基于篇目索引学科特点和国家标准GB3793-83《检索刊物条目着录规则》,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献、专着析出文献、学位论文、专着六种文献源,探讨冗余着录、篇目索引符号、增设着录项目等问题,形成规范款目格式意见基础。再总结意见,将款目格式分为析出文献和整本文献,强调篇目索引符号的使用方法和着录项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最后归纳出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

二、SUBJECT INDEX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Volume 16,200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UBJECT INDEX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Volume 16,2001(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媒体中的服装评论及其作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成果综述
        1.3.1 民国期刊中关于服装评论的研究
        1.3.2 民国小报中关于服装评论的研究
        1.3.3 民国媒体发展变迁情况的研究
        1.3.4 民国媒体中作者群体的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角度及创新点
        1.4.1 研究角度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民国服装评论的社会背景及信息载体
    2.1 民国服装评论的产生及其原因
        2.1.1 近代报刊业及印刷业的发展
        2.1.2 西方服装评论的传入
        2.1.3 民国服饰的多样化
    2.2 民国服装评论的信息载体
        2.2.1 综合类报刊
        2.2.2 服装专业报刊
        2.2.3 其他专业报刊
第三章 民国时期服装评论内容研究
    3.1 民国服装评论中的“介绍型”评论
        3.1.1 服装种类介绍
        3.1.2 服装配饰介绍
        3.1.3 服饰搭配介绍
        3.1.4 其它
    3.2 民国服装评论中的“资讯型”评论
        3.2.1 国外资讯报道
        3.2.2 国内资讯报道
    3.3 民国服装评论中的“评论型”评论
        3.3.1 关于不同社会群体及其穿着评论
        3.3.2 关于女性身体展示评论
        3.3.3 关于服饰穿着现象及穿着观念的评论
        3.3.4 关于政治事件影响下的评论
第四章 民国服装评论作者及其受众群体研究
    4.1 评论作者信息的初步统计
    4.2 评论作者的群体构成及其特征
        4.2.1 性别群体构成分析
        4.2.2 年龄群体构成分析
        4.2.3 职业群体构成分析
        4.2.4 教育背景群体构成分析
    4.3 评论作者评论视角及方法分析
        4.3.1 评论者评论视角分析
        4.3.2 评论者评论方法分析
        4.3.3 身份不明确评论者及其评论内容分析
    4.4 评论受众群体构成及其特征
第五章 民国服装评论对民国时尚潮流的影响及社会意义
    5.1 民国服装评论的社会流变和地域差异及其影响
        5.1.1 社会流变特征及其影响
        5.1.2 地域差异特征及其影响
    5.2 民国服装评论的审美构建及社会意义
        5.2.1 引导审美与流行导向
        5.2.2 服饰言论互动氛围的营造
        5.2.3 早期服装评论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民国时期上海女西医研究(191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与时段界定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上海女西医的养成
    第一节 女性学习西医的缘起
        一、五四之前女性学医的概况
        二、五四之后社会舆论对女性学医的倡导
        三、女性学医的原因
    第二节 上海女西医的养成途径
        一、国内医学校
        二、出国留学
    第三节 女性西医的数量与科室选择
        一、女性西医的数量
        二、选择科室的情况
第二章 上海女西医的执业活动
    第一节 助产士的“专业化”与女西医的定义
        一、产婆、助产士与产科医生
        二、女西医的定义与政府认证
    第二节 女西医的执业方式
        一、执业途径与场所
        二、职称与收入
    第三节 女西医执业的身份认同
        一、医治之场景
        二、医疗纠纷案
第三章 上海女西医的社会网络
    第一节 上海女西医的社会交往
        一、家庭情谊
        二、地缘情谊
        三、同学情谊
        四、同业情谊
    第二节 上海女西医的社会活动
        一、妇女解放运动
        二、公共卫生活动
        三、社会公益活动
结语
    一、女西医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形象
    二、女西医的执业障碍
附录 1919-1937年间上海女西医基本情况表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1.3.3 国外相关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2.1.2 竞技体育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2.4 小结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3.3 小结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4.2.2 指标选取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4.4 小结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5.3 小结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致谢

(4)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和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医疗卫生服务
        二、社会办医
        三、绩效评价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政策变迁理论
        三、综合评价理论及方法应用
第二章 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宿迁市医疗卫生体制发展历程
        一、政府统揽医卫(1999年前)
        二、政府退出办医(2000——2012年)
        三、政府重建公立医院(2013年至今)
        四、小结
    第二节 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特点
        一、政策变迁主体: 政府主导
        二、政策变迁模式: 强制性变迁
        三、政策变迁动力: 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矛盾
        四、基于路径依赖的渐进性变迁
第三章 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研究设计
    第一节 总体思路
    第二节 构建指标体系
        一、构建原则
        二、指标选取
        三、指标说明
    第三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
        一、数据预处理方法
        二、权重系数的确定
        三、评价模型确定
第四章 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分析
    第二节 绩效评价实证过程
        一、数据预处理
        二、权重测算
        三、综合评价得分
    第三节 评价结果分析
        一、纵向结果分析
        二、横向结果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问题分析
        一、研究结论
        二、问题分析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二、民营医院层面
    第三节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GATS下跨境医疗服务准入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基本理论和法律问题研究
        1.2.2 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研究
        1.2.3 通过GATS四种提供方式对医疗服务市场准入基本法律问题的研究
    1.3 研究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GATS下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理论
    2.1 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概念
        2.1.1 市场准入的含义
        2.1.2 学界对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界定
        2.1.3 GATS对医疗服务市场准入的界定
    2.2 GATS下医疗服务的四种提供方式及成员国的准入承诺
        2.2.1 跨境提供
        2.2.2 跨境消费
        2.2.3 商业存在
        2.2.4 自然人流动
        2.2.5 成员国医疗服务四种提供方式的市场准入承诺
第3章 GATS下医疗服务市场跨境提供和跨境消费的准入问题
    3.1 GATS例外条款的解读和适用分析
    3.2 GATS例外条款对跨境医疗提供市场准入的补充限制
        3.2.1 跨境医疗提供的界定
        3.2.2 GATS例外条款对跨境医疗提供准入制度的法律适用及影响
    3.3 GATS例外条款对跨境医疗消费市场准入的补充限制
        3.3.1 跨境医疗消费的界定
        3.3.2 GATS例外条款对跨境医疗消费准入制度的法律适用及影响
    3.4 援引GATS例外条款限制跨境医疗提供和跨境医疗消费的法律适用和程序
    3.5 我国医疗服务准入援用GATS例外条款应注意的问题
第4章 GATS下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的准入问题
    4.1 成员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准入的审核模式及我国的选择
        4.1.1 以美国为代表的宽泛限制模式
        4.1.2 以澳大利亚和德国为代表的重点限制模式
        4.1.3 以英国为代表的自身体系限制模式
        4.1.4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准入的审核模式选择
    4.2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的准入制度
        4.2.1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准入的企业形式及条件
        4.2.2 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医疗机构的设立条件及准入程序
        4.2.3 外商独资经营医疗机构的设立条件及准入程序
        4.2.4 新《外商投资法》对医疗服务市场外商投资的准入标准
    4.3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准入制度的法律问题
        4.3.1 外资准入范围、比例条件需更加量化
        4.3.2 外资准入履行方面需有详细可操作性规定
        4.3.3 外资准入审批程序以及条件需更加透明、公开和具体
    4.4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商业存在准入制度的完善建议
        4.4.1 量化外资准入范围、比例条件
        4.4.2 完善外资准入履行方面细节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定
        4.4.3 提高外资准入审批程序和条件的透明度
第5章 GATS下医疗服务市场自然人流动的准入问题
    5.1 医疗服务市场的外国执业医师准入问题
        5.1.1 外国执业医师的界定以及其民事法律地位
        5.1.2 针对外国执业医师他国行医的限制措施
        5.1.3 外国执业医师他国行医的准入通用要求
    5.2 跨境医疗服务市场自然人流动的准入模式探析
        5.2.1 以英国为代表的注册与审核并重的模式
        5.2.2 以美国为代表的统一资格考试与长期考核认证模式
        5.2.3 以中国为代表的注册制为主的模式
    5.3 跨境医疗服务自然人流动准入的法律问题
        5.3.1 限制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数量,执业医师执业技能认证标准不一
        5.3.2 医疗特定服务部门或服务提供者雇佣准入限制标准多元化
        5.3.3 外国执业医师信息管理相关法律的缺失
    5.4 跨境医疗服务自然人流动准入制度的完善建议
        5.4.1 建立准入时成员国医疗从业资质互相认可制度
        5.4.2 建立相应体制帮助执业医师的文化融合
        5.4.3 加强档案立法,确保输出国医生档案的完整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论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一)现有着作财产权配置原则凸显缺陷
        (二)新技术条件下着作权制度目标彰显不足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二)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三、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四、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结构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 权利配置的法经济学界定
        一、权利配置的概念
        二、权利配置的功能
        三、权利配置的主体与方式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依据
        一、着作权客体的产品属性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的经济意蕴
        三、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益之维
    第三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工具
        一、最大化与均衡
        二、交易成本
    小结
第二章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基本界定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理论阐释
        一、配置效率的一般分析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解析
        三、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与着作权制度目标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与自然权利论
        一、着作财产权配置的自然权利论及其不足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对自然权利论的修正
    第三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与功利主义论
        一、着作财产权配置的功利性原则及其不足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对功利主义论的修正
    小结
第三章 着作财产权的静态配置效率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及其效率标准
        一、静态配置的特征与类型
        二、静态配置收益所投入的资源
        三、静态配置的效率标准取决于作品产出与资源投入构成
    第二节 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一、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方式
        二、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效率分析
    第三节 创作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一、创作者与制片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二、创作者与雇佣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三、创作者与委托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小结
第四章 着作财产权的动态配置效率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方式与效率标准
        一、交易是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的主要方式
        二、动态配置效率标准取决于着作财产权交易成本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之自愿交易
        一、着作财产权自愿交易的市场原则
        二、着作财产权自愿交易的着作权集体管理
    第三节 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之非自愿交易
        一、着作财产权非自愿交易源于市场失灵
        二、着作财产权非自愿交易的效率分析
    小结
第五章 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适用
    第一节 新利用行为的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分析
        一、对新型传播行为赋权符合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
        二、对作品接触行为赋权不符合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
    第二节 新交易方式的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分析
        一、作品大规模交易与选择退出
        二、用户创造内容与变现规则
    第三节 新商业模式的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分析
        一、私立着作财产权配置规则的效率分析
        二、新授权规则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分析
    小结
第六章 效率原则下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体系的完善
        一、着作财产权体系完善应坚持的原则
        二、着作财产权体系的完善模式与核心体系
        三、着作财产权体系的规范结构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主体制度的完善
        一、着作财产权归属主体的多元性
        二、资本资源介入下着作权主体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与着作财产权配置相关制度的完善
        一、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及其限制
        二、着作财产权登记制度的重塑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博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跳出忧郁的陷阱 ——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小组工作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1.2.2 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介入研究
        1.2.3 接纳承诺疗法的相关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理论视角与概念界定
        1.3.1 理论视角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1.4.2 资料收集方法
        1.4.3 资料分析方法
        1.4.4 研究对象的确定
    1.5 研究思路与干预思路
        1.5.1 研究思路
        1.5.2 干预思路
第2章 解开干预的“黑箱”:项目理论和干预手册的设计与开发
    2.1 风险因素: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产生机制分析
    2.2 因果逻辑:癌症患者抑郁情绪项目理论的设计
        2.2.1 中介与调节: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干预的问题理论
        2.2.2 规划与产出: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干预的逻辑模型
        2.2.3 因果与路径: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干预的变化理论
    2.3 变量测量: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干预的测量工具
        2.3.1 结果变量测量工具
        2.3.2 中介变量测量工具
    2.4 实践指南: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干预手册的开发
        2.4.1 干预模式:治疗性小组的干预设计
        2.4.2 干预目标:“爱在一起”干预小组目标的设定
        2.4.3 项目格式:干预手册设计的原则和结构
        2.4.4 具体活动:“爱在一起”小组活动的干预设计
第3章 “爱在一起”癌症患者抑郁小组的服务介入过程分析
    3.1 “抱团取暖”:从个人到小组
        3.1.1 澄清小组目标
        3.1.2 组员认识彼此
        3.1.3 订立小组契约
        3.1.4 营造小组氛围
    3.2 “值得回味”:开放、专注与投入
        3.2.1 积极接纳:做到不纠结不回避
        3.2.2 认知解离:与思维保持距离
        3.2.3 活在当下:关注此时此刻
        3.2.4 明确价值:构建生活的意义和方向
        3.2.5 承诺行动:过有意义充实的生活
    3.3 “我毕业啦”:不舍与祝福
        3.3.1 小组活动回顾
        3.3.2 《自我疗愈手册》
        3.3.3 分享活动感受
        3.3.4 我的自画像
        3.3.5 互送祝福
第4章 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评估与分析
    4.1 调节变量的影响分析
    4.2 各量表的数据分析
        4.2.1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异性分析
        4.2.2 两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性分析
        4.2.3 研究结果
    4.3 干预变量的变化分析
        4.3.1 心理灵活性
        4.3.2 自我效能感
        4.3.3 组员的自我评价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社会工作干预研究的设计反思
        5.2.1 研究对象的筛选过程反思
        5.2.2 社会工作干预实践的评估反思
        5.2.3 “爱在一起”干预小组的动力反思
        5.2.4 社会工作干预研究的伦理反思
    5.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癌症患者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2: 小组活动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3: 过程记录表(样表)
附录4: 访谈提纲
附录5:“你好,肿瘤君”癌症患者抗癌支持活动
附录6: 中介变量量表
附录7: 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干预手册

(9)《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概念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4.1.1 理念
        4.1.2 科学传播理念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5.2.1 出刊概况
        5.2.2 出刊内容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5.3.1 出刊概况
        5.3.2 出刊内容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5.4.1 出刊概况
        5.4.2 出刊内容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5.5.1 出刊概况
        5.5.2 出刊内容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7.1.1 “科学”的危机
        7.1.2 “传播”的危机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来源和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篇目索引研究情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现状探究
    2.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的现状分析
        2.1.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的现状调查
        2.1.2 篇目索引现有编制流程规范的问题及成因
    2.2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的现状分析
        2.2.1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的现状调查
        2.2.2 篇目索引现有款目格式规范的问题及成因
3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事实依据和思路
    3.1 篇目索引典型案例
        3.1.1 《全国报刊索引》的编制流程
        3.1.2 《全国报刊索引》编制流程的优势与局限性
        3.1.3 《全国报刊索引》的款目格式
        3.1.4 《全国报刊索引》款目格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3.2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思路
        3.2.1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必要性
        3.2.2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可行性
        3.2.3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基本原则
4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的编辑出版规范方案
    4.1 规范篇目索引总体编制流程
        4.1.1 引入篇目索引专业编制环节
        4.1.2 引入编辑出版质量控制环节
    4.2 规范篇目索引局部编制流程
        4.2.1 确定选题
        4.2.2 选取文献
        4.2.3 款目着录
        4.2.4 制定篇目索引规则
        4.2.5 款目标引
        4.2.6 款目排序
        4.2.7 技术整理
        4.2.8 三校一读
        4.2.9 定稿
5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方案
    5.1 规范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意见基础
        5.1.1 期刊论文款目格式
        5.1.2 会议论文款目格式
        5.1.3 报纸文献款目格式
        5.1.4 学位论文款目格式
        5.1.5 专着文献款目格式
        5.1.6 专着析出文献款目格式
    5.2 规范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意见总结
        5.2.1 款目格式的主要类别
        5.2.2 篇目索引符号的使用方法
        5.2.3 着录项目的特殊情况处理
6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归纳
    6.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归纳
    6.2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归纳
        6.2.1 析出文献的款目格式规范
        6.2.2 整本文献的款目格式规范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SUBJECT INDEX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Volume 16,2001(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媒体中的服装评论及其作者研究[D]. 孙瑞霞. 东华大学, 2021(01)
  • [2]民国时期上海女西医研究(1919-1937)[D]. 徐斯琳. 暨南大学, 2020(04)
  • [3]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宿迁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研究[D]. 张钰.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GATS下跨境医疗服务准入法律问题研究[D]. 唐兴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7]论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原则[D]. 张俊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8]跳出忧郁的陷阱 ——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小组工作干预研究[D]. 陶毛毛.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9]《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10]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D]. 张语桐.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3)

标签:;  ;  ;  ;  ;  

学科索引 中国医学杂志 2001年第16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