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化战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化战场,指挥控制,一体化,智能化
数字化战场论文文献综述
黄凌震[1](2016)在《基于数字化战场的指挥控制系统发展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以数字化战场对指控系统能力需求、环境要求、信息流程等要素为依据;重点介绍数字化战场指控系统体系结构评估模型;最后着重论述国外数字化战场指挥控制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对未来数字化战场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的四个方向进行了重点阐述,旨在能够对我国军事装备作战指控系统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迪。(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6年06期)
黄凌震[2](2015)在《基于数字化战场的指挥控制系统主要特点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数字化战场指挥控制系统的概念,并探讨了未来高科技战争对作战指挥控制所提出的新要求和产生的影响;以数字化战场对指控系统能力需求、环境要求、信息流程等要素为依据;最后着重论述其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组成,旨在能够对我国军事装备作战指控系统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迪。(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5年31期)
吴亚宁,谭伟,周伟,袁黎苗[3](2014)在《未来数字化战场中的指挥控制语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未来数字化战场中机器人部队指挥控制与协同作战领域需解决的机-机协同和人-机智能融合等问题,综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构建我军指挥控制语言的必要性,研究了机器人部队指挥控制语言的技术架构与关键技术,提出了指挥控制语言的一种形式化语法和语义标注方法和通信协议,并结合海军舰艇作战示例分析了指挥控制语言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指挥控制与仿真》期刊2014年01期)
焦亚冰[4](2014)在《基于CCU的数字化战场构建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初级数字化战场数据链路功能局限,提出一种基于多系统集成、功能优化、指挥扁平的战场可视化改进方案。该方案以通信控制器为链接工具,综合运用无线通信模式和有线通信模式将任意战场单元变成整个通信网络的一个信息节点,建立空天一体的可视化战场体系,完成链路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从而实现战场态势的实时可视和准确可控。(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邹红霞[5](2013)在《基于数字地球的数字化战场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地球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信息处理的视角,结合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处理过程阐述了对数字地球的理解;分析了数字地球的特性与数字化战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数字地球基础平台的层次结构;构建了基于数字地球基础平台的数字化战场应用框架。该框架可以较好地满足数字化战场的建设需要,对其他领域的数字地球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3年08期)
张璐阳[6](2012)在《数字化战场指挥官——M1130“斯崔克”装甲指挥车》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军"斯崔克"装甲车族作为陆军过渡战斗旅(IBCT)的主要武器,与美军原有轻型装甲部队的现役装备相比,"斯崔克"装甲车火力更强大,防护性能更好,但重量却远远小于美军重型装甲部队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和M1A2主战坦克。(本文来源于《模型世界》期刊2012年04期)
董凯,李伟明,姜本清,方伟[7](2011)在《数字化战场中雷达探测区域可视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形象直观的可视化技术使指挥员快速掌握战场复杂电磁态势具有重要军事意义,本文首先根据雷达距离方程、天线方向图和扫描方式建立雷达探测区域模型,构造其叁维数据场,采用光照透明模型增强可视化效果,然后采用地形遮挡算法,插值计算数字地形的高度信息,判断雷达探测区域是否受到地形遮挡,修正得到遮挡后的探测区域,算法能够处理地形连续遮挡的情况,最后对算法的实时性进行分析,给出了工程应用条件。(本文来源于《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08-03)
卞燕山[8](2010)在《叁维数字化战场中的核扩散表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来战争是核威胁下的信息化战争,对可能发生的核打击以及核打击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的模拟与表现是叁维数字化战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乏必要的实验数据和实验条件,目前尚没有成熟的核扩散物理模型,通常都是在大气扩散模型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本文围绕叁维战场环境中核扩散范围的表现问题展开研究,旨在通过相对合理的模拟表现手段,为作战指挥人员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一种快速直观的辅助信息支持。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比较现有的大气扩散模型,结合核素扩散和叁维数字化战场环境的特点,以RODOS系统中核扩散版RIMPUFF模型为基础,简化风场、放射性核素衰变、干沉积影响因子,并考虑到实际复杂的地形环境,特别是山体,对核素扩散的阻挡作用,借鉴大气扩散模型AERMOD模型处理山体地形的方法,对RIMPUFF模型做进步改进,得到适用于叁维战场环境中核素扩散特性的物理模型。为了克服物理模型计算量大对绘制效率的影响,根据核素扩散的特点,提出了边缘网格细分四叉树算法,在保证二维核扩散范围边缘连续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二维表现几何模型的复杂度,同时采用从外向内的逐步逼近算法,以避免由于个别误差点而出现的绘制空洞。为了更加直观地表现地形环境对核素扩散的影响,设计并实现了核素扩散叁维表现模型并通过GPU加速实现了快速体绘制。首先利用GPU通用计算能力,通过设计合理的片段处理流程,加速了体数据的计算过程。然后,基于光线投射法,采用层次包围盒法来修正投射光线重采样的起止点,并设计采用光线提前终止条件来减少重采样点数量,并通过GPU加速核素扩散范围的叁维几何绘制过程。设计并实现了叁维数字化战场中的核素扩散原型系统—ENDSys。系统分别从二维和叁维两个角度直观表现了核素的动态扩散范围及过程过程,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原型系统的部分成果在相关项目中得到了应用。(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0-12-01)
常真瑜[9](2010)在《FBCB~2 数字化战场的桥梁》一文中研究指出FBCB~2是美国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和21世纪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orce XXL Battle Command Brigade andBelow)的简称,是21世纪初指挥控制与火力控制一体化系统的典型代表。(本文来源于《环球军事》期刊2010年01期)
童广萍[10](2009)在《战略导弹部队数字化战场地理空间数据框架构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战略导弹部队的数字化战场的建设问题,重点对其地理空间数据框架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构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发展战略导弹部队数字化战场地理空间数据框架构建的实施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期刊2009-12-04)
数字化战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战场指挥控制系统的概念,并探讨了未来高科技战争对作战指挥控制所提出的新要求和产生的影响;以数字化战场对指控系统能力需求、环境要求、信息流程等要素为依据;最后着重论述其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组成,旨在能够对我国军事装备作战指控系统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化战场论文参考文献
[1].黄凌震.基于数字化战场的指挥控制系统发展解析[J].科技视界.2016
[2].黄凌震.基于数字化战场的指挥控制系统主要特点解析[J].科技视界.2015
[3].吴亚宁,谭伟,周伟,袁黎苗.未来数字化战场中的指挥控制语言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4
[4].焦亚冰.基于CCU的数字化战场构建方案研究[J].测控技术.2014
[5].邹红霞.基于数字地球的数字化战场建设[J].现代电子技术.2013
[6].张璐阳.数字化战场指挥官——M1130“斯崔克”装甲指挥车[J].模型世界.2012
[7].董凯,李伟明,姜本清,方伟.数字化战场中雷达探测区域可视化技术研究[C].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8].卞燕山.叁维数字化战场中的核扩散表现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
[9].常真瑜.FBCB~2数字化战场的桥梁[J].环球军事.2010
[10].童广萍.战略导弹部队数字化战场地理空间数据框架构建探讨[C].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