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镇江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冠梨,镇江,高效,栽培技术
镇江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茅蓉芳[1](2019)在《黄冠梨在镇江地区的高效栽培管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冠梨自品种审定推广20多年来,主要在长江以北地区栽培,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丘陵地区很少见到黄冠梨栽培的报道。本文从因地建园、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就黄冠梨在镇江地区的高效栽培技术作以总结,以促进黄冠梨在镇江地区的栽培生产。(本文来源于《特种经济动植物》期刊2019年12期)
燕晓莹,阎长虹,郜泽郑[2](2019)在《镇江地区降雨导致滑坡规律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镇江地区地属丘陵地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调查资料显示镇江地区短时强降雨或持续时间较长的降雨经常诱发大量浅层滑坡,降雨是区内滑坡主要影响因素,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对镇江地区300多个山体边坡进行详细现场环境地质调查,结合收集气象资料,对该地区的滑坡与降雨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降雨量与降雨持续时间对滑坡数量的变化关系。确定了镇江地区降雨阈值I-D曲线,并将分析结果与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可为镇江地区滑坡治理和预警预报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勍,孔洋,胡丹丹[3](2019)在《镇江地区茶园霜冻害等级预报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镇江市丹徒区1951—2015年65年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谷阳茶场2012—2016年3、4月份小气候站观测资料,研究镇江地区霜冻害发生的气候特征和茶园小气候的变化特点,建立潜在夜间防霜的茶树冠层极端最低气温和气温变化趋势的预测模型,并结合茶树霜冻害指标,进一步建立茶园霜冻害等级的预报预测系统,从而根据霜冻害等级,指导茶农合理开展茶园霜冻的防范工作,有效降低霜冻危害给茶园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7期)
黄丽华[4](2019)在《镇江地区下蜀土抗剪强度水敏感性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镇江地区的下蜀土边坡每年雨季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滑塌,然而针对下蜀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感性还未有系统研究。以镇江跑马山边坡中的下蜀土为试样,通过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下蜀土的抗剪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大,下蜀土的黏聚力近似呈直线型减小,而其内摩擦角则近似呈二次函数型减小。研究结果可为下蜀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奠定基础,具有实际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5期)
刘海洋[5](2019)在《2019年镇江地区茶园旱情调查分析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于2019年7月对镇江地区茶园旱情进行调查,并通过茶树品种、树龄、茶园环境以及茶园设施使用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这些因素对茶园抗旱性的影响,并形成相应的措施,利于指导该地区的茶叶抗旱工作。(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6期)
郜泽郑[6](2019)在《镇江地区降雨诱发滑坡机制与降雨阈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镇江地区低山丘陵发育,构造复杂,降雨充沛且集中,导致降雨型滑坡成为镇江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近5年来,降雨引起的滑坡多达几十起,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针对镇江地区滑坡发育规律开展相关研究,进行降雨因子与滑坡关系分析,建立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结合监测数据进行滑坡演化变形阶段划分,最后基于经验性降雨阈值方法建立镇江地区滑坡降雨阈值Intensity-Duration曲线,并提出降雨型滑坡治理建议。本文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1)首先对研究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统计滑坡发育概况,确定滑坡分布、物质组成和破坏特征。总结研究区降雨特征,通过年、月和日降雨量与滑坡频度关系分析,得出降雨因子与滑坡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模拟边坡降雨入渗过程,分析降雨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和边坡稳定系数变化特点。探究降雨诱发滑坡机制,确定诱发滑坡机制内因为地形地貌、岩土材料及构造条件,外因为人工活动和降雨。(3)基于滑坡位移监测数据,进行跑马山滑坡过程分析,确定滑坡时间和空间演化规律。分析滑坡累积位移、变形速率和加速度变化过程,将滑坡变形演化阶段分为初始变形、匀速变形及加速变形阶段。(4)统计研究区滑坡与降雨资料,运用经验性降雨阈值方法,分析降雨强度与降雨持时关系,确定滑坡降雨阈值I-D曲线。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I-D曲线进行优化和标准化处理,得到镇江地区标准化降雨阈值IMAP-D 曲线。分析I-D曲线影响因素,讨论坡度、渗透系数、裂缝和雨型对I-D曲线的影响,基于此提出滑坡治理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16)
安介生,周妮[7](2018)在《众神共祀:宋元时期镇江地区宗教文化景观构建与背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文化景观是一种形式独特而内容丰富的景观类型,不仅是传统社会景观构成之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宗教信仰对于社会生活及人文地理环境所产生影响的最直观表征。宋元时期镇江地区宗教文化景观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十分典型地呈现出当时不同类型宗教信仰之间共生共荣的真实状态,突出反映了古代中国各区域宗教信仰发展的复杂性与包容性,成为中国宗教发展历程中高度兼容性的典范,堪称中国宗教社会及文化史上"众神共祀"的"镇江现象"。当然,同一时代以及不同时代的宗教发展并不可能完全均衡,不同宗教间的矛盾及冲突同样不可避免。而这种不均衡与矛盾并没有改变中国传统时代宗教"和而不同"的和谐性格局。当然,这种宗教兼容性与和谐性有着深厚的历史地理背景,其中,民族人口的构成及宗教理念的明显变化至关重要。宋元时代镇江宗教景观所反映出的文化兼容性特征,也为我们深入研究江南文化发展史上的"宋元变革"问题提供了珍贵的例证。(本文来源于《历史地理》期刊2018年02期)
茅蓉芳,陈乔,费宪进[8](2019)在《阳光玫瑰葡萄在镇江地区的引种表现及优质控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熟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的改接试验,发现这个品种在江苏镇江地区具有糖度高、香味纯、肉质脆、外观美、稳产、耐贮运等优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葡萄品种。(本文来源于《农村科学实验》期刊2019年08期)
周勍,冯佳玮,吴琼,曹阳,郭煜[9](2019)在《镇江地区夏季连续高温灾害的气候特征及2017年异常高温的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镇江1961—2017年逐日气温资料分析连续高温灾害的气候特征,同时结合2.5°×2.5°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以2017年夏季异常连续高温天气过程为典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镇江夏季高温日数、极端日最高气温和最长连续高温日数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连续高温灾害发生更为频繁,同时连续高温灾害等级也显着上升;强盛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盘踞镇江上空是产生连续高温灾害的主要原因;高温期间冷空气势力弱,海上台风、青藏高原暖高压的特殊活动路径,为副高的稳定维持提供有利条件;温度平流和垂直加热对高温的出现起重要作用,而高温的维持以及极端高温的出现更多的取决于非绝热加热。(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周华飞,杨红福,陈宏州,束兆林,姚克兵[10](2019)在《江苏镇江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分离鉴定与对咪鲜胺的抗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调查江苏镇江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情况。【方法】采集受水稻恶苗病菌侵染的水稻植株,分离水稻恶苗病菌并鉴定其种属关系,利用PCR检测咪鲜胺作用靶标位点cyp51A位点是否突变,分析水稻恶苗病菌抗咪鲜胺的作用机制。【结果】在江苏镇江地区的发病水稻田成功分离水稻恶苗病菌98株,优势种群是藤仓镰刀菌。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EC_(50)值介于0.011~0.175μg·mL~(-1)之间,对咪鲜胺的抗性水平较高。【结论】检测抗性最高和最敏感的各2株菌株靶标位点cyp51A基因发现无明显的点突变,证明其突变机制不是由于cyp51A位点突变而导致,推测可能是该位点的mRNA过量表达导致。(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镇江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江苏镇江地区地属丘陵地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调查资料显示镇江地区短时强降雨或持续时间较长的降雨经常诱发大量浅层滑坡,降雨是区内滑坡主要影响因素,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对镇江地区300多个山体边坡进行详细现场环境地质调查,结合收集气象资料,对该地区的滑坡与降雨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降雨量与降雨持续时间对滑坡数量的变化关系。确定了镇江地区降雨阈值I-D曲线,并将分析结果与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可为镇江地区滑坡治理和预警预报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镇江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茅蓉芳.黄冠梨在镇江地区的高效栽培管理方法[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9
[2].燕晓莹,阎长虹,郜泽郑.镇江地区降雨导致滑坡规律统计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19
[3].周勍,孔洋,胡丹丹.镇江地区茶园霜冻害等级预报模型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
[4].黄丽华.镇江地区下蜀土抗剪强度水敏感性的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9
[5].刘海洋.2019年镇江地区茶园旱情调查分析报告[J].福建茶叶.2019
[6].郜泽郑.镇江地区降雨诱发滑坡机制与降雨阈值研究[D].南京大学.2019
[7].安介生,周妮.众神共祀:宋元时期镇江地区宗教文化景观构建与背景分析[J].历史地理.2018
[8].茅蓉芳,陈乔,费宪进.阳光玫瑰葡萄在镇江地区的引种表现及优质控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9
[9].周勍,冯佳玮,吴琼,曹阳,郭煜.镇江地区夏季连续高温灾害的气候特征及2017年异常高温的诊断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9
[10].周华飞,杨红福,陈宏州,束兆林,姚克兵.江苏镇江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分离鉴定与对咪鲜胺的抗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