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udy of Total Quantity Control of Air Pollutants in Planning Industrial District(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文中认为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规[2021]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2021年6月25日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落地,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潮州市人民政府[2](2021)在《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潮府规[2021]1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市各开发区、潮州新区管委会:现将《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2021年7月1日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杨亚美[3](2021)在《中国西部某工业城市VOCs污染成因及减排对策和建议》文中提出上个世纪中叶,在我国西部某城市建立了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等重工业基地,该工业城市工业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严重。VOCs不仅是一类重要的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前体物,个别VOC还被列入空气中有毒有害污染物(HAPs)名单,会对人群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文,要求全国重点行业企业限期开展VOCs排放量核算及其减排对策的“一厂一策”工作,减少VOCs的源头排放。该工业城市近年来大气臭氧污染形式日趋严峻,工业区尤为突出,减少其前体物排放是臭氧防控的根本。鉴于此,本论文基于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VOCs自动监测数据,对某工业城市工业区和主城区VOCs污染特征和来源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工业区VOCs光化学反应活性进行了评估;同时选择工业区某一炼油企业对其2018年VOCs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针对主城区和工业区提出了初步的减排对策和建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西部某工业城市VOCs污染浓度水平及组成特征:工业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年均浓度为94.71±94.40 ppbv,其中卤代烃、烷烃、烯烃占比分别为36.92%、29.09%、21.01%,主城区TVOC年均浓度为35.68±20.83 ppbv,其中烷烃占比为58.55%;工业区TVOC浓度春季最高,夏季最低,主城区TVOC浓度冬季最高,春季最低;进一步研究表明石化企业装置停车检修(非正常工况),会造成VOCs异常排放,导致工业区大气中VOCs浓度大幅上升。(2)基于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的VOCs源解析:工业区主要三个排放贡献源为石油化工排放源、机动车尾气排放源和有机溶剂挥发源,其中石油化工排放源的贡献占比最高;主城区夏冬季主要受机动车尾气排放、石化行业排放和溶剂使用以及化石燃料泄漏和燃烧影响较大。(3)工业区VOCs的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以及高活性组分识别:工业区O3生成的贡献率最高物种为烯烃,其中主要贡献组分为丙烯、1,3-丁二烯、顺式/反式-2-戊烯、顺式/反式-2-丁烯;工业区SOA年均值为2.01μg/m3,其中春季SOA浓度最高(3.43μg/m3),秋季最低(1.49μg/m3),芳香烃对SOA生成贡献率最大,各季节SOA生成关键活性物种均为苯系物。(4)工业区炼油企业VOCs管控措施及排放量核算:该炼油企业2018年通过目前现有管控措施实现VOCs减排共计2783.641吨;减排后2018年仍排放1330.021吨VOCs,其中40.64%的VOCs为无组织排放,59.36%为有组织排放,VOCs排放量最高的源项为有机液体储存、调和挥发损失,在总排放量中占比为46.39%。(5)中国西部某工业城市减排对策和建议:对于该城市,应重点控制石化工业源、化石燃料燃烧源、机动车尾气排放源,建议工业使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对于炼油企业,使用清洁燃料并改善工艺,安装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将VOCs无组织排放转变为有组织排放,同时改善提高尾气收集及处理效率,进一步降低VOCs的有组织排放量。
卢秀青[4](2020)在《云南省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已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重大影响。研究表明,有毒物质As、重金属(Cd、Pb、Cu、Zn和Sn等)和二次气溶胶等污染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机能和器官有严重的致病危害。近年来,在国内外以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为主的工业区域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研究发现,As的富集程度以及金属冶炼和二次气溶胶的污染贡献率远高于以其他工业为主的城市。在重点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大多采取推广节能减排高新技术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来减少污染。本研究以云南省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解析大气PM2.5和PM10的污染来源,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云南省有色冶炼集中区9个采样点对大气PM2.5和PM10环境受体进行样品采样,分析了39种无机元素、9种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等化学组分的质量浓度,运用富集因子法、相关性分析法和比值法对其进行理化特征分析,采用PCA-MLR模型对大气PM2.5和PM10进行来源解析,进而提出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PM2.5和PM10污染防治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年平均值分别为35.06±18.40μg/m3和42.65±27.13μg/m3;其中,春季受降水少、湿度小以及风速和气温低等气候影响,空气对流扩散作用较弱,大气PM2.5和PM10容易形成聚集,其质量浓度均在该季节最高,分别为50.79±20.67μg/m3和73.47±33.86μg/m3,其季节特征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采样期间,大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均呈现出工业区采样点>非工业区采样点>背景点的空间特征。(2)研究发现,随大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升高,有机物(OM)质量浓度的增长量远高于其他组分,是导致大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升高的重要原因;无机元素中,工业类元素As、Cd和Pb含量的空间特征显着,在大气PM2.5和PM10中,工业区采样点的含量最高可以是非工业区采样点的6.44和23.80倍,是背景点的101.58和175.60倍;水溶性离子中,SO42-、NH4+和NO3-占77.98%和70.22%,二次光化学污染严重,大气PM2.5和PM10中NO3-/SO42-特征值均小于1,受到工业燃煤等固定燃烧源的影响显着;在有机碳(OC)中,二次有机碳(SOC)是OC的重要组分,SOC/OC特征值在工业区采样点均大于60%,表明二次有机污染严重,这与有色冶炼等工业活动中使用大量的工业燃煤和工业废气排放密切相关。(3)PCA-MLR复合模型解析出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PM2.5和PM10的主要人为来源为二次无机粒子和有色冶炼尘;在大气PM2.5中,PCA-MLR模型解析出二次无机粒子和有色冶炼尘的综合贡献率为50%~90%,其贡献率均在秋季最高,分别为57.96%和33.20%;在大气PM10中,PCA-MLR模型解析出二次无机粒子和有色冶炼尘的综合贡献率为30%~70%,其贡献率在秋季较高,分别为44.87%和27.16%;该地区冶炼等人为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细颗粒物PM2.5的影响较大。(4)不同采样点的大气PM2.5和PM10来源解析结果发现,在工业区采样点,有色冶炼尘的贡献率(20.49%和22.91%)远高于非工业区采样点(13.07%和8.41%),表明有色冶炼等工业活动排放了大量载带着重金属的烟尘进入空气中,对工业区较近的周边环境影响更大。(5)针对本研究有色冶炼集中区以有色金属冶炼活动为主要人为污染来源的结论,为改善该地区大气环境,建议开展以Pb、Sn、Al、Cu和Zn等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结构转型,淘汰大气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实施有色冶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封闭管理,完善除尘系统的建设;发展有色金属的精深加工以及相关新兴产业,减少能源消耗;根据有色冶炼企业的分布,推广有色冶炼行业大气污染物治理前沿技术,实现有色金属行业大气污染排放的减少。
周佳[5](2020)在《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及综合评估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只有1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即六项污染物浓度均达标,达标比例为36%),依然有190个城市PM2.5浓度超标(超标率为56%),治理PM2.5污染依然任重道远。《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83.73%SO2、63.77%NOx和80.14%烟粉尘排放量是由固定点源中的工业部门排放。现在我国主要通过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来科学合理地管理固定源的污染物排放量。排污许可制度通过核定企业污染物许可排放量、监管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来挂钩污染物浓度,进而直接关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效果。然而,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至今,依然无法实现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挂钩,无法定量评估当前的企业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方法在效果、效率、公平等方面的真实价值,无法较好地支撑排污许可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总量控制制度的改革。基于上述背景和管理需求,本研究梳理总结了分配领域与评估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从而确定了科学问题,即如何构建点源尺度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及综合评估体系。第一,针对科学问题中的分配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排放标准法(M1)、排放标准+城市传输法(M2)、环境容量法(M3)的点源尺度(企业排放口)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模型。本研究基于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M0)的企业(排放口)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结合当前排污许可制度分配方法实践和城市大气污染物传输矩阵、城市大气污染物环境容量等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结合通过工业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筛选出来的工业锅炉、水泥、玻璃、焦化、钢铁等5个工业行业,构建了3种企业(排放口)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模型。第二,针对科学问题中的评估问题,本研究创新地整合构建了包括效果评估(环境质量贡献度评估)、效率评估(费用效益评估)、公平评估(公平性评估)、3E综合评估在内的分配结果综合评估体系。在这一部分,首先,以基础排放清单为底部清单,分别加上了基于M0与M1、M2、M3分配结果的点源排放清单,以北京及周边城市为核心模拟区域,本研究构建了三层嵌套网格WRF-CMAQ模型,来开展分配结果效果评估。其次,基于效果评估中的M1、M2、M3与M0的污染物模拟浓度差值,以及基于M1、M2、M3与M0的污染物排放量差值,结合健康终端、暴露人口、反应系数、货币化参数,本研究分别构建了基于环境风险评估和货币化评估的健康效益评估模型,以及污染物减排量货币化评估模型,来开展分配结果效率评估。然后,基于M0、M1、M2、M3的城市5工业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加上M0城市其他工业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并结合北京及周边城市的工业GDP、工业利润、工业增加值、工业就业人口等经济社会数据,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环境基尼系数(EGC)法和绿色贡献系数(GCC)法的公平性评估模型,来开展分配结果公平评估。最后,基于上述的效果、效率、公平评估结果,按照由专家建议构建了污染物浓度、净效益、EGC、GCC等评估结果对应的分数表,并根据专家建议的效果、效率、公平等维度的权重系数,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环境质量贡献度(AQA)、费用效益(CA)、公平性(EA)的单项评估评分模型以及基于3E综合评估的综合评估评分模型,来开展分配结果综合评估。本研究有5个主要结果:(a)在许可排放量分配结果方面,M1、M2、M3的北京及周边城市SO2许可排放量分别是7.90、4.92、22.27万t/a,其NO2许可排放量分别是21.91、13.56、15.34万t/a,其一次PM2.5许可排放量分别是3.54、2.22、7.82万t/a。(b)在效果评估结果方面,M1、M2、M3的北京及周边城市SO2模拟浓度分别是30.53、29.83、34.902)/8)3,其NO2模拟浓度分别是49.98、49.43、49.502)/8)3,其PM2.5模拟浓度分别是62.15、61.44、63.912)/8)3。(c)在效率评估结果方面,M1、M2、M3的北京及周边城市健康效益分别为196.05、220.41、102.24亿元,其成本分别为4.85、8.17、5.09亿元,其净效益分别为191.20、212.23、97.15亿元。(d)在公平评估结果方面,M1、M2、M3的基于经济社会数据与SO2排放量的EGC分别为0.4530、0.4573、0.4783,其与NOx排放量的EGC分别为0.4598、0.4696、0.4642,其与一次PM2.5排放量的EGC分别为0.3861、0.4319、0.4479;M1、M2、M3的基于经济社会数据与SO2、NOx、一次PM2.5的GCC中,北京的均高于1.5,唐山的均低于0.5,其他城市的高于或低于1.0。(e)在综合评估结果方面,M1、M2、M3的3E综合评估分数分别是56.91、57.94、55.74。其中,M1、M2、M3的AQA评估分数分别是47.54、47.97、45.97,其CA评估分数分别是76.66、76.91、68.68,其EA评估分数分别是49.66、52.27、55.82。本研究有4个主要结论:(1)城市大气污染物传输矩阵、城市大气污染物环境容量能被引入点源尺度分配方法,使分配方法能够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挂钩。(2)分配结果的效果评估、效率评估、公平评估能很好地集成为分配结果3E综合评估,从而使多种分配方法能在单项维度和综合维度分别进行比较。(3)包含效果评估、效率评估、公平评估、3E综合评估在内的综合评估体系能够定量评估分配方法在效果(环境质量贡献度)、效率(费用效益)、公平(公平性)、3E综合等不同维度的表现。(4)从不同分配方法3E综合评估分数(M2>M1>M3)分析,说明在当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标准+传输法>排放标准法>环境容量法。其中,在不同分配方法AQA评估分数比较方面,M2>M1>M3。在不同分配方法的CA评估分数比较方面,M2>M1>M3。在不同分配方法EA评估分数比较方面,M3>M2>M1。本研究的成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分配及综合评估体系推动我国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方法及其评估技术的发展,为排污许可、总量控制等研究领域提供研究思路、技术、方法方面的参考。此外,本研究为我国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的点源污染物许可排放量的科学合理分配提供技术支撑,支撑排污许可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总量控制制度的改革。
郭莹[6](2020)在《姚家港工业园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文中指出随着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群集聚的工业园区逐渐成为污染物排放的集中区域。国内高污染的产业发展模式己经制约新时代经济的发展,工业三废排放问题己逐步引起人们重视,尤其是某些工业园区的产业开发项目,由于环境管理经验不足,导致开发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工业园区环境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阐释了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于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视角,从水、大气、土壤和声环境质量四个方面对工业园区环境质量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适用于化工产业园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本文选取枝江市姚家港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核算研究区污染物产生量,综合评价该区域环境质量并进行预测研究,针对工业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为科学管理工业生产活动,保护和修复园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1.本研究依托环境监测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工业园区污染物产生量进行核算,并对研究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研究。基于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园区大气、水、土壤和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综合指数法对园区总体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2.基于熵权法对工业园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并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姚家港工业园的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9436。工业园区综合质量评价等级分非常好、较好、一般和差与非常差以及极差六个等级,2017年姚家港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为第三级,园区总体环境质量一般。3.对姚家港工业园区2025年和2030年的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以及声环境环境质量状况进行预测。根据水环境质量预测,研究区COD、NH3-N和TP标准指数均有上升趋势,其中NH3-N和TP标准指数的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为由0.269上升到1.395和由0.46上升到0.994;COD和NH3-N的含量均超过工业园区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根据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研究区SO2和NO2的标准指数有较大上升幅度趋势,大气环境质量将符合二级标准。根据声环境质量预测,昼间噪声监测值由57.9dB下降到55dB,夜间噪声监测值由48.5dB上升到55dB,声环境质量预测值均符合相应标准。4.结合姚家港工业园环境质量评价分析和预测结果提出各类环境保护对策。针对园区水环境质量下降趋势,设计园区污水排放优化工艺;针对园区大气环境质量下降趋势,建议推广园区清洁生产并强化自动监管体系。建议从关键技术与政策管理方面提升园区污染防治综合水平,改善园区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
唐文锋[7](2019)在《矿业城市雨水环境行为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典型煤炭工业城市淮南为例,通过划分8类功能区和布设大气降水和径流雨水采样点,监测了2015~2016年42场次降雨过程,基于对大气降雨水样pH值、SO42-、N03-、NH4+、Ca2+等阴阳离子以及径流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悬浮固体污染物和重金属Pb等测试分析,研究了淮南市大气降水化学特性及时空分布,揭示了淮南市雨水环境与大气污染的耦合关系,分析了淮南市雨水径流特征污染物积累与冲刷特征,探讨了不同下垫面上雨水径流水质特征,提出了雨水资源化利用对策,初步构建了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淮南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1)通过对淮南市大气降水和大气污染物的采样分析,得出矿业城市淮南大气降水环境为轻度酸性,其酸型为硫酸型(燃煤型),大气降水中降雨量加权平均总阴阳离子浓度偏高,雨水属严重污染,且雨水化学组分中的主导离子为SO42-、Ca2+、NH4+和NO3-,同时揭示了淮南市大气降水化学特性与大气环境污染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2)通过对淮南市下垫面上沉积污染物和径流雨水采样分析,发现下垫面类型、沉积污染物特性、降雨强度、晴天天数、径流历时是影响淮南市雨水径流水质特征的重要因素;下垫面上不同种类污染物积累量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SS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着,且屋面污染物积累随时间呈线性增长,路面、广场污染物沉积一定时间后便达饱和;不同下垫面上沉积污染物冲刷时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降雨前期约40%的降雨量冲刷了约70%的沉积污染物;非渗透下垫面上径流雨水中SS浓度与其他污染物浓度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低影响开发下垫面可有效削减初期雨水径流量和径流面源污染。(3)基于淮南市大气降水和径流雨水的水质特征,设计了预曝气火山岩填料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雨水资源化利用净化系统;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构建了淮南市降雨水量平衡模型,提出了矿业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初步构建5种低影响开发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图[83]表[41]参[204]
刘威[8](2019)在《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资源环境承担了巨大代价。习总书记已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并强调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承担着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我国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环境问题具有高度的空间关联性,经济集聚的中心,往往也是污染集聚的中心。因此,研究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对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对20052017年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进行梳理;其次采用灰色关联法得到与经济发展关联性较强的环境指标,利用SPSS对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计算大气环境承载力与水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最后对20182020年产业结构与污染排放进行预测,并结合所有研究结果,提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的梳理,发现20052017年,GDP、人均GDP、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均持续增加;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就业占比均呈现出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明确2017年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较高,但高级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存在“虚高级化”的特征。20052017年,资源利用水平逐渐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状况无明显改善;20132017年,空气、地表水质量无明显提升;20112017年,除烟(粉)尘外,SO2、NOX、COD、NH3-N排放总量均大体下降。通过对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20112017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烟(粉)尘排放总量和SO2排放总量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较强;产业结构高级化值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烟(粉)尘排放总量的EKC曲线均呈“N”型,且前者已进入、后者即将进入“N”型曲线最后的上升阶段;SO2、NOX承载力指数大体降低,2017年均已进入临界超载状态,PM2.5承载力指数先升高再降低,一直处于超载或严重超载状态,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逐年升高,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总体在降低。20182020年,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逐年减少,第三产业逐年增加;SO2、NOX排放总量均逐年下降,烟(粉)尘逐年上升,三者的生活源排放量均逐年增加。基于全文研究结果,从产业结构优化、污染排放管控和环境管理的角度对提升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质量与环境质量提出对策建议。
武伟佳[9](2019)在《环境导向的港口集装箱卡车调度及扩容规划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逐渐复苏,集装箱运输日益繁忙,港口在运输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排放也愈加严重,对港区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港口所在城市的大气环境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而集装箱卡车作为港口区域最重要的集疏运工具,是港口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港区大气环境状况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如何选择切实的研究方法,对港区集装箱运输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进行有效表征,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和科学依据,成为当前港区集装箱卡车运输调度优化研究的重点关注问题。基于以上考虑,论文开展了环境导向的集卡中长期调度及扩容规划研究。首先,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同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考虑集卡不同工况下的排放因子和保有量,估算港口集卡尾气污染排放清单,同时通过分析AIS数据得到船舶排放清单以及对应的时空分布特点,借助高斯扩散模型,构建了基于吞吐量的港口污染估算方法。通过长江某内河港口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时间分布上,各类污染物在11月排放总量最多,在3月则处于全年排放的低谷,排放规律和人类社会活动规律基本一致。在空间分布上,船舶排放多集中在航道和泊位附近,而集卡尾气排放则在岸桥和堆场区域较为密集。进而利用高斯模型以港区外的居民区作为受体评估港口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分析得到该地区在高峰时段各类污染物日平均浓度已然远超国家标准。该研究为后续的集卡最优路径优化模型和集卡中长期规划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次,构建了环境导向的集卡路径最优调度优化模型。针对现阶段集卡污染状况,以港区装卸过程作业模式为研究对象,考虑港区的物理条件和集装箱装卸需求,以港区作业排放最小和集卡运输路径最优为目标,以集装箱装卸任务不同需求下分配、集卡的行驶路径为决策变量,建立了环境导向的集卡路径最优调度优化模型,分析两种不同装卸作业模式下的集卡污染排放、空载率和总行驶距离,实现作业模式的优选。结果表明:和单船独立装卸模式相比,在同样的装卸需求下,多船混合交叉作业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港区污染排放,缩短集卡运输距离,减少集卡空载率,有利于提高港区的运输效率。最后,构建了环境导向的集卡中长期扩容规划模型。以港口内陆交通系统运输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整个港区的大气环境风险和完成吞吐量的装卸任务需求作为主要约束条件,设计不同情景,基于区间数学规划方法建立了环境导向下的集装箱卡车扩容规划模型。结果表明:如果在未来9年不进行任何减排控制措施,港区集卡污染物的增长速度可超过20%,因此在第二阶段规划时期可以通过购买新能源卡车和安装随车减排设施来控制污染排放,虽然系统成本有所增加,但港区大气环境质量在未来能一直维持在当前水平。综上所述,论文建立了“港区大气风险研究——现阶段运输路径优化——长期扩容规划”的研究思路。模型结果能够为环境导向下的绿色港口交通环境系统和未来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决策方案和有效建议,有利于推动港口可持续发展,加快港口交通工具优化升级。对促进港口集卡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黄奕玮[10](2018)在《气象及源排放对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年际变化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十二五”规划和“大气十条“等国家政策的颁布与执行,基于地面观测的中国部分城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呈现下降趋势。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城市之一,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对大型污染源的排放量做出了控制。由于空气质量的变化同时受到源排放和气象条件影响,因此区分和量化两者的贡献,对明确污染控制效果和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制定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京市作为案例,基于污染源普查信息、环境统计信息和重点行业污染源本地化调研数据及资料获得了南京市工业企业排放信息数据库,并基于排放因子法建立了“自下而上”的2012年-2016年南京市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计算结果表明,2012-2016 年间 SO2、NO2、PM2.5、BC(Blackcarbon,黑碳)、CO、NH3和OC(Organic carbon,有机碳)的排放量分别下降了 70%、22%、64%、65%、72%、86%和 49%,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在2012年至2016年间略有所上升。通过臭氧探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卫星观测获得 NO2 的垂直柱浓度(Vertical column density,VCD)与本研究建立的2012年-2016年南京NO2排放清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南京市排放清单与OMI观测的南京地区NO2-VCD年际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本研究建立的2012-2016年南京市NO2排放清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搭建了 Models-3/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CMAQ)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系统,选取南京市九个国控站点的地面观测数据评估验证排放清单和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SO2、NO2和PM2.5及PM2.5化学组分的模拟结果与地面观测结果的NMB(Normalized mean bias)和NME(Normalized mean errors)的误差范围都很好的控制在-50%~+50%范围内,这说明本研究对南京市排放清单的模拟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利用模式分析大气化学的科学问题提供支撑。为了评估源排放条件和气象因素条件对PM2.5浓度年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在基准情景(同时考虑排放和气象条件年际变化,VALL情景)的基础上,分别单独考虑气象条件(VMET情景)或排放清单的变化(VEMIS情景),研究气象条件或者源排放条件对城市PM2.5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2012至2015年,一月、四月、七月和十月的源排放削减有助于PM2.5浓度的削减,在假设气象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排放控制将导致PM2.5下降了 15%、14%、3%和10%;四月、七月和十月的气象条件不利于PM2.5浓度的下降,如排放控制不变,PM2.5浓度将升高2%、17%和17%。2012年至2016年,源排放有利于PM2.5浓度的下降,在假设气象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月、四月、七月和十月PM2.5浓度将分别下降了-16%、-26%、-4%、-18%;如排放控制不变,气象条件变化将导致一月和十月PM2.5浓度分别下降-21%和-37%。这表明“十二五规划”期间对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用平均绝对偏差MAD(Mean absolute deviation)和绝对偏离平均百分比 APDM(Absolute percentdeparture from the mean)值量化评估 2012至2016年PM2.5浓度逐年变化。在VALL情景下,十月份PM2.5浓度逐年变化最大,MAD和APDM值分别为1.72ug/m3和36.72%。敏感性情景模拟结果表明:一月、七月和十月气象条件是PM2.5浓度逐年变化的主要原因。为了探讨具体气象因素变化对PM2.5浓度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 2012年与2016年具体气象因素差值变化与PM2.5浓度差值变化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一月份海平面气压有利于PM2.5浓度的减少,与PM2.5浓度变化差值的空间相关性为-0.51;四月份海平面气压和降水有利于PM2.5浓度的减少,与PM2.5浓度变化差值的相关性分别为-0.53和-0.35;七月份对PM2.5浓度影响较大的参数为降水,其空间相关性为-0.60;十月份PM2.5浓度的降低与温度、海平面气压、降水量和风速都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性分别为-0.35、-0.43、-0.42和-0.45。总体而言,对于五年变化,源排放的削减是五年间PM2.5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对于逐年变化,整体而言气象条件是南京市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对于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区,源排放变化对PM2.5浓度逐年变化的影响也较大。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对PM2.5浓度5年变化也起到重要作用,其中降水量和风速是影响PM2.5浓度变化的关键因素。
二、Study of Total Quantity Control of Air Pollutants in Planning Industrial Distric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f Total Quantity Control of Air Pollutants in Planning Industrial District(论文提纲范文)
(2)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
一、总体要求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三)主要目标。 |
二、环境管控单元划定 |
三、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
(一)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
1.区域布局管控要求。 |
2.能源资源利用要求。 |
3.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 |
4.环境风险防控要求。 |
(二)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 |
四、实施应用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强化技术保障。 |
(三)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
(四)强化数据管理及应用。 |
(3)中国西部某工业城市VOCs污染成因及减排对策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挥发性有机物国内外研究概述 |
1.1.1 挥发性有机物分类 |
1.1.2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来源 |
1.1.3 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1.1.4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 |
1.1.5 挥发性有机物的大气化学行为 |
1.1.6 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
1.1.7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条例发展 |
1.1.8 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管控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2.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气象特点 |
2.1.2 工业区概况 |
2.1.3 炼油企业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臭氧生成潜势计算 |
2.3.2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计算 |
2.3.3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
2.3.4 石化行业VOCs核算方法 |
第三章 某工业城市VOCs污染特征和源解析 |
3.1 VOCs污染特征 |
3.1.1 VOCs组分及浓度特征 |
3.1.2 优势组分分析 |
3.1.3 VOCs季节变化特征 |
3.1.4 工业区非正常工况期间VOCs污染特征 |
3.2 基于PMF模型的VOCs源解析 |
3.2.1 污染源确定 |
3.2.2 污染源贡献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区VOCs的光化学反应活性 |
4.1 臭氧生成潜势估算及高活性物种组分识别 |
4.1.1 臭氧生成潜势估算 |
4.1.2 VOCs高活性组分识别 |
4.2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估算及关键活性组分识别 |
4.2.1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估算 |
4.2.2 VOCs关键活性组分识别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炼油企业VOCs排放量核算及管控现状 |
5.1 炼油企业涉VOCs物料清单 |
5.2 炼油企业各源项VOCs排放量核算 |
5.2.1 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 |
5.2.2 有机液体储存调和挥发 |
5.2.3 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过程 |
5.2.4 冷却塔、循环水冷却系统 |
5.2.5 工艺有组织废气 |
5.2.6 工艺无组织废气 |
5.2.7 燃烧烟气 |
5.2.8 采样过程 |
5.3 炼油企业VOCs各源项排放量分析 |
5.4 炼油企业现有VOCs管控措施及实现减排量 |
5.4.1 设备动静密封点 |
5.4.2 有机液体储存与调和 |
5.4.3 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过程 |
5.4.4 其他污染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减排对策及建议 |
6.1 该工业城市VOCs宏观减排对策和建议 |
6.2 某炼油企业主要工艺过程VOCs减排对策和建议 |
6.2.1 有机液体储存调和过程 |
6.2.2 废水集输、处理过程 |
6.2.3 工艺有组织、无组织废气排放过程 |
6.2.4 燃烧烟气过程 |
6.2.5 采样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不足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云南省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有色冶炼工业区大气污染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能源结构 |
2.1.4 大气污染现状 |
2.2 采样点的设置 |
2.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2.3.1 环境空气样品采集 |
2.3.2 质量控制 |
2.3.3 样品分析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4.1 富集因子法(EF) |
2.4.2 相关性分析法 |
2.4.3 PCA-MLR模型 |
第三章 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分析 |
3.1 PM_(2.5)上化学组分特征 |
3.1.1 PM_(2.5)中无机元素特征 |
3.1.2 PM_(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
3.1.3 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特征 |
3.2 PM_(10)上化学组分特征 |
3.2.1 PM_(10)中无机元素特征 |
3.2.2 PM_(10)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
3.2.3 PM_(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解析 |
4.1 基于PCA-MLR模型源解析的季节特征分析 |
4.1.1 主成分分析(PCA) |
4.1.2 PCA-MLR模型分析结果 |
4.2 基于PCA-MLR模型源解析的空间特征分析 |
4.3 大气污染防治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奖情况 |
(5)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及综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涉及的符号和缩写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际排污许可制度现状 |
2.1.1 美国排污许可制度 |
2.1.2 欧盟排污许可制度 |
2.1.3 其他国家排污许可制度 |
2.2 中国排污许可制度的演化和改革 |
2.2.1 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演变过程 |
2.2.2 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进展 |
2.2.3 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2.2.4 深化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方向与建议 |
2.3 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方法研究 |
2.3.1 基于操作简便的分配方法 |
2.3.2 基于环境质量目标的分配方法 |
2.3.3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分配方法 |
2.4 影响许可排放量分配结果的因素识别 |
2.4.1 可分配的污染物许可排放总量 |
2.4.2 分配原理 |
2.4.3 分配尺度 |
2.4.4 分配指标体系 |
2.4.5 污染物种类 |
2.5 许可排放量分配结果评估研究 |
2.5.1 评估维度 |
2.5.2 许可排放量分配结果的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模型构建 |
3.1 研究对象 |
3.1.1 区域与城市:北京及周边城市 |
3.1.2 分配的行业与企业排放口 |
3.2 数据与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基于排放标准法的分配模型构建 |
3.2.3 基于排放标准+城市传输法的分配模型构建 |
3.2.4 基于环境容量法的分配模型构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典型企业分配结果与讨论 |
3.3.2 行业分配结果与讨论 |
3.3.3 城市分配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配结果的环境质量贡献度评估 |
4.1 研究背景 |
4.2 数据与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WRF-CMAQ模型构建 |
4.2.3 WRF-CMAQ模拟结果验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北京及周边城市的月主导风向和月均风速 |
4.3.2 SO_2、NO_2、PM_(2.5)模拟浓度 |
4.3.3 SO_2、NO_2、PM_(2.5)模拟浓度差值 |
4.3.4 SO_2、NO_2、PM_(2.5)模拟浓度差值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配结果的费用效益评估 |
5.1 研究背景 |
5.2 数据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健康效益模型构建 |
5.2.3 减排成本模型构建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健康效益 |
5.3.2 减排成本 |
5.3.3 净效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配结果的公平性评估 |
6.1 研究背景 |
6.2 数据与方法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基于环境基尼系数法的公平性评估模型构建 |
6.2.3 基于绿色贡献系数法的公平性评估模型构建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环境基尼系数 |
6.3.2 绿色贡献系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分配结果的3E综合评估 |
7.1 研究背景 |
7.2 数据与方法 |
7.2.1 数据来源 |
7.2.2 3E综合评估模型构建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分配方法的环境质量贡献度评估分数 |
7.3.2 不同分配方法的费用效益评估分数 |
7.3.3 不同分配方法的公平性评估分数 |
7.3.4 不同分配方法的3E综合评估分数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3.1 研究的不足 |
8.3.2 在我国环境管理、环境政策领域的应用 |
8.3.3 在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及综合评估体系领域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6)姚家港工业园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工业园基本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社会经济 |
2.2 环境质量现状 |
2.2.1 水环境质量现状 |
2.2.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
2.2.3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
2.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
2.3 产业现状 |
3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
3.1 指标体系 |
3.1.1 评价原则与依据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权重确定 |
3.3 评价方法 |
3.3.1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3.2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3.4 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4 预测模型 |
(1)水环境质量预测模型 |
(2)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模型 |
(3)声环境质量预测模型 |
4 环境污染物产生量核算 |
4.1 水污染物产生量核算 |
4.1.1 核算方法 |
4.1.2 产生量核算 |
4.1.3 趋势分析 |
4.2 大气污染物产生量核算 |
4.2.1 核算方法 |
4.2.2 产生量核算 |
4.2.3 趋势分析 |
4.3 固体废物产生量核算 |
4.3.1 核算方法 |
4.3.2 产生量核算 |
4.3.3 趋势分析 |
5 环境质量评价与对策 |
5.1 单要素评价 |
5.1.1 水环境质量评价 |
5.1.2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
5.1.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5.1.4 声环境质量评价 |
5.2 综合评价 |
5.3 环境保护对策 |
5.3.1 水环境质量保护 |
5.3.2 大气环境质量保护 |
5.3.3 声环境质量保护 |
5.3.4 固体废弃物处理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矿业城市雨水环境行为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
1.3 拟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拟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象水文 |
2.1.3 矿区类型和分布 |
2.1.4 水资源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2.1 大气降水和径流水样采集 |
2.2.2 大气污染物采集 |
2.3 研究年份降雨特征分析 |
2.3.1 2015年降雨特征分析 |
2.3.2 2016年降雨特征分析 |
3 雨水化学特性及时空分布研究 |
3.1 大气环境分析 |
3.2 雨水化学特性分析 |
3.2.1 雨水化学组成分析 |
3.2.2 雨水化学特性随降雨历时的变化 |
3.3 雨水化学特性空间分布 |
3.3.1 大气污染物随空间变化特征 |
3.3.2 雨水化学特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
3.4 雨水化学特性季节分布 |
3.4.1 大气污染物随季节的变化特征 |
3.4.2 雨水化学特性的季节分布特征 |
3.5 雨水化学特性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雨水径流特征污染物的积累与冲刷规律研究 |
4.1 径流特征污染物的选定 |
4.2 研究下垫面的选取和布设 |
4.3 下垫面上污染物积累特征 |
4.3.1 下垫面上污染物积累模型 |
4.3.2 下垫面上污染物积累特征 |
4.4 雨水径流特征污染物的冲刷特征 |
4.4.1 雨水径流特征污染物浓度模型 |
4.4.2 雨水径流特征污染物冲刷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下垫面上雨水径流水质特征研究 |
5.1 雨水径流水质总体特征 |
5.1.1 径流特征污染物浓度的评价方法 |
5.1.2 淮南市雨水径流水质分析 |
5.2 非渗透下垫面上雨水径流水质特征研究 |
5.2.1 径流水质随径流历时的变化 |
5.2.2 降雨强度对径流水质的影响 |
5.2.3 径流雨水污染物浓度相关性分析 |
5.3 低影响开发下垫面上雨水径流水质特征研究 |
5.3.1 低影响开发下垫面构造特征 |
5.3.2 降雨过程分析 |
5.3.3 低影响开发下垫面上径流特征 |
5.3.4 低影响开发下垫面径流水质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
6.1 雨水模拟试验 |
6.1.1 试验用水与工艺 |
6.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2 工程实践与分析 |
6.2.1 工程概况 |
6.2.2 运行效果 |
6.2.3 建设效益 |
6.3 本章小结 |
7 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
7.1 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 |
7.1.1 降雨水量平衡模型 |
7.1.2 雨水资源化技术路线 |
7.2 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及实践 |
7.2.1 城市主城区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及实践 |
7.2.2 矿区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及实践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主体功能区划 |
1.3.1 国外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 |
1.3.2 国内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现状 |
1.4 经济与环境关系研究现状 |
1.4.1 协调性关系定量研究 |
1.4.2 基于计量分析模型的研究 |
1.4.3 以EKC假说为核心的研究 |
1.4.4 研究现状综述 |
1.5 产业结构与污染排放预测研究现状 |
1.5.1 产业结构预测研究 |
1.5.2 污染排放预测研究 |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课题研究内容 |
1.7.2 课题技术路线 |
第2章 哈尔滨市发展现状及关系研究方法 |
2.1 哈尔滨市基础概况 |
2.1.1 行政区划 |
2.1.2 主体功能区划 |
2.2 哈尔滨市发展现状 |
2.2.1 生态环境现状 |
2.2.2 经济发展现状 |
2.3 数据来源 |
2.4 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评价方法 |
2.4.1 产业结构合理化 |
2.4.2 产业结构高级化 |
2.5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方法 |
2.5.1 灰色关联分析 |
2.5.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6 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关系的研究方法 |
2.6.1 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 |
2.6.2 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 |
2.6.3 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 |
2.6.4 环境承载力与产业结构协调关系 |
2.7 产业结构与污染排放预测方法 |
2.7.1 产业结构预测模型 |
2.7.2 污染排放预测模型 |
第3章 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
3.1 引言 |
3.2 经济发展状况 |
3.2.1 经济发展基础概况 |
3.2.2 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
3.2.3 产业结构优化水平 |
3.3 环境质量状况 |
3.3.1 资源利用 |
3.3.2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
3.3.3 大气环境质量 |
3.3.4 水环境质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
4.1 引言 |
4.2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变量选取 |
4.2.2 灰色关联分析 |
4.3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
4.3.1 选取评价指标 |
4.3.2 回归模型显着性检验 |
4.3.3 绘制EKC曲线 |
4.3.4 曲线形态分析 |
4.4 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
4.4.1 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 |
4.4.2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
4.4.3 协调关系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质量与环境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
5.1 引言 |
5.2 产业结构与污染排放预测 |
5.2.1 产业结构预测 |
5.2.2 污染排放预测 |
5.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策 |
5.3.1 产业结构优化 |
5.3.2 污染排放管控 |
5.3.3 环境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环境导向的港口集装箱卡车调度及扩容规划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集装箱港口大气环境研究 |
1.2.2 集卡调度方法研究 |
1.2.3 不确定性优化理论 |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章节安排 |
第2章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范围与数据准备 |
2.1.1 研究范围 |
2.1.2 数据准备 |
2.2 集装箱港口运输工具排放因子 |
2.2.1 集装箱卡车排放因子 |
2.2.2 船舶排放因子 |
2.3 港口大气污染物扩散浓度预测方法 |
2.3.1 港口气象条件 |
2.3.2 高斯扩散模型 |
2.4 港口吞吐量的预测方法 |
2.5 面向集卡规划的区间数学规划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港区大气污染风险研究 |
3.1 大气污染物估算方法 |
3.1.1 集卡尾气排放污染物估算 |
3.1.2 船舶大气污染物计算 |
3.2 排放清单 |
3.2.1 集卡排放清单 |
3.2.2 船舶排放清单 |
3.3 排放时空特性分析 |
3.3.1 时间特性 |
3.3.2 空间特性 |
3.4 港口大气风险评价 |
3.4.1 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及空间分布 |
3.4.2 大气污染物扩散对居民区影响 |
3.4.3 大气污染物未来增长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导向的集卡路径最优调度优化模型 |
4.1 研究的必要性 |
4.2 模型建立 |
4.2.1 多船混合交叉作业模式下最优路径优化模型 |
4.2.2 单船独立作业模式下最优路径优化模型 |
4.3 案例港口数据 |
4.4 结果分析和对比 |
4.4.1 不同作业模式下集卡的最优路径和排放 |
4.4.2 不同作业模式与统计数据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导向的集卡中长期扩容规划模型 |
5.1 模型构建 |
5.2 模型求解 |
5.3 案例港口研究 |
5.4 结果分析 |
5.4.1 各类集卡数量分析 |
5.4.2 完成吞吐量情况分析 |
5.4.3 系统成本分析 |
5.4.4 污染物排放分析 |
5.5 结论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情况 |
(10)气象及源排放对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年际变化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进展 |
1.2.2 空气质量模型 |
1.2.3 气象及源排放条件对污染物浓度年变化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排放清单的建立及化学传输模拟方法 |
2.1 排放清单建立方法 |
2.1.1 排放源分类 |
2.1.2 估算方法 |
2.2 排放因子的选取及年变化 |
2.3 化学传输模式系统的搭建 |
2.4 模型模拟实验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南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年变化及时空分布 |
3.1 排放总量年变化 |
3.2 分部门排放量变化和排放源特征分析 |
3.3 时空分布特征 |
3.4 不确定性来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京市排放清单评估及模型模拟评估 |
4.1 评估气象模式WRF表现 |
4.2 卫星观测评估南京市5年排放清单 |
4.3 地面观测评估空气质量模拟结果 |
4.3.1 地面观测评估PM_(2.5)及其前体物模拟结果 |
4.3.2 地面观测评估PM_(2.5)组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M_(2.5)浓度年变化影响分析 |
5.1 源排放及气象条件对PM_(2.5)浓度的影响 |
5.1.1 PM_(2.5)浓度5年变化(2012-2016) |
5.1.2 PM_(2.5)浓度逐年变化 |
5.2 具体气象参数对PM_(2.5)浓度的影响 |
5.3 不确定性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Study of Total Quantity Control of Air Pollutants in Planning Industrial District(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S2)
- [2]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J]. 潮州市人民政府. 潮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3]中国西部某工业城市VOCs污染成因及减排对策和建议[D]. 杨亚美. 兰州大学, 2021(09)
- [4]云南省有色冶炼集中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 卢秀青.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及综合评估研究[D]. 周佳. 南京大学, 2020(04)
- [6]姚家港工业园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 郭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矿业城市雨水环境行为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D]. 唐文锋.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3)
- [8]哈尔滨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D]. 刘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环境导向的港口集装箱卡车调度及扩容规划模型研究[D]. 武伟佳.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气象及源排放对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年际变化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黄奕玮. 南京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