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林泉高致山水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林泉高致,山水情结,造园艺术
林泉高致山水训论文文献综述
刘倍倍[1](2019)在《《林泉高致》山水情结观照下的造园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造园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千年,在中华民族传统且特有的山水情结的滋养下,园林作品层出不穷,并因其自然天成的丰富内涵成为世界园林中的经典,如璀璨繁星,绚烂耀眼。在这些傲人的成就背后,体现出的正是中国人对微观与宏观世界的分析及对自然山水的敬仰。北宋杰出山水画家郭熙所着的《林泉高致》无疑是一部充分解读山水美学的着作,该书以开阔的视角记载并总结了中国山水画艺与文人君子精神追求的方方面面,内容广博而全,思想深闳而丰。然而,在对中国造园艺术中山水美学的现实研究中,《林泉高致》一书却并未像计成的《园冶》抑或是谢灵运的山水诗那般备受青睐。到目前为止,关于由《林泉高致》引发的造园艺术思考屈指可数。再纵观由《林泉高致》展开的研究论着虽已是汗牛充栋,但其内容或是墨守成规地在郭熙观照山水方法论的层面展开,或是浅尝辄止于对《林泉高致》美学精神的反思。由此可见,《林泉高致》的研究深度亟需探求、研究广度亟需拓宽、研究地位亟需提升。本文从《林泉高致》的理论基础出发,以山水情结为探析要点,以中国造园艺术为探究对象,用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思维方式加以解读,全方位且多角度地分析《林泉高致》一书。通过对传统山水画创作理论认知媒介的参照,以园林的设计方法将山水画对自然的认知过程予以传移,探索传统山水文化与造园艺术结合的可能性。进而提出基于中国人“山水情结”概念下现代造园中的营造方法,建立一种符合本民族文化脉络的景观,使园林设计回归到传统山水文化的根系上。“山水情结”本质上恰是对中国式栖居的追求,旨在营造一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园林。这并非一种循规蹈矩的造园设计模式,山水情结及其蕴含的美学精神也并非一个单纯的艺术问题。因为中国人与山水的牵连在自然界中十分特殊,对这一关系的细腻梳理,就是将园林的设计语言与山水画的艺术语言二者充分互动,互为借鉴。可以说,在山水情结观照下所营造出的园林,是师法自然,却有别于真实自然物象的另一种的意境。由画到园林,由笔墨到山石水木、门窗栋梁,是同一传统根系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差异体现。从郭熙的《林泉高致》到中国的造园艺术,在沧茫的历史进程中日渐构筑起来的“山水”二字由此变得丰满。(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3)
任婧丽[2](2018)在《对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的美学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水画是中国艺术中最富有表现力以及体现中国美学的作品,它令我们心灵遨游于作品之间,获得精神的慰藉和美的愉悦。宋代山水画大师郭熙在其名篇《林泉高致》中强调为了发现审美的自然,画家必须要有一颗审美的心,即"林泉之心",因而在艺术创造与欣赏的"造境"过程中,创作者与欣赏者要"身即山川而取之"。(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34期)
李闯[3](2018)在《意境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论述了《林泉高致》山水训绘画理论对自身风景油画创作在意境整合与空间展现方面的影响。首先,笔者阐述了书中包含的主要论点,即文人士大夫追求可行、可游、可居的意境,以及空间营造的方法。书中讲到叁远法的重要作用,因而郭熙对于山水画的审美标准以及审美方式对后世山水画家的影响极大,甚至一直延续到当代山水画和风景油画的美学取向。其次,笔者以现代画家刘海粟和吴冠中为例,通过分析他们的作品,发现以他们对传统山水画的图式和审美意趣的借鉴以及手法暗通之处。其中刘海粟在用笔技法方面对传统山水画的绘画方式有明显体现,而吴冠中是对中国水墨情趣的一种表达,整个画面的结构按照中国山水画传承的绘画方法来展现,在造型、结构上全面体现出传统山水画的立意。笔者在文中详细介绍了《林泉高致》山水训对自己风景油画创作的影响,无论是在技法方面还是在创作态度上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对叁远法的学习更为深刻。可行、可游、可居的意境是在叁远法的构建中体现的,不主张对景实录,可以把山川万象中符合内心需求的景致组织到画面上,关注自身对景物的体验而不是关注实景,保持与对象的距离感。在山水技法中,皴、擦、点、染,有了丰富画面的效果,而把这些技法引入到风景油画中,为西方的风景油画技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油画中传承中国传统山水的意境美。新时代的画家体现出紧跟时代发展,发扬与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为油画的中国化展现了一定的可能。(本文来源于《云南艺术学院》期刊2018-06-30)
李新华[4](2018)在《不下堂筵 坐穷泉壑——《林泉高致·山水训》的主要观点辨析及理论指导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到宋代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画坛对山水画的理论探索不绝于史,郭熙与郭思所着的《林泉高致》,是这类理论探索的代表作之一。"山水训"是该书的首篇,这篇画论在概括总结山水画的起源、功能的同时,作者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对山水画的创作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画论中对自然山水观察方法的描述含情入理,精微细致,夺人耳目;针对山水画透视问题提出的"叁远"说及远近虚实说,则为山水画创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透视处理方法;而针对画家的创作态度提出的"一病叁弊"批评理论,见解独到,切中要害。宋代及其后的山水画与隋唐时期的山水画相比,在空间处理、虚实处理、境界营造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观,尤其是元、明、清叁代文人创作的水墨山水,其画面虚实有度,意境玄远,笔精墨妙,都与郭熙这些山水画理论的影响不无关系。(本文来源于《齐鲁艺苑》期刊2018年03期)
李礼壹[5](2018)在《郭熙《林泉高致》山水美学思想及其美术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泉高致》一书尽管篇幅短小,却是一部系统论述了山水画创作及功能的理论文献。郭熙在自身山水画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山水精神,便是要怀有一颗把自我融入到自然对象中的“林泉之心”,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本文试图通过理解“林泉之心”的内涵,来探讨郭熙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形成的山水功能观、山水观照论以及山水画创作观。同时,通过对郭熙画论的溯源,来论述郭熙画论在山水画创作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另外,本文还尝试通过郭熙画论与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美学的比较,来发现郭熙画论中历久弥新、常读常新的现代价值。本文第一章,从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源起和郭熙的个人经历来讨论郭熙画论的山水功能观。郭熙认为,山水画对人有一个正向的“滋养”价值,无论是从创作者还是从鉴赏者的角度来看,接触山水画或者山水实景,是一种经由“林泉之心”获得“养”的过程,“养”的结果即郭熙所说的“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山水画与人喜爱山水的本质相契合,与人渴望接近自然的本性相联结,这样的作品一定是“行”“望”“游”“居”总相宜的作品。本文第二章,探讨的是郭熙画论中所蕴含的山水观照论。作为山水画家或者山水画的鉴赏者,在观照山水时需要怀有“林泉之心”,来面对客观自然界的山川美景,在“山形面面看”和“山形步步移”中,发现山水林泉的美妙。不仅要“身即山川而取之”,而且应以“林泉之心”体会山水的“意度”“意态”:“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本文第叁章,论述了郭熙的山水画创作观。在此一部分,郭熙提出了“神于好”“精于勤”“饱游饫看”及扩充修养等关键观点。同时,郭熙提出“叁远法”,其中用“远望”的方法来掌握山水的全貌,不仅是一个实际观察的距离概念,也是一个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还蕴含着哲学意义上的“玄”“远”等空灵的意味。因此,“远”就像是一个中介,一头连接着创作技法,另一头牵引着创作观念生成,画家在写生阶段“身即山川而取之”,进而在心中对所画之物做到一一有数,这就是郭熙所说的“历历列于胸中”,而后具体到绘画过程中再“严重以肃”“恪勤以周”“注精以一”,摒弃“惰气”“昏气”,克服“慢心”“轻心”,下足功夫,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郭熙提倡作品的“景外之意”和“意外之妙”,就是希望作品能给观画者带来超乎画面的“韵味”,这自然离不开“意造”的作用,画面要在传达现实意象的同时,更传达出一种不存在于画面中,却令人回味无穷的妙解。本文第四章,通过纵向比较郭熙画论与其他名家画论来论述郭熙在中国山水画理论史上的影响,同时横向比较郭熙画论与法国哲学大师梅洛-庞蒂的理论着作《眼与心》来探讨《林泉高致》的美术史意义。在绘画艺术中,画家如何在作品中表现观照对象的形态?画家如何在作品中展示对景物之间空间关系的理解?这两个问题既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所关注的,也是当代西方美学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当郭熙的《林泉高致》与梅洛-庞蒂《眼与心》中的观点对照时,我们发现“林泉之心”与“内视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林泉之心”也就是梅洛-庞蒂所讲的“第叁只眼”;“身即山川而取之”与西方绘画的写生技法有着相似之处;“平远”“深远”“高远”作为一种审美距离,既是物理的,又是哲学的,其中蕴含着无限的韵味。(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陈杭[6](2016)在《从荣格心理学看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水”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只是说大自然的风景,更具有一种特别的文化与心理涵义。在千百年士大夫的文化生活中,呈现出一种显着的“山水情结”。并由此,发展出山水画、盆景、园林等艺术形式。为什么会产生山水情结?其背后,是什么样的民族心理?山水画是中国文人备受推崇的最高画科,正是国人山水情结的集中体现。宋代是山水画的一个巅峰时期,《山水训》是这个时期山水画集大成者之一郭熙对于山水画的画论,可窥山水艺术之一斑。本文试图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以《林泉高致集》之《山水训》这篇文章为引子,来挖掘山水情结背后,来自人们集体无意识的深层心理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6-05-05)
赵杰[7](2014)在《解读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审美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中国山水画的历史,从不曾是一个对自然的再现或有距离的观看的过程,中国山水画所希望营造的是一个氛围,使得观者能够在画家所营造的山水氛围间游历其中,因此,准确地说,中国山水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体验的。(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4年23期)
常莹飞[8](2014)在《论郭熙的《林泉高致·山水训》的艺术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山水画论发展到宋代,伴随山水画的成熟而日臻完善,郭熙的《林泉高致》是其中的代表作,郭熙在其中的审美观点,如饱游饫看、透视的叁远法、快意说等都充分反映出五代以来山水画的审美取向和那个时代封建士大夫的审美理想,也展现了中国画艺术内涵的智慧之光。(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张瞳[9](2013)在《林泉之心观世界——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的艺术审美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水画到宋代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面貌,进入一个理性表达大自然和重视人的精神的阶段。这一时期,不仅有山水画大家荆浩、关仝、李成、范宽,以及董源,更有后来的郭熙,将本来偏向"在野色彩"的山水审美倾向变成了宫廷及画院的主导倾向。郭熙(约1023—1087),字淳夫,河阳(今河南温县)人,世称郭河阳。《林泉高致》序中称其:"先子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以成名。然于潜德(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期刊2013年06期)
李渤[10](2012)在《从《林泉高致·山水训》看郭熙对山水画的审美诉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宋代达到顶峰,出现了许多着名的山水画家,并有许多杰作传世。同时,关于山水画的相关理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林泉高致》是北宋画家、画论家郭熙的一部论述山水画创作的专着。该书具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及哲理性,是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中卓有见解的着作。文章就针对《林泉高致·山水训》谈谈对郭熙山水画审美诉求的理解。(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2年22期)
林泉高致山水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水画是中国艺术中最富有表现力以及体现中国美学的作品,它令我们心灵遨游于作品之间,获得精神的慰藉和美的愉悦。宋代山水画大师郭熙在其名篇《林泉高致》中强调为了发现审美的自然,画家必须要有一颗审美的心,即"林泉之心",因而在艺术创造与欣赏的"造境"过程中,创作者与欣赏者要"身即山川而取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泉高致山水训论文参考文献
[1].刘倍倍.《林泉高致》山水情结观照下的造园艺术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9
[2].任婧丽.对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的美学思考[J].长江丛刊.2018
[3].李闯.意境整合[D].云南艺术学院.2018
[4].李新华.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林泉高致·山水训》的主要观点辨析及理论指导意义[J].齐鲁艺苑.2018
[5].李礼壹.郭熙《林泉高致》山水美学思想及其美术史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8
[6].陈杭.从荣格心理学看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D].中国美术学院.2016
[7].赵杰.解读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审美体验[J].芒种.2014
[8].常莹飞.论郭熙的《林泉高致·山水训》的艺术内涵[J].艺术科技.2014
[9].张瞳.林泉之心观世界——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的艺术审美思想探析[J].中国美术.2013
[10].李渤.从《林泉高致·山水训》看郭熙对山水画的审美诉求[J].美术教育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