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间接转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异步电机,转矩控制系统,磁链观测,转子时间常数
间接转矩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薇[1](2019)在《基于间接矢量控制的异步电机转矩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步电机因其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矢量控制方案则因其优异的控制性能受到人们青睐。尽管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课题,但是各应用场合对驱动系统的转矩控制精度、运行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高性能矢量控制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和挑战。为此,本文将从磁链观测、转子时间常数在线辨识、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叁个方向开展研究,以提高系统转矩控制精度和可靠性。电压模型是结构最简单的磁链观测器,但是存在众所周知的纯积分问题。尽管基于带通滤波器的改进方案可以有效滤除反感应电动势中的直流分量并抑制反感应电动势中的高频噪声,但是其动态性能仍有待提升。为此,本文将以复矢量分析方法阐述带通滤波器方案的演化过程,进而提出带通滤波器方案的优化实现策略及参数设计方法。最终,基于估计磁链构建转矩闭环控制,提高了系统转矩控制精度。电机定子电流和转子磁链的点乘值、转矩、d轴定子电压均可作为设定物理量来构成一个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实现转子时间常数的在线辨识。但是辨识系统中比例积分调节器参数的选取缺乏理论依据,同时辨识系统的稳定性也需要深入分析。为此,本文提出通过修改传统转矩模型中参考转矩计算式进而构造一种改进转矩模型,以此避免错误平衡点问题。本文提出在传统d轴定子电压模型中引入定子频率和转矩电流信息以扩大辨识模型的有效作用区间。此外,分析了MRAS中比例积分调节器参数对叁个辨识系统转子时间常数收敛动态过程的影响,这为调节器参数的优化选取提供了设计思路和理论依据。用于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dq旋转坐标系下的静态补偿电压模型存在固有的代数环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控制系统中引入一个低通滤波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选取不当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截止频率随转子角频率自适应变化的设计方案,避免了磁链崩溃的不稳定现象。此外,本文深入分析了定子电阻偏差对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潘晓晨,张广明,王德明[2](2016)在《基于改进的转矩分配函数法的SRM转矩间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大的问题,基于转矩分配函数法,介绍了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间接控制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在转矩闭环中,引入交叉反馈以改善系统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开关磁阻电机转矩间接控制系统的转矩脉动抑制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并改进的转矩分配函数,合理分配转矩,并且由转矩逆模型得到期望电流,以实现实时电流跟踪,能有效地抑制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脉动,而且解决了一般转矩分配函数在线学习能力差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6年05期)
陈建龙,汪亮,李孟秋,周志康[3](2016)在《间接磁链控制BLDCM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无刷直流电机(BLDCM)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磁链控制方面效果不佳、无弱磁功能、需磁链观测器的缺点,提出了间接磁链控制法,使磁链控制效果显着、无需磁链观测器、具有弱磁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系统在弱磁运行阶段应满足的限制条件,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在电磁转矩方面,通过数学分析推导出一种更简单的转矩计算方法,使整个系统结构大为简化。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高儒,葛兴来[4](2015)在《基于间接定子量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叁电平直接转矩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在低速圆形磁链运行时存在转矩和磁链脉动大的问题,采用基于间接定子量的叁电平二极管中性点钳位逆变器供电的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PWM)策略的直接转矩控制。首先给出了由间接定子量的方法产生控制转矩所需定子预期电压信号的方法;然后给出60°坐标系下SVPWM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有效地简化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冗余小矢量的作用时间来平衡直流侧两电容电压;最后,为了验证基于间接定子量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叁电平直接转矩控制的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的仿真对比了其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单一矢量法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电磁转矩的脉动、减小定子电流的谐波含量,并具有很好的动、静态性能。(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5年02期)
周扬忠,程明[5](2013)在《间接矩阵变换器供电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TC)容错运行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间接矩阵变换器具有无直流滤波电容、控制策略简洁等优点,获得广泛研究;为了提高其供电的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及满足不间断运行需要,需要驱动系统具有容错运行功能。文中研究了一种间接矩阵变换器逆变级叁相四开关供电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TC)容错运行技术。分析研究了间接矩阵变换器容错运行的网侧整流级两种控制策略;结合网侧控制策略对逆变级输出电压矢量进行详细推导。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源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马赟[6](2013)在《无刷双馈电机间接转矩及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刷双馈电机是一种新型交流电机。其结构与笼型转子异步电机相似,没有碳刷滑环,且可以实现双馈运行——既可作为电动机运行于交流调速系统,也可作为发电机运行于变速恒频发电系统,具有变频器容量小、功率因数可调的特点,在风机和泵类调速节能系统以及变速恒频风力发电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无刷双馈电机本体设计方法的不断进步,使困扰国内外学者多年的效率及谐波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控制方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无刷双馈电机的间接转矩及间接功率控制策略,完成的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研究了无刷双馈电机的多回路数学模型、d-q转子速模型和本课题组提出的双静止坐标系模型,为后续仿真模型的搭建和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2.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正交反馈补偿磁链观测方法,并将该方法与新型无误差电压模型磁链观测法分别作为无刷双馈电机控制绕组、功率绕组的磁链观测方法。理论分析与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磁链观测法均能有效地消除u-i模型积分漂移,较好的解决了极低频运行时磁链观测不准的问题,和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使无刷双馈电机间接转矩控制系统控制绕组频率接近零时依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稳态及动态性能。3.无功功率可调是无刷双馈电机相对于感应电机的重要优点之一。对于无刷双馈电机的发电运行更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性能。针对无刷双馈电机具有无功功率控制功能的间接转矩控制系统,对课题组已有的成果进行了完善。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无功给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够实现从亚同步到超同步的调速,且跨越同步速时,系统稳定;在转速不变的条件下实现由感性无功到容性无功的调节功能,且系统具有较好的稳态及动态性能。4.提出了一种无刷双馈电机的间接功率控制策略,构建了系统结构框图。相对于间接转矩控制,该控制方法更适合于无刷双馈电机的发电运行状态。该控制策略将功率绕组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作为控制目标,在双静止坐标系中实现有功和无功的控制,无需旋转坐标变换,系统结构简单,对电机参数鲁棒性较强。建立了间接功率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以风力机作为原动机,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风能的最大功率跟踪,无功功率可调,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了无刷双馈发电机并网、变速恒频及有功功率调节实验,实验结果初步表明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可行性。5.对无刷双馈电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硬件设计,包括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设计。主回路包括器件选型、参数选取等;控制回路包括DSP最小系统、采样电路、通讯电路、转速位置检测等;重点在系统可靠性、保护功能、系统的通用性及可扩展性、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发的硬件系统结构紧凑,满足实验需求。6.在实验室基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LF2407A的无刷双馈电机实验平台上,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了软件编程和系统实现。(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王韬,郝琦,高儒,宋文胜,葛兴来[7](2013)在《基于间接转矩控制的CRH3型动车组低速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频率不稳定、转矩脉动大的问题,研究了间接转矩控制(Indirect Stator-Quantities Control,ISC)系统的特点,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了CRH3型动车组牵弓J传动系统仿真模型,网侧采用瞬态直接电流控制的四象限脉冲整流器,实现了能量的双向流动。对系统在牵引和制动两种运行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给定速度下网侧电流的谐波含量。通过研究表明,间接转矩控制系统下,电机运行平稳,转速响应快速,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4-19)
王昕[8](2012)在《笼型无刷双馈电机间接转矩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刷双馈电机是一种新型交流电机。其结构与笼型转子异步电机相似,没有滑环碳刷,且可以实现双馈运行——既可作为电动机运行于交流调速系统,也可作为发电机运行于变速恒频发电系统,具有变频器容量小、功率因数可调的特点,特别适合应用于风机和泵类调速节能系统以及变速恒频风力发电领域。伴随着电机本体设计方法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无刷双馈电机的控制方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及间接转矩控制方式,完成的研究内容如下。1、数学模型是对无刷双馈电机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控制策略的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现有文献中无刷双馈电机的多回路模型、转子速模型、功率绕组模型和控制绕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推导,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双静止坐标系模型。该模型在无刷双馈电机直接和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应用的优势在于控制系统避免了旋转坐标变换,从而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控制精度。MATLAB下的仿真结果证明了双静止坐标系模型的正确性。2、在无刷双馈电机控制绕组静止坐标系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本课题组提出的笼型无刷双馈电机间接转矩控制系统转矩的控制进行了理论推导,进一步完善了该系统的控制理论,并为系统的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3、磁链观测对无刷双馈电机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低频运行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研究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串联法、正交非线性磁链观测方法,并将正交非线性磁链观测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适合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将两种磁链观测方法分别用于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的磁链观测中。实验结果表明,和原有的磁链观测方法相比,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小了转矩和转速脉动,并实现了超同步运行状态接近零频的超低频稳定运行,且具有较为满意的调速及抗扰性能。4、无功功率可调是无刷双馈电机相对于感应电机的重要优点之一。对于无刷双馈电机的发电运行更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本文对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无刷双馈电机无功功率的控制进行了理论推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无功控制方法,构建了系统结构,MATLAB中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无功功率控制的有效性。在实验平台上初步实现了无功功率的控制。5、本文在实验室基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LF2407A的无刷双馈电机实验平台上,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了软件编程和系统实现。(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2-05-01)
喻建平[9](2012)在《电力机车间接转矩控制中磁链观测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算法,限制了电力机车在低速段的控制性能。文章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间接转矩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型混合模型闭环磁链观测器,与传统磁链观测器相比,它有效减小了电流和转矩的波动,降低了电流谐波的含量,提高了电力机车的控制性能。最后在4 kW电机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期刊2012年01期)
梅柏杉,王晗,杨林涛[10](2011)在《双馈感应电机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间接转矩控制策略应用于双馈感应电机。首先给出了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磁链与转矩的计算采用电流模型,可以避免积分误差。然后给出了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详细推导过程。最后采用M atlab仿真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计算量小,响应时间小,控制准确。(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1年05期)
间接转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大的问题,基于转矩分配函数法,介绍了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间接控制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在转矩闭环中,引入交叉反馈以改善系统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开关磁阻电机转矩间接控制系统的转矩脉动抑制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并改进的转矩分配函数,合理分配转矩,并且由转矩逆模型得到期望电流,以实现实时电流跟踪,能有效地抑制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脉动,而且解决了一般转矩分配函数在线学习能力差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接转矩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雨薇.基于间接矢量控制的异步电机转矩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2].潘晓晨,张广明,王德明.基于改进的转矩分配函数法的SRM转矩间接控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6
[3].陈建龙,汪亮,李孟秋,周志康.间接磁链控制BLDCM直接转矩控制系统[J].电力电子技术.2016
[4].高儒,葛兴来.基于间接定子量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叁电平直接转矩控制[J].微特电机.2015
[5].周扬忠,程明.间接矩阵变换器供电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TC)容错运行技术[J].电源学报.2013
[6].马赟.无刷双馈电机间接转矩及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7].王韬,郝琦,高儒,宋文胜,葛兴来.基于间接转矩控制的CRH3型动车组低速域仿真研究[C].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8].王昕.笼型无刷双馈电机间接转矩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9].喻建平.电力机车间接转矩控制中磁链观测器的研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2
[10].梅柏杉,王晗,杨林涛.双馈感应电机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J].微电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