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源城供电局广东省河源市517000、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10千伏配网工程建设的内容,分析10千伏配电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最后探讨提高10千伏配电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10千伏;配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配网是实现电能输送应用转换的最后环节,是建设坚强电网的最直观体现,是实现国家“服务最后一公里”战略的必然要求。配网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和优质服务,配网工程项目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且配网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则关系到电网安全。
下文主要探讨提高10千伏配网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措施。
110千伏配网工程建设的内容
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10千伏配网如果使用电缆线路,适用于电力输送容量小于5MW,输送距离小于10km;如果采用架空线路,则电力输送容量小于3MW,输送距离小于8~15km。10kV配网连接着发电厂、高压配电网和生产生活用电单位,是我国目前输送电量最多的配电网络。10千伏配网工程建设的内容一般包括电缆、杆塔和架空线路、无功补偿电容、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另外还有一些附属设施等。在10千伏配网工程建设中,由于配电网线路较多、电网产生的电力损耗较大,所以应通过采取加装电容补偿设施等方法来减小线损,提高电力能源的输送效率。
210千伏配电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10千伏配电网设备进入电网运行的一般环节是从厂家物资出库,到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工程验收,投运,运检巡视环环相扣,一个节点出问题,都会引起连环反应,导致后续质量事件。配电网施工工艺质量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运用PDCA法,客观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
2.1人为因素
施工现场管控水平差,现场施工安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施工人员资质不够,操作不熟练,做工粗糙,未按照标准化工艺施工;验收人员责任心不强,走过场,未及时发现问题,比如由于铝绞线上线夹固定处未缠绕铝包带引起导线磨损造成散股现象,设备线夹和导线连接处未按规定加装弹簧垫圈,压接不紧密,接触不良导致连接处温度升高,线断后引起开关跳闸等;供电所运检人员没有按检修周期巡视线路,未对故障高发区域开展特巡,未及时发现缺陷并消除,电网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2.2物资因素
物资(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选定的材料不符合标准,则完成的工程项目的质量将不符合要求。因此,加强物资(材料)质量管理是提高电力配网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
目前农网部分老旧线路都是裸铝线,绝缘化率和电缆率低,在露天环境下风吹日晒长时间带负荷运行,加剧了材料老化。施工工程安装的材料机械强度、性能达不到要求。
2.3机械因素
机械因素包括施工工具,在故障抢修时,供电所人员没有带齐工具和材料,比如时间紧迫,跳线断后本来应该按规定加装设备线夹,却只是在断线处临时麻接,进行简单绑扎处理,引起接头处接触不良发生打火,长时间运行后引线发热烧断。抢修人员手头没有合适的工具,横担上的瓷瓶螺丝没有拧紧,长时间运行出现松动,瓷瓶脱落引起接地掉闸。这都是因为施工人员未选用正确的器具,影响工程施工工艺质量。
由于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机械设备病态工作,加上人员没有根据规定的程序施工,施工人员安装质量水平不高,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
2.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电力工程施工工艺质量,环境的因素有设备运行现场环境因素以及施工安装现场的环境因素。运行现场环境因素主要是地质、气象、周边环境及不可抗力等因素。
受环境影响,日晒雨淋,配网线路在风吹雨打过程中,加剧了线路老化;工人施工后导线预留的余线长度过短,气温骤降后跳线收缩变紧,张力加大,受风摆影响,导致跳线与线鼻子连接处断开;下雨室外的柱上断路器机构箱进水后绝缘性能降低,引起相间短路导致开关跳闸;施工工艺的好坏影响配网工程质量。
还有的线路跨沟,相邻两根电杆之间的档距过大,超出规定的最大要求,导线两侧受力加大;杆塔立在坑洼土质松软的地方,根部未采取加固措施,随地基沉降杆塔会倾斜甚至倒杆;此外有历史遗留的问题,如有一根杆立在窑洞上方,随着窑洞某次塌方后连带着杆往下沉,造成导线对地安全距离不够,空间狭窄吊车不方便进入现场导致移杆困难,虽正常运行,线路存在安全隐患。
2.5技术因素
电力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标准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人员不清楚规范流程,没有按照原先设计方案进行,方案更改后未再次进行审批,质量管控意识不够,不注重施工过程管控,未严格执行设计方案。基层单位缺乏对故障设备检测技术和条件,检测结果缺乏有力技术支撑,同时对工程质量问题判断定性力度不够,相应组织措施有待完善。
3提高10千伏配电工程质量措施
确保项目质量的关键在于考虑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
标准化流程应为:在设计阶段,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结合现场条件完成设计;设计图纸完成以后,根据设计图、方案和施工图进行施工准备;按照标准化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按程序组织竣工验收。下面阐述针对影响施工工艺的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
3.1加强专业培训,调动人员积极性
就工程施工质量而言,人是"第一位"的影响因素,因此要控制好关键因素。除了对施工人员资质进行审核,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强化所有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规程进行施工,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接受过培训,掌握标准化施工工艺,技术操作方法、步骤,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人员责任心,避免出现人为失误。验收人员要充分履行工程质量监督职责,协同分析质量问题,关键环节都留存记录,要加强现场督察和把关,对出问题验收环节、责任人进行追责。要求验收人员认真细致地进行检查,上一环节出现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累计到下一环节,下下环节,层层累积后果很严重,甚至直接威胁电网安全运行。
工程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配电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施工的薄弱点和关键环节,做到心中有数,眼里有人,加强防范措施,针对实际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从而实现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和规范管理。
3.2选用合格的材料
工程项目施工中的主要材料,固件,配件,金具,施工设备材料等是项目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项目质量的物质基础。每一个物资都应通过严格检查验收,建立设备台帐,严格控制发货、储藏、运输、收货等各个环节,避免将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配网工程上。
一条10千伏配电线路的电杆,从上到下的电气材料有:紧固螺栓、拉线抱箍、设备线夹、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拉线棒、U型环等。科技创新推动电网发展,不断涌现出新产品、新设备。要结合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和具体要求,选用合适型号、规格的产品。
3.3正确使用施工器具
机械因素为施工器具要素,应按照技术要求,根据不同施工工艺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具;可以正确使用,管理和维护好施工器具,做好机械因素控制,确保器具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3.4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一流的质量离不开一流的管理,要做好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设计到验收,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纰漏,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完善制度规范,做好相关记录。
运检部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问题设备诊断,详细进行数据分析并及时反馈,针对问题采取防范性措施,制定巡视计划,落实人员及相应巡视区域,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计划,并将实施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相关责任部门要制定应急预案,评估安全风险,预判可能出现的影响,提升故障的应对能力,避免巡视不到位造成实际损失。
设备管理单位要对设备故障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有效措施整改,并落实到位,整个过程形成闭环管理,加强有关部门协同配合,防患于未然,避免以后出现同类型问题。
3.5优化流程,以关键工序为重点
由于配网工程点多面广,涉及的部门广,经过的流程多。公司通过协同目标,分解工作内容、整合内部力量、不断优化管理流程,通过PDCA循环理论,所进行的质量活动按照预期的目标,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活动,对存在问题的持续改进,在一次一次的滚动循环中不断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形成良性循环。严把关键工序质量关,按照施工交底、设备验收、土建施工、电气施工、中间验收、竣工验收等施工流程,通过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负责,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把关。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设备验收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工作内容,加强设备进场验收工作,坚决杜绝设备“带病”进场。严把设备现场安装质量关,严格执行安装程序和工艺要求,避免施工造成设备质量问题。严把试验、调试质量关,确保工程启动验收一次通过,按照电气试验、调试专项质量控制方案,规范电气试验项目、明确调试工作
质量,保证设备功能满足设计要求。此外,对关键工序要做好见证、签证、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监理初检等工作,做到质量问题可追溯性,建立关键工序监控档案,尤其是要求建立质量关键控制环节的数码照片档案,确保隐蔽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以保证安全质量控制工作独立、有效地开展。
4结束语
质量是电力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控,关注细节,把握关键工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办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强质量监督,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配网工程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永昌.配电网施工技术分析与质量控制[J].电子世界,2014,(4):122-123.
[2]马帅,李伟.10千伏配电网施工质量控制[J].电子世界.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