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控制药剂筛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甘薯,贮藏,软腐病,药剂筛选
控制药剂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岳瑾,杨丽梅,董杰,杨建国,杨伍群[1](2019)在《控制窖藏甘薯软腐病室内药剂筛选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出能够有效控制甘薯贮藏期软腐病的杀菌剂,为甘薯贮藏软腐病防治试验打下基础,利用生产上常用的15种杀真菌药剂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试验,以各菌剂的抑菌率作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适乐时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 000倍液可完全抑制菌落生长,25%吡唑醚菌酯微乳剂2 000倍液、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的抑菌率分别为74.8%、60%以上。前4种药剂可作为防治甘薯贮藏期软腐病的杀菌剂作进一步筛选试验药剂。(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08期)
邬若兰[2](2013)在《湖南省保护地草莓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发生、防治情况调查及控制药剂的筛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产过程中比较难治的真菌病害。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个草莓栽培地区都有发生。近年来,伴随着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在长江流域雨水较多的地区,每到采果期季节,遇到低温、高湿天气发病更为严重。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常造成花及果实腐烂,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对草霉产量、品质影响很大。为了解湖南省保护地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2013年2-4月对位于湖南省湘南的郴州、衡阳,湘东的长沙、株洲、湘潭,湘中的邵阳,湘北的岳阳、湘西的怀化等地区的保护地灰霉病的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室内筛选了植物活性物质,初步探讨了离体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调查地区草莓灰霉病普遍发生,但发生严重程度存在差别,其中湘中邵阳市大兴村的病果率和病情指数最高达到46.67%和6.34,湘南衡阳师古村病果率次之,但并不严重,其他地区病果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正相关,从大到小依次为湘南郴州塘昌村>湘西怀化溆浦>湘东湘潭河口村>湘北岳阳畔湖村>湘南衡阳英彼村>湘东株洲南阳桥>湘东长沙东岸乡>湘东长沙彭家港,未表示出地区间的差异;2)连作棚年限越长,病害发生越严重,其中连作7年的大棚病果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是新开发的大棚的1.94倍和2.4倍;轮作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相对较轻,病果率介于9-14%之间,而且病害发生也不严重;3)章姬、法兰地、红颜、丰香、甜查理等草莓品种抗病能力不同,其中章姬品种的草莓病果率和病情指数较低,其次为法兰地,红颜品种的草莓和丰香品种的草莓病果率和病情指数相当,甜查理的病果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达到32.5%和5.9,发病最严重;4)定植时期早晚对草莓灰霉病的发生有影响,其中9月上中旬定植草莓灰霉病病果率和病情指数均较高,分别为30%和4.2;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病害的发生相对较轻;10月中旬及其以后定植不仅抗寒效果差,而且产果慢,经济效益差;5)不同大棚类型也影响草莓灰霉病发生的轻重,其中全封闭立柱拱棚的病果率和病情指数最高为38%和5.87,简易连栋拱棚次之,拱形单栋式拱棚和无立柱半封闭拱棚相当,日光智能温室大棚发生最轻;6)当前,湖南省防治草莓灰霉病使用最多的药剂是腐霉利,多茵灵次之,其他农药依据所占调查比例的高低依次为甲基托布津>嘧菌环胺>咯菌腈>异菌脲>多抗霉素>甲基嘧菌。本文为首次对湖南省保护地草莓灰霉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其结果将为进一步开展湖南省保护地草莓灰霉病的系统研究和防控奠定基础。7)不同提取物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蒜提取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了56.04%,姜提取物次之,其他提取物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洋葱>藕>芹菜,但是,与对照药剂比较所有的提取物抑菌效果都相对较弱。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着,其中蒜的效果最显着。8)不同提取物对草莓叶片正常代谢无影响;其次,蒜提取物的离体防治效果最好,达到了66.52%,是对照药剂多菌灵的1.12倍,姜提取物的防治效果次之,为54.55%,洋葱提取物、藕提取物和芹菜提取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8.48%,42.11%,37.48%,均低于5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处理之间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3-12-17)
程光辉[3](2008)在《控制辣椒青枯病的药剂筛选与应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辣椒青枯病是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广泛分布于温暖、潮湿、雨水丰沛的热带、亚热带和部分温带地区,在我国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该病的防治,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剂防治技术。一方面是因为防治辣椒青枯病的药剂开发相对滞后,有效药剂较少;另一方面是对用于控制辣椒青枯病的药剂的应用技术研究也很薄弱。据此,本项研究从植物病害系统控制的原理出发,以农用硫酸链霉素、龙克菌、克菌康、绿亨六号、青萎散和康地蕾得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抑菌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进行配方筛选和效果评价,旨在筛选出有效的控制药剂及其复配剂,并进一步对影响药剂效果的因素及施药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期获得理想的控制辣椒青枯病的复配药剂及有效的控制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几种药剂及其复配剂对辣椒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龙克菌、克菌康和绿亨六号及它们与农用硫酸链霉素的复配剂对辣椒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农用硫酸链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克菌康,龙克菌和绿亨六号对青枯病菌的直接抑制活性较低;叁种复配剂中,农用硫酸链霉素:龙克菌为1:2.5(复配剂Ⅰ)的增效作用最显着,其次是农用硫酸链霉素:克菌康为1:1.4(复配剂Ⅱ),农用硫酸链霉素:绿亨六号为1:8(复配剂Ⅲ)的增效作用相对较低。采用水平扩散法测定青萎散和康地蕾得对辣椒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两种生物药剂对青枯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种药剂复配后抑菌效果并没有增加,但从菌落形态和重复性来看,药剂效果相对更稳定。2几种药剂及其复配剂对辣椒青枯病控制作用的盆栽试验结果采用室内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了龙克菌、克菌康和绿亨六号及它们与农用硫酸链霉素的复配剂控制辣椒青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龙克菌、克菌康和绿亨六号的防治效果都不及农用硫酸链霉素;复配剂的高浓度和中浓度处理与农用硫酸链霉素处理相比有一定的增效作用,能推迟发病时间5~10天,低浓度处理则显着低于农用硫酸链霉素处理,不能推迟发病时间。生物药剂青萎散和康地蕾得对辣椒青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康地蕾得的防治效果显着优于青萎散,两种药剂复配后无增效作用,也不能推迟发病时间。此外,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施药方法对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药剂的最佳施用方法为灌根法和穴施法,生物药剂的最佳施用方法为浸根法和穴施法。3几种药剂控制辣椒青枯病的田间药效比较对几种药剂及其复配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时采用穴施法,移栽后90天,复配剂Ⅰ和复配剂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7.57%和51.73%,而复配剂Ⅲ和农用硫酸链霉素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0.31%和39.74%;叁种复配剂处理相比对照均可推迟发病时间10天左右。两种生物药剂中,康地蕾得对辣椒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青萎散,它们对辣椒都没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对农用硫酸链霉素、叁种复配剂和两种生物药剂进行了田间施药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移栽时穴施法要好于灌根法,移栽时施用药剂保护辣椒根部不受病原菌的侵染是控制辣椒青枯病的关键技术。4影响辣椒青枯病发生的一些因素和生物药剂定殖研究根据田间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辣椒青枯病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辣椒青枯病的发生和流行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高温高湿是其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在温度满足的条件下,降雨是影响发病轻重的关键因素。在石柱县不同地点所取的25个土壤样品中有32%的土壤样品既具有抑菌作用也具有抑病作用,但抑病能力与抑菌能力不成正相关;抑病作用与土壤pH值关系不明显,而与土壤类型关系明显,沙质土和粘质土发病较重,沙壤土发病较轻。采用利福平抗性标记测定了青萎散和康地蕾得在辣椒植株根系中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两种生物药剂均能在辣椒根系中很好的定殖,终定殖菌量高于初始接种菌量。进一步测定它们在辣椒根茎中的定殖情况,表明两种生物药剂可以在辣椒植株的根部定殖,但不能从根部转移到茎部。5辣椒青枯病控制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控制辣椒青枯病药剂的筛选、影响因素及施药技术的研究,初步探索出了一套控制辣椒青枯病的应用技术。其技术要点为:在辣椒青枯病严重发生的地区,在整地过程中清除田间残枝和杂草,适量施用生石灰改善土壤pH值,实行深沟高畦栽培以利于排灌。育苗阶段除了做好消毒措施,还可施用生物药剂,使其能在辣椒植株根系很好的定殖,培育壮苗。移栽时采用穴施的方法施用化学药剂以保护辣椒植株的根部不受病原菌的侵染,移栽定殖后,在植株发病前再增施生物药剂,以改善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8-05-20)
朱德琳,郜海燕,杨剑婷,陈杭君,陈玉琴[4](2003)在《板栗贮藏期间主要病原菌及控制药剂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板栗贮藏期间对主要病原菌进行了分析并对控制药剂进行了筛选。人工诱病情况下TC3(750mg/LTec+750mg/LClO2)处理效果最好,常规贮藏情况下AL4(扑菌灵1000mg/L)、AL5(施保克1000mg/L)、AL2(异菌脲2000mg/L)(本文来源于《保鲜与加工》期刊2003年04期)
控制药剂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产过程中比较难治的真菌病害。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个草莓栽培地区都有发生。近年来,伴随着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在长江流域雨水较多的地区,每到采果期季节,遇到低温、高湿天气发病更为严重。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常造成花及果实腐烂,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对草霉产量、品质影响很大。为了解湖南省保护地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2013年2-4月对位于湖南省湘南的郴州、衡阳,湘东的长沙、株洲、湘潭,湘中的邵阳,湘北的岳阳、湘西的怀化等地区的保护地灰霉病的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室内筛选了植物活性物质,初步探讨了离体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调查地区草莓灰霉病普遍发生,但发生严重程度存在差别,其中湘中邵阳市大兴村的病果率和病情指数最高达到46.67%和6.34,湘南衡阳师古村病果率次之,但并不严重,其他地区病果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正相关,从大到小依次为湘南郴州塘昌村>湘西怀化溆浦>湘东湘潭河口村>湘北岳阳畔湖村>湘南衡阳英彼村>湘东株洲南阳桥>湘东长沙东岸乡>湘东长沙彭家港,未表示出地区间的差异;2)连作棚年限越长,病害发生越严重,其中连作7年的大棚病果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是新开发的大棚的1.94倍和2.4倍;轮作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相对较轻,病果率介于9-14%之间,而且病害发生也不严重;3)章姬、法兰地、红颜、丰香、甜查理等草莓品种抗病能力不同,其中章姬品种的草莓病果率和病情指数较低,其次为法兰地,红颜品种的草莓和丰香品种的草莓病果率和病情指数相当,甜查理的病果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达到32.5%和5.9,发病最严重;4)定植时期早晚对草莓灰霉病的发生有影响,其中9月上中旬定植草莓灰霉病病果率和病情指数均较高,分别为30%和4.2;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病害的发生相对较轻;10月中旬及其以后定植不仅抗寒效果差,而且产果慢,经济效益差;5)不同大棚类型也影响草莓灰霉病发生的轻重,其中全封闭立柱拱棚的病果率和病情指数最高为38%和5.87,简易连栋拱棚次之,拱形单栋式拱棚和无立柱半封闭拱棚相当,日光智能温室大棚发生最轻;6)当前,湖南省防治草莓灰霉病使用最多的药剂是腐霉利,多茵灵次之,其他农药依据所占调查比例的高低依次为甲基托布津>嘧菌环胺>咯菌腈>异菌脲>多抗霉素>甲基嘧菌。本文为首次对湖南省保护地草莓灰霉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其结果将为进一步开展湖南省保护地草莓灰霉病的系统研究和防控奠定基础。7)不同提取物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蒜提取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了56.04%,姜提取物次之,其他提取物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洋葱>藕>芹菜,但是,与对照药剂比较所有的提取物抑菌效果都相对较弱。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着,其中蒜的效果最显着。8)不同提取物对草莓叶片正常代谢无影响;其次,蒜提取物的离体防治效果最好,达到了66.52%,是对照药剂多菌灵的1.12倍,姜提取物的防治效果次之,为54.55%,洋葱提取物、藕提取物和芹菜提取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8.48%,42.11%,37.48%,均低于5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处理之间差异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控制药剂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1].岳瑾,杨丽梅,董杰,杨建国,杨伍群.控制窖藏甘薯软腐病室内药剂筛选试验[J].中国农技推广.2019
[2].邬若兰.湖南省保护地草莓灰霉病(Botrytiscinerea)的发生、防治情况调查及控制药剂的筛选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3].程光辉.控制辣椒青枯病的药剂筛选与应用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朱德琳,郜海燕,杨剑婷,陈杭君,陈玉琴.板栗贮藏期间主要病原菌及控制药剂的筛选[J].保鲜与加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