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猴巨细胞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儿童,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猴巨细胞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晖,曹碧红,吴显劲,李旭艳[1](2019)在《惠州市儿童EB病毒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惠州市儿童EB病毒(EBV)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为感染防控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90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样本,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病毒核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病毒抗体,按年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年龄段病毒感染阳性率。结果901例患儿的临床疾病诊断中肺炎发生率最高(27.5%),其次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0%)、上呼吸道感染(15.9%)和支气管炎(12.5%)。患儿的EBV-DNA和EBV-IgM抗体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61.7%(556/901)和17.5%(158/901),其中学龄前组EBV感染阳性率最高,婴儿组阳性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及以下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EBV感染阳性率逐步增加,而6岁以上患儿的阳性率明显下降,1~6岁患儿EBV感染人数占总阳性样本的74.6%(415/556)。HCMV-DNA和HCMV-IgM抗体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26.9%(242/901)和9.7%(87/901),其中婴儿组HCMV感染阳性率最高,学龄组阳性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逐步降低(P<0.05),0~3岁患儿HCMV感染人数占总阳性样本的83.9%(203/242)。6.3%的患儿存在合并感染,幼儿组居多。结论 EBV和HCMV感染有年龄分布特点和合并感染现象存在,早期快速的病原体实验室诊断有助于临床合理治疗与疾病预防控制。(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江龙凤,金艳,柳燕[2](2019)在《人巨细胞病毒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法在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筛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法在先天性HCMV感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至12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科352例新生儿唾液标本和足底干血片标本。使用病毒分离培养和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新生儿唾液标本;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足底干血片标本HCMV-DNA。以病毒分离培养的结果作为标准,比较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法和足底干血片标本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先天性HCMV感染中的检验效能。结果 352例唾液标本共分离5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42%;而荧光定量PCR检测足底干血片标本仅4例阳性,阳性率为1.14%;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的结果与病毒分离完全一致。足底干血片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100%;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的敏感度高于足底干血片荧光定量PCR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4,P=0.350)。结论 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可能是更准确的先天性HCMV感染早期诊断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毕博,张艳波,陈鹏[3](2019)在《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巨细胞病毒又称细胞包涵体病毒,是一种属于疱疹病毒属的双链DNA病毒。在人群中感染率较高,育龄期妇女巨细胞病毒血清阳性率较高,提示巨细胞病毒感染在育龄期妇女中较为常见,无论是初发感染还是再发感染,都易使胎儿发生宫内感染,是引起胎儿永久性听力损伤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全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巨细胞病毒感染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途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概括,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4期)
肖述月,徐韬[4](2019)在《巨细胞病毒、人类噬T淋巴细胞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通过母乳喂养传播的综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母乳喂养是至关重要的儿童生存干预措施。然而,致病病毒的母婴传播风险使如何权衡母乳喂养的益处和潜在风险陷入两难。本综述比较了巨细胞病毒、人类噬T淋巴细胞病毒1型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3种主要病毒通过母乳传播的动力学、危险因素和健康结局。文章概括了干预方法,并讨论了目前针对这3种重点病毒的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刘力,罗茜茜,张敬蕊,普晓瑜[5](2019)在《抗体联合亲和力检测诊断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人巨细胞病毒抗体联合IgG亲和力的检测,以鉴别感染时期,评估胎儿巨细胞病毒感染风险。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130例孕妇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IgG抗体双阳性的标本,采用ELISA解离法测定孕妇血清HCMV-IgG亲和力,同时采用定量PCR方法进行孕妇尿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跟踪随访胎儿结局;根据结果将入组孕妇分成3组,A组为高亲和力,B组为亲和力灰区,C组为低亲和力。结果:130例标本中,102例(78.46%)检测为高亲和力,HCMV-DNA均小于阈值,所产胎儿状况良好;11例(8.46%)检测为亲和力灰区,其中有1例HCMV-DNA阳性,所产胎儿诊断为先天性HCMV感染;17例(13.07%)检测为低亲和力,其中7例HCMV-DNA阳性,1例所产胎儿诊断为先天性HCMV感染,1例流产。结论:人巨细胞IgM阳性、IgG阳性及高IgG亲和力的孕产妇为宫内感染低风险,胎儿结局良好。IgM阳性、IgG阳性及低IgG亲和力的孕产妇宫内感染高风险,出现胎儿先天性HCMV感染的概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施昕妤,郭刚强,林康明,李宝青,薛向阳[6](2019)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一种β疱疹病毒。单核细胞是HCMV的主要体内靶标。当前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单个时间点来分析HCMV感染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未整体且动态地阐述HCMV感染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筛选HCMV感染单核细胞4h、24h、48h后的基因芯片,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CMV感染单核细胞4h、24h、48h后的功能影响进行详细的阐述及比较分析,并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uantificational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验证HCMV感染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4h、24h和48h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a、IL-10的表达。结果表明HCMV感染单核细胞4h后参与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免疫反应、防御病毒反应和趋化反应等17个通路,且可能与病理学过程/疾病、病毒疾病、RNA病毒感染和免疫系统疾病等相关。HCMV感染单核细胞24h后主要参与炎症反应、细胞趋化等信号通路,预测主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结缔组织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10种疾病相关。HCMV感染单核细胞48h后主要参与炎症反应、细胞趋化等信号通路,预测主要与结缔组织疾病、病理学过程和SLE等10个疾病相关。qRT-PCR结果显示HCMV感染THP-1细胞4h、24h和48h后IL-1β、IL-8、TNF-α、IL-10的表达增加。本研究表明HCMV感染主要引起炎症反应及趋化反应,并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SLE高度相关。(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窦冬冬,张楠,潘峰[7](2019)在《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肝脏的损伤作用及相关血清标志物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所致的肝损伤及相关血清标志物的意义,为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孕鼠腹腔注射HCMV悬液,以其子鼠为先天性HCMV感染模型,健康大鼠的子鼠为对照。两组子鼠均分别于生后3、5、7周处死,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肝纤四项(HA、LN、PCⅢ、Ⅳ.C),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感染组子鼠HCMV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生后3、5、7周,感染组子鼠多表现出肝炎样病理损伤;其血清ALT、肝纤四项水平均显着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感染组子鼠肝组织α-SM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先天性HCMV感染可对肝脏造成损伤,血清标志物对判断早期肝损伤和纤维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10期)
柯创宏,韩焕钦,杨天骄[8](2019)在《免疫功能正常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MV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 20例CMV肺炎中,男性占17例(85.0%),低月龄(1~3月)占15例(75.0%);18例无发热(90.0%),均有咳嗽,气促13例(65.0%);均有肺部啰音;血清CMV-IgM阳性11例(55.0%),明确合并肺部细菌感染10例(50.0%),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9例(95.0%),肺部高分辨率CT提示渗出、实变或磨玻璃样改变17例(85.0%);17例(16例非危重症)未抗病毒,3例加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20例均治愈。结论免疫功能正常婴儿CMV肺炎存在一定的临床特异性,有助于鉴别诊断;非危重症病例可能不必常规抗病毒治疗。(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董漫玉,汤宝林,朱小玉,刘会兰,孙自敏[9](2019)在《单份非血缘脐血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的DNA负荷对免疫重建及移植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巨细胞病毒(CMV)的DNA负荷对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后免疫重建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8色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41例患者UCBT后1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同时纳入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人对照。根据CMV的DNA负荷水平(DNA拷贝<1 000/ml和DNA拷贝≥1 000/ml)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分析移植后CMV的DNA负荷对淋巴细胞亚群重建及移植结局的影响。结果:CMV的DNA高负荷组呈现较快的T细胞重建,且移植后1年内的T细胞数均高于DNA低负荷组,2组间T细胞数在移植后1和9个月分别为0. 38×10~9/L vs 0. 25×10~9/L(P=0. 015)和2. 53×10~9/L vs 1. 36×10~9/L(P=0. 006)。进一步分析T细胞亚群提示,CD8~+T细胞在DNA高负荷组细胞数较高且恢复较快,2组间CD8~+细胞数在移植后1和9个月分别为0. 20×10~9/L vs 0. 10×10~9/L(P=0. 038)和1. 62×10~9/L vs 0. 68×10~9/L(P=0. 003)。另外,2组的B细胞、调节性B细胞和NK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年半的移植结局提示,DNA高负荷组和DNA低负荷组的复发率、非复发死亡率和总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 7%vs 7. 5%(P=0. 900)、15. 4%vs 21. 4%(P=0. 686)和76. 9%vs78. 6%(P=0. 889)。结论:UCBT后CMV的DNA高负荷促进T细胞的扩增,主要表现为CD8~+T细胞的扩增。在目前的CMV的抢先治疗下,UCBT后CMV的高DNA负荷不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早期生存。(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伟,刘丽芳,尚世强[10](2019)在《浙江地区儿童感染人巨细胞病毒gH基因分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浙江地区儿童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糖蛋白H(gH)基因不同型别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HCMV DNA检测阳性患儿尿液样本、咽拭子样本或患儿母亲乳汁样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gH基因进行分型检测。按照年龄、样本类型、疾病类型对HCMV阳性患儿进行分组,比较各组gH基因类型分布。结果 1 232例HCMV DNA阳性样本中,gH1型766例(62.2%),gH2型373例(30.3%),gH1和gH2混合型93例(7.5%)。不同年龄、样本类型及疾病类型患儿gH基因类型分布趋势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浙江地区儿童感染HCMV以gH1型为主,不同年龄、样本类型及疾病类型患儿HCMV gH基因类型无差异。(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猴巨细胞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法在先天性HCMV感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至12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科352例新生儿唾液标本和足底干血片标本。使用病毒分离培养和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新生儿唾液标本;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足底干血片标本HCMV-DNA。以病毒分离培养的结果作为标准,比较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法和足底干血片标本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先天性HCMV感染中的检验效能。结果 352例唾液标本共分离5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42%;而荧光定量PCR检测足底干血片标本仅4例阳性,阳性率为1.14%;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的结果与病毒分离完全一致。足底干血片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100%;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的敏感度高于足底干血片荧光定量PCR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4,P=0.350)。结论 HCMV 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可能是更准确的先天性HCMV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猴巨细胞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春晖,曹碧红,吴显劲,李旭艳.惠州市儿童EB病毒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9
[2].江龙凤,金艳,柳燕.人巨细胞病毒IE抗原快速免疫荧光检测法在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筛查中的应用[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9
[3].毕博,张艳波,陈鹏.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肖述月,徐韬.巨细胞病毒、人类噬T淋巴细胞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通过母乳喂养传播的综述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9
[5].刘力,罗茜茜,张敬蕊,普晓瑜.抗体联合亲和力检测诊断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6].施昕妤,郭刚强,林康明,李宝青,薛向阳.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J].病毒学报.2019
[7].窦冬冬,张楠,潘峰.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肝脏的损伤作用及相关血清标志物的分析[J].肝脏.2019
[8].柯创宏,韩焕钦,杨天骄.免疫功能正常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9
[9].董漫玉,汤宝林,朱小玉,刘会兰,孙自敏.单份非血缘脐血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的DNA负荷对免疫重建及移植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
[10].李伟,刘丽芳,尚世强.浙江地区儿童感染人巨细胞病毒gH基因分型研究[J].检验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