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词生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知心理,情态动词,must,多义性
动词生成论文文献综述
连燕华[1](2018)在《情态动词must多义性特征生成的认知心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态动词是个复杂的语言现象,情态动词must的语义特征更为复杂,了解和掌握情态动词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认知心理学对情态动词语义的解释,从情态类型和情态量值的角度探讨must的语义特征,表明must不但具有多义性,而且各义项之间是有联系的,它的语义的产生是有其心理理据的。(本文来源于《武夷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孙彦彤[2](2018)在《BREAK-类动词使动-起动交替的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选题基于如下:首先,英语作格动词使动-起动交替是其同一动词描述的相同动作事件及物和不及物构式之间的互换。以往学者多研究英汉作格动词对比或致使交替构式之间的关系,鲜有学者从句法、语义、句法语义接口和认知多维视角,以BREAK-类动词典型的词汇语义特征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使动-起动构式交替的深层根源;其次,在句法上,许多学者支持二者交替存在“派生关系”,却给予“致使化”和“去及物化”两种不同的观点,也有学者认同“非派生观”。而二者关系是否存在,关系为何,依据为何将成为本研究的首个重点。在语义上,尽管学者们已然发现其不同的词汇语义成分,但导致交替现象产生最根本的语义成分为何将成为探究的另一重点;最后,使动-起动交替与人的认知必然存在联系,所以本研究将全面整合出使动-起动交替根本的生成机制。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在句法层面,使动和起动构式并非存在彼此派生观而是共同词根论。通过相同动词不同词汇概念对应的动态“致使”轻动词和静态“变成”轻动词结合该动词的词根派生而成。整个句法投射都是从词汇语义概念链接句法轻动词合成得来。(2)在语义层面,该类动词可再分为叁种微类。最根本的语义成分均是“状态变化”,是在同一“事件”语义类型下产生“状态变化”后二者才发生交替。(3)在句法语义接口层面,通过论元结构把使动-起动构式的句法语义进行链接整合形成句法语义匹配的完整构式。(4)在认知层面,使动-起动构式都关注焦点图形,凸出主要信息。通过动作链进行不同的能量传递来改变关注对象的状态,由此状态变化导致了使动-起动交替。本研究的贡献总结如下:从理论意义来说,一方面,本文从多维视角探究使动-起动交替的生成,为后继研究提供多维整合的理论视角从而全方位分析该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从语义层面得出了较细微的理论观点如该类动词可细化为break,split和tear叁种微类,为研究该理论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从现实意义来说,本研究对研究交替构式提供了多方位的方法,可以为研究其他构式交替现象提供新思路。同时,本研究不仅可帮二语习得者有效习得作格交替构式的生成,也为教师提供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他们掌握英语特殊构式的习得和教学能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朱惠圆[3](2018)在《认知语法与生成词库论下看的词义解读可变性 以动词的反复义为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将讨论语言在不同使用情况下的两种词义解读,尤其是词汇体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把词内部存在[+反复]体的动作动词叫做"反复义动作动词"。词汇内部的"体"是指动词打包的时间结构和动作状态。所谓的"体"不仅是句法层面的时间结构,也包括词汇层面上表达的时间结构。对此,本文将关注词里面的"体"属性,也就是"词汇体"。反复义动作动词可分为典型的反复动词与非典型的反复动词。非典型的反复动词一般情况下它的反复义不凸显,但跟宾语搭配之后其反复义加强。这种词汇体的多义现象比较特殊,尤其是不区分反复义的汉语中,"反复动词+宾语"结构会形成规约。当一个词具有多义时,有些语义成分形成一个相关语义的网络。本研究发现,典型反复义动词与非典型反复义动词的意义网络相当不同。其原因在于动词所包含的结果构建与影子论元形成不同认知域,而该领域中侧面(profile)不同的语义。结果构建(Resultative Construction)描述是由动词表示的动作引起的实体状态或位置的变化。一般来说,RC在句法层面上由补语[result/time/moment um]来实现。本文认为,不仅在句法层面上,还是动词单独也有词汇化的RC。本研究发现有一些汉语反复动词的词义参数很丰富。比如,关系对象,具体方法,工具,目的与结果,动作背景等都打包在一个词里面。这些词义参数形成词汇内部的RC。词汇本身带的RC对认知域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本研究将讨论生成词库理论的影子论元如何跟心理空间与认知域互动。(本文来源于《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05-05)
杨晓雪[4](2018)在《认知视角下英语名源动词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名源动词,顾名思义,指不改变形式,由名词直接转化而来的动词。英语名源动词的使用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亚时期,至今依然有许多新创的名源动词出现。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名源动词进行研究的视角经历了从语义学,修辞学,语用学到认知语言学这一由语言客体到认知主体的转变。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人类对世界经验认知的结果,语言结构能够反映人的认知过程。因此英语名源动词这一语言结构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有其认知理据的。英语名源动词产生的认知动因是什么?英语名源动词生成的认知过程是怎样的?英语名源动词的生成又受到什么认知制约?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广泛收集了550个英语名源动词及其相关例句,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围绕这叁个问题对英语名源动词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英语中把名词转用做动词的认知动因是语言使用者能通过名源动词这一经济省力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独特的认知视角。名源动词整合了信息编码,减轻了认知负担,表达了语言使用者独特的认知视角,即通过名源动词来强调某一名词参与的动作过程或通过名源动词来描述某一抽象的动作过程。英语名源动词生成的认知过程受转喻思维和隐喻思维的作用。转喻思维实现词性的转换,隐喻思维参与词义具体化和词义扩展。名词转化为动词主要是转喻思维的作用。兰盖克(2008)认为转喻可以被描述为是突显的转移。名词突显事体,动词突显过程。在同一认知域中,名词为其所参与的动作过程提供心理可及,由突显事体转移到突显过程,心理扫描方式由整体扫描转变为顺序性扫描,名词才得以转为动词。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源域和靶域之间创造相似性,把源域的特征映射到靶域上。隐喻思维使名词失去指称义,获得描述义,使得名源动词所描述的动作变得形象具体。此外隐喻思维还帮助扩展了英语名源动词的词义,使得有些名源动词最常用的词义不是其转喻义而是隐喻义。由于转喻隐喻之间经常相互作用,在英语名源动词生成过程中,最常见的转隐喻作用模式为来自转喻的隐喻和转喻内的隐喻。英语名源动词的生成受到一定的认知制约。在同一认知域中,不是所有名词都可以得到突显进而转用作动词。认知域的知识系统制约着名源动词的产生。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知识系统的一部分,制约着同一认知域内侧重内容的选择。此外在同一认知域内名词和所描述动作关系的紧密程度也制约着名源动词的生成。在不同的事件图示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名词有着不同转用的可能性。在认知域中不能体现某类动作特征的那一类事物名词几乎不能转用作动词,而含有表动作的语义成分较为清晰明显的名词转用为动词的可能性较高。本文从认知视角对英语名源动词的生成机制从动因,过程,制约叁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使其得以更加清晰明了,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通过对英语名源动词生成机制的研究,我们期望能为英语名源动词的学习和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例如英语名源动词词义的正确推测及理解等。(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明,彭家法[5](2018)在《名源动词生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名源动词是根据其对应的起源名词在特定环境下转化而来的,或多或少地带有起源名词的典型语义特征。Chomsky的"充分解释"原则可以更简单地解释名源动词的生成机制,避免Hale&Keyser的句法解释将horse-saddling(配马鞍)和book-shelving(图书上架)这种合格的复合词错误地剔除。(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孙洪波,杨玉珍[6](2018)在《处所倒装结构的句法生成与动词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处所倒装结构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文章在Kuwabara(1995)和Nakajima(1993,2001)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该结构的句法生成问题,另一个是该结构的动词类型问题。通过对英语和日语处所倒装结构的对比考察,文章认为该结构中的动词具有非宾格性,支持前人认为存在两种未实现为语音的抽象非宾格动词(空BE和空COME)的观点,并据此提出了该结构中心语到中心语移位的句法生成方式。日语处所结构中的空中心语BE和COME分别对应于日语中的词缀-iru和-kuru,并且词缀的类型与前置的PP的类型有紧密关系。此外,还区分了该结构的部分性和处所性语义关系。(本文来源于《外文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马志刚[7](2017)在《基于混合语链对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句式包括领主属宾句和保留宾语被动句。就二者句首NP的句法属性而言,管约论中的推导方式违反混合语链中的A-A-A'限制条件,而话题成分需要具有格位形式的语音拼读要求说明C先探测的生成模式也不能生成合法的非宾格结构。考虑到非宾格结构内部的常态构造可能兼具话题属性和主语属性,因此有理由采用既可以规避A-A-A'型混合语链又可以为句首NP提供格位的并行操作方式(Chomsky,2008)。文章的启示在于,如果基于A-A-A'限制的假设成立,那么汉语中诸多仅具CP语段而无v~*P语段的句法结构均可在相同的理论框架下统一分析(Chomsky,2014)。(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余乐[8](2017)在《名动分类的心理现实性——汉语名词生成和动词生成的ERP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比较了被试生成汉语名词和生成汉语动词所诱发的ERP在大脑皮层的分布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150-300ms时间窗和300-1400ms时间窗,在两半球上生成动词诱发的ERP比生成名词诱发的ERP更正。词性和皮层区域位置以及词性与电极位置在中线上的显着交互作用表明生成名词和生成动词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左右半球的中央前区,也就是运动皮层所在的位置。而在视觉皮层区域没有发现生成名词和生成动词的ERP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了名动分类的心理现实性。(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肖云南,吕杰[9](2017)在《动词情状体与be的过度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be过度生成是英语二语学习者经常犯的一种错误,从形态变异或过度被动化角度不能解释这个问题,最多只是涉及了其中的部分原因,更为关键的是回答为什么be会被过度生成。基于情状体假设来分析,be过度生成可能受动词情状体影响,状态动词可能最容易出现在这类结构中。达成动词和一些完结动词由于表达结果状态,也容易在该结构中出现,它们与状态动词的关系可以借鉴当前关于状态、状态变化及致使状态变化叁者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Croft对动词情状体的二维描写方法来解释。(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仁增多杰,洛桑嘎登[10](2017)在《藏语动词的配价及句子生成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藏语句子中藏文动词通常是位于句子的末端,但是它在藏语句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藏语动词是整个句子的核心,句子中的其他成分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依存这个核心成分,再加之藏语属于格语法范畴,其句法以格为主,特别是部分格中体现了"论元"结构语法,这些为藏语动词的配价方式研究藏语句子生成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在动词的配价中的"价"一般我们会涉及叁个层面的因素,句法、语义、语用,在该文中我们不考虑语用因素,对实质存在的句子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7年26期)
动词生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的选题基于如下:首先,英语作格动词使动-起动交替是其同一动词描述的相同动作事件及物和不及物构式之间的互换。以往学者多研究英汉作格动词对比或致使交替构式之间的关系,鲜有学者从句法、语义、句法语义接口和认知多维视角,以BREAK-类动词典型的词汇语义特征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使动-起动构式交替的深层根源;其次,在句法上,许多学者支持二者交替存在“派生关系”,却给予“致使化”和“去及物化”两种不同的观点,也有学者认同“非派生观”。而二者关系是否存在,关系为何,依据为何将成为本研究的首个重点。在语义上,尽管学者们已然发现其不同的词汇语义成分,但导致交替现象产生最根本的语义成分为何将成为探究的另一重点;最后,使动-起动交替与人的认知必然存在联系,所以本研究将全面整合出使动-起动交替根本的生成机制。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在句法层面,使动和起动构式并非存在彼此派生观而是共同词根论。通过相同动词不同词汇概念对应的动态“致使”轻动词和静态“变成”轻动词结合该动词的词根派生而成。整个句法投射都是从词汇语义概念链接句法轻动词合成得来。(2)在语义层面,该类动词可再分为叁种微类。最根本的语义成分均是“状态变化”,是在同一“事件”语义类型下产生“状态变化”后二者才发生交替。(3)在句法语义接口层面,通过论元结构把使动-起动构式的句法语义进行链接整合形成句法语义匹配的完整构式。(4)在认知层面,使动-起动构式都关注焦点图形,凸出主要信息。通过动作链进行不同的能量传递来改变关注对象的状态,由此状态变化导致了使动-起动交替。本研究的贡献总结如下:从理论意义来说,一方面,本文从多维视角探究使动-起动交替的生成,为后继研究提供多维整合的理论视角从而全方位分析该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从语义层面得出了较细微的理论观点如该类动词可细化为break,split和tear叁种微类,为研究该理论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从现实意义来说,本研究对研究交替构式提供了多方位的方法,可以为研究其他构式交替现象提供新思路。同时,本研究不仅可帮二语习得者有效习得作格交替构式的生成,也为教师提供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他们掌握英语特殊构式的习得和教学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词生成论文参考文献
[1].连燕华.情态动词must多义性特征生成的认知心理分析[J].武夷学院学报.2018
[2].孙彦彤.BREAK-类动词使动-起动交替的生成机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3].朱惠圆.认知语法与生成词库论下看的词义解读可变性以动词的反复义为主[C].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8
[4].杨晓雪.认知视角下英语名源动词生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5].王明,彭家法.名源动词生成机制[J].宜宾学院学报.2018
[6].孙洪波,杨玉珍.处所倒装结构的句法生成与动词类型[J].外文研究.2018
[7].马志刚.基于混合语链对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研究[J].国际汉语学报.2017
[8].余乐.名动分类的心理现实性——汉语名词生成和动词生成的ERP差异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
[9].肖云南,吕杰.动词情状体与be的过度生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仁增多杰,洛桑嘎登.藏语动词的配价及句子生成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