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中和活性论文-张岱

广谱中和活性论文-张岱

导读:本文包含了广谱中和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膜蛋白,广谱中和抗体,疫苗

广谱中和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岱[1](2019)在《广谱中和活性样本HIV-1膜蛋白及其突变毒株的中和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前期研究中,从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IV-1感染者(DRVI01)分离获得了一株针对CD4结合位点的VRC01样广谱单克隆中和抗体DRVIA7(A7)。系统分析A7连续5年间的发展表明,抗体重链在两年内快速成熟,但抗体轻链发展受阻于gp120蛋白LoopD区及V5区的糖链,导致该谱系抗体有限的中和宽度。如果能找到与A7谱系早期抗体结合的膜蛋白(Env),或通过Env改造设计中和难度逐渐加大的免疫原,或许能诱导出A7样抗体甚至帮助抗体越过糖分子障碍。本课题将在前期对A7抗体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感染者五年间6个时间点的病毒膜蛋白及其中和表型特征。第一部分对DRVI01感染者的膜蛋白基因及其中和特征研究中,我们通过单拷贝基因组扩增(SGA)技术获得156条全长膜蛋白基因,筛选鉴定出68个功能性膜蛋白并制备了假病毒。序列分析和假病毒中和实验显示,DRVI0]体内膜蛋白序列多样性的逐渐增加与A7谱系抗体的出现和成熟一致;广谱高效中和活性及自体病毒逃避同期血浆中和的能力,与膜蛋白上抗体识别位点较多的氨基酸变异一致,提示病毒和抗体间连续的共进化现象。序列分析还发现了几个可能有利于CD4bs抗体识别的膜蛋白特征,如前期4个时间点的膜蛋白VIV2区较短、糖基化位点较少及糖基化模序NXT:NXS 比值较低,这些特征在中和抗体产生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序列一致性分析揭示了病毒在5个时间点进化过程中氨基酸突变的热点区域,解析突变热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可为进一步寻找新的中和抗体提供线索。在第二部分DRVI01来源的膜蛋白对VRC01和A7重构抗体抵抗机制的研究中,我们筛选鉴定了影响VRC01敏感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以往的研究认为位于膜蛋白V5区的N464位氨基酸与VRC01中和敏感性无关,但我们的研究发现,膜蛋白N464T单点突变可以将突变株由VRC0I敏感逆转为抵抗,而T464N单点突变将突变株由VRC01抵抗逆转为敏感。N460A、E279D、R282K突变导致DRVI01假病毒对VRC01的中和敏感性由突变前的抵抗转为敏感。根据突变株与A7谱系抗体中和结果,我们设计了 4个能与不同中和宽度的A7谱系抗体结合的免疫原,以期模拟体内A7谱系抗体产生及成熟的过程。在第二部分基于膜蛋白进化特征的潜在中和抗体分析的研究中,通过分析DRVI01的156条全长膜蛋白氨基酸序列,筛查bNAbs表位关键氨基酸的变异,结合将膜蛋白回复突变后与同期血浆进行自体中和实验观察突变前后毒株中和敏感性的变化,推测DRVI01感染者样本中除存在CD4bs类中和特异性外,可能还存在gp41融合肽类、gp120/gp41交界面类中和特异性,这为下一步的抗体分离实验提供了参考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9-06-30)

田新贵,樊晔,刘振卫,张玲,廖嘉仪[2](2018)在《抗人B组腺病毒的广谱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人腺病毒(Ad)有7组50多种血清型,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肾炎、眼角膜结膜炎、膀胱炎等的重要病原体。其中人B组腺病毒7型、14型、55型常引起儿童和成人重症肺炎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内外多有爆发流行的报道,而11型主要引起膀胱炎。目前没有腺病毒特异性疫苗和治疗药物用于儿童和普通人群。人腺病毒是无包膜二十面体对称结构,主要衣壳蛋白包括六邻体、五邻体基座和纤毛蛋白(fiber),均能在体内诱导型特异性的中和抗体应答。腺病毒纤毛蛋白是最主要的受体结合蛋白,其头部结构域(纤毛蛋白头,knob)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病毒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病毒的吸附。人B组腺病毒7型、14型、55型、11型均识别细胞表面受体人桥粒芯蛋白2(hDSG2)。我们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纯化了Ad11纤毛蛋白头(Ad11FK),发现Ad11FK免疫小鼠抗血清可以中和Ad11、-7、-14P1和-55,以其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了叁株抗Ad11的中和活性单抗6A7、3F11和3D8。更重要的是,体外中和试验表明3F11和3D8可以交叉中和Ad 7、-55,但不能中和Ad14p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纤毛蛋白头F-G环中的两个氨基酸251KE252可能是3F11和3D8识别的关键氨基酸,其在Ad11、-7、-14P和-55中高度保守,而在Ad14p1和Ad3中缺失。这两个氨基酸的缺失会破坏Ad11、-7、-14P和-55的短α螺旋结构(248SREKE252)。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腺病毒纤毛蛋白结构和抗体应答的认识,并对新型腺病毒疫苗和具有广谱活性的抗病毒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2018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9-01)

张岱,邹森,郝金娟,侯佳利,胡园园[3](2018)在《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膜蛋白基因及中和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一例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HIV感染者病毒膜蛋白(Env)基因序列特征及中和特征。方法使用单拷贝基因组扩增(SGA)方法从患者两个随访时间点血浆样本扩增env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分析env基因特征;将env基因克隆至pcDNA~(TM)3.1载体上,env质粒和骨架质粒pSG3△env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假病毒,使用假病毒分别和两个时间点的自体血浆及6种不同的广谱中和抗体进行中和试验,分析Env蛋白的中和特征。结果从两个时间点血浆样本中共获得50个全长env基因,进化分析显示两个时间点序列各自聚集成簇,第1个时间点膜蛋白序列有较短的V1区和较少的V1区糖基化位点数目,第2个时间点膜蛋白序列有更高的基因多样性。自体血浆不能中和同时期的假病毒,但能中和前期的假病毒;两个时间点的假病毒对PGT121、PGT135、2G12和10E8抗体均高度敏感,但对VRC01及12A21抗体呈现中和抗性。结论该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慢性HIV感染者病毒膜蛋白基因持续进化;感染者体内存在CD4bs类中和抗体的免疫压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8年05期)

邹森[4](2017)在《HIV-1广谱中和活性感染者病毒膜蛋白基因与中和表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鉴于中和抗体在预防HIV-1感染中的重要作用,设计能够诱导高效广谱中和抗体应答的免疫原是HIV疫苗研究的重要目标。膜蛋白是HIV-1中和抗体的靶位,因此对具有广谱中和活性感染者病毒膜蛋白基因(env)特征的研究有助于HIV疫苗免疫原的设计。本研究通过探究HIV-1感染者膜蛋白序列的进化特征及假病毒的中和表型,为广谱中和感染者中毒株进化逃逸研究及设计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膜蛋白免疫原提供参考信息。目的分析广谱中和活性感染者HIV-1膜蛋白基因的进化特征;分析基于不同时间点膜蛋白基因的假病毒对自体血浆和代表性广谱单克隆中和抗体(bmNAbs)的中和敏感性。方法对 HIV-1 广谱中和活性感染者(CBJC515)20050816、20060418、20070424、20081118和20090519等5个连续时间点的血浆样本进行RNA提取、逆转录、单基因组扩增(SGA)和测序,使用Sequencer、MEGA、BioEdit等软件和Geno2pheno(coreceptor)、Weblogo等在线工具分析env基因的序列特征。从20050816、20060418和20081118等3个时间点序列中挑选代表性env序列,克隆至pcDNATM3.1 Directional TOPO表达载体并筛选鉴定,将env表达质粒与HIV-1骨架质粒(pSG3△env)共转染293T/17细胞制备假病毒,并分别与各时间点自体血浆和代表性bmNAbs进行中和实验,分析假病毒对自体血浆和bmNAbs的中和表型。结果1.从CBJC515的5个连续时间点血浆中共扩增获得env基因SGA序列120条,对20050816、20060418和20081118等3个时间点序列分别构建获得11、4和13个功能性env克隆。所获得的env基因均与中国RL42参考株聚集,并进化为优势组和劣势组两个分支,相同时间点序列多彼此聚集,少数不同时间点序列呈交叉分布。2.不同年份SGA序列的各可变环基因距离持续变化,并随时间具有增长趋势。V3环氨基酸长度和N-糖基化位点数目高度保守,V1V2可变环长度和N-糖基化位点数随时间具有增长趋势。X4型辅助受体病毒占比随病程延长具有增高趋势,优势毒株组X4型辅助受体的占比一般高于劣势组。顶端四肽以GPGR为主且其占比随病程有增高趋势,优势组顶端四肽均为GPGR,劣势组中有GLGR和GQGR两种。3.本研究构建的假病毒对8个连续时间点自体血浆的中和敏感性与使用不同亚型假病毒进行的中和实验结果相似,中和敏感性均呈现先升高(第0-15月),后下降(第15-32月),之后再上升(第32-45月)的波动。假病毒对当前时间点和该时间点之前的血浆中和敏感性低,对之后时间点血浆中和敏感性增强。4.10E8和VRC01能中和该研究样本3个时间点构建的所有假病毒,PGT135对上述病毒无中和活性;12A21、PGT121、2G12可中和大部分假病毒;X4型假病毒对2G12、12A21较R5型假病毒敏感,对VRC01较R5型假病毒抵抗;优势组病毒对VRC01、10E8较劣势组抵抗,对2G12、12A21、PGT121较劣势组敏感。5.假病毒对VRC01的中和敏感性与V1V2长度和gp120上N-糖基化位点数负相关;对2G12和12A21的中和敏感性与V1V2氨基酸数正相关;对2G12与PGT121的中和敏感性与N-糖基化位点数正相关。结论1.该感染者体内包含优势和劣势两组病毒,病毒通过增加V1V2可变环长度和N-糖基化位点数、辅助受体转换等方式逃避中和选择压力,向不同方向进化和变异。2.病毒对连续时间点自体血浆的中和敏感性呈现先升高(第0-15月),后下降(第15-32月),之后再上升(第32-45月)的波动,提示感染者体内病毒与中和抗体的动态进化过程。3.在本研究测试的6个bmNAbs中,假病毒对10E8、PGT121和VRC01的敏感性较高,全部对PGT135抵抗;10E8对假病毒的中和能力强于12A21、2G12和VRC01;PGT121对假病毒的中和能力强于12A21和2G12。4.劣势组毒株对VRC01和10E8的中和敏感性高于优势组病毒;优势组毒株对PGT121、12A21和2G12的敏感性高于劣势组毒株;假病毒乃至同一时间点假病毒对特定bmNAbs的敏感性差异明显,提示感染者准种毒株间中和表型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7-06-30)

齐中伟[5](2016)在《广谱中和活性样本功能性膜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及中和表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中和抗体能阻断病毒感染宿主靶细胞,是病毒疫苗的有效保护性组分。但目前研发的基于膜蛋白的HIV疫苗不能诱导广谱有效的中和抗体应答,这可能与膜蛋白基因的内在特性有一定关系。探讨HIV-1广谱中和活性样本膜蛋白基因序列及功能特征,以及功能性膜蛋白基因假病毒的中和表型,有助于理解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及产生HIV-1广谱中和抗体的机制,为设计能诱导广谱中和抗体应答反应的免疫原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目的分析HIV-1感染者广谱中和活性样本功能性膜蛋白基因特征;分析功能性膜蛋白基因的假病毒对广谱中和抗体及对自体、异体血浆的中和敏感性。研究方法筛选HIV-1感染者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样本,扩增全长膜蛋白基因,进行克隆构建及功能性鉴定。挑选代表性质粒,与HIV-1骨架质粒共转染293T/17细胞制备假病毒,分别与HIV-1广谱中和抗体、自身血浆和异体血浆进行中和反应,分析假病毒的中和敏感性;同时对功能性质粒进行测序,应用Bioedit、Mega、Geno2pheno等软件分析env基因特征及其与广谱中和活性相关的关键氨基酸变异。研究结果1、从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CBJC437、CBJC501、CBJC515叁例感染者的不同时间点样本中筛选了28个有代表性的功能性膜蛋白基因,其中CBJC437样本15条、CBJC501样本9条、CBJC515样本4条。2、序列分析显示所获得的膜蛋白基因V1V2、V4区的基因距离差异显着,V3、V5区差异小。功能性env基因全部呈CCR5嗜性,SGA序列多以CCR5嗜性为主,但随时间推移,部分序列预测转变为CXCR4嗜性。3、广谱中和单抗识别的关键位点氨基酸在所获得的功能性env基因中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突变。4、感染者各时间点功能性env基因构建的假病毒对单抗2F5和10E8均敏感,对单抗2G12、4E10、12A21、PGT121、PGT135及VRC01的中和敏感性存在差异。5、样本各时间点病毒多能被自身血浆中和,早期时间点的病毒对较晚时间点血浆的中和更为敏感。多数病毒对同亚型异体血浆的中和敏感。研究结论广谱中和活性样本功能性膜蛋白基因的假病毒对单抗2F5和10E8均敏感,对单抗2G12、4E10、12A21、PGT121、PGT135 及 VRCO1的中和敏感性存在差异。样本各时间点病毒多能被自身血浆中和,早期时间点的病毒对较晚时间点血浆的中和更为敏感。多数病毒对同亚型异体血浆的中和敏感。(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6-06-30)

齐中伟,邹森,侯佳利,朱美玲,梁华[6](2016)在《HIV-1广谱中和活性样本膜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广谱中和活性感染者不同时间点HIV-1膜蛋白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应用单拷贝基因组扩增技术(Single genome amplification,SGA)扩增获得不同时间点样本的全长膜蛋白(Env)基因,分析Env基因可变区序列长度、糖基化位点数目、细胞嗜性及中和表位关键氨基酸的变异。结果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在5个不同时间点获得的98条全长Env基因为HIV-1 B’亚型毒株;毒株序列随时间推移基因距离增加,V1V2区序列长度变化大于V4区,V3区与V5区序列长度保持恒定;Env基因共享序列有27个潜在糖基化位点(PNGS),V1V2区的糖基化位点数目变化较大,MPER区次之,V3区数目恒定;部分毒株嗜性随时间推移发生了从CCR5到CXCR4的转变;Env基因与广谱中和活性相关的特征氨基酸位点的突变率在4.76%~100.00%间。结论广谱中和活性感染者不同时间点的Env基因序列差异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中和单抗识别的关键位点氨基酸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突变,表明广谱中和活性感染者体内毒株在免疫压力下持续进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6年06期)

胡园园[7](2013)在《HIV-1 B’病毒包膜蛋白序列特征与广谱中和活性相关性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动物实验表明被动输入中和单抗后经生殖道或者直肠黏膜攻毒能保护猴子不被SHI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研究显示未传染给婴儿的孕妇体内的中和抗体反应要高于传染给婴儿的孕妇;给HIV-1病人输入中和抗体能够延缓停止抗病毒治疗后病毒的反弹;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广谱中和抗体是保护性疫苗所需要诱导的有效免疫保护组份。然而,现有的HIV-1包膜蛋白疫苗不能有效诱导产生广谱中和抗体,是HIV疫苗研发的主要障碍。HIV-1病毒通过多种进化机制来保护自己免受中和抗体的结合。如通过改变可变环的序列长度从而改变或影响抗原表位的暴露;形成gp120-gp41叁聚体结构掩盖单体蛋白分子表位;膜蛋白表面高度糖基化阻止免疫系统的识别等。尽管在体内存在多种免疫逃逸机制,但是不同亚型的HIV-1毒株可以在体外被一些HIV-1慢性感染者血清有效中和,提示不同亚型HIV-1病毒株可能存在可诱导人体产生中和反应的共同的中和表位。深入了解与广谱中和活性相关的HIV-1病毒包膜蛋白的序列特征对进一步分析鉴定这些表位及分离相关的中和单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从既往单采浆HIV-1B亚型慢性感染者中筛选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样本;应用单拷贝基因组扩增技术分析广谱中和活性样本的包膜蛋白基因(env基因);初步探讨广谱中和活性样本env基因的序列特征,为进一步分析鉴定相关抗原表位和分离广谱中和单抗提供参考信息。研究方法应用HIV-1A、B、C、B/C、A/E等不同亚型或流行重组型的25株假病毒通过假病毒单轮感染TZM-bl中和抗体分析技术从既往单采浆HIV-1B’病毒慢性感染者中筛选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样本,从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样本(BCN)血浆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PCR扩增获得cDNA,然后将cDNA进行终末稀释,再经巢氏PCR扩增获得env (gp160)基因,分析gp160基因序列多样性、可变环序列长度、可变环的糖基化位点(PNGS)个数、V3环静电荷、顶端四肽和辅助受体的使用情况;分析BCN样本和NBCN样本gp120区和gp41区可能与广谱中和活性相关的特征位点,包括gp120区V1V2环的单克隆抗体(PG9、PG16)的抗原表位、多聚糖的单克隆抗体(2G12、PGT127/128)的抗原表位、CD4结合区的单克隆抗体(b12、VRCO1)的抗原表位及gp41区的单克隆抗体(2F5、4E10、10E8)的抗原表位的序列变异特征。研究结果1.从通过假病毒单轮感染TZM-bl中和抗体分析技术筛选的样品中选取6份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样本(BCN样本),2份不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样本(NBCN样本)和1份具有中度广谱活性的样本。6份BCN样本在体外中和实验中均能中和80%以上测试毒株(25株病毒),其中对B亚型毒株的中和广度最大,对AE亚型病毒株的中和能力最弱。2份NBCN样本对所测试的25株病毒的中和广度在50%以下。1份具有中度广谱中和活性的样本对25株病毒的中和广度为69.6%。2.系统进化树(Neighbor-Joining Tree)分析显示这些样本都为B亚型病毒感染。9份样本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在V1V2、V4、V5高变区,其中V1/V2区平均两两比对基因距离(APD)最高。3.BCN样本毒株具有V1V2和V4环序列长度较长,V1V2、V4和V5环糖基化位点较多,V3环静电荷较少等特征。4.广谱中和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2F5:CBJC438、 CBJC501、CBJC524、CBJC437、CBJC433和CBJC473样本gp160基因的662-667HXB2间序列为ELDKWA,与文献报道的2F5表位完全一致,CBJC495样本有34.4%的序列在决定2F5抗性的关键位点有K665N突变。(2)4E10:6份BCN样本和2份NBCN样本的148序列除一条序列4E10表位缺失外,其余序列为WFxI(T/S)xxLW(672-680HXB2),与文献报道的4E10表位一致。(3)10E8:CBJC501样本的17条SGA序列中1条序列10E8表位缺失,剩余8条序列为N671S,8条为R683K。80%的CBJC438序列存在R683K突变。CBJC437. CBJC515、CBJC433、CBJC495、CBJC473样本的所有序列均存在R683K突变。(4)2G12:295位点糖基化缺失与2G12抗性直接相关,CBJC524、CBJC437、 CBJC473和CBJC495在N295位点很保守,且都具有糖基化。46.7%的CBJC438序列存在N295D突变,20%的CBJC438序列存在N295I突变。76.5%的CBJC501为N295E突变,23.5%的CBJC501为N295D突变。糖基化预测显示23.8%的CBJC515在N295位点缺少糖基化。CBJC433的9条序列中有一条序列在N295位点缺少糖基化。(5) PGT127/PGT128:PGT127和PGT128主要识别N301和N332位点的高甘露糖,本研究所有的148条gp160序列在301位点高度保守,并且都具有糖基化。20%的CBJC438序列为N332D突变,80%为N332T突变。CBJC433的所有序列为N332T突变。23.8%的CBJC515在N332位点未糖基化。(6) PG9:PG9主要识别156和160位点的聚糖及V1V2区的'Strand C',70.6%的CBJC501序列存在N160D突变;CBJC438的15条SGA序列中1条序列存在N160D突变。CBJC437的15条序列中1条序列存在N160D突变。CBJC515的21条序列中1条序列为N160K突变。CBJC524. CBJC495和CBJC473序列在160位点高度保守,全部为D。(7)b12:b12识别D185、S364、P369等位点,185位点变异性大,CBJC495所有序列为D185S, CBJC473所有序列为D185N, CBJC515所有序列为D185,其它序列主要存在D185N, D185E突变。(8) VRCO1:文献报道D368gp120与G54VRCO1形成氢键对VRCO1与gp120糖蛋白相互作用很重要,因此368位点是VRCO1识别表位的重要位点,本研究的148条序列中368位点很保守都为D。上述结果显示BCN样本主要在10E8、2G12、PGT127/128和PG6/PG9单抗的抗原表位的关键位点有逃逸突变,比例分别为77.8%、30.6%、27.8%和13.9%。NBCN样本主要在2F5和10E8抗原表位的关键性位点有突变,突变比例分别为28.9%和100%。5.分析BCN样本突变位点出现的概率,在gp120区和gp41区分别筛选出38个和8个可能与广谱中和活性相关位点,及gp120区8个共变异模式。研究结论1.HIV-1病毒可能通过增加V1V2环和V4环序列长度、增加糖基化位点数目及减少V3环静电荷逃逸中和作用。2.序列分析显示不同样本在各广谱中和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的变异各有特征,表明不同样本所受的中和免疫压力不同,提示不同样本可能含有针对HIV-1env不同抗原区域表位的单克隆中和抗体。3.本研究在HIV-1env区筛选出46个可能与广谱中和活性相关的位点及8个可能与广谱中和活性相关的共变异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3-06-30)

蒋露芳,居丽雯,姜庆五[8](2011)在《甲型流感病毒分类与通用流感疫苗及广谱中和活性抗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感是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传染病,疫苗接种被认为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为解决流感病毒变异导致现有疫苗时效性与有效性的问题,研制能够预防所有流感病毒毒株、可诱导持久保护性免疫的通用流感疫苗一直是流感研究的热点,同时,能中和所有甲型流感病毒的广谱中和活性抗体的研究也已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因此对甲型流感病毒分类研究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郝晓培[9](2011)在《广谱中和活性样本HIV-1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既往单采浆HIV-1慢性感染者中筛选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样本;克隆广谱中和活性样本的包膜蛋白基因并进行功能鉴定,分析获得的功能性env基因所制备的假病毒颗粒的中和特征,以构建适用于中和抗体评价用的假病毒颗粒;初步探讨广谱中和活性样本env基因的序列特征,分析特殊位点基因序列变异对毒株中和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的广谱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分离、表位鉴定和疫苗免疫原设计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本研究中应用代表A、B、C、B/C、A/E等不同亚型或流行重组型的25株假病毒通过假病毒单轮感染TZM-bl中和抗体分析技术,从我国既往单采浆HIV-1慢性感染者中筛选有广潜中和活性的样本。从广谱中和活性样本血浆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PCR扩增获得cDNA,再用巢式PCR扩增获得env基因。将env基因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克隆到pcDNATM3.1 D/V5-His-TOPO载体,转化后挑取菌落进行菌落PCR和酶切鉴定,并制备假病毒进行功能筛选,对功能性假病毒进行中和敏感性测定。初步分析广谱中和活性样本env基因的序列特征,包括V3区序列、可变区和恒定区序列、糖基化位点以及特殊位点基因序列变异对中和特性的影响,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通过假病毒单轮感染TZM-bl中和抗体分析技术筛选获得了3份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样本(CBJC524、CBJC438、CBJV521)。这叁份样本在体外中和实验中均能中和所用25个毒株的80%以上,其中对B亚型的中和宽度最大,对8个测试毒株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中和活性,对AE亚型病毒株的中和能力最弱,对其他亚型毒株的中和活性介于B亚型和AE亚型病毒株之间。本研究结果显示极少部分筛查样本能够产生广谱中和抗体活性,导致这些感染者产生广谱中和抗体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通过功能筛选从3个样本(CBJC524、CBJC438、CBJV521)中各获得1个具有较高活性的质粒,构建的3个假病毒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分别为781250、3906250、3906250 TCID50/ml。这:叁个假病毒对自体血浆均表现一定的中和敏感性。叁个假病毒均对4E10和和SCD4敏感。自感染者CBJC438制备的假病毒对IgGlbl2的中和敏感,中和50%病毒(IC50)的抗体浓度约为1.43μg/ml,另两个对此抗体的中和有抗性。自感染者CBJC524制备的假病毒对2G12的中和非常敏感,中和50%病毒(IC50)的抗体浓度约0.13μg/ml,另两个感染者制备的假病毒都对2G12的中和有抗性。自感染者CBJC438和CBJC521样本制符的假病毒对2F5的中和能力一般,IC50分别为13.05μg/ml、10.67μg/ml,感染者CBJC524制备的假病毒对2F5的中和有抗性。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这3份广谱中和样本扩增的HIV-1膜蛋白基因均属于B型。本研究结果也提示env基因的点突变和PNGSs的出现或位置改变可导致病毒的中和敏感性发生变化,与中和特征相关的突变散布于env基因中[结论]应用假病毒单轮感染TZM-bl中和抗体测定方法筛选获得了3份含广谱中和活性的HIV-1感染样品。从3份含广谱中和活性HIV-1感染样品构建并各筛选出一株功能较强的env基因,通过假病毒对血浆样品或单克隆抗体中和敏感性分析,表明这3个假病毒可以用于中和抗体的评价和env基因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对广谱中和活性样本中env基因序列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个体内病毒env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gp120 V3区氨基酸高度保守,研究结果也提示env基因的点突变或糖基化位点的改变可能与中和敏感性相关。构建系列突变体对研究中观察到的基因序列变化与中和敏感性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助于确定引起中和敏感性发生改变的序列特征。广谱中和活性HIV-1感染样品的获得和功能性膜蛋白基因的克隆鉴定为进一步分离广谱中和性单克隆抗体,深入研究其识别表位,以设计更有效的疫苗免疫原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昆明医学院》期刊2011-06-01)

罗海峰,陈毅歆,陈自敏,郭永利,王嘉[10](2007)在《一株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广谱中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H5N1禽流感病毒株Ck/HK/Yu22/02作为抗原,应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和血凝抑制实验筛选出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单抗8H5,单抗8H5经免疫荧光鉴定具有很好的H5特异性。选择33株2002~2006年不同地域,不同宿主中分离的不同遗传变异亚系的H5N1病毒代表株,对单抗8H5分别进行血凝抑制实验及中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单抗8H5对所有H5亚型病毒均有较强反应,而对非H5亚型标准病毒株均不反应,说明8H5是一株广谱性抗H5特异性中和单抗,并提示单抗8H5的HA识别表位可能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中和表位。并且单抗8H5双抗夹心系统的初步评价显示了其在诊断应用上的前景。(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广谱中和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腺病毒(Ad)有7组50多种血清型,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肾炎、眼角膜结膜炎、膀胱炎等的重要病原体。其中人B组腺病毒7型、14型、55型常引起儿童和成人重症肺炎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内外多有爆发流行的报道,而11型主要引起膀胱炎。目前没有腺病毒特异性疫苗和治疗药物用于儿童和普通人群。人腺病毒是无包膜二十面体对称结构,主要衣壳蛋白包括六邻体、五邻体基座和纤毛蛋白(fiber),均能在体内诱导型特异性的中和抗体应答。腺病毒纤毛蛋白是最主要的受体结合蛋白,其头部结构域(纤毛蛋白头,knob)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病毒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病毒的吸附。人B组腺病毒7型、14型、55型、11型均识别细胞表面受体人桥粒芯蛋白2(hDSG2)。我们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纯化了Ad11纤毛蛋白头(Ad11FK),发现Ad11FK免疫小鼠抗血清可以中和Ad11、-7、-14P1和-55,以其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了叁株抗Ad11的中和活性单抗6A7、3F11和3D8。更重要的是,体外中和试验表明3F11和3D8可以交叉中和Ad 7、-55,但不能中和Ad14p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纤毛蛋白头F-G环中的两个氨基酸251KE252可能是3F11和3D8识别的关键氨基酸,其在Ad11、-7、-14P和-55中高度保守,而在Ad14p1和Ad3中缺失。这两个氨基酸的缺失会破坏Ad11、-7、-14P和-55的短α螺旋结构(248SREKE252)。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腺病毒纤毛蛋白结构和抗体应答的认识,并对新型腺病毒疫苗和具有广谱活性的抗病毒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广谱中和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岱.广谱中和活性样本HIV-1膜蛋白及其突变毒株的中和特征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

[2].田新贵,樊晔,刘振卫,张玲,廖嘉仪.抗人B组腺病毒的广谱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C].2018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2018

[3].张岱,邹森,郝金娟,侯佳利,胡园园.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膜蛋白基因及中和特征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8

[4].邹森.HIV-1广谱中和活性感染者病毒膜蛋白基因与中和表型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

[5].齐中伟.广谱中和活性样本功能性膜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及中和表型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

[6].齐中伟,邹森,侯佳利,朱美玲,梁华.HIV-1广谱中和活性样本膜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6

[7].胡园园.HIV-1B’病毒包膜蛋白序列特征与广谱中和活性相关性的初步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

[8].蒋露芳,居丽雯,姜庆五.甲型流感病毒分类与通用流感疫苗及广谱中和活性抗体的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

[9].郝晓培.广谱中和活性样本HIV-1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D].昆明医学院.2011

[10].罗海峰,陈毅歆,陈自敏,郭永利,王嘉.一株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广谱中和活性[J].病毒学报.2007

标签:;  ;  ;  ;  

广谱中和活性论文-张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