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损耗论文-郑建宏,张祥斌,赵栋生,冯亚丽

信道损耗论文-郑建宏,张祥斌,赵栋生,冯亚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道损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抄表,路径损耗模型,最小二乘法,中心极限定理

信道损耗论文文献综述

郑建宏,张祥斌,赵栋生,冯亚丽[1](2019)在《无线智能电表信道路径损耗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下一代微功率无线抄表技术发展的需要,针对470~510 MHz特定频段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进行信道特性测量并提取信道特性参数,建立路径损耗模型。测量过程中,发射端使用SMW200A矢量信号发生器发送信号,利用频域测量系统的扫频测量法,在室内办公室环境和室外郊区环境中抓取测量数据,同时考虑信号在室内传输过程中墙壁、门窗开闭以及室外行人、车辆、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分析其大尺度衰落特性。根据测量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和中心极限定理估算路径损耗模型中的路径损耗因子n和标准偏差σ,得出在室内视距情况下470~510 MHz频段的路径损耗模型和室外郊区空旷地带的路径损耗模型。测量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路径损耗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接收信号强度,为后续测量和抄表业务部署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贾谦,张瑞,张涛,尹萍[2](2019)在《高速数字集成电路ATE测试中的信道损耗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速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过程中,自动测试机台ATE和测试夹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由ATE脚端界面电路带宽限制和测试夹具损耗所形成的信道损耗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重大影响。在本文中笔者针对两种信道损耗补偿的方法——去嵌和均衡,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一些应用实例和结果。集成电路测试是整个集成电路生产制造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数据速率高达几十Gbps的高速数(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卫佩佩,杜晓燕,江长荫[3](2018)在《对流层散射超视距信道传输损耗快慢衰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流层散射通信是一种地面微波超视距传播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预测模型无法描述大气环境等因素随机变化问题,该文基于电场强度的快慢衰落特性,首次开展了传输损耗的快慢衰落特性研究,建立了传输损耗分布模型,并结合ITU-R P.617-3给出了该分布待定参数的计算方法。选取了国际电信联盟公布的部分散射链路试验数据,借助正态分布的坐标图纸,验证了该分布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传播损耗慢衰落特性服从正态分布,可为下一步计算散射链路误码率奠定基础。此外,基于分布模型还提出一种传输损耗预测方法,并利用试验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克服了现有方法无法计算任意概率传输损耗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李双德,刘芫健,林乐科[4](2017)在《28GHz室内毫米波信道路径损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毫米波信道建模是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而路径损耗是表征毫米波信道传播大尺度衰落影响的重要参数.为了更好地理解毫米波信道的传播特性,应进行广泛的信道测量与建模.因此,对28GHz室内环境进行了信道测量,并给出了相应的毫米波信道路径损耗模型,同时基于入射及反弹射线法/镜像法仿真分析了路径损耗传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性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入射及反弹射线法/镜像法的正确性;自由空间邻近(Close-In,CI)参考距离路径损耗模型表达式更简洁,鲁棒性更强.最后,本文给出了一种普遍适用的用来表征室内视距(Line-of-Sight,LOS)与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环境28GHz与60GHz毫米波信道的路径损耗模型.(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梁明明[5](2017)在《黑方台无线通信信道路径损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石流灾害在我国很多地方经常发生,尤其是在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地区泥石流频发,给当地人民的生活还有经济都带来严重的损害。为了减少泥石流所带来的损害,我们必须重视泥石流的预警监测工作。近些年,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迅速,它具有成本低、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监测工作中,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广泛的用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警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以及传输质量对监测预警工作尤为重要,网络节点如何部署是保证接收数据的准确率以及信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能够找到最合适的网络节点的位置,使该网络传输可靠,网络节点使用较少,成本较低,我们研究了黑方台地区的无线通信信道路径损耗,得到最接近该地区的路径损耗模型。本文在黑方台地区进行了现场实验,利用Zigbee无线节点采集了不同距离不同接收高度的多组实验数据,接收高度包括0m,1m和2m,然后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结合实验数据优化了Log-norm Shadowing模型的两个参数并且和现有的一些室外信道路径损耗模型进行比较,由比较结果可知优化后的模型更加符合黑方台地区。优化模型是利用已经存在的室外路径损耗模型,为了找到更加符合该地区的模型,我们利用实验数据结合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建立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然后依据3D射线追踪技术利用Wireless Insite无线仿真软件对实验场地进行建模并进行仿真,得出预测数据,将现有模型、优化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以及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最符合该泥石流环境。(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4-01)

刘洲洲,张婷婷,王晓柱[6](2016)在《基于磁感应技术的WUSN信道路径损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磁感应线圈(Magnetic Induction,MI)在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Wireless Underground Sensor Network,WUSN)传输过程中对信道路径损耗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路径损耗变化,研究并确定了磁感应线圈在土壤中传输的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仿真频率、磁导率、距离因素下的路径损耗变化模型,确定了基于各影响因子的路径损耗变化情况,同时初步设计收发电路,确定了磁感应技术在土壤传输过程中所考虑的影响因素要少于电磁波技术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同时表明了磁感应技术在土壤传输中可以克服电磁波技术所产生的信号干扰因素多、衰减大等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信道条件动态变化以及天线尺寸大的问题,为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微处理机》期刊2016年05期)

李强,张洪欣,罗佳祺,陆阳,李建岐[7](2016)在《变电站内2.4GHz无线信道路径损耗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估变电站内电磁干扰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干扰,采用频域测量方法对某市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的2.4GHz电磁波路径损耗进行了测量和分析。针对测量数据,分别利用最小均方差和累积法对路径损耗模型中路径损耗指数和标准差相关参数进行估计,并建立了路径损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型估计结果与测量值相差不大。另外,搭建了ZigBee仿真系统,在信噪比为5dB和10dB的情况下,仿真出误码率随距离的变化关系,为通信设备布置在变电站环境中提供了研究依据。(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唐夲,张杰,皮羽茜,沈轩帆,廖勇[8](2016)在《基于MIMO的对流层散射通信信道损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场景下的对流层散射通信信道损耗进行了研究。在设计远距离MIMO通信系统时,链路损耗估计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而现有技术在损耗估计时都忽略了波束与散射体碰撞时的能量损耗。根据湍流非相干散射理论,首先将对流层建模为多条可微的曲线,从而与发射和接收天线阵列构成曲边梯形,根据此信道几何模型,计算入射角、反射角和散射角的角度关系;其次,建立了电磁波束射入散射体后散射波在散射体表面的能量分布模型;最后,根据波束传输距离,量化散射信道的损耗,推导得到基于MIMO对流层散射信道的衰落系数和信道矩阵。将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在链路损耗估计问题上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根据仿真结果对接收天线的仰角设计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刘广凯,全厚德,崔佩璋,姚少林[9](2015)在《基于布朗桥理论的超短波信道路径损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超短波信道的路径损耗模型对环境细节针对性差的问题,在电子地图已知的条件下,提出了基于布朗桥理论的超短波信道路径损耗模型。该模型应用布朗桥理论产生随机射线,经过环境散射物模型对随机射线的有效筛选,从概率意义上得到了超短波路径损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从与经验公式的对比结果和直射分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情况,该模型能够有效反映信道环境对超短波路径损耗的细节影响效果。(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范佳兴,李兵,何怡刚,佐磊,张李明[10](2015)在《ETC系统信道传播损耗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信道传播效率是影响ETC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考虑客车与轿车外形差异,定义了ETC系统信道传播损耗系数,提出一种基于两径模型的ETC系统信道传播损耗评估方法,便于评估ETC系统性能。评估方法预测及实测结果表明:ETC天线极化方式影响车载标签单元(OBU)接收功率,OBU距离地面高度越高,其接收功率越大;OBU识别范围小于10 m时,轿车引擎盖的电磁波反射引起垂直极化波衰减损耗突变,为保证OBU的成功识别,ETC天线距离地面高度应大于5.35 m。(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信道损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高速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过程中,自动测试机台ATE和测试夹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由ATE脚端界面电路带宽限制和测试夹具损耗所形成的信道损耗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重大影响。在本文中笔者针对两种信道损耗补偿的方法——去嵌和均衡,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一些应用实例和结果。集成电路测试是整个集成电路生产制造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数据速率高达几十Gbps的高速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道损耗论文参考文献

[1].郑建宏,张祥斌,赵栋生,冯亚丽.无线智能电表信道路径损耗建模[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贾谦,张瑞,张涛,尹萍.高速数字集成电路ATE测试中的信道损耗补偿[J].电子世界.2019

[3].卫佩佩,杜晓燕,江长荫.对流层散射超视距信道传输损耗快慢衰落特性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8

[4].李双德,刘芫健,林乐科.28GHz室内毫米波信道路径损耗模型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7

[5].梁明明.黑方台无线通信信道路径损耗模型研究[D].兰州大学.2017

[6].刘洲洲,张婷婷,王晓柱.基于磁感应技术的WUSN信道路径损耗分析[J].微处理机.2016

[7].李强,张洪欣,罗佳祺,陆阳,李建岐.变电站内2.4GHz无线信道路径损耗建模[J].电信科学.2016

[8].唐夲,张杰,皮羽茜,沈轩帆,廖勇.基于MIMO的对流层散射通信信道损耗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6

[9].刘广凯,全厚德,崔佩璋,姚少林.基于布朗桥理论的超短波信道路径损耗模型[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5

[10].范佳兴,李兵,何怡刚,佐磊,张李明.ETC系统信道传播损耗评估方法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5

标签:;  ;  ;  ;  

信道损耗论文-郑建宏,张祥斌,赵栋生,冯亚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