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缺血性胆管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缺血性,发病率,肝移植术后,胆管病
缺血性胆管病论文文献综述
易述红[1](2018)在《新挑战、新机遇: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时代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的发生和防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病率文献报道不一。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OS)提供的数据~([1])显示,在17 012例肝移植患者中,术后6个月的胆道并发症发病率为15.0%,其中11.2%需要临床处理,2.2%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增加$36 212/例的医疗费用。胆道并发症是指具有临床表现且有放射学依据、一般需行介入性治疗或手术治疗的一系列临床胆道综合征,如吻合口胆管狭窄、梗阻、胆泥(本文来源于《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孙晓叶,康永振,沈中阳[2](2018)在《供肝能量代谢与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的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过程中血管开放前后供肝能量代谢是否与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50例接受原位肝脏移植手术的患者资料。将满足入组标准的患者于肝移植过程中分别于门静脉开放前、肝动脉开放前及肝动脉开放后1小时取肝组织标本,然后将入组患者随访至1年。根据胆道造影结果将其分为缺血性胆道损伤组(ITBL组)和非缺血性胆道损伤组(NITBL组),将两组患者3个时间段的ATP、ADP及AMP定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并得出结果。结果 ITBL组与NITBL组在门静脉开放前、肝动脉开放前、肝动脉开放后3个时间段的能量代谢相关指标,即ATP、ADP及AM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肝组织能量代谢情况与肝移植术后ITBL的发生并无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蒋军[3](2017)在《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对大鼠动脉缺血性胆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缺血性胆管疾病是指胆管因血供受损而导致胆管损伤,统称为缺血性胆管病[1]。缺血性胆管损伤的有些病因明确的,而有些病因至今仍然不甚明了。肝移植时,肝动脉的并发症(狭窄或血栓形成)容易导致缺血性胆管损伤[2]。肝动脉化疗或栓塞化疗后胆管坏死和硬化性胆管炎等是常见的缺血性胆管并发症[3]。虽然胆管的血供主要依赖于肝动脉血流,多项研究发现,肝动脉或其分支(包括胆管周围血管网)和门静脉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交通支[4,5]。在肝动脉血流出现中断时,门静脉通过这些交通支逆向灌注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代偿肝动脉血流不足。因此,当肝动脉供血不足时,或许可以用动脉化的门静脉通过交通支来营养高氧耗的胆管细胞,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胆管病。动脉化的门静脉能否预防和治疗动脉缺血性胆管损伤及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临床上仅有零星的相关临床病例报道,但缺乏足够的实验研究支持。目的:1、探索构建Sprague-Dawley(SD)大鼠部分门静脉动脉化(partial portal vein arterialization,PPVA)模型的方法。2、探索SD大鼠肝脏完全动脉缺血后的胆管损伤机制,并研究PPVA对动脉缺血性胆管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1、通过将大鼠胃十二指肠动脉近心端与门静脉行端侧吻合构建PPVA模型。通过破坏肝脏周围动脉侧支循环、切断大鼠肝动脉及结扎胆管周围血管网以构建胆管完全动脉缺血模型(bile duct ischemia,BDI),然后再施以PPVA手术,观察手术成功率、术后大鼠术后存活率和肝动脉门静脉吻合口通畅情况。2、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PVA组、BDI组和PPVA+BDI组等4组,术后每组分别于1天、3天和14天处死大鼠,取血清行生化检查。取肝脏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和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通过荧光素酶-荧光素法测定大鼠肝脏叁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通过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脏纤维化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缺氧、胆汁转运蛋白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和胆汁转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PPVA手术技术成功率66.7%,手术时间为25.8±1.1min,门静脉阻断时间为5.3±1.3min,彩超证实肝动脉门静脉吻合口通畅率为90%。PPVA+BDI手术技术成功率70%,手术时间30.1±1.6min,门静脉阻断时间为4.0±1.2min,彩超证实肝动脉门静脉吻合口通畅率为100%。2、PPVA能改善大鼠胆管动脉缺血后的肝酶损害,避免缺血后造成的胆汁性梗死、胆汁渗出及胆汁瘤形成等。PPVA能提高门静脉血流氧含量和改善胆管动脉缺血后的肝脏ATP含量。PPVA能减轻肝脏完全动脉缺血后导致的胆管增生和纤维化反应。PCR及Western-blot结果提示,术后第3天,PPVA能明显降低动脉缺血后肝脏HIF-1α、TNF-α和胆汁转运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1、建立大鼠PPVA及PPVA+BDI模型是技术可行的。熟悉大鼠肝门部解剖和经历一定时间的手术训练后,能提高建立动物模型的成功率。2、PPVA手术有助于改善大鼠肝脏完全动脉缺血后的缺氧和能量障碍,对动脉缺血性胆管损伤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7-04-01)
孙晓叶,康永振,沈中阳[4](2016)在《肝移植患者术后14天内胆汁中胆汁酸水平变化及其对缺血性胆管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肝移植患者术后14天内胆汁中胆汁酸水平变化,探讨其对缺血性胆管损伤(ITBL)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39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术后第1、3、7、14天胆汁中6种胆汁酸水平变化,即甘氨胆酸(GCA)、牛磺胆酸(TCA)、牛磺石胆酸(TL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甘氨酸结合脱氧胆酸(GDCA)、牛磺酸结合脱氧胆酸(TDCA)。术后随访3个月,以胆道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判定是否发生ITBL,比较发生ITBL者(ITBL组)与未发生者(N-ITBL组)术后第1、3、7、14天各胆汁酸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各胆汁酸对术后发生ITBL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第1天,ITBL组胆汁中GDCA水平较N-ITBL组降低;术后第7天,ITBL组胆汁中GCA、GDCA水平较N-ITBL组升高;术后第14天,ITBL组胆汁中TLCA、GCDCA、GDCA水平较N-ITBL组升高;组间比较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第14天胆汁中GCDCA水平对判断肝移植术后发生ITBL的AUC为0.751、TLCA的AUC为0.764,术后第7天GCA水平对判断肝移植术后发生ITBL的AUC为0.717。结论肝移植术后14天内胆汁中GCDCA、GCA、TLCA水平升高,叁者对肝移植患者术后3个月内发生ITBL具有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6年12期)
康永振[5](2015)在《肝移植术后早期胆汁酸代谢对缺血性胆管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肝脏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脏病的重要手段。肝脏移植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成熟使得手术成功率得到大幅提升,但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ITBL)的发生及其处理对策问题一直是影响肝移植受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对ITBL的发生进行及早预测和临床干预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肝移植术后3个月内发生ITBL的患者与未发生ITBL患者术后两周内胆汁酸亚组分含量,探讨肝移植术后两周内胆汁酸代谢对术后早期ITB L的发生是否具有预测价值以及具有何种预测价值。方法:1、研究对象:自2014年3月1日起至2015年1月31日止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原位肝脏移植手术并满足以下入组标准的39例患者:(1)年龄≥16岁;(2)首次接受肝脏移植手术;(3)术前原发病为非胆道疾病,即排除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4)术前无胆道感染,胆道手术及胆系结石等胆道相关并发症;(5)术前无不可控制的全身感染,术中留置T管;(6)术后存活至少3个月以上。2、研究标本:对于符合上述(1)-(5)入组标准的患者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常规留取胆汁5-10 ml,编号并置于﹣80℃冰箱深低温保存,3个月内分批进行胆汁酸亚组分含量测定,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LC-MSMS),测定的目标胆汁酸亚组分有游离型胆汁酸: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石胆酸(LCA)和结合型胆汁酸:甘氨胆酸(GCA)、牛磺胆酸(TCA)、牛磺石胆酸(TL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和牛磺脱氧胆酸(TDCA)。3、临床分组:对所取胆汁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去除3个月内失访或者死亡的病例后,根据胆道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区分为缺血性胆管损伤组(ITBL组)和非缺血性胆管损伤组(N-ITBL组)。胆道造影具有如下改变定为I TBL组:(1)供体侧肝内外胆管局灶或弥漫性狭窄或扩张;(2)肝内3级以上末梢胆管充盈不良或显影浅淡;(3)肝内胆管不规则如形态僵硬,管壁欠规整;(4)供体侧肝内外胆管局灶或弥漫性充盈缺损影。4、数据处理:对itbl组与n-itbl组病例术后第1、3、7、14天3种游离型胆汁酸亚组分和6种结合型胆汁酸亚组分含量进行组间比较,观察其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测定指标将术后第3、7、14天含量分别与术后第1天进行组内比较,以发现其自身变化趋势,综合组间组内比较结果作出各胆汁酸亚组分含量变化趋势图并绘制roc曲线,以此探讨肝移植术后两周内胆汁酸代谢情况与对术后早期(3个月内)itbl的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及具有何种相关性。结果:1、最终进入本研究的39例入组患者,根据胆道造影结果术后3个月内发生itbl者共11例,28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未发生itbl,故itbl组共计11例,n-itbl组共计2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间比较结果:itbl组与n-itbl组术后两周内3种游离型胆汁酸亚组分ca、cdca和lca的含量在4个时间段并无统计学差异;itbl组与n-itbl组术后两周内6种结合型胆汁酸亚组分中有5种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gdca(第1、7、14天)、gcdca(第7、14天)、gca(第7天)、tlca(第14天)和tca(第7天);3、组内比较结果:itbl组术后其余时段与术后第1天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胆汁酸有gcdca(第14天)、gca(第3、7、14天)和tlca(第3、7、14天);n-itbl组术后其余时段与术后第1天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胆汁酸有gdca(第3、7、14天)、gca(第3、7、14天)和tlca(第3、7、14天);4、胆汁酸含量变化趋势及roc曲线下面积:①itbl组gdca含量术后呈现持续上升态势,n-itbl组gdca含量呈现先迅速降低后略有回升态势;术后第1、7、14天两组间gdca含量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7,分别为0.683、0.255和0.193;②itbl组gcdca含量术后呈现持续上升态势,n-itbl组gcdca含量呈现先缓慢下降后缓慢回升态势;术后第14天两组间gcdca含量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其95%置信区间(ci)为0.577-0.925,两组间最佳判定界值为70.812μg/ml,灵敏度为0.727,特异度为0.696;③ITBL组GCA含量术后呈现先迅速上升后略有回落态势,N-ITBL组GCA含量术后持续处于上升状态;术后第7天两组间GCA含量ROC曲线下面积为0.717,其95%置信区间(CI)为0.517-0.918,两组间最佳判定界值为110.223μg/mL,灵敏度为0.600,特异度为0.828。④ITBL组TLCA含量术后迅速上升,后在较高水平稳定维持,略有波动,N-ITBL组TLCA含量术后第7天升至最高水平后有所回落,两组间术后第14天TLCA含量ROC曲线下面积为0.764,其95%置信区间(CI)为0.569-0.960,两组间最佳判定界值为315.992μg/mL,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773。结论:1、肝移植术后2周内检测患者胆汁标本中GCDCA、GCA和TLCA的含量可能是预测患者术后3个月内发生ITBL的可靠指标,其中TLCA的预测价值最好;游离型胆汁酸及其亚组分含量的测定对于预测ITBL的发生可能没有意义;2、肝移植术后第14天检测患者胆汁中GCDCA含量,若检测结果>70.812μg/mL,则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可能会发生ITBL,其灵敏度为0.727,特异度为0.696;3、肝移植术后第7天检测患者胆汁中GCA含量,若检测结果>110.223μg/mL,则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可能会发生ITBL,其灵敏度为0.600,特异度为0.828;4、肝移植术后第14天检测患者胆汁中TLCA含量,若检测结果>315.992μg/mL,则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可能会发生ITBL,其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773。(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王劲,刘静静[6](2014)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尽管移植外科的进步和免疫抑制剂的研发使移植受者的生存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OLT术后的胆道并发症一直是受体移植肝功能不良、损伤甚至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胆管病变(ischemic-type biliary lesions,ITBL)是肝移植术后较为棘手的胆道并发症之一。ITBL是由于血供破坏而导致的胆管局部或广泛的损害,可伴有胆泥或胆石形成,甚至发生移植肝无功能。ITBL的病变位于非吻合口(本文来源于《器官移植》期刊2014年04期)
唐晖,张英才,姚嘉,张琪,陈规划[7](2013)在《超声造影在猪缺血性胆管损伤动物模型中可起到有效早期诊断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缺血性胆管损伤(ITBL)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实验旨在研究超声造影在早期诊断缺血性胆管炎中的有效应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动物模型组,每组10只。以钳夹肝总动脉及胆总管造成缺血性胆管损伤动物模型。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分别检测ALT、AST、GGT、ALP、TB、DB,4周后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4周后超声造影可明显观察出动物模型组肝内胆管狭窄或成串珠样扩张,部分终末胆管消失,胆管周围血供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结论超声造影可有效诊断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从而早期进行治疗,对减少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11-01)
唐晖,张英才,姚嘉,张琪,陈规划[8](2013)在《823例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的病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缺血性胆管损伤是目前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统计分析影响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针对性治疗。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叁医院肝移植中心2003—2013年共823例肝移植病例,统计其相关受体及供体资料。受体(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11-01)
刘静静,王劲,姜在波,胡冰,颜荣华[9](2011)在《MRI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ITB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PTC或ERCP及病理结果确诊的肝移植术后ITBL患者23例,对其平扫、增强MR和MRCP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根据胆管病变累及的部位和范围,将ITBL分为肝门型(Ⅰ型)、弥漫型(Ⅱ型)和肝内型(Ⅲ型)。Ⅰ型13例,MRI示12例胆管壁增厚,11例供体肝总管及胆总管不扩张,且伴有供肝肝总管、汇合部及左和(或)右肝管管腔内胆泥形成;MRCP主要表现为胆总管、肝总管、汇合部、左右肝管及其二级分支胆管显影不良或不显影。Ⅱ型8例,MRI示7例管壁增厚,6例供体肝总管及胆总管不扩张,且伴有供肝肝总管、汇合部及左和(或)右肝管管腔内胆泥形成;MRCP主要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广泛的不规则狭窄或扩张,胆管间断显影。Ⅲ型2例,MRI示供体肝总管及胆总管管腔均不扩张,管壁未见增厚;MRCP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不规则、节段性扩张,扩张不成比例、粗细不均呈"串珠"样。结论肝移植术后ITBL以Ⅰ型和Ⅱ型常见。MRI在观察肝门部胆管管壁,管腔扩张程度及腔内容物有一定优势,而MRCP可全面观察胆管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提供整体信息;二者结合有助于ITBL的诊断及分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1年12期)
周洋,杜联芳[10](2010)在《超声造影观察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的肝脏血流灌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超声造影(CEUS)技术观察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ITBL)的肝脏血流灌注特征。方法收集肝移植术后临床确诊为ITBL的患者39例,根据二维超声检查是否有肝内胆管扩张分为无胆管扩张缺血组(22例)和胆管扩张缺血组(17例),对照组为恢复正常的肝移植患者。分别对ITBL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行CEUS检查,比较各组之间造影参数的差异,分析ITBL患者的肝脏血流灌注特征。结果胆管扩张缺血组与对照组肝实质峰值增强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胆管扩张缺血组与对照组肝实质峰值增强强度和峰值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ITBL的患者较肝移植后正常的患者肝实质血流灌注有所减低,CEUS可较常规超声更为敏感地检测到这种改变,CEUS是一种早期诊断ITBL的有前景的新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0年07期)
缺血性胆管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过程中血管开放前后供肝能量代谢是否与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50例接受原位肝脏移植手术的患者资料。将满足入组标准的患者于肝移植过程中分别于门静脉开放前、肝动脉开放前及肝动脉开放后1小时取肝组织标本,然后将入组患者随访至1年。根据胆道造影结果将其分为缺血性胆道损伤组(ITBL组)和非缺血性胆道损伤组(NITBL组),将两组患者3个时间段的ATP、ADP及AMP定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并得出结果。结果 ITBL组与NITBL组在门静脉开放前、肝动脉开放前、肝动脉开放后3个时间段的能量代谢相关指标,即ATP、ADP及AM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肝组织能量代谢情况与肝移植术后ITBL的发生并无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缺血性胆管病论文参考文献
[1].易述红.新挑战、新机遇: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时代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的发生和防治策略[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8
[2].孙晓叶,康永振,沈中阳.供肝能量代谢与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的关系探讨[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8
[3].蒋军.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对大鼠动脉缺血性胆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
[4].孙晓叶,康永振,沈中阳.肝移植患者术后14天内胆汁中胆汁酸水平变化及其对缺血性胆管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J].山东医药.2016
[5].康永振.肝移植术后早期胆汁酸代谢对缺血性胆管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D].天津医科大学.2015
[6].王劲,刘静静.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器官移植.2014
[7].唐晖,张英才,姚嘉,张琪,陈规划.超声造影在猪缺血性胆管损伤动物模型中可起到有效早期诊断作用[C].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2013
[8].唐晖,张英才,姚嘉,张琪,陈规划.823例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损伤的病因分析[C].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2013
[9].刘静静,王劲,姜在波,胡冰,颜荣华.MRI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
[10].周洋,杜联芳.超声造影观察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病变的肝脏血流灌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