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力和压强”的游戏引入法二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寒[1](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物理核心素养是一个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教育理论和核心素养相关概念的指导下,对牡丹江市某高级中学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存在学校和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对习题教学作用的理解过于片面、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所以有必要在习题教学中加强对物理核心素养的渗透。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研究情况,本文从“精选习题、创设情景、构建物理模型、开放式教学、引进信息技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习题教学策略。第一,精选习题要求选题要接近生活、具有代表性,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创设情景包括创设直观情景和问题情景,所创情景能够降低思维的梯度,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第三,通过再现实验、构建物理模型,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第四,采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第五,引入信息技术,丰富习题教学手段;第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本文以物理核心素养为背景,结合所提出的习题教学策略,对“磁场”这一专题进行习题教学设计并应用于实践。通过后期习题检验、学生作答情况发现,本文所提出的习题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高中物理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余伟翔[2](2021)在《初中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阶段的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离不开中国公民的鼎力配合,增强公民意识是加快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是有计划培养人的地方,在学校培养公民意识最为便捷,培养初中生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且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黄金时期,在此时培养其公民意识则尤为重要的。物理作为在初中开始向学生渗透的一门课程,可直接培养学生的观念、态度,因此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确定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后,根据对公民意识概念的理解,为调查现阶段初中生公民意识现状,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以新疆某乡镇中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得出现阶段初中生公民意识主要存在的问题为:集体合作意识还需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理解较为片面、缺乏对科学技术创新了解的主动性、不能够正确衡量责任意识及知行不一;并对其成因也做了进一步分析,其中通过访谈调查了解了现阶段教师对公民意识不重视的具体成因。对于初中生公民意识现状,根据网络教学的相关原则,从一线教师工作的具体环节:课前、课中、课后出发,提出相应培养策略。根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知识板块的划分,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设计了关于新课教学、专题复习教学这两个类型的教案,并在实际教学中对案例进行实践,以体现公民意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的具体措施。研究此课题的目的,旨为解决初中生公民意识存在不足这一问题,进而促进课程思政在物理教学中的融入,以加强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全方面培养。本文提出的方法较其他方法来说,优点在于更贴合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教师通过本文的阅读更容易理解培养公民意识的对策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如何融入的具体手段,能补充现阶段对于物理教学公民意识培养的对策的缺乏。
郑宇[3](2021)在《高速列车在龙卷风荷载影响下的行驶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卷风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罕见自然灾害,发生时会对周围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结构造成巨大的破坏。高速铁路作为我国一张亮丽的名片,不仅承担着国家发展经济的动力作用,也具有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因此研究龙卷风对高速列车行驶安全的影响不仅可以为高速铁路路线规划提供参考依据,还可以为龙卷风发生的情况下为列车运营、调度等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Baker提出的二维龙卷风风场模型和车辆系统动力学中27个自由度的车辆动力模型作为风-车耦合计算的理论基础,并利用Python语言编写了龙卷风-列车耦合计算程序。在编写龙卷风-列车耦合计算程序时,轮轨接触关系采用竖向密贴、横向线性蠕滑的理论。车辆的轨道不平顺采用中国高速铁路轨道谱并用三角级数叠加法计算得到。本文首先统计了《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04-2018共15年的龙卷风事件,并分析了中国大陆龙卷风的强度、时间、空间以及持续时间的分布特征。以此建立了初步的龙卷风数据库,也为后续使用蒙特卡洛模拟龙卷风的发生提供了概率模型。其次,利用自己编写的龙卷风-列车耦合动力程序计算分析了不同龙卷风风速、车辆行驶速度、龙卷风-路线距离、不同路线类型对列车行驶安全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不同工况下列车安全行驶的参考限值。最后,借助蒙特卡洛随机模拟算法和风-车耦合动力模型,模拟计算了江苏省某高速铁路遭遇龙卷风灾害并引发安全事故的重现周期,计算结果表明:若采用以《中国气象灾害年鉴》中2004-2018年共15年所记录的江苏省龙卷风事件为龙卷风发生的概率基础,在一天30对列车的发车频率下,在江苏太仓到江苏连云港的高速铁路路线上平均每隔108年会发生一次龙卷风导致列车出轨或倾覆的安全事故。
郭志萍[4](2020)在《基于紫外光谱分析的大气臭氧浓度检测仪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几年来,臭氧已经成为空气中六大污染气体之一。近地面臭氧浓度的日渐增长,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物有极大的伤害,因此对大气环境的臭氧浓度检测是非常有意义的。针对目前国内臭氧浓度检测精度低、误差大、实时性差等缺点,设计了一款基于紫外光谱分析的具有检测误差小、实时显示功能的臭氧浓度检测仪。通过分析臭氧的紫外吸收截面,基于Lambert-Beer定律搭建臭氧浓度检测模型,提出了紫外吸收法的臭氧浓度检测方法。针对光电微弱信号的检测研究了基于LMS、RLS准则和双自适应噪声抵消算法。经对比,双自适应噪声抵消算法的降噪效果最佳并有效地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本课题从光路、硬件和软件三部分对臭氧浓度检测仪进行设计。光路设计采用双光路测量系统,此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臭氧浓度的检测精度;硬件设计选用STM32F103RC为主控芯片,结合双光路系统实现臭氧浓度的检测,通过集成信号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及4G网络传输模块等核心模块,实现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存储及传输等功能;软件设计作为硬件设计的支撑,采用keilμVision5完成主程序初始状态的设置,并编写数据处理、传输及显示的程序。采用XHCAL2000B型动态气体校准仪对所设计的臭氧浓度检测仪进行校准,其示值的相对误差为7.3%,重复性为0.9%,响应时间为45秒。
赵仕霖[5](2020)在《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增强,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城市雨洪引发的灾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雨洪数值模型作为研究城市雨洪问题的重要工具,对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及城市内涝灾害预测预警能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国内外学者在城市雨洪模型和软件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能够进行城市雨洪全过程模拟的软件还不多,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系统更是微乎其微。基于云平台的水利数值模拟系统已经崭露头角,然而它们大多是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模式下开发搭建的,这些研究都没有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没能体现出云计算的优势以及云服务、云共享的概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借助于HTML5、WebGL、云计算等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开发了一套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下的、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简述如下:(1)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分别建立了适用于城市地表汇流模拟的二维浅水方程高分辨率数值模型以及适用于城市复杂河网、排水管网水流模拟的一维水动力模型。深入研究了模型之间的耦合机制,实现了模型的侧向耦合以及垂向耦合。建立了考虑降雨、地表径流、排水管网、下渗与截留共同作用下,更加完整的城市雨洪水动力耦合模型,实现了城市雨洪全过程模拟。通过一系列的算例模拟,证明模型是可靠的。(2)利用HTML5、JavaScript、WebGL等技术,从三维视角出发,建立了网络环境下流场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了在浏览器中展示多要素同步叠加的流场细节。提出了一种利用WebVR技术展示水动力模型计算结果的新方法,设计并研发了流场三维虚拟现实系统。提出了利用纹理样式化粒子代替三维球体的方法,优化了浏览器渲染流场的性能。以瓯江河口的流场三维可视化为例,证明了研究成果具有工程实用价值。(3)根据前端工程化的思想,基于开源生态社区,提出了基于Vue的三维WebGIS解决方案。以城市雨洪模型和流场可视化成果为基础,研发了 B/S架构下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实现了无需安装软件,借助于浏览器就能够完成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的全部过程。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自动化建模、远程计算、流场可视化等方面详细展示了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从模型模拟结果以及系统可视化效果两个角度证明了系统能够有效应用于城市雨洪的实际工程中。
高林琼[6](2020)在《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文中提出化学工业直接影响着国防建设、农业建设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当代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革新。近代化学工业在我国起步于晚清洋务运动期间,后来随化学科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近代工业在我国的发展,化学工业在民国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出现大量的民族化工业,奠定了我国化工业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化学工业会学术组织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首个化学工业学术组织——中华化学工业会于1922年创立,由中国留学生组织发起创立,该学会聚集了国内大量的化工方面专业人才,不仅促进了民国时期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形成,还培养了大批化学工业人才,为化工学科和化工业的建制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中华化学工业会除创办会刊《化学工业》外,于1946年创办了《化学世界》,是国内较早的普及化学、化工知识的重要期刊。本文以《化学世界》所载材料为基础和线索,对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化学普及工作进行历史调查,运用文献考证、比较分析以及个案分析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及其会刊《化学世界》的创立及发展历程,对《化学世界》中有关该学会的各类活动以及普及化学、化工业知识的资料进行梳理和解读,论述中华化学工业会在普及化学、化工知识和技术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查阅大量研究文献,梳理论述了国内学术界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的现状以及对《化学世界》研究的现状,指出学术界在对1946-1952年这个时段和对《化学世界》研究的缺失,阐述了对这时段及其杂志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及创新之处。(2)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历史调查和梳理,并对该学会会刊的发展情况、年会的开展情况以及抗战胜利前后国内化学、化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近代化学、化工业在民国时期整体发展状况,为本文的专题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3)对《化学世界》的创办与发展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着重对《化学世界》所载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中所载活动与事件进行追踪调查,梳理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化学普及工作。在科普活动方面,包括化学工业新闻的传播、开设化工讲座、翻译外国化工文献等方面;在学术研究方面,《化学世界》成为促进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刊载了学会成员大量化学化工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化学化工实践上,学会成员为化工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咨询,不仅组织化工学者参与实践学习,还协助化工企业开展了多次化工展览活动,有效促进了科研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对化工产业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4)通过《化学世界》对中华化学工业学会在战后经济建设中所工作的考察,发现中华化学工业会所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化学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近代化学工业的建制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会对化工科研方面的突出成果较少,但学会成员在会刊上发表的化工类文章对于化学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化工学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朱梦佳[7](2020)在《融入电影资源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作为课程资源之一的电影资源带有信息化视觉时代的特色,可成为课程资源与物理教学整合的范例,故有必要将电影资源融入物理教学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电影资源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外关于电影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案例设计和成效分析方面研究深入。国内电影资源应用于物理教学的研究多停留于理论分析阶段,设计的案例比较分散且大多用于课堂引入环节,对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及课外的巨大时空不够重视。故本文以《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两章节为例,集中且多样化地开展融入电影资源的课内外物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其次本文根据建构主义、经验之塔、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从课程、学生、教师的角度分析电影资源对物理教学的辅助作用,提出需要性、典型性、科学性、时代性、包容性的应用原则及传统讲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三个层层递进的应用模式。之后本文整理了与《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两章相关的电影资源,以电影主题推荐表的形式呈现,筛选出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的电影片段,按知识点分类整理成11个电影素材表,并就具体的电影场景和如何应用进行简要说明。本文再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片段设计成涉及9个知识点的总计14个课堂教学案例片段,说明设计意图,并以电影《火星救援》为主题设计“看电影学物理”的课外活动,丰富课外教学案例。最后本文实施了“平抛运动”一节的教学案例,将电影资源与教材、实验等资源结合,并在课后对师生进行访谈,考查其态度及教学效果,发现学生认真听讲,知识掌握情况良好,透露出质疑的意识,大体持接受的态度;教师认可了教学设计,愿意使用电影素材但相对保守,从而肯定了电影资源对物理教学的辅助作用。而在其他知识点的教学中如何融入电影资源、如何开展电影主题的教学活动、在课外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电影资源、如何建立方便实用的电影资源和教学案例共享平台,都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王彬[8](2019)在《宋代律赋研究》文中提出律赋以限韵与对偶为主要特征,是辞赋中形式要求最为严格的一体。律赋产生于初唐,但其诸多因素已孕育在南北朝时期的骈赋中。律赋产生后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并借助科举之力发展壮大。律赋在唐代经历了定型、兴盛、新变三个时期的充分发展,及至宋代,律赋的体式已相当成熟、稳固。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说,唐代律赋研究领域已产出了很多成果,而宋代律赋研究领域的成果却比较零散,不成系统,因此对宋代律赋展开全面研究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宋代科举考试为宋代士人的律赋创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宋代科举的科目设置中,进士科影响最大,也是试赋的主要阵地;诸科、制科、武举等皆不试赋。宋代的进士科试赋有殿试、省试和解试三个层级,这三个层级的试赋活动并不同步,其中省试与解试中的试赋活动对宋代律赋的长期存在与繁荣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宋代科场有一种“用赋取人”的现象。“用赋取人”不仅仅是指科场采用律赋这种文学样式来考试举子,它更重要的意思是说宋代科场倾向于用赋来决定举子的去留及名次的高低。宋代科场“用赋取人”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广大举子十分重视律赋的写作训练,律赋指导用书更是盛行于世。宋代科场的重赋风气对宋代律赋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律赋观即是指人们对律赋的认识与看法,它主要回答律赋是什么的问题,涉及到主体的价值判断。考察宋人的律赋观应该从两个角度入手。在宋代,人们看待律赋、谈论律赋有两个立场。一是律赋的写作者,他们大多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一是科举政策的议论者,他们基本上是已经入仕的官员。由于身份不同,这两类人在看待律赋时的角度就很不一样。那些律赋的写作者,或者说,那些为了应试而写作律赋的文人,他们一般把律赋视为入仕的敲门砖,即“仕进之具”;那些议论朝廷科举政策的人,已然身在仕途,他们往往将律赋视为选拔人才的工具,即“取士之阶”。当宋人将律赋视为“仕进之具”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承认律赋具有多么崇高的价值,并流露出一种“不得已”的创作态度。当他们将律赋视为“取士之阶”的时候,又分化出了两大阵营,一是诗赋取士的支持者,一是诗赋取士的反对者,两者之间存在着旷日持久的争论。宋初律赋尚未摆脱唐代律赋风气的濡染。太祖、太宗朝的律赋具有芊眠清丽的美学风格、“以古赋为律赋”的结构方式和润色鸿业的颂美倾向,这些特征均为唐代律赋的流风余韵。淳化年间,宋太宗意欲变革科场风气和律赋风尚,但在具体策略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其变革的努力并未奏效。真宗朝律赋深受西昆体文风的影响,在因袭唐代律赋风气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夏竦是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律赋作家。夏竦的律赋风格由清丽趋于浓丽,颇有香艳气息;其律赋中的山林之气已大幅度消减,历史题材的作品明显增加。当然,夏竦律赋中仍然存在着歌功颂德的倾向,但颂美的方式却由直白转为深婉。在宋代律赋发展过程中,仁、英两朝是一段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律赋风貌发生转变,从唐风犹存走向另辟蹊径,并出现了令人惊叹的繁荣景观。天圣、明道年间,朝廷对律赋命题进行了规范,使得律赋的题材内容多与国家政治生活有关,呈现出了宋人引以为傲的“朝廷气象”。宋庠、宋祁两兄弟是天圣、明道年间的重要律赋作家,其作品洋溢着浓厚的庙廊气息,风格雅正。庆历新政期间,贡举新制试图简化律赋写作程式。早在庆历二年,欧阳修就曾尝试着变革律赋,这成为了庆历贡举新制简化律赋程式之构想的前期准备与理论来源。庆历贡举新制很快破产,但却在庆历六年的贡举中实施过一次,并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皇佑、治平年间,律赋发展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名作纷呈,一时盛况空前。此外,经过古文运动的洗礼,律赋的语言风格也趋于平易流畅。宋代律赋的发展进程在神宗朝出现第一次断层。在熙宁变法前夕,朝廷上围绕着是否废除诗赋取士展开了广泛讨论,最终经义取士的支持者占据了上风,并于熙宁四年将诗赋取士全面罢黜。神宗去世后,哲宗以冲龄即位,朝政由高太后把持,恢复祖宗旧制成为元佑时期的主旋律。经过十多年的废置,律赋重返科场。总体而言,元佑时期的律赋创作颇有起色,李荐、苏轼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苏轼在熙宁变法之前便已登第,他在元佑年间的律赋创作没有那么强的功利目的,所以能以日常之物为表现题材,使律赋呈现出一定的日常生活化倾向。南宋律赋流传至今的不是很丰富,对南宋律赋的发展历程只能进行有限度的管窥。南宋前期律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而中后期的律赋则受理学影响甚深。从题材内容上来说,宋代律赋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治道”类,一是“典礼”类。“治道”类律赋以议论为主,最能体现宋代律赋的思想性,而且这些谈论“治道”的律赋多将注意力聚焦到帝王身上,对帝王的行为、品德进行多方面的规范,例如主张帝王应该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寅畏天命、从谏如流等等。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在有意识地限制、约束皇权的无限膨胀。“典礼”类律赋以描写各种典礼仪式为主,这些典礼仪式往往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实在之物,而是儒家典籍中的文字记载,因此这些“典礼”类律赋具有明显的知识化倾向。在这些“典礼”类律赋中,礼乐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重视。在对各类典礼仪式的描写中,关于吉礼的描写最为丰富。另外,“典礼”类律赋中也有许多关于古代音乐的知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宋代律赋会受到科举程式、习惯和技法的规范与制约。程式即是指场屋中程文的格式,是举子必须遵守的考试规范。宋代科举程式对诗赋答卷的卷面安排做了详细规定。科举程式还要求律赋必须押官韵、不得落韵、不得重叠押韵、不得犯忌讳等,稍有不慎,就会被黜落。律赋的写作习惯主要体现在结构方面。宋代律赋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头、项、腹、尾,其中腹又可分为胸、上腹、中腹、下腹、腰五小部分,总共加起来,也就是八个段落,而且是由“一韵管一段”。在具体写作中,律赋的破题十分关键,可以说是律赋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宋人在谈论律赋写作时,常提到要“斗难、斗巧、斗新”,为的是要“高人一着”。只有“高人一着”,才能在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宋代士人非常看重律赋写作的各种技法,将其视为科场决胜的法宝,因此他们对律赋写作中的认题、命意、择事、用字、押韵等技巧的探讨十分精微。王禹偁、范仲淹、楼钥是值得进行个案研究的律赋作家。王禹偁的律赋创作中存在一个“言不由衷”的现象。王禹偁是一位儒家思想浓厚的文人,但在谪贬商州时期,他写作的律赋却以阐发黄老思想为主。王禹偶的这部分律赋并不能代表他个人的真实思想,而是对宋太宗提倡黄老之治的迎合。王禹偁之所以积极迎合宋太宗的政治主张,为的是谋求内徙,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范仲淹是现存律赋最多的宋代律赋作家,他也曾编纂过一部名为《赋林衡鉴》的科举用书,然而很多人对范仲淹律赋及其《赋林衡鉴》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宋代,范仲淹并不是人们心目中的律赋名家,他也没有那么看重律赋。范仲淹的律赋创作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左右,一是仁宗天圣五年左右,皆在庆历新政之前,那种认为范仲淹律赋与庆历新政有密切关系的看法并不准确。由于《赋林衡鉴》以编选唐人律赋为主,它在宋代的影响也是很有限度的。楼钥的律赋主要写作于宋孝宗登基之初,多以抗战为主题,并且对抗战的条件、策略等做了全面分析。这些以抗战为主题的律赋作品生动展现了楼钥的爱国热情。在对宋代律赋进行系统研究之后发现,宋代律赋创作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它不仅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衰微,而且十分兴盛。宋代律赋形成了有别于唐代律赋的独特风貌,具有相当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姜显光[9](2019)在《高中化学反应限度学习进阶研究》文中指出学习进阶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开发研究促进了课程、教学、评价的融合。本文以化学反应限度为研究对象,设定了以下主要任务:第一,构建初、高中化学反应限度学习进阶预设模型;第二,开发测量评价工具,检验并确立学习进阶模型;第三,基于学习进阶模型,讨论其在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学业成就评价领域的应用。论文主要采用教育文献分析法、教育测验法、教育资料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确立了研究起点:(1)以美国国家理事会2007年界定的学习进阶和伯克利评价系统为基本理论模型展开研究。(2)化学反应限度是化学学科核心概念,在学习进阶研究领域尚属空白,确立为研究对象。(3)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时,迷思概念覆盖面广,而且产生原因复杂;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未能从学科本原上实现迷思概念转换。因此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核心研究问题:模型构建、假设进阶检验。在文献综述及核心研究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清晰了研究思路。(1)学科本体研究:化学、物理学、科学哲学三个学科均对化学平衡进行了研究,但是三个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方面有所差异。化学和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孤立系统、近平衡态,理论基础分别为化学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开放系统、远平衡态,理论基础为自组织理论。基于研究对象相同,综合化学和物理学做了学科理解,结果表明限度是化学平衡的学科本原。这为进阶维度抽提奠定了基础。(2)课程研究:(1)基于国内外化学平衡主题课程标准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将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认识转变:第一,物理平衡向化学平衡认识转变;第二,物理过程平衡向化学过程平衡认识转变;第三,不可逆化学反应向可逆化学反应认识转变;第四,化学反应大趋势向化学反应小趋势认识转变;第五,认识思维方式和认识视角的转变。这为成就水平划分奠定了基础。(2)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基于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具有素养性;提出“教-学-评”一体化,具有功能性;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具有基础性。这为表现期望表达奠定了基础。以学习进阶要素模型(包括进阶维度、成就水平、表现期望)为基础,基于科学认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构建了学习进阶理论模型,进行了化学反应限度学习进阶预设模型构建。(1)以科学认识论为理论基础,抽提出静态本质、动态规律、价值为进阶维度,结合学科本体研究,抽提出限度的表征、限度的改变、限度改变的价值为进阶维度。(2)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抽提出认识思维、认识对象、认识视角三个进阶变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规律,划分出7个成就水平。(3)以进阶变量为基础对进阶维度进行描述提出表现期望。表现期望要本原化、价值化、素养化,结合学科特点,进一步细化为知识理解、表征,实践应用,知识迁移。基于学习进阶预设模型和Rasch模型的基本要求,开发了测量评价工具,制定了评分标准。进行循环迭代试测,对分离度、信度、单维性、模型数据拟合、评分等级结构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基本符合要求。通过大样本检测,认识思维、认识对象两个进阶变量得到证实,预设与实证在认识视角方面出现了交错。进阶确立既要尊重实证检验结果,同时又要符合一般认识规律,经综合考虑,最终确立了高中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进阶模型。学习进阶研究对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学业成就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1)课程设计:进阶维度的抽提为课程设计的一致性提供了借鉴参考,成就水平的划分为课程设计的连贯性提供了借鉴参考,以此进行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学段统整和概念统整。并构建了基于化学反应限度学习进阶研究的分年级课程标准。(2)教学设计: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课堂教学实践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基于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和新高考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学习进阶对于素养教学的贡献为:认识理解本原化(本原性维度抽提)、认识思路结构化(整体性逻辑把握)、认识视角显性化(明确提出认识视角)、认识思维进阶化(基于思维本质概念拆解)、认识目标素养化(基于问题解决的表现期望)。并以“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为题提供了教学设计案例。(3)学业成就评价:基于学习进阶实证研究结果,考查学生的认识思维发展,划分出3个水平。评价对象为S市某重点高中高三全体学生,以最近一次全校考试成绩为基准将学生分为三组,测量结果与成绩分组呈现良好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测量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以性别为基准将学生分为两组,测量结果显示女生表现优于男生。通过质化访谈验证了量化测量结果。
范往扣[10](2019)在《初三物理概念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笔者工作的顾庄中学已经推行微课教学三年,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为我读研期间参与应用微课的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平台,使笔者的学位论文从选题到研究和实践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也具备了教学研究的真实的环境和条件。本人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学生对物理课中应用微课教学持欢迎态度,学生自我感觉通过微课教学形式学习物理概念有趣、方便、能理解、学得透。同时也了解到教师也感受到用微课进行概念的教学特别是有关描述性概念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但微课应用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微课设计不系统、不全面。通过文献查阅还发现微课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应用的文章很少,进一步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方向。从微课的特征、初中物理概念的类型结合微课的构成成分,确定了本论文微课的设计和应用内容:三种类型物理概念微教案、微视频、微导学案和微练习的设计和应用。笔者结合微课特点和物理学科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初步探索并构建两个微课设计原则:遵循微课的特点,突出结构性;以学生为中心。依据这两个原则再结合本校师生在教学和学习初中物理概念过程中遇到微课设计不足的问题,笔者提出针对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微课设计的四个具体策略。构建了适用初中物理概念的“微教案、微导学案、微视频、微练习”四部分构成的完整微课资源,并尝试分别对物理概念微教案、微视频、微导学案、微练习进行设计。结合不同的初中物理概念应如何设计完整微课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具体列举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初三物理概念的微教案、微视频、微导学案和微练习的案例,为同行进行微课设计提供参考。将设计的完整微课资源应用于初三物理概念教学的实践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轮实践从2016年9月到2017年5月,第二轮实践从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微课应用于初三物理概念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实践中让我体会到,微课虽然能提升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效果,但它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方式、手段,并不能取代老师课堂传授知识,与学生真实情感的沟通交流。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依然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时刻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不仅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还要与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老师要时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物理。
二、“压力和压强”的游戏引入法二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压力和压强”的游戏引入法二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改革对习题教学的要求 |
1.1.2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重要性及作用 |
1.1.3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习题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习题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理论 |
2.1.2 多元智力理论 |
2.1.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核心素养 |
2.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2.3 物理习题教学 |
第3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3.2.1 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3.2.2 教师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3.3 习题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调查结论 |
第4章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
4.1 精选习题 |
4.1.1 选题接近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 |
4.1.2 选题具有典型性、层次性 |
4.2 创设情境 |
4.2.1 创设直观教学情境,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
4.2.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
4.3 再现实验、建构物理模型 |
4.4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
4.4.1 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 |
4.4.2 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 |
4.5 引入信息技术,丰富习题教学手段 |
4.6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思考 |
第5章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习题教学案例分析 |
5.1 课前分析 |
5.1.1 磁场习题命题分析 |
5.1.2 学情分析 |
5.1.3 习题教学策略 |
5.1.4 教学目标 |
5.1.5 教学重点、难点 |
5.2 教学过程 |
5.2.1 知识清单 |
5.2.2 2020 年高考物理全国卷磁场典例分析 |
5.3 实践效果分析 |
5.4 教学总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初中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对公民意识的教育在持续推进 |
1.1.2 初中是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阶段 |
1.1.3 物理教育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公民意识的研究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公民 |
2.1.2 公民意识 |
2.1.3 培养公民意识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2.3 研究总述 |
2.3 相关研究依据 |
2.3.1 “教学做合一”思想 |
2.3.2 “人本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取样 |
3.2 初中生公民意识调查结果 |
3.2.1 集体合作意识还需加强 |
3.2.2 对环境保护的理解较为片面 |
3.2.3 缺乏对科学技术、创新意识了解的主动性 |
3.2.4 不能够正确衡量责任意识 |
3.2.5 学生知行不一 |
3.3 初中生公民意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社会方面 |
3.3.2 家庭因素 |
3.3.3 学校方面 |
3.3.4 其他方面 |
第四章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公民意识的原则与内容的选择 |
4.1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原则 |
4.1.1 启发性原则 |
4.1.2 直观性原则 |
4.1.3 寓教于乐原则 |
4.2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公民意识的内容选择 |
4.2.1 物质部分 |
4.2.2 运动和相互作用部分 |
4.2.3 能量部分 |
第五章 初中物理教学对公民意识的培养策略 |
5.1 课前准备 |
5.1.1 提高教师公民意识 |
5.1.2 在物理课堂中融入公民意识教育 |
5.1.3 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
5.2 课堂活动 |
5.2.1 在情境中贯彻公民意识教育 |
5.2.2 在讨论中贯彻公民意识教育 |
5.2.3 在体验中贯彻公民意识教育 |
5.3 课后关注 |
5.3.1 与学生交朋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
5.3.2 联系家长,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5.3.3 呼吁社会,注重公民意识培养 |
第六章 初中物理教学融入公民意识的案例 |
6.1 案例1--以新课《电阻》为例 |
6.1.1 课前准备 |
6.1.2 教学过程设计 |
6.1.3 课后交流与反馈 |
6.1.4 教学总结与反思 |
6.2 案例2--以复习课《浮力》为例 |
6.2.1 课前准备 |
6.2.2 教学过程设计 |
6.2.3 课后交流与反馈 |
6.2.4 教学总结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问卷调查表(学生版) |
附录二:访谈提纲(教师版)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3)高速列车在龙卷风荷载影响下的行驶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龙卷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高速列车动力模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节 |
2 风-车耦合动力计算模型 |
2.1 龙卷风风场计算模型 |
2.1.1 常用的龙卷风模型 |
2.1.2 Baker龙卷风模型 |
2.1.3 简化的Baker风场模型 |
2.2 列车动力计算模型 |
2.2.1 列车的基本振动形式 |
2.2.2 列车的车辆模型 |
2.2.3 轮轨接触模型 |
2.2.4 车辆运动方程 |
2.2.5 轨道不平顺激励 |
2.3 三分力系数计算模型 |
2.3.1 三分力系数介绍 |
2.3.2 三分力系数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龙卷风数据统计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统计判定方法及误差 |
3.2 数据分析与结果 |
3.2.1 强度分布特性 |
3.2.2 空间分布特性 |
3.2.3 时间分布特性 |
3.2.4 寿命分布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4 固定工况计算及分析 |
4.1 概述 |
4.2 无外荷载列车动力模拟实例 |
4.2.1 车辆计算参数 |
4.2.2 数值模拟结果 |
4.3 龙卷风荷载下列车安全指标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龙卷风荷载下的安全控制指标 |
4.3.2 龙卷风最大风速对行驶安全的影响 |
4.3.3 列车运行速度对行驶安全的影响 |
4.3.4 龙卷风与路线的垂直距离对行驶安全的影响 |
4.3.5 基础设施的类型对行驶安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列车安全性数值分析 |
5.1 概述 |
5.2 江苏省龙卷风统计数据 |
5.3 某路线遭受龙卷风的随机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紫外光谱分析的大气臭氧浓度检测仪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臭氧检测方法 |
1.3.1 碘量法 |
1.3.2 比色法 |
1.3.3 电化学法 |
1.3.4 差分吸收光谱法 |
1.3.5 紫外线吸收法 |
1.4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紫外吸收法的臭氧浓度检测仪原理 |
2.1 Lambert-Beer定律 |
2.2 臭氧紫外吸收截面的光谱分析以及截取 |
2.3 紫外吸收法臭氧浓度检测搭建平台 |
2.3.1 臭氧浓度检测理论模型 |
2.3.2 光源 |
2.3.3 吸收池 |
2.3.4 基于GaN紫外探测器的数据采集 |
2.4 臭氧浓度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弱信号处理研究 |
3.1 微弱信号检测原理 |
3.2 微弱信号的检测方法 |
3.2.1 窄带滤波法 |
3.2.2 自适应滤波法 |
3.2.3 维纳滤波法 |
3.3 微弱信号提取 |
3.3.1 微弱信号自适应处理 |
3.3.2 自适应噪声抵消算法 |
3.3.3 三种自适应噪声抵消算法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臭氧浓度检测仪系统的设计 |
4.1 臭氧浓度检测仪光路系统结构设计 |
4.1.1 单光路系统 |
4.1.2 双光路系统设计 |
4.1.3 流速控制 |
4.2 硬件系统设计 |
4.2.1 主控芯片 |
4.2.2 4G网络传输 |
4.2.3 显示屏 |
4.2.4 电源设计 |
4.2.5 RS232设计 |
4.2.6 光源的调制 |
4.2.7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
4.2.8 报警系统设计 |
4.3 软件系统设计 |
4.3.1 采集数据处理系统 |
4.3.2 实时数据显示及传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臭氧浓度检测仪的校准 |
5.1 示值误差校准 |
5.2 重复性测试 |
5.3 响应时间测试 |
5.4 漂移校准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极端降雨与城市化进程 |
1.1.2 城市雨洪灾害频发 |
1.1.3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雨洪模拟技术 |
1.2.2 基于Web的流场三维可视化 |
1.2.3 云平台技术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 城市雨洪数值模拟方面存在的问题 |
1.3.2 流场可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组织结构 |
2 城市雨洪水动力耦合模型构建与验证 |
2.1 引言 |
2.2 地表水流模型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有限体积法离散 |
2.2.3 数值通量计算 |
2.2.4 高阶精度格式构造 |
2.2.5 降雨、入渗源项 |
2.2.6 源项处理 |
2.2.7 时间积分 |
2.2.8 干湿界面处理与边界条件 |
2.3 管网—河网水流模型 |
2.3.1 基本方程 |
2.3.2 Preissmann窄缝方法 |
2.3.3 有限体积法离散 |
2.3.4 高阶精度格式构造 |
2.3.5 边界条件 |
2.3.6 稳定性条件 |
2.4 模型耦合 |
2.4.1 地表与排水管网耦合 |
2.4.2 地表与河网耦合 |
2.5 模型验证 |
2.5.1 树状河网算例 |
2.5.2 环状河网算例 |
2.5.3 有压管网恒定流 |
2.5.4 管道水击算例 |
2.5.5 明满流过渡 |
2.5.6 90°弯道溃坝水流 |
2.5.7 地表水流向管网 |
2.5.8 溃坝洪水流经管网区 |
2.5.9 城市地区排水管溢流 |
2.5.10 河道—蓄滞洪区侧向耦合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WebGL和WebVR的流场可视化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关键技术介绍 |
3.2.1 HTML5 |
3.2.2 JavaScript |
3.2.3 WebGL |
3.2.4 WebVR |
3.3 三维虚拟现实场景的建立 |
3.3.1 建立场景的方法 |
3.3.2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
3.3.3 剖面绘制 |
3.3.4 示踪球及迹线表达 |
3.3.5 矢量场可视化 |
3.4 案例研究 |
3.4.1 案例介绍 |
3.4.2 案例研究结果 |
3.5 性能优化 |
3.6 工程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4 B/S架构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设计、实现及云端部署 |
4.1 引言 |
4.2 前端技术方案 |
4.2.1 前后端分离技术 |
4.2.2 MVVM开发模式 |
4.3 前端开发框架 |
4.3.1 框架与库的区别 |
4.3.2 前端框架的发展 |
4.3.3 前端框架的选择 |
4.4 基于Vue.js的三维WebGIS开发 |
4.4.1 前端工程化 |
4.4.2 WebGIS功能 |
4.4.3 前端技术集成方案 |
4.5 系统分析与设计 |
4.5.1 系统总体架构(B/S架构) |
4.5.2 系统功能设计 |
4.5.3 数据库设计 |
4.6 系统实现 |
4.6.1 开发环境 |
4.6.2 用户界面设计 |
4.6.3 移动端适配 |
4.6.4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4.7 云平台技术的应用 |
4.7.1 云服务器的选择 |
4.7.2 云服务器的申请 |
4.7.3 系统部署 |
4.8 本章小结 |
5 系统在成都市城市雨洪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域概况 |
5.2.1 计算范围 |
5.2.2 地形地貌 |
5.2.3 流域水系 |
5.2.4 排水管网 |
5.2.5 水文气象 |
5.3 自动化建模 |
5.3.1 流域模型建立 |
5.3.2 多维模型建立 |
5.3.3 模型耦合 |
5.3.4 降雨资料设置 |
5.4 远程计算 |
5.5 可视化展示 |
5.6 结果分析 |
5.6.1 模型验证 |
5.6.2 可视化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研究 |
1.3.2 对《化学世界》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创新之处 |
2 中华化学工业会及其会刊的发展历程 |
2.1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创立与发展 |
2.2 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的创办与发展 |
2.2.1 早期创刊阶段(1923-1925年) |
2.2.2 战前顺利发展阶段(1929-1936年) |
2.2.3 抗战期间的艰难阶段(1937-1945年) |
2.2.4 抗战胜利后维持阶段(1946-1952年) |
2.3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学术年会状况 |
2.3.1 学会初期的年会 |
2.3.2 北伐胜利后至抗战前的年会状况 |
2.3.3 抗战期间年会状况 |
2.3.4 抗战胜利后的年会状况 |
2.4 抗战时期与抗战胜利后中国化学、化工状况 |
2.4.1 抗战时期化学研究情况 |
2.4.2 抗日战争时期化学研究成果 |
2.4.3 抗战胜利后的化学研究概况 |
3 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对化学化工知识的普及 |
3.1 《化学世界》的创办及发展 |
3.2 《化学世界》中化学、化工知识普及的内容 |
3.2.1 介绍普及化工知识与技术 |
3.2.2 开辟化工知识的专门讲座:讲座的专题性 |
3.2.3 翻译外国化工着作,引进化工技术 |
3.2.4 国外化工业发展概括与新技术的介绍 |
3.2.5 介绍化学化工史知识 |
3.3 小结 |
4 从《化学世界》看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 |
4.1 《化学世界》对战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的总结 |
4.2 《化学世界》对大陆地区化工企业及其技术的报道和介绍 |
4.3 《化学世界》对台湾地区化工企业及其技术的报道和介绍 |
4.4 小结 |
5 中华化学工业会战后服务于中国化工业发展 |
5.1 普及农业化工知识与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
5.2 普及材料知识与技术,促进材料工业的发展 |
5.3 普及“医药新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融入电影资源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经验之塔理论 |
2.2.3 核心素养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2.3 电影资源的特点分析 |
2.4 电影资源对物理教学的辅助作用探讨 |
3 融入电影资源设计教学案例的原则模式探讨和资源梳理 |
3.1 选取电影资源设计教学案例的原则分析 |
3.1.1 选取电影资源的原则 |
3.1.2 融入电影资源的原则 |
3.2 电影资源的应用模式探讨 |
3.2.1 模式一:传统讲授模式 |
3.2.2 模式二:小组合作模式 |
3.2.3 模式三:探究学习模式 |
3.3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相关电影资源梳理 |
4 融入电影资源的教学案例设计 |
4.1 融入电影资源的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
4.1.1 《曲线运动》 |
4.1.2 《平抛运动》 |
4.1.3 《向心力》 |
4.1.4 《离心运动》 |
4.1.5 《行星的运动》 |
4.1.6 《万有引力定律》 |
4.1.7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
4.1.8 《宇宙航行》 |
4.1.9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
4.2 融入电影资源的课外教学案例设计 |
5 融入电影资源的教学案例实施与成效分析 |
5.1 融入电影资源的课堂教学案例实施过程与访谈设计 |
5.2 实施成效分析及建议 |
5.2.1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5.2.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5.2.3 结论与建议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宋代律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宋前律赋发展概述 |
二、宋代律赋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宋代科举考试与律赋 |
第一节 宋代科举试赋的科目 |
第二节 宋代进士科试赋的层级 |
一、殿试 |
二、解试和省试 |
第三节 宋代科举“用赋取人”现象 |
一、宋人对科举“用赋取人”现象的记述 |
二、宋代科举“用赋取人”现象的成因与影响 |
第二章 宋人的律赋观 |
第一节 仕进之具 |
一、“六义之一”与“仕进羽翼” |
二、“士欲合其格,不可奈何尔” |
第二节 取士之阶 |
一、北宋科场中的诗赋、策论之争 |
二、“赋知器识”发微 |
第三章 宋代律赋的发展历程(上) |
第一节 唐风犹存:太祖、太宗朝的律赋风貌 |
一、芊眠清丽的美学风格 |
二、“以古赋为律赋”的结构方式 |
三、润色鸿业的颂美功能 |
第二节 淳化三年的科场变革及真宗朝律赋 |
一、淳化三年的科场事件 |
二、淳化三年科场变革存在的问题 |
三、真宗朝的律赋风貌 |
第四章 宋代律赋的发展历程(中) |
第一节 仁宗朝初期对律赋命题的规范 |
一、申戒时文诏的颁布 |
二、命题:变革律赋风貌的具体途径 |
三、二宋律赋的“朝廷气象” |
第二节 庆历新政变革律赋程式的构想 |
一、贡举新制对律赋程式的简化 |
二、庆历二年欧阳修变革律赋的尝试 |
三、贡举新制的破产与负作用 |
第三节 黄金时代:皇佑、治平年间的律赋盛况 |
一、名家辈出 |
二、名作纷呈 |
三、平易晓畅的语言风格 |
第五章 宋代律赋的发展历程(下) |
第一节 熙宁罢赋与元佑复赋 |
一、熙宁罢赋 |
二、元佑复赋 |
第二节 南宋律赋管窥 |
一、南宋前期律赋中的时代气息 |
二、南宋中后期理学对律赋的渗透 |
第六章 宋代律赋的思想性与知识化 |
第一节 宋代律赋对帝王品行的规范 |
一、“君者以百姓为天” |
二、“得地千里不如一贤” |
三、“寅畏以飨福”及其他 |
第二节 宋代律赋对礼乐文化的阐述 |
一、对礼乐功用的讨论 |
二、对典礼仪式的描绘 |
三、对音律乐理的认识 |
第七章 宋代律赋的程式与作法 |
第一节 宋代律赋的程式 |
一、卷面安排 |
二、声韵规定 |
三、避讳及其他 |
第二节 宋代律赋的结构 |
一、头 |
二、项 |
三、腹 |
四、尾 |
第三节 宋代律赋的技法 |
一、命意 |
二、择事 |
三、用字 |
四、押韵及其他 |
第八章 宋代律赋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王禹偁律赋的“言不由衷”现象及其他 |
一、王禹偁的律赋创作历程 |
二、王禹偁谪贬商州时期的律赋 |
三、王禹偁与儒家思想 |
四、王禹偁迎合太宗黄老思想的原因 |
五、王禹偁的《尺蠖赋》 |
第二节 关于范仲淹律赋及《赋林衡鉴》的几个问题 |
一、范仲淹是律赋名家吗 |
二、范仲淹很重视律赋吗 |
三、范仲淹律赋与庆历新政有密切关系吗 |
四、范仲淹的《赋林衡鉴》在宋代影响很大吗 |
第三节 楼钥律赋中的抗战主题 |
一、楼钥的赋学观及其“课稿” |
二、“击楫誓清中原” |
三、“箪食壶浆迎王师” |
四、“本强则精神折冲” |
结束语 |
一、唐宋律赋之差异 |
二、宋代律赋的另一种面相 |
三、宋代律赋的当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高中化学反应限度学习进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问题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习进阶是当代国际科学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
1.1.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
1.1.3 化学反应限度是中学化学课程的核心概念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价值 |
1.3.1 理论价值 |
1.3.2 实践价值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学习进阶研究现状 |
2.1.1 学习进阶研究概述 |
2.1.2 基于大概念或学科主题的学习进阶研究 |
2.1.3 基于化学平衡主题的学习进阶研究 |
2.2 化学平衡主题教学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 |
2.2.2 国外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 |
第4章 理论基础 |
4.1 科学认识论 |
4.1.1 历史发展 |
4.1.2 科学认识的内涵 |
4.1.3 科学认识理论 |
4.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5章 化学反应限度的学科本体研究与课程研究 |
5.1 核心概念界定 |
5.2 学科本体研究 |
5.2.1 历史发展 |
5.2.2 学科理解 |
5.2.3 科学哲学视域下的化学平衡 |
5.3 课程研究 |
5.3.1 国内外化学平衡主题课程标准研究 |
5.3.2 我国初、高中基于化学反应限度的教材分析 |
第6章 化学反应限度学习进阶理论模型的构建 |
6.1 学习进阶要素模型 |
6.2 进阶维度的抽提 |
6.3 成就水平的划分 |
6.3.1 进阶变量的确立 |
6.3.2 预设水平的划分 |
6.4 表现期望的表达 |
第7章 化学反应限度学习进阶模型的检验 |
7.1 测量评价工具的编制流程 |
7.2 测量评价工具的开发 |
7.2.1 Rasch模型基本原理及应用概述 |
7.2.2 基本原则及呈现形式 |
7.2.3 评分标准 |
7.3 第一次试测过程及分析 |
7.3.1 主要参数指标 |
7.3.2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
7.3.3 结果分析 |
7.3.4 第一次试测结论及修正建议 |
7.4 第二次试测过程及分析 |
7.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
7.4.2 结果分析 |
7.5 对假设进阶的检验 |
7.5.1 检验目的 |
7.5.2 样本选择 |
7.5.3 结果分析 |
7.5.4 进阶变量的实证结果 |
7.5.5 学习进阶模型的确立 |
第8章 化学反应限度学习进阶模型的应用 |
8.1 课程设计 |
8.2 教学设计 |
8.3 学业评价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基础研究 |
9.1.2 核心研究 |
9.1.3 应用研究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学科理解访谈实录(节选)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10)初三物理概念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对教师应用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访谈 |
1.1.2 微课应用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学生层面的调查与分析 |
1.1.3 初中物理微课应用调查结果总结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关于初中物理微课设计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关于初中物理微课设计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应用微课进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外应用微课进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微课的概念及特征 |
2.1.1 微课的概念 |
2.1.2 微课的特征 |
2.1.3 微课结构的模式 |
2.2 微课应用的理论基础 |
2.2.1 认知负荷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细化理论 |
2.3 初中物理概念范畴和分类 |
2.3.1 初中物理概念的范畴 |
2.3.2 初中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2.3.3 初中物理概念的类型 |
3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微课的设计 |
3.1 微课设计的原则 |
3.1.1 遵循微课的特点,突出完整性 |
3.1.2 以学生为中心 |
3.2 微课设计的策略 |
3.2.1 细致分解、明确课题 |
3.2.2 内容科学、讲解适度 |
3.2.3 方法适当,助学为先 |
3.2.4 资源整合,有机统一 |
3.3 完整微课的设计研究 |
3.3.1 微教案设计 |
3.3.2 微视频设计 |
3.3.3 微导学案的设计 |
3.3.4 微练习的设计 |
3.4 初中物理概念微课的设计案例 |
3.4.1 微教案的设计案例 |
3.4.2 微视频的设计案例 |
3.4.3 微导学案的设计案例 |
3.4.4 微练习的设计案例 |
4 微课在初三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
4.1 微课案例应用 |
4.1.1 实践准备 |
4.1.2 第一阶段的实践过程 |
4.2 第一阶段实践的效果分析 |
4.2.1 作业评价 |
4.2.2 教师日记 |
4.2.3 家长交流 |
4.2.4 学生进步的典型案例 |
4.3 第二轮实践 |
4.3.1 对于学生分组方面的优化处理 |
4.3.2 对于微课设计方面的优化处理 |
4.3.3 对于微课资源使用方面的优化处理 |
4.3.4 对于评价的优化处理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应用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微课使用情况学生调查问卷与统计表 |
附录三 初中物理概念适合做微课的课题 |
附录四 不同类型的物理概念微视频脚本设计案例 |
附录五 2016年八年级下学期两个班级的期末检测成绩 |
致谢 |
四、“压力和压强”的游戏引入法二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研究[D]. 赵寒.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初中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的对策研究[D]. 余伟翔.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速列车在龙卷风荷载影响下的行驶安全性研究[D]. 郑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基于紫外光谱分析的大气臭氧浓度检测仪的研究与实现[D]. 郭志萍.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5]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D]. 赵仕霖.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6]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D]. 高林琼. 东华大学, 2020(01)
- [7]融入电影资源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为例[D]. 朱梦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宋代律赋研究[D]. 王彬. 山东大学, 2019(09)
- [9]高中化学反应限度学习进阶研究[D]. 姜显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10]初三物理概念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及应用[D]. 范往扣. 扬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