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艾芜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艾芜,抗战小说,巴蜀文化气韵
艾芜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广,刘笛[1](2019)在《艾芜抗战小说的巴蜀文化气韵》一文中研究指出艾芜的抗战小说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气韵。如《山野》在艺术手法上,作家或通过叙述者对叙述手法与叙述时间的控制,即通过插入停顿、重复叙述、倒述等手段,改变文本的叙述时长,形成缓慢匀缓的速度与节奏,契合巴蜀之人安逸闲适与自由散漫的性情;或以简单的几个人物勾画出一场耿直燥辣、爱恨分明,充满激情的山地战,映现巴蜀儿女耿直燥辣、爱拼敢闯的人物性格。在人物塑造上,艾芜以蜀地民兵、荣归军人、逃兵以及难民等,构成了其抗战小说的人物全图,其中,又以荣归军人塑造最具特色。在小说意象的营建上,艾芜选取了具有典型巴蜀文学气韵的"洄水沱"意象,将表面上缓和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汇污积垢、杀机四伏的巴蜀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艾芜的抗战小说呈现出特有的巴蜀文化气韵,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高爽[2](2019)在《新发现的艾芜短篇小说《旅伴》》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近期在《小说》月刊上看到署名"艾芜"的短篇小说《旅伴》,经查对,该小说尚未收入《艾芜全集》及有关文集选集,然而《旅伴》在艾芜创作中却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艾芜在现代文学时期发表的最后一篇南行小说,其中传奇性因素的消失与新"外来者"的介入,意味着艾芜记忆中"南行世界"的内在秩序被打破,同时也暗含着"南行世界"已失去活力,行将终结。(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5期)
聂章军[3](2019)在《论艾芜早期小说的文化人类学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人类学是深入探讨人类文化的本质和意义的学科,艾芜早期的创作具有人文高度,体现了丰富的文化人类学价值。异域文化风情是艾芜小说的一个鲜明特色,《南行记》等早期作品表现了滇缅边境的文化与荒野、自然的状态,具有鲜明的人文价值;艾芜的创作体现了多元一体的价值格局和边缘文化的活力,他笔下的边民们虽然身份卑微却自由、自尊地活着;形形色色的底层小人物和"江湖人"是艾芜作品的核心,他们身上体现着独特的生存哲学。而艾芜建构出的立体的社会文化世界,正是其作品文化人类学的价值所在。(本文来源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高宇[4](2019)在《行走在漂泊中的诗意——艾芜《南行记》系列小说的主题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艾芜为求生存而漂泊于四川、云南和缅甸等荒芜和恶劣的大地上,并穿行于生与死相伴、丑恶与美好并存的世界中。在艾芜揭露人性的丑陋和罪恶并赞扬人性的美好和爱中充满诗意。艾芜漂泊中的诗意创作,语言平实但隽永深刻,情感平淡却饱满深沉,笔下众人物虽然平凡和卑微却透漏着深刻和伟大。他的创作虽然是一时一地的人物与事件的聚集,但穿透了历史,维系着人性的命脉,显得深邃而普遍,具有宝贵的精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文慧[5](2019)在《从“江湖”到乡土》一文中研究指出被称为现代文坛“双子星”的艾芜和沙汀,在各自的创作道路上形成了迥异且独特的风格,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着的贡献。历来人们对沙汀的作品研究较为充分,但对艾芜的研究,则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探索。艾芜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前期小说创作,构成了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很多研究者却恰恰忽略了其整体性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热衷于分析艾芜前期小说中的南行作品,不断确认及强化了艾芜“流浪汉小说”的价值,却忽视了艾芜早期的其他小说创作,这是对艾芜早期小说整体性的割裂。笔者认为,对艾芜早期创作不应片面研究,而应该从整体性思维出发对其做出多层次、多方面的探讨。本文以艾芜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前期小说创作中两个民间世界的存在特点。江湖民间世界完成了艾芜的审美想象,乡土民间世界寄托了艾芜作为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价值追求。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从江湖民间世界到乡土民间世界的转化过程,确认艾芜在创作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呈现,并探讨艾芜创作所体现的“文如其人”的原因和意义。本论文分叁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理想和现实观照下的民间世界。艾芜的前期小说创作题材,发生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抗战爆发之前,艾芜以南国世界里的所见所闻为创作重点,构建了江湖民间世界。抗战爆发后,艾芜将笔触拉回现实,展现战乱下人们的生活百态,这便是乡土民间世界。本章着重论述艾芜前期小说中民间世界的独特涵义,同为民间,却在两个世界中有着迥异的表现形态。第一节主要是探讨江湖民间世界的“奇”,从景物、故事、谋生职业等方面展开,这是在以往的民间书写中难以看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并列,主要探讨乡土民间世界的“实”,主要体现在乡村风景、民俗、日常等方面。两个世界看似千差万别,向我们展现了完全不同的“民间”内涵,但是它们之间是否真的泾渭分明,毫无联系呢?第叁节承接前两节的内容给出了答案。两个民间世界存在种种差异,但却都旨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本节通过对不安分者、小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两个民间世界中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存在状态,这不仅是对现代文学人物画廊的丰富,更是当时注入沉闷中国的一支强力剂。第二章:破坏与重建。面对作品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人物,艾芜如何通过实现两个民间世界的转化完成对他们的塑造呢?之前的研究往往只关注特定题材的艺术创作特点,如南国世界人物塑造艺术等,而忽视对前期小说作整体观照。从江湖民间世界到乡土民间世界,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打破与重建的过程。在江湖民间世界,艾芜试图打破一切约定俗成的规则与约束,肆意张扬人的个性,但在乡土民间世界里,他又一步步重建起之前打破的秩序,赋予他们在特定年代中合理的生存模式。这主要体现在民间伦理、民间价值、民间话语等方面。第一节从家庭婚姻伦理与交往伦理两个方面突出江湖民间世界人们的角色反叛与乡土民间世界人们的安守本分,这是文化传统与地域文化碰撞的产物。第二节则从民间价值观入手,突出江湖民间世界和乡土民间世界的人们在荒蛮与战乱的环境中如何对善恶和悲乐作出选择。第叁节立足于民间话语。通过对“对话”和“我”的分析,来展现江湖民间世界中多语的驳杂和乡土民间世界中相对的单调。在本节引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探讨艾芜对人物话语的重视。从破坏到重建,艾芜从理想世界回到现实,是什么促使他在创作上发生了改变呢?第叁章:创作立场选择的源流探析。探讨艾芜前期小说创作转变的原因,我们依然将其放在一个整体内讨论。第叁章从区域文化、时代语境、文化交往以及作者的个性特点等方面对艾芜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行多方面分析。第一节主要是从巴蜀文明和滇缅边地的文化入手,探讨区域文化对艾芜前期小说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艾芜童年时代以及学生时代接受的巴蜀文化与青年时代流浪时接触的异域文化形成了奇妙的融合,这在他以后的创作中持久地发挥着作用。第二节则主要讨论艾芜在战乱中的逃亡生活。我们知道促使艾芜早期创作发生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是战争,但是仅用战争来概括略显笼统,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战乱下艾芜经历了怎样的逃亡才促使他写出了一大批展现当时生活的作品。这一节以艾芜的逃亡地点为主线,具体分析其对创作产生的影响,这也是艾芜创作发生转变的最直接原因。第叁节则回归到艾芜本身。“文如其人”是对他恰当的概括。他青春洋溢,单纯朴实,一颗赤子之心伴永生,因此他的作品就像是他本人的写照,有如一首青春的歌唱响到现在。善良、忠厚、正直的性格也使他结交了一批亦师亦友的同路人,艾芜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不仅影响了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更在其文学创作道路上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1)
刘芳,汪心懿[6](2019)在《苦涩中的幽默与风趣——从《在茅草地》谈艾芜流浪小说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艾芜是中国文学史上流浪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南行记》是其最重要的小说集。《在茅草地》以作者流浪过程中一段经历为素材,表现了他小说中积极、乐观向上的写作特点,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小说还表现出了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以及多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的独特特点。(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4期)
马润枝[7](2019)在《论艾芜的南行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1935年,艾芜完成了南行系列小说,甫一登场就以清新自然的风格、飘逸自由的品格惊艳了世人。他怀揣着独一无二的南行经历,将瑰丽神秘的边陲风光、原始强悍的边地人民搬上了文学的殿堂。艾芜他笔下的南方世界并不是一个温柔的幻想之地,也不是一个令人安慰的乌托邦,而是一个藏污纳垢的江湖,边地人民具有强悍的生命原始强力、渴望摆脱压制向往光明的本能渴望,这种紧紧拥抱苦难生活的生命欲望正是艾芜之于30年代中国现实开出的一剂药方。艾芜南行小说的叙述对象可以分成“物之南”、“人之南”,即南国边陲的景色分类及底层人物谱系,“物之南”既清新诗意又奇崛凶险,艾芜塑造的大自然有时恬静温柔,披上了诗情画意的面纱,有时狞厉荒芜,呈现出冷清、阴郁的氛围。艾芜南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分为叁类,一是各行各业自食其力的下层劳动人民,在穷山恶水的现实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双手成为生活的“强人”;二是滇缅边境和南洋地区殖民地区的施害者和受害者,从中可洞察20世纪二叁十年代殖民者种种劣迹和殖民地人民被挤压的生存境况;叁是自由自在逍遥于天地的漂泊者,这类希望掌握自己命运的快活的人是艾芜侧重描述的,也深深镌刻着他自身的印记。艾芜创作南行小说是基于童年生活的印刻、时代精神的感召、巴蜀之地的濡染之上的。艾芜自小就十分向往神秘的远方,从小爱听故事,这是其选择南行并进行系列创作的内在动因。五四精神的熏陶,平等、自由、民主等新思想极大地强化了艾芜身为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于是艾芜会关注南行中底层人民艰难的生存处境,他对于小人物生存哀痛的执着展示及对于建构理想家园的愿望描述,是时代精神的文学产物,艾芜的南行及附着其上的小说创作,是五四精神的催生物。生长在“文化边缘”的巴蜀之地的艾芜特立独行,这就注定了其笔下人物个性发展的无所羁绊,“脱序人”的叙事母题及移民传统也深深影响了艾芜的南行小说创作。艾芜执着于将他自己体验的南方生活,用文学的形式进行着有意味的表达,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风景,也彰显出艾芜小说创作的价值。艾芜发现了南方世界里底层人物蓬勃昂扬的生命力,讴歌了他们不屈而又酣畅淋漓的生命状态,他欣赏健康的体魄更偏爱他们顽强的生命活力,艾芜试图将这种生命活力,通过南行小说传达给靡弱的国人,以此唤起国人的活力。艾芜由个人推及国家,借用南行小说建构理想的空间,他在健康的人性之上又憧憬着国族的壮大,塑造了一个善恶不能完全对立、黑白无法彻底厘清、永远燃烧着生存热望的江湖世界,为我们重塑国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向和参照标准。艾芜的南行小说突破了固有的文学书写谱系,他用小说回应了现实中国,也想象了现代中国,他的南行小说不仅是边境风景的忠实记录,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对于时代和民族的理性思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3-01)
庞冰冰[8](2019)在《艾芜桂林文化城时期小说创作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艾芜旅居桂林期间,是其一生中创作最旺盛的黄金时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桂林时期的创作都是艾芜人生和艺术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通过介绍其来桂的缘由及其在桂期间的生活,以及桂林文化城多元共生的文化环境,来理解其在桂的小说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转变的内外因铺垫。同时,进一步将本时期的创作与此前作品做对比,分析其小说在创作主题、风格基调、叙事结构上新的转变与特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艾芜本时期的小说创作在其文学创作生涯中的意义及对当时桂林文化城的影响,深层次理解人与城、文学与救赎的价值。(本文来源于《独秀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熊庆元[9](2018)在《“地方意识”的强化与统合——从艾芜20世纪40年代小说创作的“回归逻辑”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以《南行记》为代表的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相比,艾芜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中,"地方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强化,出现了"归来/离去"的写作模式,这一写作模式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从艾芜个人的经历来说,这一时期,他摆脱了早期创作阶段的流浪状态,定居于重庆、桂林等地,因而小说中"故乡"和"家"的创作主题日益凸显。就小说叙述方式而言,一个显着的变化是其早期创作底层叙事中的德性冲突此时逐渐转化成了对底层人民的美德叙述。这一变化与抗战时期革命政治对地方性资源的征用息息相关,其既是革命现代性对地方性的规训,也是地方性对革命现代性的文学想象。(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32期)
李欢[10](2018)在《行走在边缘》一文中研究指出边地与中心相对,是一种建立在地理意义基础之上的以文化意义为旨归的独特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的载体,边地所载文化的独特性常被现代文学作家带入作品之中,并经过文学艺术加工呈现出别样的文化空间与文学意蕴。其中不仅能领略端木蕻良笔下科尔沁旗草原的历史厚重、沈从文笔下湘西边城的情感悲欢,而且能体味艾芜笔下滇缅边地的异域神秘、周文笔下川康边地的冰冷残酷。作家艾芜曾叁次南下行游于滇缅边地间,通过对边地的体察与感悟创作出描写滇缅边地风土人情,体现滇缅边地人生喜怒哀乐及原始自然风光的小说,即艾芜的边地小说。需要指出的是艾芜行游边地,将所见所闻所感付诸笔端,展开丰富的文化想象,除了凸显出作家特殊的文学体验外,更存在一种未被明确但时刻隐现的希冀建构民族国家的边地意识,这也因此成就了作家的独特性所在。艾芜通过他的边地书写表达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想象,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第一,通过对洋官外族的丑恶化书写来疏离边地底层百姓与洋官外族,将边地拉入民族国家建构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内对外的划分,从而形成对国家同胞的认知。第二,作家将方言运用到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之中,利用西南地区语言的相似性企图构建西南官话语言共同体,达到语言建构的一体性,彰显民族国家意识。第叁,通过对边地不同民族百姓间的婚恋书写以及在边地传播汉儒文化知识的教育书写达到弥合族裔关系、烛照民族国家意识的目的。通过作家边地书写所呈现出的民族国家意识使得艾芜的边地小说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就空间意义而言,通过边地这一视角审视艾芜笔下的西南边地是对边地空间意义的一种完善,艾芜的滇缅边地与其他地区的边地书写一同为重新描绘现代文学地理版图作出努力。就时间意义而言,通过边地视角考察艾芜的西南边地与当代时期对西南边地的考察呈现出一种纵向的时间维度上的差异性——它区别于当代边地小说所呈现出的完善叙述、心灵救赎与批判等意味而呈现出构建民族国家的时代意涵,这一时代意涵也因而成为了现代边地小说独特的话语背景。不可否认的是,艾芜的边地叙写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表现为《续篇》与《新篇》中过多强调主流意识形态对边地的影响,使边地缺乏本富有的独特气质,陷入故事情节模式化的境地。(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3-20)
艾芜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笔者近期在《小说》月刊上看到署名"艾芜"的短篇小说《旅伴》,经查对,该小说尚未收入《艾芜全集》及有关文集选集,然而《旅伴》在艾芜创作中却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艾芜在现代文学时期发表的最后一篇南行小说,其中传奇性因素的消失与新"外来者"的介入,意味着艾芜记忆中"南行世界"的内在秩序被打破,同时也暗含着"南行世界"已失去活力,行将终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艾芜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陈思广,刘笛.艾芜抗战小说的巴蜀文化气韵[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高爽.新发现的艾芜短篇小说《旅伴》[J].当代文坛.2019
[3].聂章军.论艾芜早期小说的文化人类学价值[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9
[4].张高宇.行走在漂泊中的诗意——艾芜《南行记》系列小说的主题阐释[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
[5].李文慧.从“江湖”到乡土[D].山东师范大学.2019
[6].刘芳,汪心懿.苦涩中的幽默与风趣——从《在茅草地》谈艾芜流浪小说的特点[J].名作欣赏.2019
[7].马润枝.论艾芜的南行小说[D].安徽大学.2019
[8].庞冰冰.艾芜桂林文化城时期小说创作解读[J].独秀论丛.2019
[9].熊庆元.“地方意识”的强化与统合——从艾芜20世纪40年代小说创作的“回归逻辑”谈起[J].名作欣赏.2018
[10].李欢.行走在边缘[D].西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