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视审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真人秀,审丑,审丑元素
电视审丑论文文献综述
郭天宇[1](2016)在《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审丑元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播出,以及《奔跑吧兄弟》的热播,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节目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不断发展,现有理论研究已经不能满足电视真人秀的需要。目前对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播原因分析、对真人秀中低俗元素的批判分析以及某一个真人秀节目的形式类型分析。然而诸如上面几个方面的真人秀的分析研究,是从传播学角度、文化批判角度以及叙事学等等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这些研究都无法触及到真人秀节目的本质。中国大陆真人秀节目研究需要在西方的丑学视野下,从审丑元素出发对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做到真正的剖析。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的研究应从真人秀节目以及审丑的相关概念入手,并对国大陆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做出分析。进而结合“笑”、“游戏”、“戏仿”“滑稽”、“狂欢”、“怪诞”这几个审丑元素,对真人秀节目进行一次由表及里,从形式到思想的研究。并从审丑原因出发对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节目作出分析,从审丑价值方向出发对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作出审视。从审丑元素对目前的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作出研究是一个必然趋势。在对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做审丑研究之时,也是在大众审丑这一领域的一次尝试。并希望在研究之时能对真人秀的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6-04-01)
马春花,方亭[2](2014)在《电视相亲节目审丑现象分析——以《非诚勿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文化导致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危机,正如阿多诺所说的,当代大众艺术所追求的是‘票房价值’,而不是‘审美价值’,审美经验不再是愉悦,而是痛苦,美学成了丑学。"①首先,眼球经济是审丑现象滋生的土壤。大众传播中,如何能吸引眼球、争夺注意力成为焦点,对外形的关注超(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4年05期)
祁笑颜[3](2011)在《从电视中看大众的娱乐审丑》一文中研究指出丑在人类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更是艺术创造、艺术鉴赏中的重要内容,它衬托美、突出美。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娱乐方式,当代大众在娱乐时对传统审美观念进行反叛,打破了几千年来欣赏美表现美的心理定式,出现了强烈的审丑倾向。本文就从电视这个方面简单地分析了大众娱乐审丑的表现。最后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特定语境,提出正确的"娱乐审丑"观,并阐释了审丑在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1年07期)
汪岚[4](2011)在《“审丑”之思:电视相亲节目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相亲引发社会热议话题,"审丑"风潮盛行。本文试图从"审丑"的角度去分析这一问题,倡导树立正确的审丑观念并注重审丑的社会价值,营造良好的媒介传播环境。(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上半月)》期刊2011年03期)
阎怀兰[5](2010)在《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审丑”意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初,西方世界兴起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在创造收视率新高的同时,成功地移植到了中国,实现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中蕴含的"审丑"意识,不仅成为一种全新的美学现象,也是一种传媒时代具有电视革命意义的文化现象。中国真人秀节目所唤起的中国电视受众的"审丑"意识,既暴露了大众文化氛围中电视工作者与受众思想的肤浅、趣味的低俗,又拓宽了文化大众的审美视域,丰富了电视传媒的产业化传播手段。我们需要正确看待真人秀电视节目审丑现象,重视审丑的社会功用。(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谢诗敏,冯林[6](2010)在《恶俗电视广告的审丑愉悦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视广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成为营销推广中的利器,企业商家在推销商品或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时,都不能忽视电视广告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恶俗广告却一直在电视屏幕(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0年07期)
刘佳丽[7](2010)在《审丑视角下的中国电视广告表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告属于经济活动,但是追寻其实质不难发现,广告也是一种审美与审丑活动。自1979年我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诞生以来,至今大陆电视广告的发展已进入而立之年,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明显的问题,从外在表现的鄙陋到广告内涵的恶俗等等。广告中这种“美”的缺失与“丑”的泛滥明显与广告传统理论背道而驰。在美学的范畴中,丑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它是美的对立物,是感性学的两级,形成了促使美学思想不断发展的动力,是美学思维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在人的生命精神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实现价值的模式与深度日益遭受肢解的现实生活中,广告的审丑对自身与社会的进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审丑的视角,探讨中国电视广告表现中“丑”的表现,分析其对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由此总结出电视广告审丑的启示。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前言,提出中国电视广告表现审丑研究的命题背景、目的、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简要论述了在我国大陆电视广告进入而立之年对电视广告进行审丑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界定了丑、审丑、电视广告、电视广告表现等基本概念。第二章,确定研究框架,从美学的角度解析丑的表现类型并探析这些类型的丑在电视广告中的具体表现并对电视广告表现中的丑进行深层文本分析。第叁章,探讨国内电视广告表现“审丑”的启示。第四章,阐述本文的结论与思考。第五章,小结,中国电视广告表现审丑建议和研究不足。(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0-04-01)
张璐[8](2009)在《东北地方文化中的喜剧元素与电视受众的审丑心理相契合的叙事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全国电视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强烈的“东北风”,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学者竞相讨论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东北电视艺术的火爆与东北的本土文化、其地方文化中的喜剧精神及审美特征分不开。目前,关于东北地方文化的研究,大体可分为叁类。第一,从区域特征的角度探讨东北文化的演变、特点、形成因素以及表现内容。第二,从艺术特征的角度剖析东北电视艺术这种表现形式的文化因素、表现手法以及历史演变。第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释东北文化的历史源流、演变,各民族对东北文化的形成所起的影响,以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对于东北文化表现的深层次原因,如本课题要研究的东北地方文化的喜剧元素,研究甚少。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挖掘东北地方文化的深层因素,对东北电视娱乐化现象做出理论解释的同时,为区域文化(地方艺术)打造原创的电视叙事提供理论依据,对打造具有东北原生态电视节目做出贡献。笔者整理归纳了东北地方文化电视艺术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以东北电视艺术历年的电视作品东北喜剧小品、东北二人转、东北电视剧做分析。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东北电视艺术进行深层次挖掘。文章将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有机的结合,对如何正确发展区域文化进行探讨,提出理性思考。因而,本论文将围绕东北电视艺术形式的叙事特征、出现的原因及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借助于传播学、美学及叙事学的理论展开。试图通过对东北电视艺术作品来了解分析东北的喜剧文化及媒介特征的研究,探讨如何正确发展东北区域文化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12-01)
于海[9](2009)在《电视“审丑”现象的媒介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没有人会忘记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如何的辉煌一时,它所引爆的狂热收视率,所掀起的各大媒体疯狂炒作,所带来的娱乐经济新风暴都是当今媒体的一个神话。《超级女声》把亿万电视观众推入狂欢或泪水当中,这档模仿《美国偶像》的选秀节目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为什么《超级女声》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为什么社会上会引发“万人逃课为超女”的现象?为什么国内举办过的众多类型的选秀活动都没有收到如《超级女声》这样的狂热效果?其实放眼看看整个国内选秀节目的环节就不难发现《超级女声》的火爆有其独特之处,即从“海选”开始“超女”的收视率就一直居高不下,而“海选”的魅力恰恰就在于选手其各种各样的“出丑”镜头。4年后的今天,湖南卫视又开始了炮制《超级女声》的续篇——《快乐女生》,这档节目在海选阶段看来与《超级女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以选手急于表现的各种“丑态”作为节目的开端吸引眼球。众所周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这些人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宁愿当众出丑?而这种种的“丑态”不仅不被观众反感,反而还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欢迎,媒介似乎也很乐意将这些“丑态”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并亟不可待的大肆宣扬、复制和拷贝。这种“反偶像”、“反美丽”的海选“审丑”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笔者以05年的《超级女声》为研究实例,探究05年的“超女”成功的各种原因,着重分析为什么在海选时要选择以“审丑”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组接电视的镜头,它又是如何从最初海选的“审丑”走向最终节目的成功。本文运用分析对比和量化分析等研究方法,透过示例(现象)研究规律(本质),不仅创新性的从美学角度对“审丑”进行分析,解密“审丑”能够成功的美学因素以外,还在此基础上研究其背后的“隐形推手”——媒介在这其中所积蓄的巨大能量和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审丑”现象背后所体现的传媒经济学。(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9-06-01)
李统兴[10](2008)在《审丑的电视与电视的审丑》一文中研究指出毫无疑问,电视是一种审美的艺术。然而,商业化的大潮中,审丑的电视正冲击着我们的视线,审丑似乎将成为电视节目"创新"和"发展"的方向。面对当前电视发展的现状,本文从美学、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角度,提出"审丑的电视"与"电视的审丑"这两个命题。一方面,我们认为,作为审美范畴的审丑应用于电视是有必要的,这就是电视的审丑;另一方面,以大面积展示原生态的丑或把丑作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我们称之为审丑的电视。(本文来源于《新闻知识》期刊2008年01期)
电视审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众文化导致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危机,正如阿多诺所说的,当代大众艺术所追求的是‘票房价值’,而不是‘审美价值’,审美经验不再是愉悦,而是痛苦,美学成了丑学。"①首先,眼球经济是审丑现象滋生的土壤。大众传播中,如何能吸引眼球、争夺注意力成为焦点,对外形的关注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视审丑论文参考文献
[1].郭天宇.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审丑元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6
[2].马春花,方亭.电视相亲节目审丑现象分析——以《非诚勿扰》为例[J].青年.2014
[3].祁笑颜.从电视中看大众的娱乐审丑[J].青年文学家.2011
[4].汪岚.“审丑”之思:电视相亲节目解析[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
[5].阎怀兰.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审丑”意识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谢诗敏,冯林.恶俗电视广告的审丑愉悦现象[J].新闻爱好者.2010
[7].刘佳丽.审丑视角下的中国电视广告表现研究[D].暨南大学.2010
[8].张璐.东北地方文化中的喜剧元素与电视受众的审丑心理相契合的叙事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9].于海.电视“审丑”现象的媒介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9
[10].李统兴.审丑的电视与电视的审丑[J].新闻知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