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普洱茶 大可放心品饮(论文文献综述)
李玘[1](2021)在《云南普洱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娟,刘学艳,吕才有[2](2020)在《2019年普洱茶国内研究动态》文中认为通过查阅2019年国内发布的有关普洱茶文献及专利,结合普洱茶产业的实际情况,综述在普洱茶的茶园管理、加工生产、内含物质及功效、综合利用、质量安全等方面最新的研究动态,并对2020年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旨在让更多人能了解到国内普洱茶最新的科研信息,为普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杨化冰[3](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认为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张黔生[4](2019)在《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对于一项农产品来说,只有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守住了健康的底线,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随着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以及涉茶人员的不断增加,普洱茶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不同山头、不同树种、不同加工工艺都使得普洱茶价格产生了很大差别,这使得普洱茶的竞争,逐渐聚焦在质量方面。我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茶叶食品安全标准的建设、茶叶生产领域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及茶产品日常质量安全监管等政策措施的制定,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如何将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政策进行有效、合理地链接,构建一套可供操作的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体系,与种植农户、加工企业、销售者、政府部门等密切相关,也关系到每一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鉴于此,提出针对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研究,在分析可追溯行为管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涉及普洱茶质量安全各利益相关者可追溯行为的管控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分析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在综述相关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普洱茶发展现状及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应用SCP理论进行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分析,从普洱茶产业链视角确定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基于MARS模型分析各责任主体的影响因素。第二,明确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必然受到来自于产业链上不同主体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又因主体的不同而产生差异。首先通过从动机、能力、角色感知和情境因素四个方面提取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然后分别针对种植者、生产者、销售者和监管者四类责任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这四类责任主体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最后提取四类责任主体共性影响因素,为下一章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设计奠定基础。第三,构建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一个可供操作的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是提升普洱茶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前提。基于上一章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法检验各指标对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联系数,明确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键影响因素,以种植者、生产者、销售者和监管者四类责任主体为中心,从点-线-面构建包括核心层、中间层和表面层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第四,以云南景迈山古树普洱茶为例,进行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在概述景迈山古树普洱茶的基础上,进行核心层、中间层和表面层的建设分析,检验在探讨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的合理性和实践性,通过景迈山的古树茶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策略和实施过程分析,基于8D理论进行质量改进,从而实现管控目的。论文的创新在于把政府宏观管理与产业链的内部控制相结合,融入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因素,明确管控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个体要素突破带动全局,通过实验法体现整个管控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系统实现全要素、全时段、全过程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借鉴。
王炼炼[5](2018)在《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云南民族地区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有制作和饮用茶叶的人群,由于各民族对茶在社会实践中认知和感受不同,所以赋予茶的文化内涵也是各不相同,这样就形成了云南各民族地区丰富多样的民族茶文化。普洱茶作为云南民族地区特色茶产业,它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文化特性。云南在种植普洱茶的规模和品种特色方面具有优势,在普洱茶的加工和饮用上也具有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普洱茶是云南民族地区茶产业的代表,本文以此切入,梳理了普洱茶的历史脉络和特征,并概括了普洱茶从茶名到品牌、从喝茶到养生、从家庭到产业的文化力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普洱茶的文化特质和通过文化对普洱茶产业带来的勃勃生机;发现普洱茶文化不仅促进了普洱茶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形成了以普洱茶为符号的文化链。但在普洱茶产业和文化链的多元共生中,渐生的复杂环境和区域掣肘也愈加凸显,尤其在普洱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以一线茶农为代表的从业人员通过传承和发扬普洱茶文化过程中,专业的茶农缺乏生存空间;源生的普洱茶文化特色正逐步为利益所替代;产业结合发展不足等问题。给普洱茶文化带来了影响,也阻碍了普洱茶产业的有益发展。因此,从人才、文化、创新出发,提升茶农素养、促进专业人才发展、形成文化优势、加强产业结合将是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产业的未来之路。所以,研究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促进云南民族特色茶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到普洱茶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并结合当前的新时代背景和现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发现了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在推进普洱茶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
邹斌[6](2018)在《收藏普洱茶对其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文中指出普洱茶市场近些年来不断发生价格波动现象,例如2007年和2013年就出现了价格的剧烈波动,这种波动的幅度很难用普通消费品,例如红茶、绿茶等的供求关系予以解释,因此,必然有另外的因素左右普洱茶的供求关系。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发现其实是收藏这一因素使普洱茶市场的供求关系有别于普通的消费品市场。为了揭示收藏是如何影响普洱茶的供求关系,以及找出这种影响的深浅程度,首先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行业内很少有论文涉及这一课题,如果有,基本上也只是对现象进行描述,缺乏系统的量化研究,因此该课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为了论证这一课题,本论文首先针对普洱茶收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验证。在阅读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2005-2017年大益茶业集团出品的具有相同配方的生熟常规产品7542(生)和7572(熟)中各6个茶样(原则上每两年取一个样),对其主要内含物进行了生化检测和感官审评,结果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以大叶种为原料的普洱茶中,原本因浓烈而引起苦涩的物质,例如茶多酚、脂型儿茶素、水浸出物等大部分减弱,而生茶中的可溶性糖和熟茶中的茶褐素含量较高,使普洱茶中对口感有影响的内含物比例发生了变化(例如随时间变化,生茶中的糖酚比稳定增加),从而陈化后的普洱茶口感由浓涩转化为醇滑,带有新茶香气的成分减少,而带有幽雅陈香的香气组分比例增加。其次,本论文针对消费者对于普洱茶收藏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了问卷形式,共发放41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02份。结果发现:(1)绝大部分消费者认同收藏可以改善普洱茶品质的观点;大部分的消费者喜欢喝老茶,不喜欢喝新茶,因此普洱茶收藏具有其存在的价值。(2)普洱茶的收藏对于总需求量具有较大影响,其占比超过50%。(3)普洱茶的收藏需求可以划分为自用型收藏需求和投资型收藏需求。(4)在收藏人群中,投资型收藏者所占比例更高,他们提供了厂家所不能提供的老茶,增加了(老茶)消费者的数量,对于消费需求具有促进作用的。(5)自用型收藏只影响普洱茶的需求,而投资型收藏既影响需求也影响供给。(6)由于投资型收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其收藏量也较大,因此他们对普洱茶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更大也更复杂。(7)收藏对于生茶的影响超过熟茶。最后,本论文调研了实际的普洱茶市场数据(包括价格、供应量、需求量),发现普洱茶市场可以划分为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两个阶段,普洱茶收藏对这两个阶段市场的影响是不同的:(1)在增量市场中,无论消费量还是收藏量都是增加的,而且收藏量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消费量。(2)在存量市场中,收藏量将大幅减少,而消费量保持稳定,因此,总的需求量下降了。同时,由于投资型收藏的盲目性,当其由需求转化为供给时,将使普洱老茶在存量市场中供大于求,并导致相同陈期的普洱老茶价格下降。(3)如果遇到价格大幅波动,市场供求关系将与这种波动相互作用并使波动变得更加剧烈。由于普洱茶厂商和渠道商的经营策略往往被这种波动所牵制,因此会给他们的经营管理带来负面影响。(4)在普洱茶市场中,由于投资型收藏的影响,生茶的需求量和波动幅度都超过熟茶。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帮助普洱茶企业认识到普洱茶市场供求关系的特殊性,使他们既找到快速发展的方法又避免遭受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
侯耀晨[7](2018)在《林星焕:韩国(株)布朗公司、西双版纳布朗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只做干仓普洱 让中国茶叶香飘万里》文中研究说明本期领袖人物推介词他在云南建立有性培植的纯生态茶园,在韩国建立干仓发酵普洱茶专业熟成茶场,发行《云南普洱茶》韩文版,还发给茶农竹筐和炒锅,一心践行纯生态制茶的信仰。他就是韩国(株)布朗公司、西双版纳布朗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星焕先生。
郭静伟[8](2016)在《多形式资本的交织与茶的跨国流动 ——老挝丰沙里茶的民族志》文中认为茶叶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意蕴,在近代中国与西方的互动过程中扮演着并不逊于鸦片的重要角色,而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20多年后走出沉寂再次登场而成为国人文化消费与象征交换的重要对象,其中普洱茶堪称之最。自21世纪初国内开始掀起的“普洱茶热”影响所及越过国境线波及与云南普洱茶主产区生态环境相近同样适宜种植大叶种茶的周边国家,给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阿帕杜莱所谓“物的生命史”研究的别样版本。20世纪末云南大叶种茶被规模化地扩种到老挝丰沙里。丰沙里与云南山水相依,在区位相接、生态近似和历史联系以及老挝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下,丰沙里茶叶基地以该县龙井村400年古茶树为基础,1999年由广西普发茶厂投产初建,并被纳入到替代种植的国家行为。2005年马来西亚茶厂入驻丰沙里,2008年本地华人康潘受益建厂,随后云南茶老板涌入丰沙里,本地茶老板也迅速崛起,茶叶基地成型并面向市场开放。在此过程中,中国人、老挝华人和普囡人运用了跨国籍、跨族群的社会资本,把丰沙里茶跨国运输到云南并借由普洱茶的文化资本获得较高价值转换。正是在多形式资本交织的推动下,局中各行动者以一定数量和结构的“多形式资本”展开博弈,由于运筹策略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益,从而丰富了茶的社会生命,完成了茶的跨国流动。本文中“多形式资本”延续布迪厄“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和对资本的多种形式(Forms of Capital)即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元资本”等象征资本的探讨。在边疆异质社会的语境下,多形式资本是能带来价值增值并投入再生产中的劳动,是具有获得经济利益、文化能力、社会关系和政治权力等潜能且实施了价值转换的劳动。多形式资本以劳动时间积累为共性而成为其比较和转换的依据,并遵循一定的运作逻辑。从丰沙里茶的跨国流动可见,跨国经济活动中不仅仅是单一经济资本的活动,还交织着政治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象征资本的运作,这与“一带一路”政策是一致的,尤其“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民心相通”离不开文化资本的交换和社会资本的联结。以往我国“走出去”政策只限于经济交换,引发一系列问题与忽略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是紧密相关的。而丰沙里茶跨国流动中的多形式资本交织,互惠而非排他的结果使双方都受益,在博弈中合作,在合作中博弈,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消解不均衡、促进共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高力[9](2014)在《渥堆过程中不同碳源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在实验室模拟渥堆发酵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外源物质,为普洱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提供额外的外源碳源。本研究目的旨在改善微生物的生长环境,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茶叶品质,为开发高品质普洱茶提供理论基础。本实验首先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木糖(0.2wt%-0.8wt%)对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添加0.8%、0.6%木糖的渥堆平均温度相对较高;发酵前期的霉菌总数和多酚氧化酶活最大值与木糖浓度正相关;茶多酚、儿茶素指标变化速度加快,且与木糖浓度正相关;木糖浓度对茶黄素变化呈显着负相关(r=-0.492,P<0.05),与水浸出物呈极显着负相关(r=-0.596,P<0.01)。与空白组24d发酵周期相比,添加0.8%木糖组的发酵时间可以缩短到18d-19d,0.6%木糖组可缩短到19-21d,0.4%可缩短到21-22d。添加木糖各组茶汤滋味比空白组更甘甜,香气更浓郁,优于空白组,其中0.4%木糖组尤佳。从香气成分看来,添加外源木糖提高了各组发酵过程的平均渥堆温度,促进了Maillard反应,从而丰富了香气种类,增加了醛、酮、呋喃、吡啶等化合物的形成。以添加量为0.4%的标准,比较添加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胶和阿拉伯胶6种普通碳源和木糖醇、赤藓糖醇、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4种功能性碳源对普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渥堆过程微生物生长对外源碳源的利用能力与碳源类别和分子大小有关,葡萄糖和果糖组在渥堆2.5d后开始出现明显菌落,乳糖组、蔗糖组需要3d,果胶、阿拉伯胶组需要4d。木糖醇、赤藓糖醇、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则分别需要3d、3.5d、4d、4d。添加功能性碳源在渥堆过程中,霉菌数整体少于添加普通碳源组,酵母则整体高于普通碳源组,在渥堆中后期,青霉菌明显,为霉菌总数的1/3-1/4左右。香气成分显示,普通糖处理组仍是以醛酮、杂环化合物为主;赤藓糖醇组不发生Maillard反应,其醛、酮、杂环化合物种类较少。对筛选出的木糖、果糖、果胶按照总浓度0.4%的添加量进行单纯格子型配方设计。结果表明,复配处理各组霉菌数整体高于单一碳源处理样,其中1号(果糖0.1%,木糖0.2%,果胶0.1%),2号(果糖0.2%,木糖0.1%,果胶0.1%),3号(果糖0.1%,木糖0.1%,果胶0.2%)样霉菌总数最多;除4号(果糖0.3%,果胶0.1%),7号(木糖0.3%,果胶0.1%),9号(木糖0.1%,果胶0.3%),其它各组酵母均在二翻达到最大值,发酵进程整体快于单一碳源处理。渥堆过程pH呈现先下降后增加最后略有下降的趋势,可以作为检验发酵终点的指标。pH与茶样总评分呈负相关(r=-0.562),说明在一定范围内pH较低样感官品质更好。复配处理样的渥堆周期可缩短至20-22d左右。规划求解得到普洱感官品质与添加果糖、木糖、果胶之间的关系式为Y=243.31X1+233.44X2+259.07X3+433.22X1X2+260.67X2X3+163.00X1X3+475.56X21X2-475.56X21X2+815.00X21X3+815X1X3-81.5X21+1281.11X22X3-1281.11X22X3-3.70X22(X1、X2、X3分别为果糖、木糖、果胶的添加百分比)
朱江[10](2013)在《普洱茶品牌构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洱茶是云南十大名片之一,云南省西双版纳拥有种植普洱茶较佳的自然条件,从明清时期开始茶就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至今仍是声名远扬。但云南省普洱茶的品牌多且杂,众多消费者只知道普洱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盛产于云南省,但在选购时,却不能像购买手机一样,有着各自特色的苹果(技术集大成者)、诺基亚(经久耐用)、三星(时尚)等突出的品牌。虽然云南省普洱茶每年都会评选出“云南省普洱茶十大品牌”,也难以深入人心。因此,对云南普洱茶品牌构建的研究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列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云南普洱茶品牌构建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部分:首先是理论部分,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品牌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其次对云南普洱茶品牌经营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云南普洱茶文化背景及功效介绍、云南普洱茶供需现状、普洱茶品牌发展以及影响因素以及云南普洱茶品牌构建现状分析;然后,对云南普洱茶品牌构建比较进行分析,对云南普洱茶代表性品牌,如大益、龙润、老同志、生命之叶等进行品牌构建分析;对普洱茶各大品牌之间以及普洱茶与其他茶叶品牌构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普洱茶企业构建品牌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接着依据分析得到云南普洱茶品牌构建的启示,并提出向树立特色品牌、使品牌加入更多创新元素、拓展普洱茶属性、继续丰富普洱茶文化、提升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等方向发展。最后,总结全文,并展望普洱茶品牌建设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云南普洱茶 大可放心品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普洱茶 大可放心品饮(论文提纲范文)
(2)2019年普洱茶国内研究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动态 |
1.1 茶树栽培与茶园管理 |
1.2 普洱茶的加工工艺 |
1.2.1 晒青毛茶的加工工艺 |
1.2.2 普洱茶发酵 |
1.2.3 普洱茶精制 |
1.3 普洱茶机械化生产 |
1.4 普洱茶贮藏 |
1.5 普洱茶内含成分 |
1.6 普洱茶功效研究 |
1.7 普洱茶综合利用 |
1.8 普洱茶安全性研究 |
2 研究小结 |
3 对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
3.1 高质量产业化发展 |
3.2 加工与利用并进 |
3.3 规范标准,保证安全 |
(3)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4)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研究 |
1.3.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影响因素研究 |
1.3.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 |
1.3.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2.1.1 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
2.1.2 MARS模型、结构方程与灰色关联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综述 |
2.2.2 茶叶质量安全综述 |
2.2.3 可追溯系统研究综述 |
2.2.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研究 |
3.1 普洱茶发展概况 |
3.1.1 普洱茶的历史 |
3.1.2 普洱茶的市场发展 |
3.1.3 普洱茶的生产组织模式 |
3.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及问题 |
3.2.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 |
3.2.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存在的问题 |
3.3 基于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普洱茶发展分析 |
3.3.1 普洱茶的市场结构分析 |
3.3.2 普洱茶的市场行为分析 |
3.3.3 普洱茶的市场绩效分析 |
3.3.4 SCP框架下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分析 |
3.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 |
3.4.1 普洱茶产业链 |
3.4.2 四个责任主体 |
3.4.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分析 |
3.4.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4.2 研究设计 |
4.2.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2.2 相关指标分解 |
4.2.3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发放 |
4.3 问卷数据统计与检验 |
4.3.1 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4.3.2 信效度分析和相关因子分析 |
4.4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分析 |
4.4.1 模型建立 |
4.4.2 研究模型路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 |
5.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键影响因素 |
5.1.1 灰色关联方法 |
5.1.2 影响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灰色关联评价 |
5.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设计 |
5.2.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思路 |
5.2.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核心层 |
5.2.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中间层 |
5.2.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表面层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以景迈山古树普洱茶为例 |
6.1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概况 |
6.1.1 景迈山古树茶简介 |
6.1.2 景迈山古树茶茶叶收购方式 |
6.1.3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加工概况 |
6.2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核心层建设 |
6.2.1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选择 |
6.2.2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策略 |
6.3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中间层建设 |
6.3.1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可追溯信息采集 |
6.3.2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可追溯信息采集证明 |
6.4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表面层建设 |
6.4.1 问题初步了解 |
6.4.2 质量改进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问卷调查表 |
附录 A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种植者) |
附录 A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生产者) |
附录 A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经销商) |
附录 A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政府监管部门、协会) |
附录 B 景迈山古树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实施的相关原始记录和像片 |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
(5)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茶文化的定义 |
(二)普洱茶文化的定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普洱茶文化研究 |
(二)关于普洱茶产业研究 |
(三)关于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业的研究 |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亮点和新意 |
第二章 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发展及特征 |
一、云南民族地区茶文化形成条件 |
(一)自然条件 |
(二)人文条件 |
二、普洱茶文化在各历史阶段的传播 |
(一)普洱茶的命名 |
(二)普洱茶的发展 |
(三)茶马古道上的普洱茶文化 |
三、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特征 |
(一)多样性 |
(二)民族性 |
(三)原生态性 |
(四)亲和性与兼容性 |
四、普洱茶文化圈中的各民族茶俗 |
(一)白族的三道茶 |
(二)藏族的酥油茶 |
(三)回族的盖碗茶 |
(四)布朗族的青竹茶和酸茶 |
第三章 普洱茶文化在云南特色茶产业发展中的传承——以茶马古道大理段为例 |
一、茶农户在普洱茶产业中传承茶文化的现状调查 |
二、普洱茶加工制作技艺的传统文化传承——以下关沱茶文化传承为个案 |
(一)对下关沱茶厂副总经理的访谈 |
(二)对揉茶师的访谈 |
(三)对压茶师的访谈 |
(四)对称茶工的访谈 |
三、对普洱茶文化认知与传播的调查 |
(一)对古城宏大茶社的调查 |
(二)对普洱茶专卖店的调查 |
(三)对购买普洱茶的游客的访谈 |
(四)对行走在洋人街路上游客的访谈 |
第四章 当前普洱茶产业发展中文化支撑力不足的突出问题 |
一、少数民族茶农传播普洱茶文化的能力问题凸显 |
(一)茶农对普洱茶文化挖掘、整理、弘扬能力低下 |
(二)普洱茶生产加工技艺的文化发展力欠缺 |
(三)茶农户的普洱茶文化销售意识弱 |
二、文化支撑力在普洱茶产业各环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
(一)专业人才资源的缺乏 |
(二)普洱茶文化消费意识薄弱 |
(三)品牌文化知名度不高 |
(四)普洱茶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
三、普洱茶产品文化特色不鲜明 |
(一)普洱茶产品缺少人文情怀 |
(二)普洱茶文化与普洱茶产业相结合的不够 |
四、普洱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发展不足 |
(一)开发程度较低,起步较晚 |
(二)对普洱茶文化旅游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 |
(三)普洱茶文化的开发利用不足 |
五、政府对普洱茶产业发展中制度文化引导不够 |
第五章 普洱茶文化促进云南民族特色茶产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
一、提升少数民族茶农传播普洱茶文化的能力 |
(一)提高茶农的普洱茶文化认知力 |
(二)加大力度投入普洱茶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
(三)增强茶农户普洱茶文化销售意识 |
二、在普洱茶产业各环节发展中增强文化支撑力 |
(一)推进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 |
(二)提升普洱茶文化重要性认识 |
(三)确立普洱茶文化品牌 |
三、促进普洱茶文化与民族特色茶产业相辅相成共赢发展 |
(一)在云南特色茶产业中不断提升普洱茶文化 |
(二)促使民族茶文化与普洱茶产业有机结合 |
四、促进普洱茶文化与旅游更好的结合 |
(一)加大拓展旅游市场 |
(二)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普洱茶文化旅游的投资 |
(三)推选茶文化特色旅游项目 |
(四)开发更多普洱茶文化旅游的衍生产品 |
五、增强政府引导职能,完善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制度文化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收藏普洱茶对其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及论文综述 |
1.1 引言 |
1.2 普洱茶收藏影响供求关系的论文综述 |
2 收藏普洱茶对于其品质的影响 |
2.1 贮藏时间对于普洱茶品质影响的论文综述 |
2.2 不同年份普洱茶内含物含量的理化检测 |
2.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2.3 不同年份普洱茶的感官审评 |
2.2.4 收藏普洱茶对其品质影响的原因讨论和结论 |
3 收藏对普洱茶消费者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
3.1 消费者问卷调查概述 |
3.1.1 被测者的基本情况 |
3.1.2 消费者对普洱茶存储后品质变化的态度 |
3.2 消费者的需求分析 |
3.2.1 消费者的需求分类 |
3.2.2 对普洱茶纯消费需求的分析 |
3.2.3 对普洱茶收藏需求的分析 |
3.3 收藏者对于普洱茶需求量和供应量的影响 |
3.3.1 普洱茶收藏需求的分类 |
3.3.2 普洱茶收藏者的行为对于需求量和供应量的影响 |
4 收藏对普洱茶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基于市场调研 |
4.1 通过普洱茶市场的价格波动现象观察其供求关系的变化 |
4.2 普洱茶市场的发展阶段划分以及收藏对各阶段的不同影响 |
4.3 收藏普洱茶对其需求量的实际影响 |
4.3.1 在增量市场阶段普洱茶收藏对总需求量的影响 |
4.3.2 在存量市场阶段普洱茶收藏对于总需求量的影响 |
4.4 收藏对于普洱茶供给量的实际影响 |
4.4.1 在增量市场阶段普洱茶收藏对于供给量的影响 |
4.4.2 在存量市场阶段普洱茶收藏对于供给量的影响 |
5 收藏对普洱茶市场主要供应者的影响 |
5.1 收藏对普洱茶厂商及其渠道商的影响 |
5.1.1 收藏对于普洱茶厂商发展的促进作用 |
5.1.2 收藏对于普洱茶厂商和渠道商的不利影响 |
5.2 收藏催生了其他类型的市场供给者 |
5.2.1 普洱茶中介商的发展 |
5.2.2 普洱茶专业化仓储企业的发展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于普洱茶企业和行业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消费者对于普洱茶收藏的态度和行为的问卷 |
(8)多形式资本的交织与茶的跨国流动 ——老挝丰沙里茶的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文化消费与茶的扩种 |
(二) “多形式资本”的交织 |
二、研究综述 |
(一) 物-茶的人类学研究 |
(二) 资本理论的研究 |
(三) 关于丰沙里的人类学研究 |
三、田野点概述 |
(一) 龙井村:拥有400年古茶树的普囡人村寨 |
(二) 普松村:放弃古茶树整村搬迁的普囡人村寨 |
(三) 盆叫村和孟早村:近路搬迁的普囡人村寨 |
(四) 达拉维莱村:华人聚集的丰沙里老城 |
四、分析框架 |
(一) “多形式资本”的概念界定 |
(二) “多形式资本”的分析框架 |
(三) 丰沙里茶跨国流动中多形式资本的交织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茶的因缘:丰沙里茶产区的地理、历史与族群 |
第一节 丰沙里茶产区与中国的地理联系 |
一、区位 |
二、生态 |
第二节 丰沙里茶产区与中国的历史联系 |
一、古代朝贡体系和边民互动的历史联系 |
二、近代边界划定与中老国际关系的变化 |
三、丰沙里的促进投资法 |
第三节 丰沙里茶产区与中国的族群联系 |
一、丰沙里华人 |
二、丰沙里普囡族 |
第二章 茶的生产:局中人及其博弈关系 |
第一节 茶厂之间 |
一、从茶叶基地建设看博弈关系 |
二、从鲜叶抢收看博弈策略 |
第二节 茶厂与茶农之间 |
一、种与不种的博弈 |
二、大小茶混杂的博弈 |
三、鲜叶卖给谁的博弈 |
第三节 政府与茶厂之间 |
一、垄断阶段 |
二、张力阶段 |
三、开放阶段 |
第三章 茶的市场:文化资本与贸易圈 |
第一节 体制化文化资本与“普洱茶”地理标识范围的内与外 |
一、茶产业政策方面的体制差异和互动 |
二、普洱茶地理标识范围的内与外 |
三、茶的教育培训方面的体制差异和互动 |
第二节 具体化文化资本与地方知识的再生产 |
一、辨识能力的增强 |
二、生产技能的传播 |
第三节 客观化文化资本与路径偏移 |
一、作为“普洱茶”的丰沙里茶 |
二、丰沙里茶的销售途径 |
三、跨国新茶路 |
第四章 全球性的地方化:多形式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
第一节 新茶厂建设与社会资本的运用 |
一、继承关系的社会资本运用 |
二、创设关系的社会资本运用 |
(一) 基于雇工关系建厂 |
(二) 基于客户关系建厂 |
(三) 基于政府关系建厂 |
第二节 “搭老表”与拟亲属关系的建构 |
一、跨国茶叶贸易中“搭老表”的基本情况 |
(一) 中国人与丰沙里华人的“搭老表” |
(二) 普囡族对“搭老表”的接纳和借用 |
二、跨国茶叶贸易中“搭老表”的历史背景 |
三、为茶“搭老表”的拟亲属关系建构 |
(一) 为茶“搭老表”的指向和功能 |
(二) 为茶“搭老表”的族群认知和距离 |
(三) 为茶“搭老表”结盟的不确定 |
第三节 地方性生产与“多形式资本”跨场域转换 |
一、地方性再生产的技术:华人春节与普囡“比迈”的比较 |
二、互惠的逻辑差异:同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互惠比较 |
三、多形式资本跨场域转换的逻辑分析 |
结语 |
附录1 丰沙里田野点的35家制茶单位 |
附录2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记录书--龙井村历史(翻译稿) |
附录3 2013年丰沙里县茶厂和产茶村合同(翻译稿) |
附录4 2014年丰沙里茶厂和产茶村合同(翻译稿)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渥堆过程中不同碳源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普洱茶的概述 |
1.2 普洱茶的定义及其加工工艺 |
1.2.1 普洱茶的定义 |
1.2.2 普洱茶的加工工艺 |
1.3 普洱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普洱茶的常规成分研究 |
1.3.2 普洱茶的微生物研究现状 |
1.3.3 普洱茶的香气的研究 |
1.3.4 普洱茶的功能特性研究 |
1.3.5 添加外源物对普洱品质影响的研究 |
1.4 本文的立体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立体依据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渥堆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木糖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实验材料和药品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2.4 茶样分析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添加不同浓度木糖渥堆过程堆温的变化 |
2.3.2 添加不同浓度木糖渥堆过程霉菌和酵母数量的变化 |
2.3.3 添加不同浓度木糖渥堆过程多酚氧化酶酶活的变化 |
2.3.4 添加不同浓度木糖渥堆过程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变化 |
2.3.5 添加不同浓度木糖渥堆过程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变化 |
2.3.6 添加不同浓度木糖渥堆过程茶色素的变化 |
2.3.7 添加不同浓度木糖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2.3.8 感官评定和最佳发酵周期探讨 |
2.3.9 添加不同浓度木糖茶样香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渥堆过程中添加不同普通糖类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实验材料和药品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2.4 茶样分析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添加不同普通糖类渥堆过程堆温变化 |
3.3.2 添加不同普通糖类渥堆过程霉菌和酵母数量变化 |
3.3.3 添加不同普通糖类渥堆过程多酚氧化酶活变化 |
3.3.4 添加不同普通糖类渥堆过程茶多酚和儿茶素变化 |
3.3.5 添加不同普通糖类渥堆过程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变化 |
3.3.6 添加不同普通糖类渥堆过程茶色素变化 |
3.3.7 添加不同普通糖类茶样感官评定 |
3.4 结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渥堆过程中添加不同功能性糖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实验材料和药品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2.4 茶样分析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添加不同功能性糖渥堆过程霉菌和酵母数量的变化 |
4.3.2 添加不同功能性糖渥堆过程多酚氧化酶活变化 |
4.3.3 添加不同功能性糖渥堆过程茶多酚和儿茶素变化 |
4.3.4 添加不同功能性糖渥堆过程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变化 |
4.3.5 添加不同功能性糖渥堆过程茶色素变化 |
4.3.6 添加不同功能性糖茶样感官分析 |
4.3.7 添加不同碳源优选茶样香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渥堆过程中优选碳源复配处理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实验材料和药品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3 试验方法 |
5.2.4 茶样分析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复配处理渥堆过程堆温的变化 |
5.3.2 不同复配处理渥堆过程霉菌和酵母数量变化 |
5.3.3 不同复配处理渥堆过程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变化 |
5.3.4 不同复配处理渥堆过程茶色素的变化 |
5.3.5 不同复配处理渥堆过程 pH 的变化 |
5.3.6 不同复配处理茶汤色差 |
5.3.7 不同复配处理茶样感官评价 |
5.3.8 不同复配处理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与感官之间的关系 |
5.3.9 复配处理优选茶样的香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普洱茶品牌构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基础理论 |
2.1 品牌及相关概念界定 |
2.2 其他相关基础理论 |
3 云南省普洱茶市场品牌经营现状分析 |
3.1 云南普洱茶文化背景 |
3.2 云南普洱茶市场供需现状 |
3.3 影响云南普洱茶品牌建设的因素 |
3.4 云南普洱茶的品牌发展 |
4 云南省普洱茶品牌构建比较分析 |
4.1 云南普洱茶代表性品牌构建分析 |
4.2 云南普洱茶代表性品牌与其他茶品牌比较分析 |
4.3 云南普洱茶代表性品牌比较分析 |
5 云南省普洱茶品牌构建的对策和建议 |
5.1 未来发展方向 |
5.2 普洱茶品牌构建的对策和建议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论文调研记录 |
致谢 |
四、云南普洱茶 大可放心品饮(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普洱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D]. 李玘.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2019年普洱茶国内研究动态[J]. 王娟,刘学艳,吕才有. 热带农业科技, 2020(04)
- [3]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4]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D]. 张黔生.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5]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研究[D]. 王炼炼. 大理大学, 2018(01)
- [6]收藏普洱茶对其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D]. 邹斌.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林星焕:韩国(株)布朗公司、西双版纳布朗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只做干仓普洱 让中国茶叶香飘万里[J]. 侯耀晨. 中国商人, 2018(Z1)
- [8]多形式资本的交织与茶的跨国流动 ——老挝丰沙里茶的民族志[D]. 郭静伟. 云南大学, 2016(04)
- [9]渥堆过程中不同碳源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D]. 高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2)
- [10]普洱茶品牌构建比较研究[D]. 朱江. 云南大学, 2013(06)
标签:普洱茶论文; 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安化黑茶论文; 古树普洱茶论文; 普洱茶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