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养马镇中心小学641400
摘要: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展开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他们非常愿意实践,亲身参与到社会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兴趣,体会科学发现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能力,这种自主能力具体表现为小学生由被动学习的意识转为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其中,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导的角色,把课堂的主体角色还给小学生,根据小学生的学情安排具体的学习目标,由此制定合适的学习内容,创建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小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具备自我认知感,并发现其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小学科学有很大的意义,希望对一线的小学科学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1.虽然素质教育不断提倡和推广,应试教育仍然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影响根深蒂固。实际上,分数并不是学生唯一的评判标准,有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
2.小学科学的专业师资匮乏。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以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为主,科学这门学科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又由于学校的编制紧张,短期内学校难以补充专业的小学科学教师,甚至一些年龄大的其它科目的老教师充当小学科学教师,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很难达成对小学生的教育目标。
3.一些学校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小学科学教学的改革策略
1.改变教学模式。在生本理念下,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教师在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把铜丝、铁丝、铝丝、塑料和木制品同时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对比一下各种材质的温度的区别,可知金属的温度升得较快,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这一知识点,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还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再者,教师要巧用多媒体,进行多媒体教学。比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太阳和影子”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制作视频动画,巧妙地展示随着太阳的移动,人的影子在一天的变化,这种方式形象生动,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其中变化的原因,理解其中的原理,不用依靠机械性的记忆来消化知识,而且非常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2.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小学生对社会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极强,教师把知识点单纯地灌输给学生产生的效果并不是很好。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答案。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我们身边的植物有哪些,可以设问:
(1)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哪些植物?当学生说完以后,可以进一步设问;(2)这些植物的生活条件有什么共性?从中让学生了解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的是引导性的作用,带领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小学生在这种问题式的学习过程中,会跟着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由点到线,由线再到面,学生的思维得以开拓,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激发学生在课后积极搜集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后续环节,一些教师忽略了评价的重要性,现阶段的评价方式往往为教师把学生的作业收起来,批完对错以后再下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改正,这样单一僵化的评价方式并不是学生喜欢的评价方式,长此以往,评价的效果也会下降。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作业,这样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批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互批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此外,教师在评价的同时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言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促进学生的更进一步发展。在此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在指出的同时,不能侮辱谩骂,甚至人身攻击,要就问题而谈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帮助学生及时改正,引导学生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改进策略展开了探讨,现阶段小学科学的状况不容乐观,具体地分析了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三点,分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小学科学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有待改进。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意见,分别是转变教学模式;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麻淑华关于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课堂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5年,12期。
[2]李俊荣浅析培养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能力的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