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滞平面论文-蔡云亮,史嘉华,朱红,纪宏新,王新

阻滞平面论文-蔡云亮,史嘉华,朱红,纪宏新,王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阻滞平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阻滞平面论文文献综述

蔡云亮,史嘉华,朱红,纪宏新,王新[1](2019)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围术期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P<0. 05);术后4 h、8 h、12 h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术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r)水平及CD4~+CD25~+均较术前升高(P<0. 05),CD4~+、CD4~+/CD8~+较术前降低(P<0. 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有利于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显着,术后苏醒质量高,且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炎性及应激反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亦较小。(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宗斯,邵寅寅,周慧,赵燕峰,杜云飞[2](2019)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200例产妇的病历资料,根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于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内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照组未实施TAP阻滞,比较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BC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8/100),低于对照组的19.00%(1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行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有利于提高产妇舒适度,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且可靠。(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3期)

杨进斌,吴奕涵[3](2019)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头部抬高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以及更适宜的阻滞平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腰-硬联合麻醉(CSE)后,很难预测孕妇的阻滞高度,因为许多因素影响着阻滞高度[1]。当在侧卧位进行阻滞时,经常出现不适当的高感觉阻滞,这是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原因之一,为了防止这种副作用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2]。在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时,头部和肩膀在侧向位置上被支撑和抬起;屈曲在第四胸椎的水平上被抬高,进而防止局部麻醉药在蛛网膜下腔向头部区域的扩散。然而当患者转换到平卧位后,由于局部麻醉药在蛛网膜下腔中进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11期)

吴洋,窦娟,乔芊芊,张元,侯家保[4](2019)在《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多发肋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对肋骨骨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ESP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ESP组行超声引导下术侧ESP阻滞,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术后均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中病人生命体征、麻醉药物用量,手术后VAS评分和Prince-Henry(P-H)疼痛评分,PCIA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中ESP组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8小时内ESP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ESP组术后VAS评分和P-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能减少肋骨骨折病人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PCIA的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减轻术后疼痛。(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继,陈堃,柯希建,万里[5](2019)在《胸腰筋膜间平面阻滞对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腰筋膜间平面(thoracolumbar interfascial plane, TLIP)阻滞对后路腰椎融合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择期行后路腰椎融合手术病人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TLIP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组(TLIP组)和单纯PCIA组(对照组)。TLIP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为(49.4±7.7)岁;对照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为(49.5±7.1)岁。TLIP组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LIP阻滞,每侧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术后均使用舒芬太尼行PCIA,维持术后24 h内静息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3分。记录两组病人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及补救镇痛例数,术后2、4、6、12、24 h的静息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头晕、瘙痒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以及TLIP组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LI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24 h内PCIA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均未行补救镇痛。两组间各时间点静息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头晕、瘙痒和呼吸抑制等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LIP组未发生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TLIP阻滞可减少后路腰椎融合术病人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骨科》期刊2019年06期)

谢屹红,沈社良[6](2019)在《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0例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均分为布比卡因组(n=30)和罗哌卡因组(n=30)。全麻诱导前分别采用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行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观察患者阻滞范围及术后1,6,12,24,48 h静息和咳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术后48 h氟比洛芬酯给药次数及给药时间;观察竖脊肌平面阻滞后气胸等不良事件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布比卡因组阻滞范围稍广,但与罗哌卡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P>0.05)。布比卡因组术后1,6,12h患者静息和咳嗽VAS评分低于同时点罗哌卡因组(P<0.05),术后24,48h静息和咳嗽VAS评分高于组内术后12 h(P<0.05),术后48 h氟比洛芬酯使用人均次数小于罗哌卡因组(P<0.05)。2组术后第2个12 h氟比洛芬酯使用例次均高于同组术后第1个12 h(P<0.05)。2组竖脊肌平面阻滞后不良事件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都是有效的和安全的,有效镇痛时间均仅12 h左右。比较而言,布比卡因镇痛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21期)

刘晓宁,许茜,孙越,刘震[7](2019)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全麻下行剖宫产手术孕妇102例,根据术后镇痛方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比两组术后泌乳素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药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并发症、产妇镇痛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术后6h、12h、24h、48h血清泌乳素水平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各时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0~12h、12~24h镇痛泵药物用量及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h、6h、12h、24h时VAS评分均呈不断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各时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B应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可明显降低镇痛药物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减轻产妇术后疼痛,促进产后泌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及产妇满意度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姜琰,王婕,迟琨[8](2019)在《等比重布比卡因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阻滞平面与体位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等比重布比卡因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阻滞平面与体位关系。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妇产科剖宫产75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I组采取水平卧位,II组采取头低足高角度为5°卧位,III组采取角度为10°头低足高卧位,剖宫产术中均采用等比重布比卡因的腰硬联合麻醉,把L3~L4椎间隙作为穿刺点,将等比重布比卡因(0.75%)注射进蛛网膜下腔,观察产妇麻醉效果,注药后孕妇的感觉阻滞的相对平面和绝对平面,注药前后孕妇的收缩压,心率和心输出量及给药后不良反应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III组麻醉阻滞的绝对平面(T_7±1.21)和相对平面(T_5±1.38)均高于II组(T_8±1.56、T_6±1.35)和I组(T_8±1.32、T_6±1.04)(P<0.05);3组麻醉前和麻醉后血流动力各项指标比较,不良反应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在头低足高10°体位下,使用等比重布比卡行腰硬联合麻醉阻滞麻醉效果更佳,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且无不良反应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陈霞,黄柯程,马利[9](2019)在《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结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结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后采用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注射30 mL 0.25%盐酸罗哌卡因进行平面阻滞,对照组患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率、血压、外周血糖、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皮质醇、静息和动态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镇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外周血糖、血清CRP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静息、动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镇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及Ramsay镇痛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够减轻结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强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镇痛效果好。(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姚筱,龙宏杰,曾庆义,姚立勇[10](2019)在《B超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B超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叁人民医院2018年5月1日到2018年10月30日期间收治的24例拟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组(TR组,n=12)、局部浸润麻醉组(L组,n=12),TR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麻醉,L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TR组分离腹直肌、荷包缝合、置管、结扎荷包及缝合腹壁时点VAS评分低于L组(P<0.05),切皮时间点VAS评为高于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组患者术中静脉用镇痛药剂量低于L组[(1.39±0.09)μg vs.(3.05±0.07)μg],TR组术后镇痛药使用低于L组(0.00%vs. 4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L组(8.33%vs. 5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肾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阻滞平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200例产妇的病历资料,根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于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内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照组未实施TAP阻滞,比较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BC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8/100),低于对照组的19.00%(1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行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有利于提高产妇舒适度,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且可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滞平面论文参考文献

[1].蔡云亮,史嘉华,朱红,纪宏新,王新.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2].宗斯,邵寅寅,周慧,赵燕峰,杜云飞.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9

[3].杨进斌,吴奕涵.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头部抬高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以及更适宜的阻滞平面[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4].吴洋,窦娟,乔芊芊,张元,侯家保.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多发肋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19

[5].李继,陈堃,柯希建,万里.胸腰筋膜间平面阻滞对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骨科.2019

[6].谢屹红,沈社良.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比较[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7].刘晓宁,许茜,孙越,刘震.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

[8].姜琰,王婕,迟琨.等比重布比卡因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阻滞平面与体位关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

[9].陈霞,黄柯程,马利.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结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9

[10].姚筱,龙宏杰,曾庆义,姚立勇.B超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

标签:;  ;  ;  

阻滞平面论文-蔡云亮,史嘉华,朱红,纪宏新,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