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

浅析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

南岗区荣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哈尔滨150001

摘要:血常规检查作为临床化验检查的基础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有效的发现人们机体内疾病的早期迹象。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血液细胞分析仪器逐渐替代了以显微镜为主的手工分析,这种技术方面的提升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常规检查中的误差,使得检查质量工作趋于标准化、规范化。但是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仪器技术方面的进步还不能确保检查结果完全的准确性,少部分通过仪器分析后的结果与临床检查后的结果不相一致。本文我们将对血常规临床检查影响因素做出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血常规;临床检验;影响;

血细胞检验也称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基本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等,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下面就临床上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因素展开分析。

现代血常规检查的方法及作用

血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静脉采血法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法,标本的采集方法,放置时间,试剂因素,仪器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等对血常规的检验结果都有影响。血常规检验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标本的采集因素

静脉采血法和毛细血管采血法是血常规检验标本常用的两种方法。据资料表明,与静脉采血法相比,手指末梢血的可重复性以及准确性都比较差,并且血小板计数也会明显偏低,白细胞计数也会明显偏高,因此血常规检验采用静脉血为宜。因其可防止血样中小凝块的形成,保证仪器进样时标本能充分混匀。所选择采血部位的皮肤应完整、无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等。还应特别观察标本稀释、样本抗凝不佳和溶血等现象。急诊患者多见,护士从患者输液的同侧手背抽血,血液稀释,离心后上层血浆没有粘性,还常见样本抗凝不完全的现象,凝块较小,有时肉眼难以辨认,做完之后发现血小板很低和临床不符,跟临床联系后要重新抽血。止血带结扎时间最好不超过2min,因大静脉回流受阻而使毛细血管内压增高,血管内液与组织液交流,使分子质量<5000的物质逸入组织液,或缺氧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使检查结果增高或减低。采血时应定位准确,严禁针尖在静脉中反复穿刺,否则可造成血肿和标本溶血。采集末梢血标本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第1滴血擦去不用;采集标本最好采用封闭式真空采血管,既有利于标本的收集、运送和保存,又便于防止血液交叉感染,抽血时避免产生大量气泡,否则可能导致标本溶血,血液检查的标本量与抗凝剂比例要合适,血液比例过高时,容易出现微凝块,可能阻塞血细胞仪,同时影响一些检验结果,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会引起血细胞形态和体积的一些改变,导致结果不准确。

标本的保存、运送及测定时间

应该明确标记患者的标本,保持与医师申请单内容相符合;专人运送标本;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去检测,尽量减少运送和保存时间。因为在保存标本时,标本的质量直接受到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升华作用、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等因素的影响,采血后与检验间隔之间的时间越短,检验结果就越可靠。由于有些标本不能及时进行送检或测定使得间隔时间长,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保存措施进行保护,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采集标本后的5分钟以内或者是30分钟至8小时之间检测,可以使检测结果达到最佳状态。EDTA抗凝的末梢血应该在15分钟以后再进行检测,如果是将要稀释标本,一般情况下,在制备标本后10分钟内应该进行检验。

药物因素

药物因素的影响受检者在采样之前可能因为自身的不舒适服用一些药物进行调整,但是正是因为药物调整过程中的药理作用,会影响受检者的身体正常指标,导致检查结果误差较大,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从而出现误诊的情况。因此若患者在采样之前有服药情况,相关医护人员要建议停药一定时间后再进行采样。

生理因素对血细胞检查的影响

检测结果受到患者的精神面貌、性别、年龄大小、种族、是否吸烟、运动情况、服用的药物以及采集样本的时间、采集样本的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普通正常人在一天时间内,嗜酸性粒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等都会有一定的上下波动。因此,检测前患者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等剧烈运动,如果是冬季,应该将患者暖和后再采血。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细胞各参数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妊娠5个月以上或新生儿WBC总数会明显增高;暴热或严寒常出现一过性WBC总数增高。进食喝水后,血液会有生理性稀释作用,RBC和HB检测结果会有所下降,剧烈运动后血液浓缩,此时采集血液标本可使RBC和HB检测结果增加约10%,由此可见不同生理状态对血细胞分析测定结果的影响之大。因此对于动态观察指标的非急诊患者最好固定某一时间检查,以尽量减少不同生理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试剂因素对血细胞检查的影响

我们在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选用原装配套的试剂为最佳,首先应该检查校准用的标准物是不是在有效期内,外观上有没有其他的变化,然后进行11次连续的标准物的测定,第1次检测的数据不用,然后记录从第2次到第11次检测的结果,计算他们的均值、标准差、绝对误差以及相对误差,检查测定结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如果没有原装配套的试剂,要选择和溶血素配套的稀释液。血细胞的检验直接受到了溶血素的影响,如溶血素的质量不好,就会造成溶血的不完全,导致血红蛋白偏低以及白细胞数假性增高,还

能使得白细胞变形、白细胞分类计数不准确,甚至是不能进行分类计数以及直方图异常等。

仪器因素

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就是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血细胞检测的又一重要基础是准确合理的稀释倍数以及稳定的测量容量。如果稀释倍数太大的话,会导致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数量过少;但是,稀释倍数太低的话,则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导致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受到影响。因为,我们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精确性,检验人员在操作时应该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并且应该定期对检验仪器进行保养。在检测前必须校准仪器,应该彻底清洗仪器的管道,除去管道中的残留血液、吸附的蛋白以及纤维等,然后测定空白试剂,标本要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薛宁,孔兰英.如何正确收集采血标本[J].实用医技杂志,2006,22:4087.

[2]卢携弟,吕艳琼.血常规的临床检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16—117.

标签:;  ;  ;  

浅析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