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转移化合物论文-徐静

电荷转移化合物论文-徐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荷转移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卟啉,锗硫簇,PbI_2,晶体结构

电荷转移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徐静[1](2018)在《四吡啶卟啉—锗硫簇电荷转移化合物及金属卤化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性质和生物活性,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化学、生物化学、能源利用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卟啉化合物通常在D-A化合物中作为电子供体。可以通过引入强吸电子基团如高价的金属离子和质子化吡啶到卟啉体系中调控化合物的性质成为电子受体。目前得到的主要是分子内电荷转移体系,而超分子离子型D-A卟啉体系的研究还不多,特别是有机-无机杂化体系研究更少。近期,主族元素锗硫属、铅碘类化合物由于在半导体、非线性光学和光电材料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而备受关注。将这类主族金属硫化物、卤化物以阴离子的形态引入到阳离子卟啉体系中去,以获得具有新颖的结构和D-A性质的卟啉类化合物,研究其光电特性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以四吡啶卟啉为研究对象,将Ge_4S_(10)~(4-)和PbI_2引入到卟啉体系中,并得到了四吡啶卟啉、金属Mn(Ⅱ)和Pb的配合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卟啉衍生物的性质及研究现状,及其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和能源利用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卟啉电荷转移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在光电材料领域方面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以及主要研究内容。二、将锗硫簇(Ge_4S_(10)~(4-))作为电子供体,甲基化的四(4-吡啶)卟啉(5,10,15,20-四-(N-甲基-4-吡啶基)卟啉,TMPyP)作为电子受体,两者结合形成了硫化合物簇-卟啉CT化合物,(TMPyP-Ge_4S_(10))·5H_2O(1)和(MnTMPyPGe_4S_(10))·13H_2O(2)。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化合物1通过内部作用组装成一离子CT盐,化合物2则通过硫化物簇和锰卟啉的金属-配体轴向配位作用形成一中性的CT化合物。电子光谱、理论计算、~1H NMR和ESR测试证明了其强烈的电荷转移性质。卟啉-硫化合物簇体系的CT强度可以通过引入Mn(II)离子调整。化合物1和2的荧光和光电流响应性质和CT强度有关,有可能会成为潜在的无机-有机光电材料。叁、我们合成了TMPyP(PF_6)_4、[H_2T(N-C_4-4-Py)P][PF_6]_4和[H_2T(N-C_8-4-Py)P][PF_6]_4叁种不同烷基链的四吡啶卟啉,将PbI_2引入到卟啉体系中,得到了化合物[TMPyPPb]_2[Pb_6I_(20)](3、{(TC_4PyP)(Pb_4I_(12))·2DMF}_n(4)、{(TC_8PyP)(Pb_4I_(12))·8DMF·2H_2O}_n(5)。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化合物3中存在Pb_6I_(20)独立阴离子单元,化合物4和5中Pb_4I_(10)以链状存在。讨论了烷基链长度和晶体结构,电荷转移性质及光电性质的关系。电子光谱结果表明化合物3、4和5是电荷转移化合物。ESR结果进一步证实了3中发生了电荷转移。化合物3、4和5的光电流响应强度顺序是3>4>5。这些性质表明化合物3、4和5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无机-有机光电材料。(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洋[2](2018)在《基于多金属氧酸盐与有机胺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简称为多酸(POMs),因具有独特的结构与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在电化学、催化、磁性化学及药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多酸化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有机化合物引入多酸体系进而形成一系列性质独特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已成为了多酸化学发展的方向之一。由多酸所形成的电荷转移盐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常规水溶液合成法合成了21个新型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元素分析、表面光电压测试等对其进行结构、性质的表征。1.以饱和Keggin型及Dawson型杂多酸作电子受体,以盐酸萘乙二胺,N-苯基对苯二胺,盐酸联苯胺作为电子给体,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在水溶液中制备了12种新型电荷转移化合物。其中:(1)盐酸萘乙二胺与H_3PW_(12)O_(40)、H_3PMo_(12)O_(40)、K_6P_2W_(18)O_(62)、(NH_4)6P_2Mo_(18)O_(62)形成电荷转移化合物;(2)N-苯基对苯二胺与H_3PW_(12)O_(40)、H_3PMo_(12)O_(40)、K_6P_2W_(18)O_(62)、(NH_4)6P_2Mo_(18)O_(62)形成电荷转移化合物;(3)盐酸联苯胺与H_3PW_(12)O_(40)、H_3PMo_(12)O_(40)、K_6P_2W_(18)O_(62)、(NH_4)6P_2Mo_(18)O_(62)形成电荷转移化合物。通过热重及C、N、H元素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C_(14)N__2H_(15))_2H]PW_(12)O_(40)·16H_2O(1)[(C_(14)N__2H_(15))_2H]PMo_(12)O_(40)·10H_2O(2)[(C_(14)N__2H_(15))_4H_2]P_2W_(18)O_(62)·3H_2O(3)(C_(14)N_2H16)3P_2Mo_(18)O_(62)·10H_2O(4)[(C_(12)N_2H13)_2H]PW_(12)O_(40)·4H_2O(5)[(C_(12)N_2H13)_2H]PMo_(12)O_(40)·1_2H_2O(6)(C_(12)N_2H13)_6P_2W_(18)O_(62)·24H_2O(7)(C_(12)N_2H13)_6P_2Mo_(18)O_(62)·17H_2O(8)(C_(12)N_2H14)_3[PW_(12)O_(40)]2·11H_2O(9)[(C_(12)N_2H13)_2H]PMo_(12)O_(40)·10H_2O(10)(C_(12)N_2H14)_3P_2W_(18)O_(62)·8H_2O(11)(C_(12)N_2H14)_3P_2Mo_(18)O_(62)·13H_2O(12)化合物1-12的红外谱图显示出电荷转移化合物中多酸与盐酸萘乙二胺、N-苯基对苯二胺、盐酸联苯胺的特征峰,表明多酸阴离子在化合物中仍保持了原有的骨架。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中可以观察到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新的吸收峰出现,表明有机组分共轭结构π电子向多酸发生了转移,也表明电荷转移化合物中发生了W(VI)→W(V)、Mo(VI)→Mo(V)的变化。此外,由半导体带隙值计算结果得出,各化合物带隙值相对于原料有机物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由循环伏安测试可知,这些电荷转移化合物仍具有着相应多酸的电化学性质,能对亚硝酸根离子起到较好的催化效果。2.以饱和Keggin型、饱和Dawson型及叁缺位的Dawson型杂多酸作电子受体,以阿利新蓝为电子给体,在水溶液中通过静电吸附的方法制备了5种电荷转移化合物。由热重及C、N、H元素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C_(56)H_(71)N_(11)S_4Cu)_2H[PW_(12)O_(40)]_5·70H_2O(13)(C_(56)H_(71)N_(11)S_4Cu)_2H[PMo_(12)O_(40)]_5·54H_2O(14)(C_(56)H_(72)N_(11)S_4Cu)_4H[P_2W_(18)O_(62)]_3·14H_2O(15)(C_(56)H_(75)N_(11)S_4Cu)_4H[P_2Mo_(18)O_(62)]_5·88H_2O(16)(C_(56)H_(75)N_(11)S_4Cu)_5H[P_2W_(15)O_(56)]_3·13_2H_2O(17)化合物13-17的红外谱图显示出电荷转移化合物中多酸与阿利新蓝的特征峰,表明多酸阴离子的骨架没有发生改变。从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中可以看出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新吸收峰的出现,表明存在阿利新蓝共轭结构π电子向多酸发生转移的情况,也表明产物中发生了W(VI)→W(V)、Mo(VI)→Mo(V)的价态变化。由半导体带隙值计算结果得出,各产物的带隙值与阿利新蓝更加地接近。3.以饱和Keggin型、Dawson型杂多酸作电子受体,以[Ni(Me_6[14]-4,11-diene N_4)](Cl O_4)_2为电子给体,在水溶液中以静电吸附的方法制备了4种新型电荷转移化合物,并通过热重及C、N、H元素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Ni C1_6N_4H_(32))_2[PW_(12)O_(40)] Cl O_4·10H_2O(18)(Ni C1_6N_4H_(32))_2[PMo_(12)O_(40)] Cl O_4·19H_2O(19)(Ni C1_6N_4H_(32))_3P_2W_(18)O_(62)·36H_2O(20)(Ni C1_6N_4H_(32))_3P_2Mo_(18)O_(62)·26H_2O(21)以上化合物的红外谱图中存在多金属氧酸盐的特征峰,表明多酸阴离子的骨架没有发生改变。在紫外可见漫反射谱中,通过去除反应物的吸收峰可以发现,在可见光范围内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表明有机结构的π电子转移到了多酸阴离子上。由半导体带隙计算结果得出,各化合物带隙值相对于有机物均有明显的降低。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化合物18-21仍具有着多酸的电化学性质,对亚硝酸根离子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匡卓然,夏安东[3](2017)在《蒽醌基化合物激发态电荷转移相关的构象弛豫与热活化延迟荧光》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电子给受体结构的双二苯胺基苯基蒽醌(2,6-bis[4-(diphenylamino)phenyl]-9,10-anthraquinone,AQ(P hDPA)_2)已被报道具有高效的红光热活化延迟荧光现象。分子的结构与构象直接决定的其激发态电子结构,进而影响反向系间窜越产生延迟荧光的效率。本文利用飞秒和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的方法,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AQ(PhDPA)_2分子由光激发后、直到产生热活化延迟荧光的一系列完整的激发态去活化过程。通过稳态光谱和理论计算,详细研究了该分子激发态演化过程中各构象的电子态结构,发现其S_0和S_1的稳定构象有较小的最低单重态—叁重态能级差(△E_(ST)),而T_1的扭曲构象使得△E_(ST)显着增加。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显示,在非极性的甲苯溶液中AQ(PhDPA)_2的电荷转移态在溶剂化稳定后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而在极性的四氢呋喃溶液中由于强烈的溶剂化效应使得电荷转移态的荧光发生淬灭。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研究进一步发现,在甲苯溶液中构象自由演化的AQ(PhDPA)_2分子由于扭曲弛豫导致部分处在叁重态的分子不能返回单重态产生延迟荧光;而在掺杂薄膜中转动受限的分子则可以保持△E_(ST)较小的构象,使得叁重态分子反向系间窜越产生延迟荧光的几率显着增加。本工作对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的热活化延迟荧光体的超快激发态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分子构象弛豫与反向系间窜越的关系,并为设计合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18)

胡继祥,刘蕾,刘涛[4](2017)在《线性Fe_2Co化合物的双向光诱导金属-金属电荷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性和极性是功能材料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性质[1,2]。实现不同光照条件对材料的双向调控以及实验观测磁性和极性的改变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本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具有电荷转移行为的线性对称Fe_2Co化合物1。电荷转移的双向调控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实现,以及808和532 nm的激光诱导产生。在电荷转移过程中,分子本身可以实现中心对称的Fe~Ⅲ_(LS)(μ-CN)Co~ⅡHS(μ-NC)Fe~ⅢLS(LS=低自旋,HS=高自旋)构型和不对称的Fe~ⅢLS(μ-CN)Co~ⅢLS(μ-NC)Fe~ⅡLS构型之间的可逆转变,磁性随之发生改变。同时,由于对称性的破坏,单个分子的极性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而实现了磁化和极化强度的双向调控。这一研究成果利用光热诱导的电荷转移行为,为分子层面的磁化和极化强度的可逆转变提供了新的策略,为发展光调控的磁电多功能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口头报告》期刊2017-07-19)

贾志宇,李勇军,刘辉彪,李玉良[5](2016)在《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自组装功能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基于电荷转移作用的具有特定组装结构的功能分子体系的合成、自组装过程和性质.易于组装且结构-性能关系清晰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可以用来开发新颖的功能体系.我们阐述了通过在π共轭体系中引入杂环或杂原子或通过使用其他芳香环扩展芳香体系的共轭长度等方法合成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给体/受体以及其连接基团极大地影响有机聚集体的形貌、尺寸和其光化学性能.非中心对称的超细纤维结构的独立非线性光学响应能够在光谱上和空间上被分离和调控;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另一个应用是发展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效率调控的分子传感器.通过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可控自组装将获得新的或改进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该方法将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学和光电子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6年10期)

史开元,苏磊,杨国强[6](2016)在《动态加载对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发光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压条件下,材料的外界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材料的结构和分子的电子结构会发生显着改变,从而表现出一些在通常条件下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可以简单安全地获得高压条件,并且,由于金刚石良好的透光性,可以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原位物性测量。本文中,我们研究了静态高压对二氰乙烯基芳香化合物发光性质的影响,并运用自行研制的动态金刚石对顶砧(d-DAC)对该类化合物进行动态加载高压实验,研究了动态加载对该类化合物发光性质的影响,以期为设计和制备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具有特殊光电功能性质的有机分子体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验证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期刊2016-07-01)

史文波[7](2016)在《一种具有分子内扭曲电荷转移性质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具有强供电子能力的咔唑基团与具有强吸收电子的芴酮基团组装在同一个分子结构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荷传输化合物叁(N-乙基咔唑-3-基)甲醛缩2,4,7-叁氨基芴酮.化合物及中间产物的结构经IR,~1H NMR等测试得到证实,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产物最大激发波长为294nm,最大发射波长459nm.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在强极性溶剂中出现了有趣的双荧光发射,产生了分子内扭曲的电荷转移.(本文来源于《晋中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蔡根行[8](2016)在《基于紫精构筑的离子对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及重主族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光(磁)学、电化学、气体的吸附与储存等领域具有优秀的性能。紫精衍生物有机组份结构中含有两个N原子,即可以提供电子又可以接受电子,具有良好的可逆氧化还原性质,它与不同的金属有机聚阴离子框架无机组份形成的超分子化合物,其结构丰富多彩,且能兼具有机和无机两组份的优点,产生意想不到的功能协同增强作用。本文基于紫精构筑的离子对电荷转移化合物,共有两类,一类是紫精/金属卤化物杂化分子,另一类是利用紫精植入于多元芳香羧酸与金属中心构筑的聚阴离子MOFs中。在水热或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 3个紫精/金属卤化物杂化聚合物、9个紫精/单环羧酸-金属配位聚合物,2个紫精/萘二羧酸-金属配位化合物。化合物2是在甲基紫精导向下获得的两种不同结构的碘化镉簇,这是目前已知Cd-I杂化体系中的唯一一例,可为镉碘化物的合成研究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化合物3是具有3-D聚阴离子结构的Pb/Br与甲基紫精形成的缔合物,其中紫精夹在孔洞中,这也是紫精/金属卤化物杂化材料中的唯一一例。化合物4到14都是由紫精与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元芳香羧酸与主族或过渡金属构成的多维聚阴离子框架组成的离子对电荷转移化合物。紫精穿插在多元芳香羧酸-金属构成的聚阴离子MOFs中,他们依靠静电引力或者次级键的作用结合在一起,有关此类化合物的报道很少。因此,本文对紫精离子对电荷转移化合物的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 14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对其红外、紫外-可见漫反射和荧光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同时还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热致变色、光电流测试。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紫精类有机金属配位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6-06-01)

曾祥华,钟伟,钱桂芬,王海龙,肖志音[9](2016)在《二铁羰基化合物的电荷转移机理与[FeFe]-氢化酶》一文中研究指出[FeFe]-氢化酶的二铁活性是一个二铁羰基结构(Fig.1,左),结构上与经典的二铁羰基化合物有高度的相似性(Fig.1,右)。这个酶的特点之一就是催化质子还原和氢气氧化过程中没有超电位!这个体系实现连续两个电子转移而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吸引了化学工作者的极大好奇。二铁活性中心并不是像固氮酶的铁钼辅助因子(FeMoCo)那样可以分离,而且[FeFe]-氢化酶本身也高度空气敏感。因此,通过模型化合物来研究这个电化学问题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自1998年揭示这个酶(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5-06)

霍鹏[10](2016)在《四硫富瓦烯二羧酸电荷转移化合物及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硫富瓦烯(TTF)及其衍生物由于其优异的给电子和氧化还原性质,并可生成稳定的自由基阳离子,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明星分子,在导电材料、光电材料、超分子化学等多个领域有着潜在应用。含TTF衍生物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性质,也受到了广泛研究,但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通过π连接桥直接相连的D-π-A体系,关于阳离子-TTF的阴阳离子对型电荷转移化合物研究还很少。本篇论文以TTF二羧酸为主体,引入有机功能小分子,构筑新型的电荷转移化合物,并研究其光电响应等性质。主要内容如下:一.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TTF衍生物的性质特点,综述了其在有机光电材料、离子识别、分子器件等多方面的应用。总结了TTF羧酸类配体的研究现状,包括与金属离子配位,用于构筑MOF材料,以及与有机质子受体结合,形成质子转移化合物等。此外,对电荷转移化合物进行了介绍,归纳了TTF和紫精类电荷转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二.为了研究氧化还原质子转移协同作用,我们设计了由TTF-二羧酸(H2L)分别与吡啶(py)、2,2’-联吡啶(2,2’-bpy)和4,4’-联吡啶(4,4’-bpy)耦合的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质子转移体系。合成了Hpy?HL(1),H(2,2’-bpy)?HL(2),H2(4,4’-bpy)?2(HL)(3)叁个化合物。晶体中化合物的氢键作用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溶液中的氢键作用通过测定吡啶环的1H NMR化学位移和TTF基团的氧化还原电位移动进行表征。核磁位移说明在非质子溶剂中,阴阳离子间存在强氢键作用和质子转移。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在这个体系中,氧化还原和质子转移之间存在一个两步四方形协同反应。叁.为了探索共轭体系对分子堆积和电荷转移作用的影响,我们将具有不同共轭程度的甲基吡啶类衍生物引入TTF二羧酸体系中,得到了叁个阳离子-TTF离子对型电荷转移化合物MV(HL)2(4),MeBpe(HL)2(5)和MeBpa(HL)2(6),用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晶体结构。UV-vis,CV,ESR测定和理论计算表明发生了从阴离子TTF体系到阳离子甲基吡啶衍生物的电荷转移。含拓展π的MeBpe化合物5具有最高效的电荷转移作用,含MV化合物4的次之,非共轭MeBPA的化合物6无明显的作用。电荷转移体系往往具有好的光电活性,我们测定了化合物的光电响应性质,结果与电荷转移作用强度相一致。四.为了研究烷基链长度与分子结构和膜的形态及其性质的关系,我们合成了含TTF二羧酸和四种不同烷基链紫精衍生物的电荷转移化合物,[(CnV)(HL)2][n=4(7),8(8),12(9)和16(10)]。用X射线晶体衍射表征了7–9的结构,用UV-vis,CV和1H NMR表征了化合物中电荷转移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烷基链变长,晶体中的两组分间的电荷转移作用变弱,光电流强度测定为7>8>9=10。还研究了四种化合物的成膜性能及光电效应。膜形貌由微晶体,变为带状类刨花结构,最后转变为平滑膜。与晶体样品修饰电极不同,膜修饰电极的光电流强度顺序为8>7=9>10。这是由于膜电极中需同时考虑烷基链长度对膜形貌和成膜性能的影响。五.合成了叁种具有配体-配体(LLCT)电荷转移性质的MOF化合物,结构式为[MnL(4,4’-bpy)(H2O)]n·nCH3CN(11),[MnL(bpe)0.5(DMF)]n·2nH2O(12)和[MnL(bpa)(H2O)]n·2nH2O(13)。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化合物11–13是具有不同框架结构的二维配位聚合物。通过晶体UV-vis和ESR测定表明叁种MOF中LLCT电荷转移作用强弱为12>>11>13,这与联吡啶类配体(bpy,bpe和bpa)的共轭结构有关。结果表明电荷由配体L转移至联吡啶。这不仅与联吡啶共轭结构,也与晶体中π…π作用有关。光电响应测定结果与电荷转移强度和LLCT能级一致。(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05-01)

电荷转移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简称为多酸(POMs),因具有独特的结构与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在电化学、催化、磁性化学及药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多酸化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有机化合物引入多酸体系进而形成一系列性质独特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已成为了多酸化学发展的方向之一。由多酸所形成的电荷转移盐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常规水溶液合成法合成了21个新型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元素分析、表面光电压测试等对其进行结构、性质的表征。1.以饱和Keggin型及Dawson型杂多酸作电子受体,以盐酸萘乙二胺,N-苯基对苯二胺,盐酸联苯胺作为电子给体,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在水溶液中制备了12种新型电荷转移化合物。其中:(1)盐酸萘乙二胺与H_3PW_(12)O_(40)、H_3PMo_(12)O_(40)、K_6P_2W_(18)O_(62)、(NH_4)6P_2Mo_(18)O_(62)形成电荷转移化合物;(2)N-苯基对苯二胺与H_3PW_(12)O_(40)、H_3PMo_(12)O_(40)、K_6P_2W_(18)O_(62)、(NH_4)6P_2Mo_(18)O_(62)形成电荷转移化合物;(3)盐酸联苯胺与H_3PW_(12)O_(40)、H_3PMo_(12)O_(40)、K_6P_2W_(18)O_(62)、(NH_4)6P_2Mo_(18)O_(62)形成电荷转移化合物。通过热重及C、N、H元素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C_(14)N__2H_(15))_2H]PW_(12)O_(40)·16H_2O(1)[(C_(14)N__2H_(15))_2H]PMo_(12)O_(40)·10H_2O(2)[(C_(14)N__2H_(15))_4H_2]P_2W_(18)O_(62)·3H_2O(3)(C_(14)N_2H16)3P_2Mo_(18)O_(62)·10H_2O(4)[(C_(12)N_2H13)_2H]PW_(12)O_(40)·4H_2O(5)[(C_(12)N_2H13)_2H]PMo_(12)O_(40)·1_2H_2O(6)(C_(12)N_2H13)_6P_2W_(18)O_(62)·24H_2O(7)(C_(12)N_2H13)_6P_2Mo_(18)O_(62)·17H_2O(8)(C_(12)N_2H14)_3[PW_(12)O_(40)]2·11H_2O(9)[(C_(12)N_2H13)_2H]PMo_(12)O_(40)·10H_2O(10)(C_(12)N_2H14)_3P_2W_(18)O_(62)·8H_2O(11)(C_(12)N_2H14)_3P_2Mo_(18)O_(62)·13H_2O(12)化合物1-12的红外谱图显示出电荷转移化合物中多酸与盐酸萘乙二胺、N-苯基对苯二胺、盐酸联苯胺的特征峰,表明多酸阴离子在化合物中仍保持了原有的骨架。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中可以观察到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新的吸收峰出现,表明有机组分共轭结构π电子向多酸发生了转移,也表明电荷转移化合物中发生了W(VI)→W(V)、Mo(VI)→Mo(V)的变化。此外,由半导体带隙值计算结果得出,各化合物带隙值相对于原料有机物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由循环伏安测试可知,这些电荷转移化合物仍具有着相应多酸的电化学性质,能对亚硝酸根离子起到较好的催化效果。2.以饱和Keggin型、饱和Dawson型及叁缺位的Dawson型杂多酸作电子受体,以阿利新蓝为电子给体,在水溶液中通过静电吸附的方法制备了5种电荷转移化合物。由热重及C、N、H元素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C_(56)H_(71)N_(11)S_4Cu)_2H[PW_(12)O_(40)]_5·70H_2O(13)(C_(56)H_(71)N_(11)S_4Cu)_2H[PMo_(12)O_(40)]_5·54H_2O(14)(C_(56)H_(72)N_(11)S_4Cu)_4H[P_2W_(18)O_(62)]_3·14H_2O(15)(C_(56)H_(75)N_(11)S_4Cu)_4H[P_2Mo_(18)O_(62)]_5·88H_2O(16)(C_(56)H_(75)N_(11)S_4Cu)_5H[P_2W_(15)O_(56)]_3·13_2H_2O(17)化合物13-17的红外谱图显示出电荷转移化合物中多酸与阿利新蓝的特征峰,表明多酸阴离子的骨架没有发生改变。从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中可以看出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新吸收峰的出现,表明存在阿利新蓝共轭结构π电子向多酸发生转移的情况,也表明产物中发生了W(VI)→W(V)、Mo(VI)→Mo(V)的价态变化。由半导体带隙值计算结果得出,各产物的带隙值与阿利新蓝更加地接近。3.以饱和Keggin型、Dawson型杂多酸作电子受体,以[Ni(Me_6[14]-4,11-diene N_4)](Cl O_4)_2为电子给体,在水溶液中以静电吸附的方法制备了4种新型电荷转移化合物,并通过热重及C、N、H元素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Ni C1_6N_4H_(32))_2[PW_(12)O_(40)] Cl O_4·10H_2O(18)(Ni C1_6N_4H_(32))_2[PMo_(12)O_(40)] Cl O_4·19H_2O(19)(Ni C1_6N_4H_(32))_3P_2W_(18)O_(62)·36H_2O(20)(Ni C1_6N_4H_(32))_3P_2Mo_(18)O_(62)·26H_2O(21)以上化合物的红外谱图中存在多金属氧酸盐的特征峰,表明多酸阴离子的骨架没有发生改变。在紫外可见漫反射谱中,通过去除反应物的吸收峰可以发现,在可见光范围内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表明有机结构的π电子转移到了多酸阴离子上。由半导体带隙计算结果得出,各化合物带隙值相对于有机物均有明显的降低。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化合物18-21仍具有着多酸的电化学性质,对亚硝酸根离子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荷转移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徐静.四吡啶卟啉—锗硫簇电荷转移化合物及金属卤化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8

[2].王洋.基于多金属氧酸盐与有机胺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匡卓然,夏安东.蒽醌基化合物激发态电荷转移相关的构象弛豫与热活化延迟荧光[C].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2017

[4].胡继祥,刘蕾,刘涛.线性Fe_2Co化合物的双向光诱导金属-金属电荷转移[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口头报告.2017

[5].贾志宇,李勇军,刘辉彪,李玉良.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自组装功能体系[J].中国科学:化学.2016

[6].史开元,苏磊,杨国强.动态加载对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发光性质的影响[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2016

[7].史文波.一种具有分子内扭曲电荷转移性质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晋中学院学报.2016

[8].蔡根行.基于紫精构筑的离子对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质[D].福州大学.2016

[9].曾祥华,钟伟,钱桂芬,王海龙,肖志音.二铁羰基化合物的电荷转移机理与[FeFe]-氢化酶[C].第七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10].霍鹏.四硫富瓦烯二羧酸电荷转移化合物及其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6

标签:;  ;  ;  ;  

电荷转移化合物论文-徐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