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巷道论文-杨渴

深埋巷道论文-杨渴

导读:本文包含了深埋巷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围岩动力破坏,支护设计,卸压,数值模拟

深埋巷道论文文献综述

杨渴[1](2018)在《深埋巷道围岩动力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埋煤矿巷道围岩动力破坏特征及支护技术的研究对保证巷道稳定性、防治动力灾害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意义。本文以某深埋动力灾害型矿井4011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工作面巷道的卸压支护方案,并通过预测预报系统进行监测预警和检验支护效果。主要结论:(1)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了煤岩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了深埋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动静载迭加诱发围岩破坏的机理。(2)对原支护方案下围岩变形及动力事件进行分析,巷道顶板及两帮锚杆长度不及松动圈范围,导致巷道围岩支护体强度不足,变形较大,无法有效抵抗动力破坏时发生的瞬间变形。重新设计支护参数,提高支护强度,增长顶锚杆长度为2500mm、缩小顶锚索间排距为“4-5-4”式的1300mm×1800mm、帮部锚杆改为3500mm锚索。(3)依据数值模拟,在新支护条件下掘进、回采和动力扰动下巷道围岩变形均不大,但在巷道围岩处于高应力环境及回采超前压力的共同作用,应力集中区范围和峰值较大,围岩集聚的弹性应变能也较大,在动力扰动作用下极易发生动力灾害。据此提出了巷道围岩动力失稳的叁维强度-能量理论,m值较大的区域分布主要有:掘进头前方、巷道两帮、底板煤岩体和回采期间超前影响范围内煤岩体(包括顶板、底板和两帮),需对这些区域煤岩体做进一步处理以防治动力灾害的发生。(4)动力失稳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主要有:减小扰动强度、卸压技术、加强支护、改善支护条件、吸能支护技术、设置弱结构和让压锚杆(索)等。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及数值模拟确定巷道钻孔卸压的基础参数:卸压钻孔孔径为113mm,孔间距为1.4m,帮部卸压孔孔深为15m,底板卸压孔孔深为10m。(5)设计工作面巷道掘进和回采期间卸压支护方案,掘进阶段包括掘前大孔径钻孔卸压、掘前爆破卸压、帮部大孔径卸压、底板两角大孔径卸压和中间大孔径卸压;回采阶段卸压方案主要包括顶板预裂爆破卸压和煤层注水。自工作面掘巷至回采结束,无动力灾害发生,监测及预警结果正常,说明工作面巷道卸压支护方案设计合理可行。(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靳雅蕙[2](2017)在《地下矿井深埋巷道岩爆预测及危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爆是开采矿体时经常遇到的难题,由于它的破坏性很大,常常给施工安全、岩体的稳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作为防止岩爆灾害的基础,岩爆的预测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地质构造条件、地应力状况、矿井布置条件等影响岩爆的主要因素,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选取侧压系数、高跨比、岩性、节理化程度作为研究参数,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巷道围岩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旨在预测这四种因素对岩爆影响程度大小,探索岩爆发生的规律,为今后岩爆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如下:根据山西潞安五阳煤矿地质条件建立矩形巷道,利用巷道最大主应力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侧压系数作为变量,通过比较选择修改后的谷—陶岩爆判据作为判断岩爆等级的条件,针对不同侧压系数条件下矩形巷道的岩爆规律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侧压系数对矩形巷道岩爆等级的影响大小为顶板>底板,顶底板岩爆等级均随侧压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矩形巷道在侧压系数为0.5时岩爆等级最低。选取高跨比作为变量,探讨高跨比对矩形巷道岩爆等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跨比对矩形巷道岩爆等级的影响顶板略大于底板,矩形巷道顶底板岩爆等级随着高跨比的增加表现出“增加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在高跨比为0.5时,岩爆等级最高,高跨比为0.75时,岩爆等级最低。选取岩性作为变量,比较叁种岩性条件下矩形巷道的岩爆等级。结果表明:不同岩性发生岩爆可能性的大小为:花岗岩>石灰岩>泥岩,围岩的硬度大小与顶底板发生岩爆的可能性大小成正相关。建立拱形断面巷道,通过最大主应力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节理化程度作为变量,比较其可能发生的岩爆等级。结果表明:节理化程度对于拱形巷道围岩发生岩爆可能性的影响大小为:角点>拱肩>顶点>底中,随着岩石质量的减弱,巷道围岩可能发生岩爆的等级逐渐增强。在含有贯穿节理的岩体中开挖,验证了拱形巷道有节理处比无节理处可能发生岩爆的等级大,同时探讨了侧压系数对于节理特征岩体岩爆的影响。结果表明:巷道拱顶与底板岩爆等级均随测压系数的增加而增加,拱顶可能发生的岩爆等级高于底板。综合得出,矩形巷道的围岩在侧压系数为0.5、高跨比为0.75,以及泥岩的条件下为最稳定状态,可能发生的岩爆等级最低。拱形巷道应尽量设置在节理程度较轻的岩体中,且巷道的顶板及角点在开挖过程中岩爆等级较大,较为危险。因此,今后在开采过程中应注重顶板以及角点的支护。(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7-04-10)

赵永,杨天鸿[3](2016)在《基于遍布节理模型的深埋巷道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深部开采矿山不同节理倾角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不同节理倾角的巷道模型,基于遍布节理本构模型进行了巷道稳定性分析。以应力、位移以及塑性区范围来定义稳定性分析指标,将其作为评估巷道稳定性影响的基础。通过分析发现:随着节理倾角的变化,巷道顶板下沉值、底板底鼓值呈下降趋势,而帮壁收敛率变化较小;应力集中系数随着节理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且集中区向巷道集中,集中区域面积减小;巷道周边塑性区分布与节理方向基本呈正交分布关系,塑性区分布先是在巷道顶板聚集,随着节理倾角的增大向两帮转移,塑性区分布范围受节理倾角影响明显。因此,在深部巷道支护时需要考虑各向异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6年05期)

肖繁,李刚,胡明兵,张亮,赵奎[4](2016)在《基于最大主应力判据的深埋巷道岩爆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爆是开采深部矿床常遇到的难题,会对矿山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预测深部矿床围岩的岩爆活动,文章针对某金属矿深埋巷道开挖工程,首先通过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获取多个围岩岩爆倾向性指标值,并以有效冲击能量指标W为主,其他指标为辅,判定矿区各围岩的岩爆倾向。在此基础上,依据基于最大主应力的岩爆判别准则,对不同深度的大理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两种围岩的巷道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由此判定了巷道周边各部位的岩爆等级。结果表明:该矿区埋深为450~1 050 m的两种围岩巷道不同部位,开挖完成后均可能出现中等至高等的岩爆活动,各部位的岩爆等级排序为底板两侧>巷道两帮>拱顶内缘;埋深情况相同的两种围岩巷道,花岗闪长斑岩巷道发生岩爆的等级更高。该研究结果为深埋巷道的开挖及制定合理的岩爆预防措施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钨业》期刊2016年01期)

邓康宇[5](2016)在《深埋巷道失稳机制及支护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埋巷道由于其受水平应力影响和垂直应力影响在数值上相近,故其破坏方式往往表现为巷道的顶底板和两帮整体变形破坏,深部岩体在近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其能量通过形变的方式释放,这样就导致巷道内部的围岩破坏失稳。针对深埋巷道的受力变形破坏特点,提出了主动卸压结合让压锚杆锚喷的支护对策,并且确定合理的一次和二次支护时机,从而保证巷道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张胜军,牛建春,高家平,丁亚恒[6](2015)在《深埋巷道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松动圈厚度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巷道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松动圈厚度是确定合理支护参数的重要依据。以城郊煤矿二水平深埋巷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综合研究了大埋深巷道围岩力学性质、水稳性特征、完整性等工程地质特征;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对围岩松动圈范围进行测试,通过雷达波形图分析,得出围岩松动圈范围。研究结果为该矿深部巷道稳定性分析、支护方式及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5年10期)

刘金海,孙广京,谭文峰[7](2015)在《深埋巷道锚杆破断失效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锚杆破断失效是深埋巷道支护面临的工程问题之一.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深埋巷道锚杆破断失效形式、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1)深埋巷道锚杆破断失效形式主要有剪断失效、脆断失效、折断失效、拉断失效、崩盘失效和松脱失效;2)材料缺陷和受载性能是深埋巷道锚杆破断失效的内因,荷载超过极限荷载是深埋巷道锚杆破断失效的外因;3)拉伸、剪切、扭转等载荷复合作用下,锚杆有效直径减小,拉应力增大,导致破断失效;4)采用恒阻大变形锚杆或二次支护工艺,能够实现深埋巷道锚杆破断失效和围岩变形的协调控制.研究结果对深埋巷道围岩控制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彭瑞,孟祥瑞,赵光明,李英明,左超[8](2015)在《基于增量型本构关系的深埋巷道开挖面附近围岩统一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地评价矿山巷道开挖面附近围岩的安全性,基于统一屈服准则和增量型本构关系,分段地分析开挖面"空间效应"影响范围内的围岩稳定性;通过算例分析巷道各项安全性指标(即多种屈服准则解如:原岩应力阈值、围岩应力和位移分布、塑性区边界线)受岩石抗剪强度参数以及应力卸载或集中等的影响程度,由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为研究受开挖面"空间效应"影响的区段,引入了"虚拟支护阻力",并给出"空间效应"影响段围岩的各项安全性指标的解析解.工程实践表明,本文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王聪[9](2014)在《淮南矿区深埋巷道围岩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深部软岩巷道支护突出问题,以淮南矿区某深埋巷道为例,根据巷道支护特征,合理设置监测测站,对巷道表面位移、围岩内部位移等参数进行现场实时监测,掌握了巷道围岩变形特性,为类似地层巷道围岩变形支护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4年11期)

孔德玺,徐素国[10](2014)在《矿井深埋巷道底鼓治理新技术可行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控制巷道高压底鼓,提出巷道锚索承载包络圈理论支护技术,用以提高巷道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维持巷道稳定。通过理论研究,使用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及工程实践研究方法,诠释深埋巷道底鼓破坏原因及验证新型支护方案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4年11期)

深埋巷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岩爆是开采矿体时经常遇到的难题,由于它的破坏性很大,常常给施工安全、岩体的稳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作为防止岩爆灾害的基础,岩爆的预测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地质构造条件、地应力状况、矿井布置条件等影响岩爆的主要因素,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选取侧压系数、高跨比、岩性、节理化程度作为研究参数,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巷道围岩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旨在预测这四种因素对岩爆影响程度大小,探索岩爆发生的规律,为今后岩爆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如下:根据山西潞安五阳煤矿地质条件建立矩形巷道,利用巷道最大主应力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侧压系数作为变量,通过比较选择修改后的谷—陶岩爆判据作为判断岩爆等级的条件,针对不同侧压系数条件下矩形巷道的岩爆规律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侧压系数对矩形巷道岩爆等级的影响大小为顶板>底板,顶底板岩爆等级均随侧压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矩形巷道在侧压系数为0.5时岩爆等级最低。选取高跨比作为变量,探讨高跨比对矩形巷道岩爆等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跨比对矩形巷道岩爆等级的影响顶板略大于底板,矩形巷道顶底板岩爆等级随着高跨比的增加表现出“增加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在高跨比为0.5时,岩爆等级最高,高跨比为0.75时,岩爆等级最低。选取岩性作为变量,比较叁种岩性条件下矩形巷道的岩爆等级。结果表明:不同岩性发生岩爆可能性的大小为:花岗岩>石灰岩>泥岩,围岩的硬度大小与顶底板发生岩爆的可能性大小成正相关。建立拱形断面巷道,通过最大主应力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节理化程度作为变量,比较其可能发生的岩爆等级。结果表明:节理化程度对于拱形巷道围岩发生岩爆可能性的影响大小为:角点>拱肩>顶点>底中,随着岩石质量的减弱,巷道围岩可能发生岩爆的等级逐渐增强。在含有贯穿节理的岩体中开挖,验证了拱形巷道有节理处比无节理处可能发生岩爆的等级大,同时探讨了侧压系数对于节理特征岩体岩爆的影响。结果表明:巷道拱顶与底板岩爆等级均随测压系数的增加而增加,拱顶可能发生的岩爆等级高于底板。综合得出,矩形巷道的围岩在侧压系数为0.5、高跨比为0.75,以及泥岩的条件下为最稳定状态,可能发生的岩爆等级最低。拱形巷道应尽量设置在节理程度较轻的岩体中,且巷道的顶板及角点在开挖过程中岩爆等级较大,较为危险。因此,今后在开采过程中应注重顶板以及角点的支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深埋巷道论文参考文献

[1].杨渴.深埋巷道围岩动力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2].靳雅蕙.地下矿井深埋巷道岩爆预测及危险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7

[3].赵永,杨天鸿.基于遍布节理模型的深埋巷道稳定性分析[J].金属矿山.2016

[4].肖繁,李刚,胡明兵,张亮,赵奎.基于最大主应力判据的深埋巷道岩爆预测[J].中国钨业.2016

[5].邓康宇.深埋巷道失稳机制及支护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

[6].张胜军,牛建春,高家平,丁亚恒.深埋巷道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松动圈厚度测试[J].煤炭技术.2015

[7].刘金海,孙广京,谭文峰.深埋巷道锚杆破断失效机理[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彭瑞,孟祥瑞,赵光明,李英明,左超.基于增量型本构关系的深埋巷道开挖面附近围岩统一解[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

[9].王聪.淮南矿区深埋巷道围岩变形特性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4

[10].孔德玺,徐素国.矿井深埋巷道底鼓治理新技术可行性试验研究[J].煤炭技术.2014

标签:;  ;  ;  ;  

深埋巷道论文-杨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